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瓶白酒是否純糧釀造?

如何判斷一瓶白酒是否純糧釀造?

這是輝月有話說的第 32 期分享

01 酒精酒的由來

1987年3月22日,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輕工業部、商業部、農牧漁業部聯合主持在貴陽開了一個會《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工作會議》

這個會議制訂了釀酒行業發展的方向和方針,提出了“四個轉變”,第一個就是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

高度酒如何變低度?行業內高大上的詞彙叫“加漿”,民間的說法就是“兌水”。

建國初期及以前,很多酒家會在酒罈上貼標發毒誓:如若兌水,日後子孫男盜女娼。你要說賣酒的兌水了,那跟罵人家八輩祖宗一樣嚴重。

現如今,不兌水反倒成了奇葩……

如果高度原酒加水,酒體就會變混濁,這時就需要特殊工藝過濾處理。過濾後的低度酒由於損失了大量的脂肪酸酯,酒體寡淡無味。

酒企會面臨三個選擇:

一、加入優質調味酒

二、調味酒和香精雙管齊下

三、添加各種香料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第二、三條不太地道?那你就圖樣圖森破,這還算好的。

還有更厲害的純酒精兌水,再添加各種香精試劑,連過濾都省了。

純酒精酒還有個好處就是不用考慮香型,需要什麼香型,就加什麼香精。純酒精勾兌酒,才是新工藝白酒的最低端。

新工藝白酒誕生於六十年代,在九十年代開始大行其道。

某寶上很多商家拍著大胸脯子說,自家白酒絕對純糧。有承諾不是純糧就死全家的,還有承諾不是純糧就嫁人的。

他們說的沒錯,畢竟酒精也是糧食做的。

如何買一瓶酒精酒?很簡單,超市、互聯網輕輕鬆鬆就可以找到成百上千。

但要把問題翻轉一下,如何避免買酒精酒?這問題就太TM難了。

02 純糧固態白酒

相對於新工藝酒精勾兌酒,還有一種就是傳統工藝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這種白酒的缺點是工藝複雜、釀造週期長而且出酒率低。

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香氣與口感差異,主要來自於釀造工藝與環境的不同,而不是各種香精的添加。

面對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白酒產品,究竟該如何鑑別與選擇?根據我多年經驗的總結,今天告訴大家兩種鑑定白酒是否純糧的方法:

一、化學實驗法

化學實驗法主要指燒鹼(氫氧化鈉)實驗,首先要準備好燒鹼和燒杯(這兩種物品化學試劑店有售)。

實驗原理是氫氧化鈉會和酒中酯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直觀體驗就是酒體會變黃。

具體操作方法:將50ml白酒倒入燒杯,添加5g燒鹼。攪拌均勻後,將燒杯放入沸騰的開水中煮5分鐘,之後取出燒杯觀色。

顏色越黃越深,表示純糧酒的可能性越大。

二、物理觀察法

物理觀察法有兩種方式:

一是先倒半杯白酒,將酒液傾斜均勻沾滿杯壁,若酒體掛杯,呈淚滴狀,說明酒體渾厚有粘性。

這時再倒入等量純淨水並攪勻,純糧酒中很多脂肪酸酯不溶於水,所以要是酒體變混濁,說明此酒純糧無疑。

還有一種方法,將白酒倒入小淺碟中點燃,觀察火苗顏色。若火苗是純藍色,說明是酒精酒,因為酒精燃燒就是純藍的;反之若火苗黃中帶藍,說明此酒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則肯定就是純糧酒。

通過以上的物理化學實驗,可以讓我們輕鬆的鑑別出一瓶白酒是否純糧,你學會了嗎?

如果你學會了,那也沒什麼卵用。

因為以上實驗都是騙人用的!

03 邏輯漏洞

如何判斷一瓶白酒是否純糧釀造?

燒鹼實驗檢驗酒中脂類反應,似乎沒毛病;原漿酒加水,會讓不溶於水的脂肪酸酯析出,從而導致酒體混濁,似乎也沒毛病;

抖音、快手、某寶商家,都在告訴客戶用這些方法檢驗自己的白酒。

其實這些脂肪酸酯也是可以添加的,酒精酒加入這些物質,檢驗結果和純糧酒的反應是一樣一樣的。

至於點燃白酒看火焰顏色,則是純粹騙人。酒精充分燃燒就是藍色,不充分燃燒就黃中帶藍,與酒精度數和環境相關,跟酒質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化學是一個神奇的學科,當它和白酒結緣那一刻,註定要結出各種奇葩的果實。

除了各種香型和酸酯添加劑,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化學試劑:

假如酒體苦尾可以加除苦劑

偏酸有除酸劑

有雜味可以用除雜劑

覺得不夠勁有增辣增勁劑

香味不夠有增香劑

不夠醇厚的話還有增醇劑和厚味劑

還有偽造假老酒必備的陳化劑

最牛B的是還有酒不上頭劑。

愛喝酒的看到這麼多添加劑,腦袋大沒大?是不是感覺腦袋嗡嗡響?事實告訴我們,檢驗白酒是否純糧,比檢驗地溝油還難。

假如你沒花幾個錢,就買到了酒體均衡、渾厚又好喝的酒。那麼恭喜你,變身為化學實驗室了。

04 如何挑選白酒?

雖然白酒的世界是如此險惡,但該喝還是要喝的。

其實挑選白酒的方法很簡單,不需要什麼亂七八糟的實驗。首先不要買不明來歷的酒,其次就是結合品牌看國家標準。

白酒行業的標誌和標準有很多,按重要性依次排列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誌,綠色食品標誌,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

如何判斷一瓶白酒是否純糧釀造?

一、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誌

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準出臺於2005年,劍南春倡導並第一個通過檢驗,獲得了標誌的使用許可。

郎酒、古井貢酒、全興大麴、衡水老白乾、景芝、白雲邊、紅星二鍋頭等企業的部分產品陸續通過檢驗。

這個標準從原料到生產勾兌,都要求非常嚴格,因此擁有此標識的產品基本斷定為純糧酒。

由於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非常不屑於這個認證,所以說沒有這個標識的產品也不能說就是酒精勾兌。

還有即便有的產品擁有這個標誌,也不代表一定好喝。畢竟不加料的話,低端純糧酒都有一定缺陷。

體諒一下有明顯缺點的大廠產品,比如低端郎酒的酸和茅臺王子的苦……

二、綠色食品標誌

綠色食品標準,對白酒生產原材料汙染物與農藥殘留比較嚴格,並對產品的包裝、檢驗、運輸貯存也都有規定。

曾經郎酒醬香產品與茅臺股份的全系列產品都通過了這個標準,現在擁有這個標誌的產品越來越少了。

擁有這個標誌的白酒,雖然不一定全是純糧酒,但幾率非常大,至少原材料的農藥殘留非常低。

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主要就是有地方特色的產品,指的是本地種植或養殖產品,或原材料全部來自本地區或部分來自其它地區,並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

茅臺酒、古井貢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系列白酒、西鳳酒、迎駕貢酒、水井坊、口子窖酒、九江雙蒸酒、酒鬼酒、劍南春系列白酒、貴州鴨溪窖酒、青州雲門陳釀等白酒企業的部分產品擁有此標誌。

這個標誌的白酒產品,都有專用的國家標準,雖然不一定純糧,但至少產品質量有保障,畢竟誰也不想砸了自家招牌。

四、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

國標、地標和企標是最形同虛設的標準。很多酒,明明是酒精勾兌,還濫竽充數的標註純糧固態標準。

各大濃香酒廠的眾多貼牌產品,原來都是清一色的標註10781.1。很多酒精勾兌酒憑藉精美外包裝來賺取超額利潤。

2013年,原食藥監總局曾針對胡亂標註問題專門發文,然而各大酒企依然我行我素。

2016年,因標註問題,有消費者一紙訴狀把瀘州老窖告上法庭,之後各大酒企才有所收斂。

GB/T20821 液態法白酒,GB/T20822 固液法白酒,這兩個國家標準是酒企最不待見的。一旦如實標註,很多酒品連包裝材料的錢都賣不出來!

不過話說回來,國標還是有點用的。但凡標註酒精香料的,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酒精酒。

05 總結

買酒,認準大廠嫡系主推產品,至少還有質量保障。不要買亂七八糟的貼牌和三無產品,尤其不要買讓你當科學家做實驗的東西。

如何判斷一瓶白酒是否純糧?

這個問題目前來看,除了專家級品酒師和酒企,普通人無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