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拼音」音节结构划分、声母、韵母、声调


「粤语拼音」音节结构划分、声母、韵母、声调




概述


一般所说汉语指的是普通话,但严格意义上普通话是以汉语的一个方言制定的标准。汉语包括普通话、粤语、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语、闽语等。


汉语及汉语方言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和一些附加符号表示汉语的发音。对应汉语音系学(现代音韵学)的汉语音节结构划分,汉语及汉语方言拼音的形式构成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简称粤拼,由香港语言学学会于1993年制定的粤语罗马化拼音方案。其制定的目的在于以一套简单、合理、易学、易用的粤语语音转写方案来统一社会各界在粤语拼音使用上的混乱情况。


这套方案目前得到了香港教育、电脑中文资讯处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基于粤拼的电脑中文输入法/粤拼输入法也发展得相当成熟,除了香港以外,台湾和日本也有使用此方案的输入系统出售。因此该系统遂成为目前标准化程度最高也是最普遍的一种粤拼形式。


粤拼的拼音字母是由拉丁字母 a 至 z 组成,声调则以阿拉伯数字 1 至 6 标示。




声母


声母,中国古代又称纽、声纽、音纽等,是韵母前的辅音,跟它构成一个完整音节。韵母响度大、能延长、有音节核心而且是音节中可押韵的部分。而声母则通常响度低、不能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粤拼声母共19个([ ng ]可写作[ ŋ ]),如下表所示:

「粤语拼音」音节结构划分、声母、韵母、声调

  • 注意:粤语发音标注为对应汉字的粤语发音,声调为粤语九声中的阴平声。




韵母


韵母是一个音节中除声母外的部分。它必须包含响音,一般是元音。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由多个元音构成的称为复元音韵母。复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


韵头

介音是汉语语音学的术语,指在汉语音节的构成中位于辅音和主要元音之间的过渡音,都是闭元音。介音又叫介母,与韵腹和韵尾并提时则也称韵头。


韵腹


当一个韵母只含有一个响音,该响音就是韵腹。当一个韵母含有两个以上的响音,其中最低的元音是韵腹;此韵母里比该韵腹高的元音如果处于韵腹的前面,就是韵头;此韵母里的辅音或者比韵腹高的元音如果处于韵腹的后面,就是韵尾。

如果几个音节有共同的韵腹和韵尾,那麽这几个音节就是严格的押韵。

粤拼韵腹共9个,如下表所示:

「粤语拼音」音节结构划分、声母、韵母、声调


韵尾

韵尾(syllable coda)是跟在做韵腹的元音后面的辅音或者元音,和前面的元音以及元音前面的辅音组成一个音节,和做韵头与韵腹的元音一起组成韵母。

汉语方言里常见的韵尾有:-u -i -m、-n、-ŋ、-p、-t、-k、-ʔ等。

粤拼韵尾共8个(ng可简写作ŋ),如下表所示:

「粤语拼音」音节结构划分、声母、韵母、声调


韵母表


韵腹加韵尾组成粤拼的韵母,(方括号([ ])内为国际音标,所有例字均只取其韵母),共56个:

「粤语拼音」音节结构划分、声母、韵母、声调




声调


声调(英语:Tone)的完整意义是指音节在发音过程中的高低抑扬性(音调,或称音高)及顿挫性(韵尾或闭塞音)。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声调不同会导致相同辅音和元音的音节和词语含义不同,此即所谓的变调时所造成之语意歧异性。古代汉语的声调有四个调类,古人叫做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合起来叫做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方言的调类都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


普通话入声的调类已经消失,粤语、潮州语、客家语侧保留入声的调类。

「粤语拼音」音节结构划分、声母、韵母、声调

  • 声调以调值标示在每个音节的拼音之后,调值需以上标标示。如:分 fan⁵⁵
  • 声调以调号标示在每个音节的拼音之后,调号不需以上标标示。如:分 fan1
  • 实际上高阴入、低阴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不过是用-p、-t、-k 韵尾的入声字用以区分。由于声调的定义,是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而入声韵尾-p、-t、-k正是影响了其顿挫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标示,我们仍然要说是有九个声调,或者说有“九声六调”,不能称作只有六个声调。
  • 声调及调值请参照公众号图文【拼音相关概念】--五度标调法




延伸


【国际音标相关概念】

音素、元音、辅音、音标、音节、音位


【国际音标】

音节结构划分,辅音、元音、发音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