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与“五贵”

隋炀帝实行专制独裁,一方面罢斥迫害先朝的旧臣、功臣,先后把高颎、贺若弼处死。即使是扶隋炀帝上台的亲信如杨素,即位之初,便被罢去相位,使之闲赋在家,把他的权力挂空,还不时地问左右:杨素是否快死了。杨素不死总是他心上的疙瘩。隋炀帝的另一面则是任用对他百般恭顺的新贵。其中参预朝政决策的有虞世基、苏威、宇文述、裴矩、裴藴五人,人们称之为朝中“五贵”。

隋炀帝与“五贵”

高颎


虞世基是会稽余姚人,早年便文名藉藉,有江南才子潘、陆的美称。隋灭陈,虞世基被征入直内史省为舍人,因他博学有才,应对敏捷,深为炀帝所赏识,使他典掌机密。炀帝口授谕旨,世基起草诏敕,顷刻而就。每日处理表章多达百纸亦从不积滞。他还能鉴貌辨色,机敏地迎合炀帝意旨。由此成为炀帝所信赖的笔杆子和“传声筒”。其位列九卿,不思臣子之应为,既而谄君,既而失职欺君,既而鬻官卖狱、贿赂公行。

隋炀帝与“五贵”


裴藴亦是江南人氏,其祖父在梁时任将军,父亲在陈时为都官尚书。隋平陈,裴藴以江南世家衣冠子弟被征召,先后官拜洋、直、棣三州刺史,颇有能名。大业初,炀帝以他办事明敏,有行政才干,提拔为太常少卿。裴藴观察到炀帝喜好声色音乐,为投合炀帝所好,奏括天下乐家子弟为乐户,自六品以下至民间百姓,凡擅长一艺一技的音乐倡优百戏之人都一律挂名乐籍,入直太常,又置博士弟子教授技艺,使之传习。在全国大搜索下,音乐声伎人员多达三万余人。

裴藴又探知民间户口虚报不实,多有虚报年龄高低,或漏登人口数目,以逃避赋役。他奏郡县长官一律亲自检查审定户口,登记在籍,如果有一人登记不实,则要解除官职。基层的乡长、里正要发配远徙;又允许百姓互相揭发告纠,如果能纠查得一丁,即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如此严格“看样定籍”的工作成效显著。炀帝对着百官极口称赞裴藴说:“前代没有好人,以致有这样罔冒之事。今日所进民间户口皆从实际,全是由裴藴用心尽力。古话说:‘得贤而治,验之信矣!’”

隋炀帝与“五贵”


裴藴善于揣摩炀帝心意。炀帝欲加重罪,他就曲法顺情,锻炼以成其罪;炀帝欲加宽宥,他则附从轻典而释免其罪。他能随机应变,所论法理,口若悬河,或重或轻,皆出其口。其剖析的明决,人们是没法辩难倒他。有这样的人才,为之仗剑执法,炀帝才能恣意而为,唯我独尊。

裴矩出身河东世家,祖父以来,历仕魏、齐、周、隋。文帝为相时,他便以文学侍从之臣为相府记室。炀帝为晋王伐陈,他为元帅府记室。由此与炀帝日渐亲密,曾奉命与高颎一起收陈图书文籍,又奉诏巡抚岭南,以三千名士卒绥集岭南北二十余州,功不可没。他博学多才,通晓蕃夷之情。炀帝抚突厥,招西域诸国互市通商,西征吐谷浑,东讨高丽等重大外交事务的决策,多出于他所谋画。由此炀帝对他十分倚重,甚至每日接见他询问蕃夷之事。裴矩则剖析解说,十分详明,深获炀帝赞扬。凡通西域及四夷外交事务,炀帝都委任他处理。

隋炀帝与“五贵”


宇文述是炀帝东宫旧臣。早在隋平陈,宇文述以右卫大将军统军渡江作战时便与晋王杨广结交在一起。后曾参预炀帝夺嫡之谋。炀帝即位后,拜述左卫大将军,以女儿南阳公主下嫁给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为妻,述有拥立之功及姻亲关系,在群臣中最获炀帝的宠任。其委任与苏威大略相等而亲爱则过之。他的威势可说是言无不从,势倾朝廷。由于他的忠心匡助,炀帝对他政治上十分放心。

隋炀帝与“五贵”


苏威是历事两朝的著名大臣。系京兆人氏,父亲苏绰是西魏北周开国时的名臣。苏威青年时娶周执政宇文护的女儿为妻。身为名门贵戚,但淡泊名利,不慕荣华,不趋炎附势。隋文帝时,宰相高颎以其负才抱艺,屡次向文帝推荐,文帝乃提拔苏威为纳言、民部尚书,与高颎一起参掌朝政。不久,又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一身兼领五个职务,莅事繁重,都能应付裕如。

苏威重视农业,上奏减轻过重的赋役,盛陈节俭省用的美德。谏说文帝去除重刑杀人的苛法,实行宽仁之政。在位修定律令格式,使法律制度得以完备。文帝喜悦得人,称自从得到苏威施政,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又说:“苏威朝夕孜孜求治,志存远大”;“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令,助我宣扬教化,非苏威所能匹敌。”文帝对苏威的评价,在群臣中可算是很高。史称他与高颎“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文帝“开皇之治”与高颎、苏威的相互协调,尽力辅弼佐助是分不开的。

隋炀帝与“五贵”


炀帝即位后,以苏威先朝老臣,办事谨慎而又干练,故仍留用。使之参预朝政。但他只能说是炀帝的同路人。他对炀帝耀武边庭、滥用民力是抱有非议的。故炀帝对他的信任文不及虞世基,武不及宇文述。

在朝执政的五贵,各有其专长和才能,若炀帝有自知之明,用之得体,君臣之间鼎鼐调和,国家可享太平。可是炀帝骄横专恣,好为自用。辅佐者伺察人主意图,意欲固位常宠,则不免俯仰其间,周旋左右,甚至为炀帝过度的行为辩护,効犬马之劳,则又走向反面了。炀帝君臣之间的得失,实可引为鉴戒。

后炀帝被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杀害于江都,虞世基、裴藴一同遇害。苏威隋末因与炀帝不和被免官,后又跟从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等人,武德六年老死家中。裴矩后降唐,受到唐高祖、唐太宗的礼遇,官至宰相。

隋炀帝与“五贵”


隋炀帝与“五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