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关注心理阳光比成绩更重要

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性格是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商是天生的,大家都差不多,性格却千差万别,可以不聪明,但不能没有性格。

一个人要是获得有情有义,无论贫富都会有人在周围帮助他爱他,如果一个人无情无义,即使再有钱再有地位,身边的人也会远离他。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让他形成良好的性格。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关注心理阳光比成绩更重要


1.青春期男女不相同

青春期的孩子有两大特征,一个是身高突然发生变化,另一个则是身体外形开始出现性别特征,每个人的年龄阶段都不大相同,主要还是从外貌分辨,比如男孩开始出现胡须,女孩身体开始有曲线。一般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普遍要早一些。身高变化一般是平常身高3-5公分的生长高度,而到了青春期则是9-11公分身高成长。女孩18岁左右青春期结束,男孩22岁结束。这也是为什么男孩到了大学还能够长高的原因。因为发育的比较晚所以结束时间也比较晚。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关注心理阳光比成绩更重要


2.早期教育不足可在青春期补救

在青春期除了外貌变化之外,第二性征也要开始发育,由于身体的内分泌开始发生变化,心理也会有巨大变化,李玫瑾教授称之为“心理危险期”也称为“第二反抗期”,如果早期教育出现了缺陷,可以在这个时期进行补救。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有明显的自我更新,人最自私的阶段也会发生在青春期,因为他们在这个时期最喜欢感受自我,感慨自我,想要表达自我。

老师,家长,同学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都是敏感源,具有青春期代表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个阶段孩子心中的权威开始有变化,从幼儿到小学都是“老师说....”“我妈说....”但是到了青春期就是“同学说.....”“我觉得.....”他们心中的权威从长辈转向同辈,甚至是自己。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关注心理阳光比成绩更重要


3. 青春以自我为中心

从小到青春期之前视线都是仰视,到了青春期身高发生变化,视线也开始逐渐变成俯视,小时候家长对孩子进行打骂孩子无法反抗,到了青春期身高和体力有了变化,开始试图反抗。

孩子的独立性还是变强,不愿意让家长管自己的事情。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关注心理阳光比成绩更重要


4. 家长不要“隐性关注”

由于沟通变少,家长想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在做什么,于是就通过看孩子的日记,翻孩子书包来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可能从前孩子反应并不会很大,但是青春期要开始格外注意,因为孩子会对这种关注有激烈的情绪反应,他们会很反感家长的“隐性关注”。

受到刺激之后就容易出现生理冲动,做出冲动的行为。也就是“过错”。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关注心理阳光比成绩更重要


5. 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

孩子不仅要面临青春期,还要面临初中和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李玫瑾老师说“教育孩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智力培养,一方面是心里要有阳光”在青春期阶段,阳光比智力更重要。

宁可孩子上不了大学,也要让孩子快乐的或者,但是现在的家长却只注重成绩不关注心理。

逼着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逼迫确实可以激发潜力,但是潜力并非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孩子有可能会出现不知感恩的心理状态,未来多大的成功在孩子看来都是自己一手造就的,与别人无关,他们不会感激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个问题就是孩子在未来即使坐到了一定高度,成绩可能名列前茅,但是当问题出现之后不会自我调节,无法排解问题,社会性发展就会出现障碍。

这两个问题就会让孩子虽然智力水平很高但由于心里不阳光出现抑郁,自杀,伤害别人的行为。

人的成功并非只有智力超群,成绩好,自信也是成功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青春期的孩子学习是重要的,但并非唯一关注点。所以家长不要完全和老师站在统一战线上,要和孩子达成共识,老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家长要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不管孩子成绩如何,家长最关注的应该是孩子先在的心理状态,是不是快乐,有没有和同学有矛盾,心里有什么想法等等。

要关注老师不能顾及到的方面是家长在青春期最应该做的,成绩有老师负责,让孩子正确排解内心的情绪,解决心理问题才是家长首先需要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