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種地不掙錢,農民為什麼不轉行,還要“死守”土地?

說到農民和土地的關係,不用細說大家也明白,農民種地好像已經是一個理所應當的事情,不管今年收成是好是壞,明年還會繼續種地,即使今年遇到了自然災害,也擋不住明年重新再來的決心。有人問,既然不掙錢了,那為什麼要繼續種而不去幹其他的呢?

明知道種地不掙錢,農民為什麼不轉行,還要“死守”土地?

代代相傳早已經成習慣了

只要作為一個農民的話,基本每家每戶都是有土地的人,尤其是家中只有一畝三分地的人的話,那麼他們視為土地為命根子的,這無疑對於農村來說的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維持生計了,哪怕是不賺錢的話,也可以繼續勉強的餬口了。因此自從改革開放後,農民還是會將土地留下來的,除非那些農二代對於土地沒有多大概念才會有這種排除,甚至將土地荒廢的情況等。

明知道種地不掙錢,農民為什麼不轉行,還要“死守”土地?

農民需要兼顧家庭

身為農民,我們也擁有自己的家庭,大部分拼搏的農民都是家庭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我們做不到“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種狀態。無論是人性壓力還是責任感都時刻告誡我們“走穩每一步”。種地雖然收入不多,但好在穩定,這份穩定能夠保障家庭日常的正常運轉。

明知道種地不掙錢,農民為什麼不轉行,還要“死守”土地?

種地風險小於打工

儘管說從數字上來看,外出打工賺錢的數量能夠完敗在農村種地。但大夥兒還應該注意到的是,普通的農民家庭通常開銷低,如果沒有與大花費(疾病等等,手裡握著些許土地,自給自足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相比之下,打工畢竟不能保證收入穩定,做生意、開作坊更是如此。為了規避風險,很多農民便依此做出了決定。

明知道種地不掙錢,農民為什麼不轉行,還要“死守”土地?

種地為了養老

農民進城打工,很多人沒有完善的社保體系。因此,當他們年老力衰後,便回到家鄉生活,由於缺乏其他經濟收入,種地雖然掙錢不多,但是好管理,如今多采用機械化,每年也有幾千元的收入,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種地為了養老,也為了生活更加的寬鬆些,不再為了手頭緊張口向子女要錢。

明知道種地不掙錢,農民為什麼不轉行,還要“死守”土地?

種的多,有國家補貼

可以說現在種地不掙錢,但任何東西,你種的多了,肯定比種的少的掙錢。目前,我們國家有給包地大戶的補貼,還有其他方面的政策傾斜。這樣一來,包地大戶的種植成本就降低了一些,一畝地掙得錢也比其他散戶掙得多。

最後,雖然說現在種地不掙錢,但是隻要會管理,產量提高上去,收益還是差不多的。再加上,種地空閒的時期,可以在農村打些零工,也能帶來一部分收益,不求大富大貴,這樣平凡的生活,其實也挺讓人滿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