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魚非魚,打一湖北家鄉菜

花非花,魚非魚,打一湖北家鄉菜。如果是從小就在湖北長大的人,正確答案直接脫口而出——"魚糕"。


荊州魚糕,又名"百合糕",俗稱"花糕",這種由青魚或草魚和豬肥膘肉,輔以精鹽、味精、姜、蔥白末、澱粉、土雞蛋等加工製作而成的美食,已經深深融入了荊州百姓的普通生活。在荊州各縣市,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紅白喜事,魚糕是宴席的頭等菜,已形成"無糕不成席"的局面。如今,荊州魚糕從尋常食品,入選為省非遺,成為了最具荊楚文化特色的"非遺"項目之一。經過千年的積澱,荊州魚糕已經超越了單純地域性飲食習慣,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


花非花,魚非魚,打一湖北家鄉菜


相傳,上古時期,舜帝攜娥皇、女英二妃南巡,到了九州之一的荊州。二妃原本身體就比較弱,再加上路途勞頓,路過公安柳浪湖一帶時,娥皇感染上了風寒之疾,不思飲食,身體也一天比一天衰弱。女英見姐姐沉痛在身,輾轉床側,內心非常焦急。她想起姐姐平常最喜歡吃魚且不喜歡魚刺,於是讓漁人在柳浪湖中捕魚,在當地一漁民的指導下,融入自己的廚藝,為娥皇製成魚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復。舜帝聞之,大加讚賞。娥皇身體康復後,跟隨舜帝繼續南巡,離開了柳浪湖,但魚糕的做法卻留了下來。從此,魚糕在柳浪湖周邊廣為流傳,並逐漸流傳至荊楚一帶。


魚糕之所以在荊州流傳,也集中體現了當地的飲食風格和飲食文化——追求精細化。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內在品質的概括。製作魚糕時,魚肉得一刀一刀地刮下來,不留刺,然後在和上肥膘、姜蔥末,用雙刀剁上數小時,成為均勻細膩的肉茸。然後再摻入適量澱粉、雞蛋清、精鹽和味精,攪拌上勁後,入蒸籠上旺火蒸。


花非花,魚非魚,打一湖北家鄉菜


為了增加喜慶色彩,荊州人在魚糕七八分熟時把蛋黃抹在魚糕表面,然後又點綴上食用紅色素,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花糕"。最後,花糕要用刀先切成條狀,再切成長方片狀裝盤,還要用豬肚,腰花,瘦肉,紅青椒絲,蒜苗片,黃花菜等爆炒,加澱粉打芡,作成花糕的茆料,填入花糕的中央,有"年年有餘,步步高昇"、"飛黃騰達"、"紅紅火火"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