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导语

回顾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历代中原王朝政权交接基本遵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顺序,然而礼教森严的北宋第一次皇权交接却在君有长子的背景下另立皇弟。在政权初立,内有叛乱,外有强邻的环境下,这场关乎北宋初年社稷存亡和政权稳定的权力交接为何以宋太宗赵光义即位而告终?作为立国之君的赵匡胤究竟是有意传位于皇弟还是其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政治博弈?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宋太祖赵匡胤

抽丝剥茧,寻蛛丝马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清事件的本质。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得知,在宋太宗即位之前,太祖皇帝曾有意迁都洛阳,而当时身为晋王的太宗赵光义却极力反对,最终导致迁都洛阳计划被迫搁置。作为太祖皇帝立国的肱股之臣,同时又是亲兄弟的赵光义为何会在迁都之事上忤逆上意?笔者认为,太祖皇帝迁都之事有意的触碰了晋王赵光义的政治利益,而这场迁都风波的背后实际隐藏着太祖皇帝与晋王对皇位继承的政治斗争,今天我们就从太祖迁都失败的角度浅谈太宗即位背后的权力较量。

一、养虎为患:皇弟之名,储君之实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兵变立国的太祖皇帝自是十分忌惮身边武将的权力,因此太祖皇帝格外倚重作为亲兄弟的赵光义。由于对武将的极其不信任,造成了赵光义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继而威胁皇权的稳定。下面我们就详细阐述赵光义位居权臣的进阶之路。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赵匡胤皇袍加身

1、天子之职:点检为天子,今又出点检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初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在北汉的支持下公然起兵反版,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同时着封都虞候赵光义为大内都点检。太祖皇帝即位之前曾为后周政权的殿前都点检,而赵光义战时身居点检之职,可见太祖皇帝对赵光义的信任之深。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宋军作战图

细数历代王朝,战时君主御驾亲征或巡守之时,均以太子监国,授以军国大权。赵匡胤每逢出征之时,反其道而行之,以赵光义留守后方,坐镇京都。也许由于太祖诸子年幼,恐无法掌控朝政,但是赵光义事实上的监国之举,却有皇储之兆。而民间关于“点检为天子,更为一天子地也”的记载更反映出了赵光义的政治前景可谓一片光明,大有夺太祖位的可能性。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北宋京都开封府

2、储君之位:亲王尹京,宰职之上

点检之位体现的是太祖对赵光义的信任,那么以晋王之爵领开封府尹之职则是放纵了赵光义结党营私之实。公元961年,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之职,其后被太祖皇帝赐晋王爵,位居宰相之上,实际成为北宋王朝的二号实权人物。

在五代至宋朝时期,亲王加京兆尹衔被看作储君即位之前的的必属之职,因此赵光义担任此职,可谓位高权重。通过史料记载,赵光义自公元961年担任开封府尹之职,一直到公元976年承继太祖帝位之时,深耕京都16年。盘根错节的权力与利益相互交织在一起,让赵光义在皇城根下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

二、釜底抽薪:祭祀之由,迁都之意

稳坐江山之后,面对的是如何守江山。自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权力之后,北宋内部几乎没有能够威胁皇权的存在,但是日益坐大的赵光义却成了太祖皇帝最为忌惮的势力。

由于战时的需要,镇守开封的赵光义无形中编织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权力网络,而相对其他开国皇帝大肆屠杀功臣,赵匡胤对待功臣的做法则显得更为仁义,因此也注定了赵匡胤不会通过极其残忍的手段去拔除赵光义的势力,从而催生出了太祖意欲迁都全盘剥离的政治手段。

1、拜祭之名,巡视洛阳

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太祖皇帝蓄谋已久的迁都计划正式提上议程,但防止引起朝臣及晋王势力的强烈反弹,赵匡胤以洛阳祭天及祭拜永安陵的缘由动身前往洛阳,意图借考察之名迁都洛阳。

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岂非池中之物的晋王势力自然明辨太祖皇帝的真实想法,因此激起了群臣的强烈反对,或陈述洛阳之弊,或言语开封之利,只为阻止太祖皇帝的迁都之计。

2、近臣奏请,言弊劝谏

太祖皇帝的迁都计划,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其中以起居郎李符与都指挥使李怀忠的奏请最为人所知。

(1)起居郎李符八难之陈:

  • 京邑凋敝:自安史之乱后,经历过无数战乱的古都洛阳已经失去曾经繁华,只剩满眼的断壁残垣。
  • 宫阙不完:连年的战乱,军阀的抢掠,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早已破壁不堪。
  • 郊庙未修:皇帝的祖庙未曾遭到修缮,依然破旧。
  • 百官不备:宋朝的官员体系皆建立在京都开封,洛阳尚不具备完整的人事吏治储备条件。
  • 畿内民困:战乱导致的民凋力穷,洛阳范围内的农民无法承担起迁都的赋役与劳役。
  • 军食不充:同样由于洛阳城内的凋敝以及洛阳地理位置的特殊,导致无法大规模的满足军粮的供应。
  • 壁垒未设:破乱不堪的洛阳,军事防御体系早已遭到严重的削弱,无法满足正常的防卫需要。
  • 盛夏难行:太祖迁都计划是在农历四月提出,此后便进入盛夏季节,不适合大规模的行军。

(2)都指挥使李怀忠言二京利弊:

  • 漕运之利:开封地处水运交通枢纽,惠民河、广济河、汴河等相交于此处,同时淮河又与汴河相交,水路运输可谓四通八达。
  • 军粮之弊:由于宋朝的军事制度构建,京都周围设防了全国近一半的军队,而由于洛阳的衰敝,自然无法如开封般保证京都的军粮储备。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开封漕运之利

二者对开封与洛阳的利弊陈述可谓言之凿凿,令太祖皇帝无言以对,但此时暴露出的问题并不是太祖皇帝迁都弊大于利,而是身为皇帝起居郎与侍从官的近臣竟公然反对圣意。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宋朝繁盛街景

李符作为起居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在其掌握之中,李怀忠作为侍从官直接关系皇帝的安危,但是二人皆站在了太祖皇帝的对立面。此事一出,令太祖皇帝不寒而栗,赵匡胤不会察觉不到晋王的势力已经蔓延到自己的身边。

3、德险之辩,上从晋王

如果说李符二人反对迁都只是激起了太祖皇帝的警觉,那么晋王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为由反驳太祖迁都计划,则印证了晋王势力已经羽翼丰满,威胁皇权的统治。

暂且不论晋王“在德不在险”之说是否夹杂着政治原因,单纯浅谈德险之论于国家社稷是否有利。如果德险之论置于春秋时期,也许对政权的统治有积极的意义,毕竟当时的德教氛围十分的浓厚,无论国家交战还是国民关系都格外讲究仁义德化,如宋襄公的泓水之战。而环顾宋朝周边,北部边境尚未开化的异族侵扰十分严重,尤其经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德教已经缺失太长时间,因此赵光义的德化一说根本无法保障北宋政权的安危。

相对李符二人的利弊陈述,晋王赵光义的言论显然是站不住脚跟的,但是太祖皇帝却一反常态,采纳了晋王的奏请,暂时放弃迁都之念。太祖皇帝之所以搁置迁都之事,并非被晋王德险之论说服,而是权力斗争的暂时妥协,以期再次蓄势力量一举拔除晋王势力,同时也是为了北宋政权内部的稳定,防止二虎相斗造成国家分裂。

三、斧声烛影:扬威之时,暴毙而亡

迁都的较量让太祖皇帝意识到了晋王势力的强大存在,此时的太祖皇帝亟需提升皇帝的威望来压制晋王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因此促成了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最终目标的第三次伐汉之战。

自后晋时期,石敬瑭殷勤割献燕云十六州于契丹,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契丹铁骑的威胁之下,而且由于地势平坦,契丹骑兵可以长驱直入,饮马黄河。因此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仅可以成就太祖皇帝的功勋巅峰,更可以保大宋王朝百年基业。

开宝九年八月,即太祖迁都风波四个月后,北宋名将党进、潘美等人分率五路大军集结太原城,发起了大宋第三次灭北汉之战。此时伐汉战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北宋王朝的内部却风云诡谲,一场改变北宋命运的骤雨即将袭来。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宋军作战

斧声烛影,破朔迷离,年将五十,身处壮年的太祖皇帝竟毫无征兆的离奇去世。北宋军队八月出征,太祖十月离世,翌日太宗即位。一切事件像计划好了般有序的进行,而曾经身为晋王的赵光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本着受益最大,嫌疑最大的原则,太祖皇帝离世时,次子赵德昭已年满二十五岁,理应承继主政,然而晋王赵光义却先行一步,于太祖皇帝驾崩的次日便急忙登基即位。

  • 于法理,父死子继,太宗即位不正。
  • 于私情,夜宿对饮,太宗难逃嫌疑。

无论太祖皇帝究竟因何而逝,作为最后的见证人,晋王赵光义难逃罪责,但是历史仿佛开了一个玩笑,赵光义不但没有遭到深究,反而顺利的即位,可见其即位之举非一日之功,必是层层设计后的因果。

结语

迁都风波最后以太祖皇帝的妥协而终止,但曾未割舍过皇权的赵匡胤依然以自己的壮志胆略压制晋王势力的崛起。只是迁都引发了皇权政治斗争的透明化,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势同水火的关系由暗转明。然而太祖皇帝伐汉之战出师未捷身先死,促使晋王赵光义提前攫取了皇位的权杖。

兄终弟及:从北宋迁都失败的背后浅谈宋朝初期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宋太宗赵光义

帝王莫学太祖慈,自古权情无两全。我们不得不承认宋太祖赵匡胤是历代开国帝王中处理皇权与臣权矛盾最为仁慈的皇帝,相比汉高祖刘邦诛杀诸王,明太祖朱元璋动辄牵涉上万人的杀戮,宋太祖赵匡胤晓之以情、辅之以赏的杯酒释兵权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是赵匡胤的仁慈却白白葬送了太祖血脉的皇位继承,无论是否出于兄弟情深还是政权稳定的原因,太祖皇帝的妥协与仁慈纵容了晋王赵光义的壮大,使其演变为足以抗衡皇权的政治势力,从而导致皇权旁落。

个人所见,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