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最深的反派角色是哪个?谁演的?

目趣


“你问我西厂算什么东西?现在我就来告诉你,东厂破不了的案由我西厂来破,还有,你听好!东厂不敢杀的人我杀,东厂不敢管的事我管,一句话!东厂管得了的我管,东厂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够不够清楚?”

—— 电影《龙门飞甲》雨化田

陈坤饰演的雨化田,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十足的大反派,但他具体有何罪孽,却又说不上来。

电影中的忠臣(直臣)是万喻楼想杀的,没杀成,被赵怀安等江湖侠士救了。

雨化田,除了追杀赵怀安等人,似乎并没有什么罄竹难书的罪恶。

总不能,勾搭万贵妃也算罪名吧?

其实我怀疑是编剧故意安排的。

以往的武侠片,都是黑白分明,忠奸一眼可辨。

包括老电影《龙门客栈》,也是如此。

而《龙门飞甲》这部电影,在人物处理上,可以说比起老派武侠电影,算是有了一次质的飞越。

尤其是雨化田这个角色。

电影开头,雨公公一出场,就说了当官的是替皇上分忧的。

所以,很多事情说起来就不是简单的“忠奸”二字可以解释了。

忠,忠于谁才算忠?

奸,对谁奸才算奸?

电影中的雨化田,是西辑事厂的厂公,即西厂提督,又称督主。

从东厂太监称“西厂设立不到半年”这句话中可知,电影中的事应该是成化十四年左右发生的,那么这个雨化田的原型,也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太监。

然而,与魏忠贤不同的是,汪直在史书上也并没有留下什么罄竹难书的罪名。

恰恰相反,对于国家和朝廷,还有不少功劳。

史书上记载的,有汪直三大征:

平建州、袭威宁海子、守大同。

而且,假如汪直真有什么大罪恶,凭什么得善终?

所以,《龙门飞甲》的电影编剧显然也是意识到这一点,在处理雨化田这个人物时,也是十分的聪明。

真的雨化田虽然死了,可是,假的雨化田,却还活着。

而且,真假又有什么分别?

雨化田,还是那个替皇上办事的雨化田。

陈坤分饰两角,演技是真的好!

不愧是“厂花”!


青衣小少年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话剧院演员雷恪生老师,在电视剧《大宅门》中饰演的大反派角色王喜光,剧中王喜光的性格特点是,原本在清朝宫中做太监,清朝灭亡后没有依靠的王喜光投奔白家,在白家大宅做了大管家,最初对白家也是忠心耿耿,随着白家人对王喜光的信任,给予他的权利越来越大,使得王喜光贪婪,依仗权势胡作非为的毛病日益显现。 在被白景琦羞辱难看的赶出白家后,心里对白景琦产生了万分的仇恨,王喜光处处想帮法找白景琦的麻烦,惹不起时就像条狗一样点头哈腰,鞠躬作揖,但凡有点权势,狭隘,自私,丑陋的小人嘴脸尽显无遗,日本侵略中国,王喜光做了卖国求荣的大汉奸。 王喜光想讨好日本人,威逼利诱向白景琦要白家秘方,向日本人推荐白景琦做药行商会会长,白景琦自然不会做日本人的走狗,在得到白家秘方后,本想着会得到日本人的赏识,没想到白景琦抢回了秘方,日本人大怒把王喜光关进牢房,在牢房落到死对头关静山手里,王喜光的罪恶之路走到了终点。 雷恪生老师把王喜光这个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恨让人讨厌。











绿杉丛庄园


我印象最深的是《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那个角色真的惊艳到我了。

影片中的小丑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反而觉得小丑也是很可怜的,尤其是他在筹酒会上跟哈维的女朋友说的那些话。说他跟他之前的女朋友也很相爱,他女朋友因为被追债划破了脸,小丑安慰到不会嫌弃,最后小丑为了让妻子平衡,也划破了自己的嘴,然后讽刺的是妻子却因为他丑而离开他。

这件事对小丑的打击很大,因为心理的扭曲,才变成了如今跟蝙蝠侠跟正义做对的小丑,但就是因为这样敢爱敢恨的小丑,也让很多人心痛,毕竟没有谁一开始都是坏的,都是被伤害了才变坏的,虽然这不是一个人变坏的理由。

小丑虽然坏但也有很大的人格魅力。小丑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纯粹和他强大到可以无视规则,从电影的一开头的抢劫就可以看出,

没有人会傻到去抢劫黑帮银行,除了他,他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棋子,环环相扣,最后抢完银行还这么淡定自若的去坐校车。还有从黑帮那里拿到他的“一半”之后,完全没有想要花掉,而是直接烧了。就好像一个高考状元跑来跟你说,成绩好没啥用,开心才重要一样。影片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 小丑成功了。他成功得黑化了哈维,毕竟哈维是代表正义的人。

其实我觉得,蝙蝠侠和小丑两者之间没有好坏和善恶,他们都选择了真正的自由和最为真实的自我。





阳阳Vivian聊电影


我选灭霸!

选择灭霸不光因为他是复联里的大boss,更是因为他是一个可恨又可怜的反派

灭霸的名字最近可谓响彻世界各地,从复联三一个响指消灭一半人类和超级英雄,引得大家怨声载道。到复联四,开头就被轻而易举的割掉了脑袋,再到因为时光宝石带领军队再次穿越进行征战随即灰飞烟灭。

灭霸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灭霸身上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也正因其的高出镜率,和偶尔有点萌的紫薯精形象,我把这一票投给他



听歌这边走


最近在追大热的缉毒剧《破冰行动》,里面扮演塔寨村支书的贩毒头目林耀东,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反派角色。从第一集他的出场,就非常得吸睛。在漫天的大雨中,塔寨村的村民们手拿武器,围堵前来缉毒的警察。在警察们被逼得节节后退的紧要关头,一声“东叔到”,王劲松老师扮演的林耀东,由身边的人撑着伞护送着走来,人群瞬间鸦雀无声如潮水般散开。虽然他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可是身上的那种气场和气势具有十足的威慑力,堪比黑社会老大。摘下眼镜擦拭的动作,显得意味深长又极具感染力。

随后出场的几场戏,虽然他的镜头不多,但每一个镜头都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做善事的现场演讲还是与林小力聊天,将他收到自己身边,或者是与三房房头之间的争执,他的表演都是恰到好处。每一个表情都王劲松老师将这个人物表现得很立体很有层次感,作为一个制毒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一方面对村民能够恩威并施,他可以让村民过上想要的生活,让村里的孩子有好的教育,他也可以将破坏规则的人踢出塔寨。一方面他又能将一些位高权重之人收为己用,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人。这个反派人物被王劲松老师演活了,很丰满,很有感染力。后面的剧情里,他与吴刚老师的对手戏一定会火花四射。十分令人期待。


张往捕娱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

1. “恶”的第一层次:想做好人的坏人

典型角色:科林Colin Sullivan(饰演者:马特•达蒙 Matt Damon)

涉及影片:《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无间道风云》改编自香港电影《无间道》,并赢得了零七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虽然本片在国内的口碑逊于港版《无间道》,然而本片却保留了港版的基本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鉴于港版无间道的知名度,故事情节在此也不必详述。

相比于港版,本片对于两位卧底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刻画是更趋于真实的。而笔者要讨论的角色,在警队中做卧底的黑帮成员,科林,被自身身份的焦虑严重困扰。假警察和真黑帮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不仅需要演绎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警察,而且必须同时为更心狠手辣的黑帮老大收集情报。双面的压力,严重挤压了科林自身的私人空间和心理空间。警队和黑帮斗争的愈演愈烈,也使他的焦虑加倍。最后迫于情势的压力,和警队安插在黑帮中的卧底联手杀死了自己的上司黑帮老大,并且在得到另外的黑帮在警队中的卧底的帮助之后,悍然杀死了那个卧底。

虽然科林在影片中多次表示“我想做一个好人”的意思,但其行动证实了他自小埋藏在骨子里的为求自保不择手段的黑帮思维。即便他所面临的环境确实严峻,但我们的反应至多也是像片中女主的反应那样,“我真的不知道你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片子对于结局的处理与港版不同,科林面对过来报复的警察队长,所摆出的“好吧”的造型,和警察队长开枪前的一秒迟疑,使得一种面对命运的无奈感油然而生,影片也因此瞬间得以升华。

角色“科林”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2. “恶”的第二层次:坏人的坏,也是分对谁的

典型角色:布奇Butch(饰演者: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涉及影片:《完美的世界》A Perfect World(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影片《完美的世界》凭借感人的故事在影迷中间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被一个越狱的罪犯绑架,并随其逃亡的故事。在逃亡的过程中,罪犯和小男孩形成了类似父子的关系纽带。

影片中的罪犯,布奇,因为杀人而入狱。但他绑架了小男孩之后,却对小男孩格外地信任,并帮助小男孩完成了部分的梦想。两人的关系也越走越近。然而在他们借宿一户人家的时候,布奇以为那家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开始暴虐地对待那家人,甚至有可能再下杀手。而小男孩被面前的情形吓倒,开了布奇一枪;受伤的布奇追上小男孩,想挽回他在小男孩心中的形象,二人最后达成和解。但警察闻讯赶到,最终枪杀了布奇。

布奇在性格上无疑是有着暴虐的倾向的,也有强烈的控制欲望;然而他对于小男孩的感情却没有人怀疑会是假的。坏人的“恶”,有时是分对谁的。一个对你百般呵护的人,却可能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反过来也一样,一个杀人成性的人,也可能是一个慈祥的父亲。

角色“布奇”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3. “恶”的第三层次:为家族利益而作恶

典型角色:麦克Michael(饰演者: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涉及影片:《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Ⅱ(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2》作为历史上最经典的黑帮片之一,曾获得七五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承接上部《教父》的故事,穿插讲述了老教父的成长史和新一代教父麦克的治家史。

第二代教父麦克在第一部的《教父》中由于家庭的突然变故,不得不肩挑家族重任,从一个不愿涉足黑社会领域的大学生转变成一个为了家族而继任教父位置的黑社会老大。在第二部中,由于麦克的家族得罪了几乎所以其他的纽约黑帮家族,而准备迁往拉斯维加斯发展。麦克为了家族生意,介入古巴政界;但在这一过程中和另外一个黑帮势力产生摩擦。虽然麦克最终赢得了这场争夺的胜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妻子凯特离他而去,他的哥哥也背叛了他。

影片结尾,麦克指使人杀死了他哥哥;而同时他落寞的背影和若有所思的表情也成为影片最后的定格。麦克至少在年轻的时候是想过成为一个有自己合法事业的人的,而他和凯特浪漫的爱情也本来可能成就美满姻缘。然而当他接管家族事务,而不得不时刻想着维护家人利益的时候,凯特却无法谅解而离开了他。麦克的确做了许多犯罪的事情,指使过许多谋杀计划,但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当初家族危机时他的选择之上的。他的这份担当,凯特无法理解;在他遭遇亲人叛离,他的那份略显稚嫩的大学生理想,以及对于人生选择的无力感,都埋藏在了他将前来看望孩子的凯特拒之门外的那种面无表情的神态之下了。

角色“麦克”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4. “恶”的第四层次:为了钱,插兄弟两刀

典型角色:贝格比Begbie(饰演者:罗伯特·卡莱尔 Robert Carlyle)

涉及影片:《猜火车》Trainspotting(导演:丹尼·博伊尔 Danny Boyle)

影片《猜火车》讲述的是一群不务正业的苏格兰年轻人吸毒、滥交、诈骗,无恶不作的故事。

四个年轻小伙,在青春的躁动下,整日吸毒、滥交、打劫。他们通过贩卖毒药获得了一笔钱。然而这笔钱却引起了这帮朋友的相互猜忌。性情暴虐的贝格比常常因为小事而大肆用刀杀人,并且试图通过暴力控制这笔钱。这四人中的另外一人起了偷拿钱逃走的念头,并最终成功,留下贝格比在宾馆里无尽地发疯。

影片对于年轻人犯罪和堕落的描写直接而大胆,而特别要在这里探讨的是所谓“友情”在金钱利益面前的一文不值。若上面三位角色尚有值得同情敬佩的地方的话,那么贝格比是你丝毫都同情不起来的。这种恶,是侵犯人的道德感的恶,本质上出自于人面对利益分配的问题而发出的伤害其他人的本能。

角色“贝格比”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5. “恶”的第五层次:恶是一种快感追求

典型角色:史丹斯Stansfield(饰演者: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涉及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 The Professional(导演:吕克·贝松 Luc Besson)

抛开影片磕碜的中文译名不讲,本片在国内的口碑相当不错。若不是因为九四年佳片太多,本片拿到当年奥斯卡提名也是有可能的。

影片的主人公里昂是一名职业杀手。少女马婷莎的父亲因私藏毒药而惹恼了缉毒警察史丹斯,史丹斯疯狂杀害了马婷莎全家。里昂无奈之下收留了马婷莎,二人在执行杀手任务的时候产生了特殊的感情。马婷莎试图报复史丹斯,但反而被其捉住;里昂迅速解救了马婷莎。但警察史丹斯对两人展开了疯狂报复,出动了几乎所有能出动的警察,最终马婷莎获得解救,而里昂遇害。

影片中对恶警史丹斯的描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杀死马婷莎父亲的一段。他喜欢一边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一边不留余地地恐吓和杀害对方。在贝多芬曲子的进行中,快速的上膛,开枪,加上影片淋漓的剪接,仿若造就了一种杀人艺术的试听幻觉。史丹斯滥用权力的快感、私仇公报的行径,以及疯狂暴虐的杀人情形,构成了一种源自于人的驾驭他人、自私自利的本性的恶。这时候,作恶不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角色“史丹斯”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6. “恶”的第六层次:恶,是青春躁动的印记

典型角色:阿利斯Alex DeLarge(饰演者: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Malcolm McDowell)

涉及影片:《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发条橙》也是影史上经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影片。很多人关注的是影片所讲述的通过心理学办法将人完全改造之后的伦理探讨。

影片讲述的是阿利斯到处抢劫作恶,并且挟持同伴一同作恶;在一次作案中,阿利斯被同伴出卖被捕入狱。入狱后的阿利斯被施加强制的心理治疗,使得其性情大变,无法再进行犯罪。然而经过改造之后释放出去的阿利斯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无奈之下,阿利斯又被重新施加心理治疗,重新回到了那个有邪念的自己。

在这里笔者特别喜欢指出的是坏青年阿利斯一角的恶。怪异的造型,加上影片独特的格调,和夸张唯美的动作设计,造就了阿利斯的经典形象。这种怪异的格调在阿利斯将同伴推下水,又在将其救起时割腕的情节中表现得最淋漓尽致。当然,笔者更喜欢、更津津乐道的则是强奸作家妻子的那一段。阿利斯的同伙将作家制服,同时响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背景乐,阿利斯则开始夸张却唯美地自我炫耀、撕剪衣物、展开强奸。人性的暴力、性欲与征服,穿插在唯美的音乐和动作中,这份特有的对比和统一,堪称电影艺术的精湛一笔。

阿利斯的恶,似乎也没有太多的纠结;因为,似乎他生来便如此。青春期的叛逆,是他行凶作恶的力量源泉。源自于人天生的破坏欲,在青春期躁动的时期尤其直接无所顾忌地展示出来,便成就了阿利斯的坏青年形象。

角色“阿利斯”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7. “恶”的第七层次:当恶成为生理需求

典型角色:汉尼拔Dr. Hannibal Lecter(饰演者: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涉及影片:《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导演:乔纳森·戴米 Jonathan Demme)

《沉默的羔羊》是美国影史上少有的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悬疑类型片。影片讲述的是心理变态者的犯罪。在影片中,美国发生多起杀人剥皮案件。联邦调查局特工克拉丽丝奉命查找凶手。克拉丽丝向因为食人而囚禁的精神病学教授汉尼拔请教犯罪心理,并得到了一点提示;但案件调查进展仍然有限。剥人皮者不久又绑架了参议员的女儿,参议员无奈之下将汉尼拔转移并囚禁在一家酒店。汉尼拔看准时机将看守他的警员杀死并食肉,而后金蝉脱壳逃之夭夭。

汉尼拔无疑是影史上经典的高智商反派之一。但和他的高智商形成对比的则是他反社会的生理需求。显然,他对精神病学的专业研究也没有阻止他吃人的生理需求。面对人的生命的漠然,不得不让人感慨在人的生理构造下所谓社会道德的无力。汉尼拔的恶,是一种先天的生理需求,战胜后天的道德规范的恶。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心理变态到汉尼拔的程度,但谁又能否定,在我们的基因中,在先天的生理构造下,我们没有反社会的倾向呢?

角色“汉尼拔”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8. “恶”的第八层次:以信仰之名

典型角色:约翰John Doe(饰演者: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涉及影片:《七宗罪》Se7en(导演: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影片《七宗罪》是颇受影迷欢迎的导演大卫·芬奇的神作之一。在影片中,两位警探追查一起连环杀人案。罪犯杀人的手段十分奇特,并刻意留下线索给警探。但两位警探竭尽所能也没能阻止罪犯继续杀人,但他们在宗教书籍中查找到罪犯杀人的逻辑。原来罪犯是按照天主教教义中的“暴食”、“贪婪”、“懒惰”、“骄傲”、“淫欲”、“嫉妒”、“愤怒”的七宗罪的犯忌者展开杀人的。在杀死五人之后,罪犯约翰突然自首,并且说要向两位警探展示最后两起杀人案件。而最后死掉的则是犯了“嫉妒”罪的约翰自己,而犯了“愤怒”罪的其中一名警探则因为杀死约翰而被抓捕。

约翰是天主教义的绝对维护者,因为看不惯社会上道德的败坏和对天主教义的违背,而展开精心谋划的连环杀人案,希望以此极端的方式进行“传教”。约翰虽然冷静无情,但他是绝对的精神信仰者,并且以自身肉体的覆没来惩罚自己所犯的嫉妒罪。在约翰这里,罪恶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物质、精神或者生理上的欲望,而他反社会的罪恶,则源自于一种处于维护社会规范的精神信仰了。约翰的恶,有一种超脱的味道;而约翰自身,或者说精神上的约翰,则有了一种末日审判者的味道,成为了代上帝行驶职权的使者。

角色“约翰”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9. “恶”的第九层次:恶是执念和无常的交集

典型角色:安东Anton Chigurh(饰演者:哈维尔·巴登 Javier Bardem)

涉及影片:《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导演:伊桑·科恩 Ethan Coen;乔尔·科恩Joel Coen)

《老无所依》是零八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在电影中,一个德州牛仔在一次打猎中来到一场毒品交易失败后的现场,拾获了二百万美金。牛仔因此受到毒品交易一方的安东的疯狂追杀。几次遭遇过后,安东最终杀死了牛仔。安东之后又因为牛仔没有听从他的和谈提议而找到牛仔的妻子并将其杀害。

安东又是一个经典的反派角色。怪异的发型和不爱穿鞋,咄咄逼人又不循常规的说话风格,全面碾压的杀人手段,喜欢在杀人前后端坐一会儿或喝杯牛奶,这些都证实这不是一个常规的反派。如果说一开始安东追杀是为了钱,而后他在杀死那名私家侦探和牛仔之前有得到钱的机会,却依然直接杀害了两人。这是因为,这场追捕中的对方已然破坏了他的规则;而他最后又找到牛仔的妻子,也为的只是因为牛仔没能听从他的交易提议,而在原先提议中本可免于杀死的牛仔妻子,因为提议的失败而被安东最终杀害。

安东不仅是极度信赖并维持规则的人物,而且也知晓天命的无常。他在决定杀人之前,喜欢让受害人猜硬币,猜中者则可能免于非命。而他在杀死牛仔妻子之后却遭遇车祸的一段,更昭显命运的无常,尤其值得玩味。

角色“安东”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10. “恶”的第十层次:我便是撒旦

典型角色:小丑Joker(饰演者:希斯·莱杰 Heath Ledger)

涉及影片:《蝙蝠侠:黑暗骑士》Batman: The Dark Knight(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黑暗骑士》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卖座影片,上映时曾雄踞美国第一电影网站imDb的榜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甚至因为没有提名此片而饱受争议,而在第二年上调了提名影片的数量限制。此片在美国所引起的巨大轰动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国内本片虽然也有好的口碑,影响力却完全比不上在美国的声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蝙蝠侠在打击犯罪时遇到小丑这一强劲对手,而展开的攻守之战。影片的节奏紧凑,几乎没有无用的镜头和台词。蝙蝠侠一方和小丑的几次交锋中,蝙蝠侠都尽显疲态,而小丑则兴致勃勃。即便在整个过程中小丑被捉到两次,却丝毫没有改变小丑在精神上的完胜。

抛开小丑高超的犯罪技巧不讲,小丑在作恶的哲学高度上无人能及。小丑并看不起哥谭市的其他罪犯,在他帮黑帮找回亿万钱财的时候,又一把火将钱全部烧掉,而且认为钱太“便宜”。小丑作恶并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控制,甚至不是追求快感,你找不到他为什么恶。恶,在一般的恶人手里,不过是追求另外一种他想要的东西的手段;这些想要的东西,可以是金钱、权力、欲望,也可以是精神或者生理需求,乃至信仰和规则。而在小丑这里,你找不到他想要什么;恶由一种手段,而变作了目的。换句话说,恶便是恶本身,恶不需要缘由。小丑形容自己是“混乱的使者”,而笔者喜欢将小丑比作降世的撒旦,那是一种原恶,一种不需要理由的恶,一种仇视规则、仇视道德、仇视文明、仇视钱权、仇视任何可能有所依靠的东西的恶。小丑试图将人内心被文明压抑的破坏欲望激发出来,将世界恢复到无意识、无规则的状态。

说到文明和人性的关系,以及善恶的斗争和依存关系,是影片另外值得人反思的哲学问题。这里篇幅所限,可以另起文章再写过。不过还是借用被小丑改造之后的检察官那句话来说一说文明下的人性反思,“我们为什么要隐藏真实的自己?”

角色“小丑”的

“恶的纯粹”指数:☆☆☆☆☆

“恶的精神”指数:☆☆☆☆☆

“恶的美学”指数:☆☆☆

最后,向英年早逝的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奉上怪力乱神的小丑一角的希斯·莱杰致敬!


俺农家小姐姐


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中第一反应就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方化老前辈,一个是孙松老师,两位都是不折不扣的实力演技派。

电影当中最“深入人心”的大反派演员当属方化老前辈,他在新中国诞生之初就活跃在银幕之上。虽然也有演过其他角色,但因他演绎的鬼子“独树一帜”太过传神,所以饰演的反派角色更被大众所欣赏与接受。几乎大部分经典老电影中的鬼子都是由他来出演,而且风格各异,绝不雷同。时至今日,“中国鬼子王”的名号亦是非他莫属。

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电影《平原游击队》,方化将鬼子头目“松井”的角色演绎得神形兼备、淋漓尽致,以至于风头几乎就盖过了正面角色“李向阳”。也正因他一流的演技,经他扮演过的鬼子形象都牢牢地扎入到观众的心中。

然而生活往往比电影情节更为出彩,有人可笑地将电影中的反派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方化画上等号,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把鬼子演得那么像,就是因为他骨子里存有“反动的思想感情”。为此,方化老前辈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在经历了抄家批斗之后,又被下放到深山老林去进行“劳动改造”。

因才艺致罪,方化老前辈命运中的波折令人慨叹婉惜。

将孙松老师划归“反派代表”似乎有些不妥,但是他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一个人物被他演得让人恨起来牙根痒痒的,所以就是他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电视连续剧《渴望》“横空出世”,每当到了播放时间街道上就没什么人再走动,都赶回家看这剧去了。据说在这部电视连续剧放映的时间段内,治安、刑事案件几乎为零。

在这部电视剧我们能看到当今的演艺界重量级大咖,李雪建、张凯莉都在里面担任主要演员,而孙松老师在这部剧中也成功地饰演了“王沪生”这一角色。

凭借着强大的表演实力,孙松成功地塑造出一位懦弱、小气、猜疑心重、自私自利,又有些损人利己的这样一个鲜活人物。进而他也迅速成了一名偶像,只不过是负面的,一个供亿万电视观众咒骂唾弃的“典型人物”。

因其饰演的角色太过真实,入戏太深的人们往往将他与剧中人物混为一谈,甚至走在街上被人追打、掌掴,上了年岁打不动的,也要把他拉到一边骂上几句。

现在看来,当时的人们好像都带有明显的“智伤”,不过追根溯源,还不是因为他的演技太好才使得自己“混”到了这一步!


梅的说小剧场


不请自来!

大家好,我是:尿不湿影视

对我印象最深的反派有T–bag和吴京饰演的阿杰,如果你不记得T–bag是谁,那我翻出来的白口袋就不让你拉了。

第一:T–bag《越狱》里的反派,饰演者罗伯特·克耐普

作为中国人美剧的启蒙剧《越狱》在本土美国并不火,但是来到中国后却火的一塌糊涂,主角之一的T–bag因谋杀和✱✱儿童被判刑,凭借情商、智商、胆识、口才、手段等在哪里都能混的风生水起,在《越狱》里受欢迎程度与米帅不相上下。

T–bag是我唯一喜欢的一个外国反派。

第二:《杀破狼》里人狠话不多的阿杰饰演者吴京

吴京、甄子丹、李连杰是我最喜欢的三位中国功夫巨星,他们的武打动作都干净利落,而《杀破狼》一下就聚集了两位,而且还上演了对手戏。

吴京在里面饰演洪金宝的手下,一个冷酷的杀手,杀人如麻,但是我却一点也恨不起来这个角色,也许是太过经典了吧,一手回旋刀玩的出神入化,心中永远的经典动作之一。



这就是我喜欢的反派,一个国内一个国外,其实日本漫画里被追星的反派角色还挺多的,最近《复联4》里的反派灭霸也是圈粉无数,反派角色无所谓正义与邪恶,演员演的好,观众认同的都能留下深刻印象。

我是☞尿不湿影视,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点个关注和赞呗。


尿不湿影视


电视剧《神话》里张世扮演的赵高

当年胡歌穿越历史剧《神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张世扮演的赵高,简直把赵高这个形象演活了,完全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当时看这部剧的时候对赵高真是恨到骨子里了,后来才知道,要把反派演活,需要的是对角色深入的了解和细细揣摩角色内心活动才行,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这个人物形象还历历在目,不得不佩服张世的演技。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秦始皇封高要做后宫总管,并赐名赵高时,张世扮演的角色明白自己就是赵高时,他的行为真实的反应了社会底层人在受尽压迫翻身做主后最真实的想法。有时候,太正派的人会让觉得很假,现实生活中小川这样一身正气的人太,所以我最喜欢的不是胡歌饰演的小川而是张世饰演的赵高。而像张世饰演的赵高非常接地气,后期的遭遇赵高比易小川更值得同情,也让赵高这个角色更令人印象深刻。



小灰熊爱电影


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徐锦江老师,再来就是李明启老师。

徐锦江老师在《韦小宝》里面扮演的鳌拜,而李明启老师在《还珠格格》里扮演的容嬷嬷。这两个前辈在剧里的角色都是十恶不赦的大恶人,我就是从这两部剧里认识了他们,应该也算是他们的成名作吧,因为这两个角色人物真的是深入人心,另大家印象深刻。小时候就认为他们是恶人。但是万万没想到,在现实当中两个人却是那么受人尊敬的老师,真的是很可爱的人,让很多人喜欢。

徐锦江老师今年已经有50几岁了,长得人高马大的,在路上碰到的话,一眼就可一认出他来,翻开他的履历,还演过很多大家印象深刻的剧,像《绝代双骄》、《倚天屠龙记》等,搭档过的也是大美女有李丽珍、舒淇,扮演过的角色还有沙悟净、谢逊、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角色了。

虽然现在很少出现在荧幕前,但大家都没有忘记他,也通过网络知道徐锦江老师生活中低调有礼貌,前不久因为《海王》的上映被大家拿来娱乐,以前他在剧里的表情包都被网友玩疯了,脸被换到国外演员的身上毫无违和感,大家也因为徐老师着实开心了。

再来说说李明启老师,现在是80几岁的老艺术家了,经常看到她活跃在各综艺节目上,依然是耳清目明的,她因为演的容嬷嬷坏到骨髓里,观众对这个角色恨之入骨,去买菜的时候曾被扔鸡蛋。现在真心疼她。但其实生活中的李明启老师是一位特别有爱心的老太太,据说当时拍扎针戏时,李老师生怕伤到林心如,把针尖对着自己的手心的,是扎到自己的。前几天因为做公交车,小朋友要让座位给她,她还按着小学生的肩膀不让他起来,让孩子坐,自己没有关系。这样的人怎么不让大家尊敬呢。让我们认识了这样的李明启老师之后,网又纷纷在网上发表“容嬷嬷当年扎的都是坏人”、“我们欠容嬷嬷一个道歉”等等,这么充满正能量的人,这么充满正能量的声援,真的很暖心。

并不是你饰演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所以不管你在台上饰演的是好人坏人,你在台下就应该做一个正能量的人,才能让大家喜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