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士兵子彈攜帶量驚人,為何只有一半使用權

相比與一戰,二戰更讓我們難以忘懷,現在每每談起,其仍讓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隱隱作痛。或許也是因為難以忘懷,本人對二戰比較感興趣,寫文章也喜圍繞二戰。二戰時侵華日軍強不強,他們的武器裝備有哪些,這都是一些有意思的話題。

二戰時日本士兵子彈攜帶量驚人,為何只有一半使用權


雖然在多少的影視劇中,日軍多被塑造成不堪一擊,但是還是有些電視劇還原了一些歷史真相的。如當時我國軍隊在對抗日軍的過程中,多數會先彈盡糧絕。這其中原因縱然有後勤阻斷無法獲得補充,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當時每一個普通的日本士兵彈藥攜帶量十分驚人,多達120發。要知道當時我國大多數大士兵只能裝備了十幾發甚至幾發,相比之下讓人心酸。

和現在不同,當時各國使用的是大口徑步槍彈。這種步槍彈雖然射程遠、威力大,但其質量重、體積大。這導致士兵的彈藥攜帶量十分有限,而日本士兵能攜帶120發,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日軍使用的6.5mm子彈,這在當時絕對屬於小口徑。另一個原因是其獨特的彈藥盒設計。

二戰時日本士兵子彈攜帶量驚人,為何只有一半使用權

後彈藥盒


二戰時日本士兵子彈攜帶量驚人,為何只有一半使用權

前彈藥盒


日軍的彈藥盒官方名字是明治三十式,隨著戰爭的推移,其雖然製造的材料千變萬化如用過馬皮、用過亞麻布等等,但是其形狀卻大同小異。日本彈藥盒有前後之分,前彈藥盒又有左右之分。每個彈藥盒內裝有彈藥包,每個彈藥包裝有3個彈夾,一個彈夾有5發6.5尖頭步槍彈。前彈藥盒要比後彈藥盒要小,每個總能裝連個彈藥包,左右加起來就是60發步槍彈。後彈藥盒一個就可以裝4盒彈藥包,也是60發。具體大家可以看圖。


二戰時日本士兵子彈攜帶量驚人,為何只有一半使用權


雖然普通日本士兵帶了120發步槍彈,但是他們只有一半的使用權,也就是60發,後彈藥盒的60發需要得到長官的指示才能用。至於原因就要是日本的另一件武器,輕機槍歪把子。日軍在研製輕機槍時就加入了步槍和輕機槍彈藥通用的想法,歪把子就是這種想法的產物,如圖歪把子是可以直接裝填彈夾射擊的。日本軍隊普通的一個小分隊就裝備有一挺輕機槍,作為分隊的唯一自動武器,在交戰時絕對不能讓其啞火。

二戰時日本士兵子彈攜帶量驚人,為何只有一半使用權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日本士兵的後彈藥盒並不是僅僅為自己攜帶的。它還有兼顧分隊中輕機槍的消耗,這樣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