抻筋拔骨——內家功夫之本

人們從小都有一種武俠情節,都希望自己有一身驚世駭俗的功夫,可以獨闖江湖,揚名天下。長大後,這一切變成了一個夢。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廣大的武友朋友們,為了圓了心中的夢想,在不斷摸索著。

功夫是什麼,功夫是時間,是汗水,是正確的引導方法下的一種勤學苦練!看著在摸索中艱難前進的武友們,我覺得我有義務將功夫的真諦告知大家,讓大家在功夫求學的路上,少一些彎路!

功夫再神奇,也離不開自己的身體。人身體的結構,跟動物一樣,由筋骨,關節,內臟組成,所以想練成功夫,只要從這幾方面著手,就可以了!傳統功夫,一般分為內家和外家,所謂內家,就是以意馭氣,以氣使力,以力駐功。

抻筋拔骨——內家功夫之本

其實呢,外家功夫何嘗不是如此,把一塊大石頭搬離地面,這些就全有了,又何來內家外家之分呢!

決定功夫高低的主要因素,歸根到底,還是在於筋骨,關節,內臟這些實質性的東西。太極,形意,八卦是傳統拳的傑出代表,他們練功的第一步,都講撐筋拔骨,筋是什麼,不是指血管,韌帶,而是指肌肉兩頭連接的彈性組織,我們小時候玩的彈弓上面的牛筋,比如皮筋。骨是什麼呢,骨即是骨頭。

抻筋拔骨——內家功夫之本

“撐筋拔骨”有人要問,骨頭還能拔嗎?拔了不就斷了嗎?其實,不用把骨頭斷開,所謂拔骨,即是將骨頭與骨頭的連接處,拔開一定的縫隙,利用大筋有彈性的物質,構成了一張無形的弓。拳論中提到的,“身備五張弓”,就是指兩臂,兩腿,加一個身弓,組成的五張弓。

因為關節縫隙的拉伸,使得大筋得以撐開,產生彈勁。其中脊柱的一張弓,顯得猶為重要。很多拳術大家都說,初生嬰兒,所使之力,即是整體勁。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初生嬰兒,在母體內,是蜷縮著的,出生後,慢慢長大,由爬行變成了直立行走,由於地球引力的關係,原本如弓般的脊柱,也為了適合地球的引力,變成了S形。也就失去了爬行嬰兒的脊柱大弓發力的那個環節。所以我們在日常訓練中,會收尾閭,頂命門,含胸拔胸,將身體拉成一張弓,以便於發出整體勁。

抻筋拔骨——內家功夫之本

最後,再講一講內臟。大家肯定想,內臟是多麼脆弱的組織呀,怎麼可以發勁呢?其實,內臟是不能夠主動發勁的,但是,內臟與內臟之間,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們之間也存在著肌理組織,起到固定內臟的作用,這些組織,練得足夠強大,是可以主動帶動內臟運動的。打比方,人的胸廓就像一個氣缸,內臟就像活塞,活塞在氣缸內部是上下運動的,可以輔助人體產生向上和向下的勁力,稱之為起落勁。

寫到這裡,大家應該大體明白了內家拳發力的根本所在!希望對廣大武友有幫助,可以幫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