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九尾狐"的形象演化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九尾狐"的形象演化

引言:"青丘奇獸,九尾之狐",九尾狐形象大抵在人們心中並不陌生,這一神獸形象來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穿梭千年之久,其形象也經過數次演化變遷,神秘莫測而又極具趣味,引無數文人曾將九尾狐形象運用於文學之中,進一步加深其文化內涵,耐人尋味。此文,我們將細緻探索九尾狐在歷史中如何現身又歷經如何演化。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

早在《山海經·海外東經》中便對九尾狐有如是記載:"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九尾狐,顧名思義,古典傳說中大多將其描述擁有九條尾巴的狐狸神獸,其有四腳,通體火紅,狡黠善變,可以蠱惑人心,具有攻擊性 。

有傳說稱其九尾有九種不同意義:其一為蔽日,二為治療,三為捕獵,四為進食,五為築巢,六召喚,七為娛樂,九為地位。亦有說法稱其每一尾象徵一千年修行造化以及"喜怒哀樂情慾嗔妄命"之一,由此可見九尾狐擁有人類所有的性情和慾望,是一種神化的物種,其能力與地位已遠高於凡庸人等,因此人們將其奉為神獸。此外,也有人稱九尾狐有九條尾巴因而擁有九條性命。當然,這些都源自於自古以來人們的推測和構想,其實並無真實依據可以證明,因此這一問題至今依舊是謎團,給後人留下無限遐思空間。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

一、九尾狐圖騰形象的由來

據記載,九尾狐圖騰形象最早起源於東亞文化,主要存在於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古神話之中。我們國九尾狐形象的出現要追溯到原始宗教的圖騰,其於玄狐、白狐等形象產生於統一社會文化背景之下。

前文我們也提到過,早在《山海經》:《南山經》篇、《海外東經》篇、《大荒東經》篇等古籍中,便出現了九尾狐的圖騰形象,"青丘之國,其山有狐,九尾。"

最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將九尾狐視作神獸,古籍中所言"能食人"等,表明其具有攻擊性,是守衛領土的神獸,是人們所敬畏而又嚮往的神物所在。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


在研讀相關文字記載後,人們大致總結出:九尾狐源自於"青丘"這一地方的古老部落,該部落人群創造出九尾狐文化,並將其作為圖騰,將九尾狐奉為神獸,希冀這一形象能帶來好運,並認為九尾狐象徵祥瑞和睦以及家族興旺等,賦予其具有文化價值的圖騰意義。但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且古籍記載不完全,"青丘"這一地的具體所在並不可考,只能模糊推測出其位於東方或南方。

據《太平寰宇記》和《元和郡縣誌》均載:"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常為神狐所穿穴,遂移(城)濮水北,故曰離狐。"

二、與九尾狐相關的神話傳說

談及九尾狐的神話傳說,耳熟能詳的除能回溯其起源的"青丘",另外一個必是"大禹娶塗山女"。

據漢代的《吳越春秋》記載,大禹年至不惑仍未成婚,一天他行路途徑一名叫塗山之地,偶遇一直通體雪白的九尾狐,又聽聞塗山人在唱歌: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攸昌。" 聽聞若在此"成家成室",便會子孫興旺,大禹認為白狐見證姻緣,於是決定娶一名叫女嬌的塗山女子為妻,其中的塗山據考為今河南嵩縣,這也是九尾狐寓意著"兒女昌盛"最早的歷史根據所在。

將婚姻與九尾狐聯繫,可見其不但有祥瑞意味,更顯得高潔貞貴。有人因此推測,塗山氏也使用九尾狐作為部落圖騰。不過,後來也有學者該記載中的"九尾狐"形象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九尾狐,因為"東方青龍"中的尾宿"尾有九星"。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

《百鬼夜行》玉藻前


前面所提及的神話皆表現九尾狐的正面寓意,但其民間流傳的形象也存在著黑暗的一面,其代表便為蘇妲己的形象。在唐代詩人詩詞中,妲己和這兩大歷史上的"紅顏禍水"變被比作狐妖,九尾狐變成妖豔女子,在凡間媚惑眾生,而妲己用美色把紂王迷住,最終致使國破家亡的命運。

歷史上眾多文人在說起妲己所代表的妖豔形象時,常常將其視為十惡不赦,紅顏禍水,他們將紂王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導致的殺身之禍全都怪罪在妲己身上,認為她才是亡國的禍根所在。尤其文學作品《封神演義》,商紂王被寫作"才智過人"且"通達事理",直到狐妖妲己將其迷惑,才使其失去心智。

但我認為,這其實是帶有偏見的看法,將一國的滅亡全部怪在一介女子身上,豈不是令人不齒,"從來女色多亡國" 的觀念若細細想來,明理之人自該明白,問題本源出在哪裡,倒不若說"君王荒淫不理政多亡國"。當然,這僅僅是我的看法,關於其問題本身自然是見仁見智,也歡迎各位看客前來辯駁。

三、九尾狐形象的演化

九尾狐自古是文學創作之中的常客,以至婦孺皆知,提及九尾狐,人們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相關故事或者民間傳說。九尾狐意象如同其他綿延至今的中國古文化意象一般,歷經千年滄桑變化,有善有惡,有明有暗,有血有肉。其形成過程融合了無數文人抑或民間軼聞,結合了各樣的中國文化精神,從其原型逐漸演化出無數形象分支。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

其實,在九尾狐最初現身於部落圖騰之時,上古時代中的九尾狐象徵祥瑞、具有保護部族等神性,其音如嬰兒,能吃人,總體而言其蘊意是美好的。同時,九尾狐在先秦時略有巫術性形象,有"食者不蠱"的說法,即吃了它的肉可以免遭邪氣侵害,這類與九尾狐圖騰信仰相關的原始巫術,使人們相信九尾狐具有神奇的,人類無法企及的魔力。直至漢代才又轉為祥瑞,象徵著多子多孫、吉祥以及帝王之兆。但圖騰信仰於意義並不可單一長存,到六朝時期其意義已有轉變,之後在唐代逐漸沒落,最後逐步變為負面形象。

漢代盛行"符命思想",人們信奉神明,將眾多圖符賦予神聖意義,將其供奉起來,期望天降祥瑞。而在漢代,原本便具祥瑞之意的九尾狐圖騰也被列為眾多圖騰之神內,因而受到人們尊敬。在考過學家出土的漢代畫卷和雕塑等文物之中,不難發現九尾狐常常與兔、 蟾蜍、三足烏等被安置於西王母左右,以呈示祥瑞與子孫興旺。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

此外,之一時期九尾狐被賦予新的寓意,與君王治理國家有著一些聯繫,由此可見九尾狐這一時期的地位之高,聲譽之正,多本古籍都有記載,如《孝經》中有言:"德至鳥獸,則狐九尾",以及"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王法修明,三才得所,九尾狐至"等,人們相信九尾狐是上天的信使,專門督查皇帝理政能,若是其不沉溺於酒色歌舞,且治國有方,使得黎民百姓生活安康富足,神狐便會降臨人間,帶來風調雨順。

到北宋初期,九尾狐形象被顛覆了,其美好寓意已被泯滅殆盡,成為奸邪諂媚,蠱惑人心的妖孽,十分危險。

如《儒林公議》所記載的,宋真宗時陳彭年為人奸猾,善於用讒言迷惑皇帝,妖言惑眾,讓皇帝分不清善惡是非,所以"時人目為九尾狐",被於作描述奸臣,可見當時九尾狐在人們心目中已經不是祥瑞之物。

而同一時期,出現了將九尾狐女性化的意象,並用九尾狐表現妖媚險惡的女子

如宋趙令疇《侯鯖錄》卷八:"錢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其中最為顯著的意象為商紂王的妃子蘇妲己,據日本《本朝繼文粹》卷一中的《狐媚記》,所言"殷之妲己為九尾狐",九尾狐的這種形象在這一時期傳播到了日本,《狐媚記》所記日本康和三年事,相當於宋徽宗時期。

九尾狐是神獸還是妖怪?淺談歷史上

再之後的元明清,文學作品中描繪的九尾狐形象已逐漸趨於穩定,因此在那時候的人們心中九尾狐已經被定義為不可饒恕的妖惑狐媚形象,到清代時,文學界乃至社會流行狐妓一體的觀念,九尾狐被歸為同妓般存在,被提及時,人們往往心有厭惡,早已忘卻其祥瑞的本意。大抵在這時,九尾狐的神狐形象遺失殆盡,其地位也再不如前,在世間留下罵名無數,再回想其高高在上的往日,說起來倒也令人扼腕嘆息。

四、結語

其實,任何一種文化意象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無論是象徵正義或是險惡,或是亦正亦邪,它都凝聚著中國曆朝歷代的文化精神之髓。對於九尾狐的想象,在此我們僅做整理研究,並不對其進行評判。文學意象無生硬冷酷的批評準則,我們也不必將其放入條框之中,還是那句話:千人千面,見仁見智,我們選擇尊重歷史,尊重每一種信仰。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九尾之狐,媚眼綿連,腳步清緩,綿軟雪白的九尾拂過歷史之冊,奔入時間洪流,悄然回望,已然越過千年。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九尾狐形象起源——以《山海經》為例 張曉紅 2019.01.15

2、九尾狐從祥瑞到妖異轉變的思想內涵——以漢唐為中心的考察 張程 2017.07.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