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科研经费排名情况如何?哪些大学经费最多?

你以为


众所周知,全国高校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发展动力,另外一大职能就是进行科研,研究各方面的前沿领域,推动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而且,科研实力的强大与否往往也是评估高校综合实力是否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就是评估高校科研实力是否强大的标准了。
还有一点,科研经费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指标,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体系。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全国140所高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提出,鼓励高校积极筹措经费,同地方政府、校友和企业合作来筹集经费,千方百计扩大办学资源。
更有专家指出: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每年只有获得相当数额的科研经费,才能保证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新人等,充足的科研经费是未来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 接下来就来说说全国大学的科研经费排名情况。全国科研经费超过50亿元的有18所。分别是清华大学(153.75)、浙江大学(130.98)、上海交通大学(108.15)、北京大学(91.43)、复旦大学(88.34)、同济大学(80.3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9.28)、中山大学\t(78.12)、华中科技大学(78.01)、\t天津大学(75.70)、哈尔滨工业大学\t(74.70)、北京理工大学(70.29)、四川大学(68.05)\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t(66.20)、西北工业大学(60.86)、东南大学(57.35)、华南理工大学\t(54.03\t)、武汉大学(52.91),单位:亿元。
从上面可以看出,理工类高校的经费一般较多,超过100亿元的有三所。超过30亿元的有32所,超过20亿元的有52所,超过10亿元的有93所,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全国高校人均科研经费也同样是评估各项指标的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高校人均科研经费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可以看到,在人均科研经费方面,我国的“国防七校”和“中科双雄”实力是非常强横的,除了第三名的中科大属于中科院直属高校之外,前五名的高校中有四所均属于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 科研经费比较充足的也只有100多所“双一流”高校(包括世界一流学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而已,真正比较多的则属于原来的985大学。由此可见,国内实力强大的高校往往科研经费也更多!

交大升学小博士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科研经费排行榜,在菜鸟看来其实就是烧钱的排行榜。收入与支出的问题很多,高校在运行的过程中确实花费也是非常多的。但花销到底在什么方面,这个每所高校都是不同的。具体的花费菜鸟就不多说了。


这是高校最新的科研经费的总额分布情况。从这个排行榜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清华大学以150多亿的经费总额占我国高校排行榜的第一名。在菜鸟看来,越是好的高校,其在科研方面的支出就越多,这方面的花费就越多。菜鸟整理看看70多所高校的经费总额情况,高校每年的花费真是着实不少。

这是菜鸟随后整理的一些高校的科研经费的总额情况。前一百所的高校,基本的支出都快10个亿了,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惊人的,大家可以看看。确实这样看来,每年的各项支出,对一所高校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看完科研经费总额的排名之后,菜鸟觉得可以查查我国高校人均科研经费情况。从这个表格中可以明确地看出来,北航的人均科研经费是最高的。随后的北理工、中科大等理科类或者是工科类高校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大家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希望对大家有用!


菜鸟大师兄


话不多说先上图:



这幅图上的排名是刚刚过去的2019年国内大学科研经费的排名,也就是最新的排名情况。从这幅图来看,清华大学以153.75亿人民币的经费总额排名第一、第二是浙江大学,科研经费为130.98亿人民币、第三是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经费为108.15亿人民币……

可能会有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学校里面的科研经费会有那么高,毕竟是针对学生,有些不应该。很明显这么说的人对科研这个板块有很多不了解,科研无论在哪里费用都不低。虽然这些高校都上百亿,但说实话,这真的不多。



更何况不能忽视一点,排名靠前的这些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他们有这样的大学称号可不是大风吹过来的。而是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那怎么努力呢?方法有很多,但是科研绝对是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点内容。



科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水平的高度。因为在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中,只有获得相当数额的科研经费,才能保证和引进国内外的高端人才、建设科研平台和实验室,才能培育出更好的学生和领域顶尖人才。而这也是学校定位判定的关键因素。

所以,不要感觉这些知名大学的科研经费高,因为虽然他们花的多,但他们给社会,给国家带来的回报也很多。这种相辅相成的事,很容易理解。


全域消费关注


目前中国高校数量有2000多所,对于所有的高校来说,科研经费是至关重要的支撑,也是各类科研成果和整体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而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科研经费也是衡量一个大学的科研实力。

哪些高校的科研经费比较多呢?

2019年中国大学科研经费排名显示:

清华大学科研经费高达153.75亿,雄居榜首

浙江大学130.98亿,居第2;

上海交通大学108.15亿,居第3;

北京大学91.43亿,列第4;

复旦大学88.34亿,列第5;

同济大学80.34亿,列第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9.28亿,列第7;

中山大学78.12亿,列第8;

华中科技大学78.01亿,列第9;

天津大学75.70亿,列第10。

目前我国在高校科研投入呈现的特点是: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很大,学校之间差距较大。中国资深大学评价咨询专家、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每年只有获得相当数额的科研经费,才能保证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新人等,充足的科研经费是未来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

近10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Top50排行榜

总体来看,最近10年国内高校科研经费年度前50名仍旧是“211及省部共建高校”的天下,大部分上榜高校呈现稳步增长状态。

近10年,3类高校的整体科研经费数额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其中,211及省部共建高校的科研经费始终远远超过其他两类高校;高等专科学校科研经费始终远远少于其他两类高校。

近10年高等专科学校科研经费Top30排行榜

以上就是好前途教育为大家总结的2019年科研经费排名的部分情况,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小君羊


2019年全国各大学经费排名

经费最高的是清华大学,这份数据是今年八月份新出来的,搞科研花费最大的学校应该是清华大学,清华收入是最大,消耗也是最大。


岩大叔


一个学校的科研实力多少可以代表着一个高校的综合实力,而所有的实力都是靠钱堆出来的,没有钱说什么都是假的。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实力高低,实力越高的科研经费就越多。

根据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正式发布的最新《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在2016年全国1804所设有理、工、农、医类教学专业的高等学校及其附属医院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以及 R&D 成果应用、其他科技服务等各个层面开展研究的总体状况,内容涉及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科技机构、科技项目和开展国际科技交流等情况,以及与此相关的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其中有256所高校年度科技经费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清华大学的年度科技经费高达51.68亿元,排名全国第一。浙江大学以44.2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中山大学以39.03亿元位居全国第三,相比去年大幅增加19.73亿元,排名也从去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3位。上海交通大学以36.56亿位居第四。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进入了全国前十。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年度科技经费都超过了20亿。从全国范围看年度科技经费超过20亿的也仅有以上17所高校。


而在前二十名中科研经费涨幅最大的中山大学,幅度达到102.28%,直接增长了19.73亿元。其次是华南理工大学,涨幅达到79.78%,增长了11.21亿元。第三名是复旦大学,涨幅有39.47%,增长了10.13亿元。而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的涨幅为负增长,科研经费的投入比前一年的有所下降。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是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科研经费超过一亿的高校比前一年的数量多了22所。其中有184所高校的科研经费增长率为正增长,占比达到71.88%,增长率最高的是长江师范学院,增长率达到了537%。


大三老学长


最近,“全国最有钱大学”这个话题突然火了。众所周知,教育部直属的公立大学,国家每年都会给予一定的教育经费。针对每个大学的实力和发展情况,不同的大学得到的经费自然是有多有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高校决算经费,基本就可以看出大学的实力差距。

清华北大不再“比翼齐飞”

国内第一高校的位置,一直都是清华北大轮流坐,往年的教育经费也基本是相差无几。但从公布的去年的数据来看,前十名的大学中,一共有7所高校的教育经费超过了百亿元,第七名到第十名大学的教育经费虽然都在百亿以下,但至少也有97.24亿元的经费可用。

从排名来看,清华大学依然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一家就得到了276.44亿元的经费,仅比前十名中后三位的高校总和少一点,去年同比增加28.67亿元,增速11.57%。北大却意外滑落到第三名,经费相比2017年减少了24.65亿元,成为前十名中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大学。但是,北大依然收获了189.17亿元的教育经费。

浙大出尽风头

浙江大学一跃成为国内第二,摆脱了千年老三的地位,教育经费高达191.92亿元,比北大足足多了2.7亿元左右,这是让不少网友非常意外的一组数据。但其实,这个名次与浙大近些年来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浙大被誉为航空母舰似的综合性大学,专业总数为128个,比北大多三个专业,比清华多47个专业。就在今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期间,浙大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为了留住浙江省前100名的优秀考生,竟然承诺给出50万的奖励,即便是省内前300名报考浙大,也能得到20万的奖励。要不是浙大砸钱“截胡”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这一措施恐怕真的会实施,势必会让浙大的实力再次空前上涨。

武大教育经费再次上涨

虽然武大的实力排名一直饱受质疑,但从去年获得的教育经费来说,武大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完全没问题。相比2017年,武汉大学经费增长幅度超过12.97%,最终总额高达99.91亿元。作为全国最美的大学,在国立武汉大学时期就名声在外了,在合并了武汉水利水电大学以后,实力更上一层楼。

大学有钱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大学的经费充足,自然可以为了老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吸引到更加优质的生源,毕业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不断良性循环,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考生挤破头地往985大学进的原因。现如今,国内大学的格局基本成型,仅占国内高校数量二十分之一的985/211大学,享受着全国绝大多数的经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有钱就有未来”。


岸上独白


“”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由此可见:一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

从2017年全国研发经费来看,目前中国的研发经费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世界第二位。我国研发经费主要有三个流向,一是流向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占比63.5%,二是流向高等院校,占比21.1%,三是流向企业,占比15.4%,那么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分配情况如何呢?

中国高校2016年度科技经费统计


从上图中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在高校科研投入呈现的特点是: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很大,学校之间差距较大。经费总量排在前五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人均经费排名前五名的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2017连续十年科研经费排名前50名的部分高校

总之,大学科研经费的高低基本上主要基于学校的综合实力,目前全国排名前5%的高校能够获得高校经费总额的70%,所以有志向去大学做科研的可以多考虑上述经费充足的高校,以屁获得更大的发展。


学习源动力


我国高校一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另一大重要职能就是进行科学研究,而科研经费是高水平成果的物质基础,是科学研究的动力源。评价高校科研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就是年度科研总经费多少,以及人均科技经费数目。那么,哪些高校科研经费最多,全国排名怎么样?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介绍如下:

重点高校年度科研总经费排行榜(50强)

我们可以看到理工类高校科研经费较高,有6所高校科研经费超高30亿元,33所高校年度科研经费过10亿元,前三甲分别是:

第一名:清华大学(51.68亿元);

第二名:浙江大学(44.20亿元);

第三名:中山大学(39.03亿元);

具体排名如下:(数据来自无忧文案,仅供参考)


高校人均科研总经费排行榜(50强)

我们可以看到工信部直属高校人均科研经费较高,全国有4所高校人均科研经费超高100万元其中工信部直属高校占据3个,16所高校人均科研经费过50万元,前三甲分别是:

第一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6.68万元);

第二名:北京理工大学(107.65万元);

第三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12万元);

具体排名如下:

附表:近三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总预算趋势图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科研经费的投入金额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高校除了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搞科研,科研经费的足够投入,是对学校科研工作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科研经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实力,那么我国大学科研经费的排名情况如何呢?

从201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排行榜可以看出,预算经费最高的是清华大学,高达269.45亿元,其次是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预算金额都在100亿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也都在90个亿以上。

预算经费最少的是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预算经费都在10亿以下。

以上只是教育部直属的75所大学2018年经费的预算情况。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2017年中国高校人均科技经费排行榜。在这一榜单中,人均科研经费最多的不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只排到第四,排在第一位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均科研经费122.659万元。北航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著名的国防七子,人均科研经费最高,也在情理之中。排名第二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隶属于工业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三。中科大是科学院直属重点大学。



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国防七子的北航、北理工、哈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航、南理工,人均科研经费都比较高。北航、北理工高居榜单的第一和第二,哈工程第五,西北工业大学第八,哈尔滨工业大学分第11,而南航和南理工也在前二十名之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