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三国人物志》之公孙瓒

著名爱情故事《西厢记》里有一个虽非主角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人物,那就是白马将军杜确,究其原因主要是白马将军这个名号太优美太 动听了。

如果让大家从三国名将中选一位来对应白马将军,大家可能会想到赵云、马超,也可能会想起周瑜、陆逊,但正确答案并非以上四位帅 哥,而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公孙瓒,要知道,人家公孙太守当年也是美 男一枚、“男神” 一尊呢!

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三国人物志》之公孙瓒


年轻时候的公孙瓒不仅出身名门、高大英俊,而且声若洪钟、才智过 人,可谓典型的“高富帅” o这样的帅哥谁见了会不喜欢呢?这样的“男 神”谁见了不想做他老丈人呢?涿郡的刘太守自然也不例外,他对公孙瓒“一见钟情”,立即想办法让这个帅小伙做了自己的女婿,并且安排公孙 瓒做了自己的机要秘书。

就在公孙瓒梦想着在老丈人的帮助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时,他的岳父不知为什么犯了重罪被发配遥远偏僻的交州,这个地方有多 远?说出来至少会吓你两跳,就是在现在的越南北部。要说公孙瓒真是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模范青年,面临突如其来的人生重大变故,他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装扮成负责押送的士兵保护着囚车中的岳父下交州。幸运的是,走了没有多少日子,刘太守就因为朝廷大赦恢复了人身自由。

东汉王朝是以孝治天下的,公孙瓒对岳父的孝义之举得到了人们的高 度赞扬和热情传诵,很快他被推举为孝廉,不久就被任命为

涿县县令,开 始了独当一面的政治生涯。

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三国人物志》之公孙瓒


东汉后期,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已经越过长城达到了幽 州东部和北部,因此,涿县已经成了当时的战争前沿,不时受到鲜卑、乌 桓骑兵的侵扰。汉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78-183年),渔阳(今北京市密 云县)人张纯勾结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发动叛乱,幽州东北部一带生灵涂 炭,老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在这种形势下,东汉朝廷征发了 三千精锐骑兵让公孙瓒统帅御敌,并且授予他都督行事的符节。

公孙瓒率领三千骑兵在石门与张纯、丘力居的叛军展开激战,叛军大 败,向东逃窜。公孙瓒带兵追击时,由于孤军深入不幸被丘力居围困于辽 西管子城。公孙瓒和他的部下拼力死战,在付出重大代价后逼得粮食断绝 的叛军不得不退守柳城。这一战令公孙瓒名声大震,朝廷升任他为骑督 尉,封都亭侯。后来,乌桓的另一个首领贪至王率众来降,公孙瓒因此升 为中郎将。

此后的五六年间,公孙瓒多次带兵与鲜卑、乌桓作战,战功卓著,名 震边塞,鲜卑、乌桓各部落都被公孙瓒的勇猛震慑住了,再也不敢前来进 犯。公孙瓒非常喜爱白马,每次都和他身边的精兵强将骑着白马冲锋陷 阵,英勇杀敌,边地的军民都尊敬地称他为“白马将军” 。

就在公孙瓒事业蒸蒸日上、精神意气风发的时候,朝廷给他派来了一 个“不速之客”——幽州牧刘虞。实事求是地说,刘虞是一个很正派的 人,但他的到来令公孙瓒倍感不爽,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刘虞是被安排到 公孙瓒身边以防后者势力坐大的密探,这个不友好的开端为日后两人的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三国人物志》之公孙瓒


对于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公孙瓒是强硬派,他只相信枪杆子的力 量;刘虞则是温和派,他主张以怀柔政策进行招抚,这进一步加深了两人 之间的矛盾。

刘虞到任后亲自到乌桓各部落慰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他们 帮助朝廷追捕叛贼张纯,重建边塞和平。丘力居等知道了刘虞的态度后, 纷纷派遣使者前来示好。公孙瓒这时显示出了心胸狭窄、不顾大局的一 面,他竟然暗中派人去路上劫杀这些使者,以阻挠刘虞招抚政策的成功。 刘虞了解了事情真相后对公孙瓒的做法感到非常愤怒,二人的矛盾又深了一层。

不久,张纯的手下将张纯杀死并把他的首级献给了刘虞,刘虞因平定 叛乱、安抚乌桓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职,很快又升为大司马。在幽州战事 渐趋平定的情况下,刘虞上书朝廷请求裁撤驻防军队,朝廷同意了刘虞的 建议。裁军完成后,公孙瓒统率保留下来的万余步兵骑兵屯驻右北平,在 治军的同时担任右北平太守一职。

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三国人物志》之公孙瓒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第二年,即公元190年,公孙瓒带领刘 备、关羽、张飞等人参加了十八路诸侯伐董卓的重大军事行动,但是根据 历史记载来看,讨伐董卓的诸侯最多只有十三家,而且和公孙瓒没有直接 关系。顺便说一下,公孙瓒和刘备确实是有同学之谊,他们都是大学者

卢植的弟子。

公孙瓒当时在干什么呢?他正在集中精力对付黄巾军。公元191年, 青州黄巾军聚众三十万攻打渤海郡,打算借此和黑山军会合。公孙瓒率领 两万骑兵和步兵在今天的河北东光以少胜多,把黄巾军打得落花流水,渡河而逃。当残余的黄巾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公孙瓒再次发起攻击,结果黄 巾军死者数万,被俘七万余人,损失车甲财物无数。公孙瓒又一次威名大震,“白马将军”的名号一时间如日中天,光芒万丈。

摧垮青州黄巾军后,公孙瓒趁机在冀州、青州、兖州扩张势力,吞并 地盘,并且未经朝廷同意私自任命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 兖州牧,而且还配置了郡首县令。这个狂妄而错误的举动至少导致了两个 严重后果:其一,冀州的实际占有者袁绍把公孙瓒视为了一号敌人;其二,忠君爱国的刘虞认定公孙瓒有叛乱之心,如不早日铲除,必成国家心 腹之患。

刘虞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率兵十万对公孙瓒发起了突然攻击。遗憾的是,刘虞乃是文人出身,不善用兵,所以战事一直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公孙瓒从仓促应战中平静下来以后,找了个合适的天气,派人顺着风势放 火(这个枭雄是不在乎烧毁百姓庄稼的),随后带兵杀入刘虞军营,结果 刘虞大败,北逃至居庸城。不久,居庸城被攻破,刘虞和妻子儿女不幸被 俘。公孙瓒这时充分显示了他心狠手辣的一面,他诬陷刘虞和袁绍勾结意 欲称帝,并以此为借口杀害了刘虞一家。

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三国人物志》之公孙瓒


摒除了刘虞的势力后,公孙瓒占据了整个幽州,真正成了独霸一方的 诸侯,此后,公孙瓒日渐骄矜,其事业则日益衰退,最后像《三国演义》 中描写的那样,在袁绍的猛烈进攻下落得个众叛亲离,自焚而死,“白马 将军”的传奇人生就此拉上了沉重的大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