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脾气暴躁,还打人,每当他打滚撒泼的时候,我都想“揍死他”,我这是不是心理疾病?

水果栗子


孩子身上的东西一般遗传因素很大,另外一个从小培养出现问题,家长应该自查一下平时教育孩子是否正确引导?性格扭曲很大原因是沟通不畅引起的后果!


报社一小记者


孩子不管多大,该管时就得管。我儿子小时候也是脾气暴躁、淘气、打人,我们也疼孩子,很少打他,还是以教育为主。平时犯小错都是说教;犯大错时,就狠狠暴揍一顿,让他一次就长教训。有一次他把他爷爷推倒了,不仅不扶,还哈哈大笑,被我老公暴揍的好几天起不了床了~~。现在孩子十九岁了,非常听话懂事,而且品学兼优,在山东大学读书。


二嫚儿


这个问题研究很久了,遗传基因占比非常巨大,各位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家居附近地方,那些名门望族,往往都是代代相承,很多家族一代代弱下去,甚至断绝后代,和男女方家族基因有非常大关系。

这里举例说说这个情况:我们这里一家族,因为各种原因,兄弟姐妹很多,流落全国各地,这个家族民国以前是县城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后来落魄众多兄弟姐妹各有所归。

这家人不论男女,都长相出众,人品高尚,唯一,就是性格脾气太急躁,不论嫁娶方,后面子女都非常不妙,四五十岁不婚的男子,就有四五个,因为认识这辈里一人,关系很好,一日两人酒后畅言:他妈妈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民国时是有钱有权人家,后来受到迫害,多数兄弟姐妹就随意娶嫁了。但是他妈妈坚持一些标准,找到他爸爸。她爸爸家里,民国时期也是一个市里商人的中上等家族,如果推前四五十年,也算是门当户对。但是他妈妈太急躁暴躁,家庭从来没有和睦感,子女也生存的胆战心惊,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发脾气。

这里顺便说说,我这朋友,人才很好,可能178高左右,人品很值得佩服,五官端正象个演员,因为家庭和遗传基因影响,和母亲性格冲突非常大,基本无法正常沟通,四十多岁没有结婚,他说自己性格想法和他母亲非常象,歪瓜裂枣土包子肯定不会找,情愿不结婚,还有就是结婚坚决不和母亲生活,怕影响家庭和睦造成后代阴影。

后来仔细想过他所说,然后对照周边各种人家比较,感觉他说得很对,性格冲突太大的两人,不合适的婚姻真的即害双方又害子女。很遗憾,感觉他再不想结婚了,想独自终老一生,劝他随便找个人成家,谢绝了。

说真的,我也觉得他被父母不和谐的婚姻给害了。婚姻谨慎,切勿害人害己害子女。


缴杆不杀


首先,谢谢各位好朋友给出的友好指导。这个我问题是我在18年提出的问题,由于产后轻微抑郁,还有孩子语言发育问题,承受了巨大压力发出来的一个问题。现在是2020年3月,我跟孩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在积极向上的成长。谢谢所以回答问题的朋友!也谢谢那些活在键盘上的朋友,希望你们活的如同你们说的一样。欢迎各位朋友交流养娃心得!


水果栗子


就冲你说的这句话:孩子发脾气撒泼打滚,你就冲动的想揍他,就说明,你儿子是你亲生的,他脾气大属于遗传你的暴躁基因,嗯!没毛病。

一般脾气大的孩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父母爷爷奶奶惯的,一种是天生的脾气大。天生脾气大的孩子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遗传性脾气大,一种是病理性脾气大,他不是真的脾气不好,只是身体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一般调理一下就会好很多。

对于父母爷爷奶奶惯坏的孩子脾气大,那就只能用冷处理,别惯他臭毛病。他喜欢哭就给他放卧室里,你看着他让他使劲哭。他喜欢砸东西发泄,给他一些摔不坏的毛绒玩具小皮球让他使劲扔砸,砸累了他就歇着了。现在孩子很多都被娇惯的脾气很大,一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撒泼打滚。

如果他是受了委屈才这样做,那就更简单了,拥抱他,一直拥抱他,钳制住他,一会儿他就情绪稳定了,孩子的脾气总是来的快,消得也快。总之,就千万别由着他在地上撒泼打滚。一是地上太脏都是细菌,二是会影响到其他人,三是显得做家长的没素质,孩子都这样了也不管不问。

想要孩子脾气顺和,做父母的一定要忍住不要乱发脾气。孩子虽然小,不懂事,但是他也是会察言观色,会模仿的,很多孩子脾气不好,都是家长经常乱发脾气造成的。所以要想孩子温顺乖巧,不乱发脾气,大人就要以身作则。

每次看到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查明孩子发脾气原因,然后平心静气的去解决,而不是自己也忍不住,冲动的想对孩子做些过分的事情。

家长一定要冷静对待孩子发脾气这件事,冲动是魔鬼!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天底下最爱孩子的就是父母,既然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就多谢耐心,好好爱他吧!


诗书画人生


很多家长遇到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内心确实会比较崩溃,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第一,你提到看到儿子打滚撒泼的时候,你只是有一种想法:”想揍死他“,但你并没有真的揍死他,说明你还是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第二,你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说明你觉得自己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些后悔。最少通过这二点可以充分说明你的认知能力还是非常理性和正常的。

但确实你在孩子情绪方面的认识上还不够,孩子的情绪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的话,对他未来的性格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一、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比较容易发脾气?

1、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完善

我们来看看三脑原理,包括爬虫脑、情绪脑和大脑皮层。

爬虫脑是最古老的一层大脑,它主要功能是迅速反应保证身体的安全,但它有时候也会犯错,会混淆假想的威胁和现实的危险。其次是情绪脑,哺乳动物都有情绪脑,能把爱、愤怒、害怕等情绪都带到行动中去。情绪脑和本能脑有很密切的配合协作史,它们已经发展到可以密切配合的程度。第三是大脑皮层,位于我们的前额,主要负责认知思维逻辑能力。

而孩子大脑主要是以爬虫脑和情绪脑为主,爬虫脑本能化的反应就是想哭就哭想撒泼就撒泼,是不太会顾及他人感受的,对情绪是非常直接的表现,不会象成年人那么有理性。而智力脑是以理性为主的,一般要到18岁以上才会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为什么有时候孩子听不懂我们讲的大道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发育成熟。

2、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

情绪只是一个信号系统,只是提醒我们哪里不舒服了,不开心的时候需要去面对和处理。但我们往往喜欢积极情绪,而不喜欢负向情绪。但每一个情绪都有其正向的作用和意义。

比如愤怒的情绪,可以在我们遇到坏人的时候,帮我们增加力量反抗对方,保护自己;

害怕恐惧的情绪,可以让我们产生敬畏之心,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比如现在让你不带口罩去武汉,你恐怕不敢去吧。

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让我们有动力去完成有一些挑战的目标,如果一点都不在乎的话,也无所谓也不会感到紧张了。

所以每一个情绪都有它正向的作用和意义,是一切生命背后的推动力。

孩子年龄越小对情绪的表达越自然,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被社会化,孩子就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了。比如男孩哭的时候,父母就会说:“你是不是男子汉呀,象个娘们一样”。

父母不愿意接纳孩子的情绪时,孩子的情绪被压抑积累到一个点时,反而会爆发的更历害,就象妈妈提出的孩子经常打滚撒泼。


3、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会更加刺激孩子的情绪

“你怎么总是这样,天天吃饭磨磨蹭蹭?都不能快一点吗?都说你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听呢?”

“快点去洗澡,你怎么一点都不乖,周末也别去动物园了!”

“听到没有,现在马上去洗澡,别再玩了!我数一二三,再不去我打屁股了!”

当父母用指责、批评、命令的方式时,孩子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会激发他的不安全感,就象上文描述,马上就激发他的爬虫脑。爬虫脑一般的反应模式要么对抗,要么逃跑。意思是孩子要么产生愤怒的情绪和你对着干,要么就产生恐惧害怕的情绪逃避麻木不出声。

所以很多时候父母提出说孩子哭闹发脾气情绪波动比较大时,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当父母自己的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就很容易把负面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慢慢也学习到妈妈处理情绪的方式。比如一个暴躁的妈妈,可能也会教出来一个暴躁的孩子。

二、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有秒招

1、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一生的情绪情感。情绪管理也反映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如何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如何认识他人和影响他人的情绪能力。一个连自己情绪都没办法调节的父母,通常是无法平静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善于管理情绪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人际关系通常都很糟糕。因为他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处理办法要么是只顾自己发泄情绪,要么是用忍或麻木来压抑和逃避自己的情绪

当看到孩子不良行为很想发脾气生气时,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这里给家长推荐一个方法,就是“积极暂停”:


  • 做深呼吸,大口的呼气和吸气,一边呼吸一边数数字,把注意力放在肩膀和心脏的位置。如果这个做不到的话,可以数颜色,看看周围有多少种不同的颜色。多次训练后可以让自己慢慢平息下来。
  • 可以马上离开事发现场,离开刺激物。但离开前可以先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有些生气,我想去房间冷静一会,等下再过来。”可以自己回到房间大声喊叫或者打下枕头,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 也可以出去运动一会,跑跑步出出汗,身体可以帮助情绪找到释放的出口。

2、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表现出生气愤怒发脾气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要有一个好奇心,他既然生气背后一定有理由,一定有他的想法,有情绪是正常的。

  • 情绪是一切生命背后的推动力,它带给我们行动的力量及能量。如果孩子没有情绪,他就懒得去做任何事。
  • 情绪协助我们去达成与人沟通的目的。情绪可以促使孩子说出内心真正的感受,如果孩子不能表达这些感受,就会形成沟通的障碍。
  • 请将情绪视为自己最值得信任的朋友,不要把情绪当成问题。当你不把孩子情绪当成问题时,你的情绪就不容易被激发。
3、用同理心肯定孩子的情绪

同理心是做为一个高情商父母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能深度感受孩子的情绪,并且帮孩子表达出来。但以下几中方式是否定孩子情绪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加难过:

  • 别哭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 你哭的样子好难看呀,来笑一笑
  • 妈妈去给你买好东西吃,你就开心了
  • 再哭我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

真正的同理心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肯定孩子的情绪,懂他的想法:

  • 倾听孩子的情绪:“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可以告诉我吗?”
  • 描述孩子的情绪:“我看到你很生气……”“我看到你很伤心……”
  • 肯定孩子的情绪:“原来是因为哥哥拿了你的玩具,所以你很生气,是吧”
  • 等待孩子平静下来:“我知道你现在还很生气,你想再躺一会哭一会的话也可以,我就在你旁边,你平静下来时,可以随时找我”
  • 肯定情绪但不是纵容孩子的行为:“我知道很想要那个玩具,妈妈没答应你,你很生气。玩具今天真的不能买,你可以生会气”

玉米心理结语:

如果父母的表达能被孩子听懂和尊重,先处理情绪,才能解决事情,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慢慢引导孩子的性格情绪健康发展。否则我们不懂得处理孩子情绪,自己的情绪首先开始失控,用指责批评的方式,不仅影响亲子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要么退缩要么对抗,不管你的方法有多好多有道理,孩子的心门已经关闭,是不可能改变他的情绪状态的。


玉米心理


能够把一个孩子炼到打滚撒泼,还打人将近废铁是程度,说明你家里是有个善于把好钢炼成废铁的铁匠,要不这样的程度不是一天两天炼成的。

这种使用激烈的手段来表达诉求常见的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我建议你也要学习如何管理你自己的情绪,你儿子有这样的性格的底色,恐怕你以后迟早会遇到。

但是目前你可以试试看:

①你的情绪你自己管理,不要被你孩子用各种各样方式来控制住。比如他就是想用这种撒泼的方式来干扰你的情绪,让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②当孩子在撒泼打滚的时候,你准备一个安全的房间,把孩子带进去,然后告诉他,什么时候平静下来,我们就可以商量问题,然后让他继续打滚撒泼,如果是大人,就抱住他,一个人撒泼和生气愤怒都会极大消耗体能,不要和他沟通太多,直到他累了,就给孩子洗把脸,问问看,还需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刚才的事情吗?

如果孩子需要的话,你可以和他说规则是什么,如果合理则满足,如果不合理则不需要满足。

不断重复这样的处理模式,让孩子意识到他的得到和得不到和发脾气没有关系,如果孩子意识到发脾气会影响到家长,他总是会使用发脾气来控制别人。

我建议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建议家里那一个会使用发脾气来控制别人的家长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有可能孩子是跟着她学的,还有无原则满足孩子的需要的那位家长也要吩咐,不能再这样,孩子迟早会被他毁了。


门前海蓝蓝


具体是不是心理疾病,一般人无法断言,不过从题主描述中可以看出一点是:

儿子的脾气暴躁和家长有脱不开的关系!

面对儿子打滚撒泼,家长心理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急躁冲动情绪的爆发:想揍死他,这何尝不是一种暴躁的脾气呢?

不知题主儿子多大,可从打滚撒泼的描述中,估计是儿童期,孩子的力量还没有办法和家长相对抗,此时家长如果能及早明白,孩子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长自身。

小孩子的个性脾性,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影响,后天的影响极为重要。

脾气急躁的孩子,如果后天养育较好,那么就会逐渐地向好。

打人,是孩子有攻击力,而攻击力的背后是一种渴求认同、渴求肯定,有其内在的动机,一般孩子不会高高兴兴地玩耍的时候打人,就是高高兴兴玩耍的时候打人,也有其特殊的因素,可能是一种高兴的表达,也可能是兴之所至,当然打人的行为不被人认可,可如果能看到其背后的动机的话,我想起动机都是能被人接受的。

孩子打滚撒泼,是其心意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情绪没有被认可,此时只要满足了他的情绪需求或者明了他的心意,一般他就容易平静下来。

可惜的是我们家长更容易看见孩子的行为,很难看见孩子的情绪和情绪背后的动机,就是看见也很容易忽视,因为我们自己不懂得这一点,或者不够智慧。

比如题主说看到孩子打滚撒泼就心里想“揍死他(孩子)”,其实题主这种情绪背后的动机是想要儿子好好说话,不发脾气,这种想法是值得被认可的。孩子不被认可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也一样值得被认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其情绪表达方式随着自己的年龄和教养而不同,做为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一种好事,是一种值得认可的意识,如果真的能就此开始学习家庭教育,聚焦自己,提升自己的能量,提升自己家庭教育的能力,那么随着家长自己的变化,孩子也一定会有向好的变化!


快乐庭院


你儿子多大了?他现在脾气暴躁,打人还在地上打滚?你觉得对于一个孩子的行为,你不加以管理,他是自然而然的会懂事的吗?

他现在闹脾气的时候,可能轻轻地打你,然后自己多打一会儿滚,但是慢慢的就会演变成他重重地打你自己不再打滚。

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越小的时候去做这些事情,越容易孩子在小的时候处在他律自我阶段,他衡量自己好不好通过身边的人来告诉他。

人在小的时候接受任何事情都不觉得痛苦,哪怕她遇到了挫折,他可能会有很小的不开心,但他不会因此很难过。

比如说我们要培养孩子做家务,让孩子洗袜子,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她洗的也不好,第一次洗他洗不干净,他可能不会兴高采烈,但是他也不会痛苦至极。

但如果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人,当有一天你需要她做家务的时候,他会非常愤怒,非常暴躁,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悲哀,有很多什么都没有做过的孩子,到了大学里,衍生出了抑郁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样来的。

所以对于你儿子现在的状态,你要不要管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心理咨询笑逐颜开


可能因为你教育你儿子的时候脾气比较暴躁,没有人他真正白他错在哪,把道理讲清楚,所以你儿子认为解决事情的途径就是撒泼打滚以暴制暴等,教育小孩要从小立规矩,而且按照规矩行事,自己也要遵守,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打我是因为我错了,而不是我小打不过你总有一天我强了就我说了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