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重甲騎士,前蘇聯超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在二戰時期,前蘇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度過短暫蜜月期。但是,二戰結束後,前蘇聯和西方國家關係逐漸降溫,再加上冷戰鐵幕開始,前蘇聯和美國逐漸走向對抗,這也導致持續44年冷戰。美蘇兩強爭霸逐漸演變成全球推銷其價值觀、扶持代理人戰爭。

海上的重甲騎士,前蘇聯超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在冷戰開始初期,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和軍事實力嚴重受挫的前蘇聯,在實力跟美軍根本無法進行全球戰略相抗衡。畢竟,二戰遠離美國本土,再加上後期介入,都讓美軍收穫重大戰果。前蘇聯海軍實力相對弱小,何況斯大林想來重視陸軍傳統,這樣都讓前蘇聯海軍跟財力雄厚、實力強大美軍海軍無法正面較量。繼任者赫魯曉夫非常重視潛艇實力,妄想依靠潛艇對抗美軍龐大航空母艦編隊,這都讓前蘇聯海軍舉步維艱。

海上的重甲騎士,前蘇聯超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建造背景


海上的重甲騎士,前蘇聯超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60年代,對前蘇聯海軍可謂是黃金時期,特別是在經歷過古巴導彈危機恥辱後。前蘇聯迎接其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這位強勢領導人給前蘇聯海軍翻開嶄新一頁,特別重前蘇聯海軍實力發展,逐步由執行近海防禦艦隊打造出跟美軍相抗衡遠洋作戰能力強大海軍。而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也是在這個背景下運用而生,特別是在戈爾什科夫領導下打造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編隊。戈爾什科夫特別善於迎合勃列日涅夫打造超強海軍的胃口,其噸位逐漸增加,最終定格在24000噸史無前例的巡洋艦。

海上重甲騎士:武庫艦


海上的重甲騎士,前蘇聯超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1974年,首艘基洛夫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在波羅的海189船廠開工建造,1980年加入前蘇聯海軍,這艘巡洋艦除前蘇聯航空母艦之外最大水面艦艇,艦長248米,寬28.5米,滿載排水量約24000噸,採用2座壓水堆和2臺燃油過熱鍋爐,總輸出功率達到150000馬力,其艦體設計一改前蘇聯傻大粗特點,艦體艦型豐滿,首部明顯外飄,結構為縱骨架式,核動力裝置和核燃料艙部位都有裝甲。基洛夫”級艦可謂集前蘇聯海軍巔峰之作,強調整體作戰實力,具備對海、對空、對潛、對岸全面作戰能力,裝備著垂直髮射系統首開全世界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先河。

武器裝備概述

基洛夫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建造目的主要針對美軍航空戰鬥群,裝備著SS-N-19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20座,備彈20枚,SS-N-19反艦導彈是前蘇聯特種機械設計局研發的重型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全長10米,常規彈頭750公斤,核彈頭當量350千噸,採用垂直髮射系統,可進行多枚齊射,這也符合前蘇聯一貫傳統,打造對敵艦飽和攻擊,SS-N-19反艦導彈威力十分強大,導彈研製成功後,也裝備到前蘇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和核潛艇上,至今也是俄羅斯海軍殺手鐧武器。


海上的重甲騎士,前蘇聯超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前蘇聯海軍一直缺防空問題,而基洛夫”級艦橫空出世,依靠著其噸位大,形成從三層防空系統,這也為前蘇聯航空母艦提供全面防空能力。基洛夫”級艦中遠程防空系統採用SA-N-6防空導彈,這款SA-N-6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是前蘇聯陸基S-300F防空導彈艦載型,搭載96枚,最大射程85公里,速度達到4馬赫,可同時攔截6個方向任何艦艇發射的空中目標,這種全方位攔截能力超過美軍宙斯盾系統,再加上也是領先全世界。

中近程防空系統SA-N-9垂直髮射近程防空導彈和SA-N-4近程防空導彈,其中SA-N-9導彈128枚,SA-N-4導彈40枚,是當之無愧的“武庫艦”。

近程防空系統由SA-N-11防空導彈撐起大局,最大射速為10000發/分,射程500-5000米,可對抗多飽和攻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近程防空武器系統。

武庫艦後續命運

基洛夫”級艦總共建造四艘,全部由俄羅斯繼承。在俄羅斯海軍中服役一艘,其中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改裝,最早的基洛夫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已經退役。最晚建成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在前三者基礎上進步發揚光大,可謂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艘代表著蘇俄最高傑作的巡洋艦,也是其基洛夫”級艦作戰實力最高。


海上的重甲騎士,前蘇聯超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於前蘇聯武器研發和設計前,都充分考慮到其後續改進工作,例如蘇-27戰機在前蘇聯解體之後,依然在挖掘其潛力,研發出多款先進戰鬥機。而基洛夫”級艦也是如此,這款戰艦依然為改裝留有餘地,這也是俄羅斯重啟兩艘基洛夫”級艦改裝工作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