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时,如果浇水过勤,对玉米好吗?

乡间一抹阳光


春玉米已经开始长出顶樱,接下来要抽穗了。北方地区的干旱程度也在继续,总以为玉米是比较耐旱的农作物,根系发达扎的深,天气干旱点儿也不要紧,可再耐旱的农作物也有个限度,况且各种农作物都离不开水,离开了水,轻的减产,严重的白丢了种子浪费了时间。

我也一直以为玉米旱点儿不要紧,可前几天去地里一看,玉米靠近根部的叶子全部发黄了,中午太阳强烈的时候,根部的叶子看上去是焦干的,就连上面的叶子也开始打卷,土壤干硬的都刨不下去,刨一下就跟刨在路面上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老天不下雨,就需要浇水,而且必须浇透水。如果再不浇水的话,玉米真的要完了。玉米刚出苗的时候,可以不用急着浇水,但是长到了齐腰高的时候,最主要抽穗的水,是必须一定得浇。


那么浇水过勤对玉米好不好呢?这要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要看什么时间浇水。我们家分期分批种了春玉米和夏玉米,前几天去地里一看春玉米已经窜出来顶樱,旱情有特别厉害,所以我赶紧开始给春玉米浇水。浇水的那天,风刮的挺大,边浇水我边发现,浇过水以后,地里泥土自然而然软乎了,风一刮,玉米就开始倒伏,尤其那些秸秆细小的玉米,倒伏的比较厉害,所以给玉米浇水的时候,最好选择没有风的日子,免得玉米倒伏。


我们种的夏玉米跟春玉米紧挨着,浇完了春玉米,我想直接也把夏玉米浇一遍水,由于夏玉米种上没几天,玉米苗也就十几公分的高度,水浇过以后,风一吹,我发现大部分的夏玉米苗倒伏在地里。反而那些长的高大粗壮的春玉米,虽然也有倒伏现象,但只是极个别细弱的。因此,给玉米浇水,要有时间段的选择,就是要根据玉米苗的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旱情不严重的时候,就不需要勤浇水,免得刮风导致玉米倒伏。


灵子


做为一名老农,我也来谈一谈这个问题,浇水过勤对玉米肯定不好!做为一个农村人,都知道玉米生长的季节在盛夏时分,这个时候气温高,蒸发量大,玉米除过雨水特别多不需要浇水时,一般二十天左右浇一次比较合适。


我前年种了8亩玉米,我的邻居和我的承包地也相邻,同时播种,浇第一水他比我早浇了三天,因为他家有一眼深井,所以除了村里有栽菜的浇地以外,他自已随时都可以浇。直到玉米收获,他一共浇了6水,我浇了4水。收玉米时显现出来了,我的棒棒没有他家的大,份量也相对较轻一些。这说明他给的水量足,没有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我浇的水少,肯定没有他家的玉米好。

大凡世间的事物,合适了就好!相信没有人在夏季浇玉米时隔天一浇,就是自已有井,或者住在河道旁边,水是免费的也不可能这样去浇吧?浇水勤与不勤,要根据遇到的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想像整天都在下雨,你不可能再到到玉米地里去浇地吧?

综上所述,玉米的浇水量勤与不勤要依据当地的气像条件来决定,天旱了,可以适当多浇几水。雨涝了可以少浇或者不浇。根据我自身的条件是不会多浇水的,原因是:水费太贵,浇一亩地每次水费最低60元,人工费除外。井水浇地时间太长也是因素之二,浇一亩亩玉米地需要3~4小时。玉米价格过低,浇水多了卖完玉米都不够水费!你说有必要多浇几次吗?


三秦庄稼汉


水是万物之源,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玉米亦是如此。但在种植玉米时,浇水过勤并不好,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在很多农户的印象中,玉米是喜水的农作物,所以觉得水浇得越多越好,才会丰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玉米种植户,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同阶段玉米的需水量与浇水的技巧。

玉米浇水过勤真实结局

在分享玉米各阶段需水量之前,且先听来我说说2012年我与邻居老陈在玉米种植中发生的分歧与玉米产量的对比。那年,邻居老王由于自家的生意较好,再加家里的琐事较多,而正当玉米拔节后需水量也比较大,索性就买了一个抽水泵直接往田地里持续灌水,使得湿度达到百分之八十。我跟老陈建议说,玉米生长需要水,但不是一直都在这样灌溉,玉米不同阶段需水量不一样的。老陈认为反正玉米生长都是需要水的,夏天又这么热,家里事又多,所以多浇水无所谓。最后到了收成期,看了一下玉米的收成,老陈才彻底明白,自家的玉米部分出现空杆,部分出现缺粒等不良现象,而我家的粒重又饱满。不同的浇水,对玉米的收成有巨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玉米不同阶段的需水量。

不同阶段浇水量与技巧

  • 播种与出苗期用水

玉米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全面浇水,湿度在百分之六十,有助于玉米出苗,但如果玉米出苗后,不要再大量浇水,只能适量。因为玉米出苗后的根系相对来说并不发达,根系仍无法深扎土壤,此时用水过大,会导致根系不稳定而出现烂根现象。

  • 拔节期到灌浆期用水

玉米在出苗期后,要经历拔节期,大喇叭期,穗期,抽雄,灌浆期等,这些是玉米吸水的高峰期,我们要时刻警惕田地是否有足够的水分。烈日炎炎,如不及时对玉米浇水,那么会严重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同时随着叶片增大,蒸腾作用就变大,需水量也会变大。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过高就会引起水量过度“饱和”,会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土层不透气的不良现象,这样适得其反,不利于玉米生长。

玉米种植是需要技巧,并不是浇水越多越好,应该因地制宜,在不同阶段浇水量要控制。干旱天气与阴雨天气也同样是要考虑。虽然玉米喜水,但不能不控制水量。适量的浇水可以避免玉米植株早衰,提高灌浆时效,有助于提升玉米粒的饱满度。


我是老赵谈三农,一名朴实的农民。欢迎关注我,有幸与您一起探讨种植相关经验,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并转发让更人共同学习探讨哦!


老赵谈三农


玉米在整个生长期中,虽然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如果遇到干旱的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进行灌溉浇水,玉米浇水的方式有许多种,而我们在种植玉米的时候又该如何正确的对玉米进行浇水?


我们在农植过程中要了解玉米从出苗到拔节,生长慢植株小,消耗水分较少,占全玉米生长期需水总量的20%左右。

此期根系发育较快,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下扎伸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


拔节至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期,一方面玉米的根茎叶迅速增长,另一方面雌雄穗分化形成。此期玉米需水最多,达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30%以上,特别是在花口期,缺水会造成花粉发育不健全,雌穗小花减少,造成雌雄穗的出现间隔加长,甚至雌穗不出,造成严重减产。此期土壤水分以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期至灌浆,此时玉米的叶面积最大,制造营养物质多,开花、授粉、籽粒形成均需较多水分,如缺水干旱,花粉花丝败育,籽粒发育不良。此期玉米需水较多,占全生育期需水的20%~30%。


从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前10天到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后20天,是玉米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缺水将严重减产。此期土壤水分以维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为宜。

灌浆到成熟,玉米营养物质向籽粒大量输送,缺水则叶片早衰,光合物质减少,造成秕粒,导致减产。此期玉米需水一般为全生育期需水的15%~25%,土壤水分以维持土壤田间最大特水量的70%左右为宜。

以上是仅为流芳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老师们在留言区留下你宝贵的意见,流芳会积极参与讨论~

感谢您的阅读:GLF顾流芳将长期发表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我们一起共同交流与学习,再次谢谢您的支持!

农人顾流芳


总体上来说,玉米是既耐干旱又喜大水的农作物。但玉米的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浇水应该把握好不同的生长时期,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好吧,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玉米的需水给水情况吧。


玉米播种期的水分供应。

玉米播种时,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即可,土壤湿度低于45%就要补水造墒。玉米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一般一星期左右即可出齐苗。若过干旱可适当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

玉米苗期到拔节期的需水状况。

玉米出苗后一星期到拔节前期,这段时间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玉米根系向下扩展。这时土壤水分可以保持在65%左右,只要不过于干旱,中午玉米叶发焉也没事,经过“蹲苗”的玉米,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为以后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玉米拔节期到灌浆期的需水状况。

这个阶段又经历了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这几个阶段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几个重要时期,玉米要抽穗抽雄,扬花授粉,灌浆成熟,需水量特别大,特别是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生殖生长,更不能缺水断水。

一般情况下,玉米从拔节到灌浆,土壤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低于70%就要补水,否则影响玉米产量。特别是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直到灌浆完毕。


所以说,玉米浇水不是勤不勤的问题,而是能否浇到“点”上的问题:缺水影响植株生长,过涝又会造成植株缺氧,同样影响植株发育。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玉米的生长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田园乡妹子


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虽然说需要大肥大水,但是它也是分时间段的。

在玉米播种至7-8叶期间,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在阳历6月份阴历五月。我们这里流传的俗语是“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所以在玉米苗期的时候不适合浇水过勤,这样的话会不利于玉米根系的深扎,简单说就是得在玉米苗期的时候墩墩苗,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但是如果说比较干旱的话也是可以浇水的,特别是今年豫东地区特别干旱,有的玉米播种以后不浇水是出不来苗的,幸运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积极的采取了有效的抗旱的措施。保证了夏播玉米的正常出苗和生长。


玉米生长发育中后期的时候可以勤浇水,这个时候对于玉米的侧根的生长是有好处的。况且在玉米灌浆期间也是玉米的生长发育最需要养分和水份的时候。这段时间可以浇水施肥,但是一定要先关注一下未来几天的预报天气,如果说有刮大风下大雨的情况,那么最好不要浇水以防玉米被刮倒伏了。


豫东小农


玉米曾经是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后来被传入到了欧洲。但是因为这里的夏季不够炎热,日照也不长,而玉米又是一种喜日照和高温的作物,因此在欧洲玉米并没有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在亚洲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是非常广泛的,中国就大面积种植玉米,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当小麦收割了以后多数农民都会播种玉米。玉米虽然耐高温又耐旱,并且它的根系可达地下2米深度,但是因为玉米的叶片肥大,因此需水量也是比较大的。那种植玉米,如果浇水过勤对玉米生长好不好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玉米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情况。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前期的需水量并不大,而等其到了开花抽穗期间了,才开始大量需要水分的。因此如果在玉米抽穗前就过度频繁浇水,这样对其生长是不利的。这里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玉米不同生长期的需水特性。

当玉米播种了以后,如果土壤的墒情不足,或者是播种以后天气长时间不下雨,那很显然这样对玉米的发芽是不利的。一般而言,玉米播种期间土壤的水分也保持在65%~75%之间。如果玉米在播种时土壤的含水量低于65%,那就要先造墒然后才播种,不然玉米的出苗就会受到影响。当然了如果是下雨吗也可以在播种了以后,再浇一遍“蒙头水”。

当玉米出苗了以后,这个期间因为玉米植株矮小,根系也还不发达,其虽然耐旱但是却不耐涝的,所以这个期间是一般不浇水的。而等到玉米开始拔节了,植株也开始疯长了,所以需水量比较大了。如果土壤中的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就要及时浇水了。在浇水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浇透水,不能只是打湿了土壤表面。在玉米的拔节期浇水可以有效减少玉米空秆的情况,增加其穗粒数。

等玉米到了抽穗期了,那叶面已经很肥大了,并且这个期间的气温也高了,叶面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了,所以这也是其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大的阶段了。一旦土壤中的含水量低于70%就要浇水,而且也是要浇大水、浇透水。在玉米的抽穗期浇水,一定要及时,并且要灌足。切不可指望着雨天下雨,那等到叶片萎蔫才开始灌水就已经晚了,这样的话会导致玉米减产的。

而在玉米籽粒灌浆期间还是需要水分的,但是没有抽穗期的需水量大了,这个期间土壤的含水量应保持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如果含水量低于70%就要及时浇水。这次浇水的一个目的就是防止植株早衰,如此一来就能延长玉米籽粒的灌浆时间,并且还能提高灌浆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玉米的粒重。

对玉米浇水,前期需水量不大,尽量少浇水,或者是不浇水。而在玉米抽穗以后是喜水的,并且还是需要大量的水,这个期间多浇水,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农夫也疯狂


那么玉米全生育期需要浇几次水呢?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从生产角度来讲,玉米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需水时期。

首先是苗期,如果土壤墒情不足,玉米的出苗就会受到影响,苗期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因此苗期对水分需求比较敏感。

其次是在大喇叭口期。这个时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水分需求临界期。

再次是玉米的灌浆期。灌浆期是玉米籽粒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高。对整个玉米的生产来讲,抓好了这三次水玉米的产量,基本上就有了一个保障。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南繁北育2017


玉米属高产作物,它是我国的第三大主粮,种植范围非常广泛。

玉米分为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我们山东地区一般是在小麦收割后种植的夏播玉米。玉米虽是耐高温又耐旱的作物,但它茎叶茂盛,叶片肥大,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也需要适量的水肥来支撑它的发育。那么种植玉米时需要什么时间浇水好呢?如果浇水过勤对玉米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到底好不好呢?

那么我们从下面几点上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就是玉米出苗期。玉米刚刚播种时,如果土壤较干旱,或者长时间不下雨,导致玉米出苗困难,我们要视具体情况,浇水灌溉,创造有利于出苗的条件。玉米出苗后,在此期间玉米苗株矮小,根系不太发达,消耗水分较少,在这个期间一般很少浇水。


第二,玉米拔节期。到了拔节期,玉米开始“窜个”了,此时它对水分需求就变大了。如果这个时候,土壤中含水量小于需求量,就要及时浇水了。如果此时缺水,不但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还会影响抽穗和花芽分化。

第三,抽穗期。等到了玉米抽穗期,叶片变得肥而大。这也到了夏天温度最高的时候了。叶片对水分的吸收逐渐变多,所以这个时期成为玉米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大的时候。一旦土壤中含水量低于需求量就必须要浇水了,而且必须浇大水,浇透水。抽穗期浇水不仅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发挥,还有利于提高玉米授粉率。

最后,是玉米灌浆期。灌浆期其实已经到了玉米生长后期了。在玉米进入这个时期后,对水的需求依旧很多。充足的水分可以更好使玉米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如果此时水分不足,影响灌浆的速度,有可能会造成不结粒的情况出现,造成减产。


以上就是玉米生长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时期。种植玉米,不是浇水越勤越好,我们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补充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玉米产量!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你可以在我的评论区留言,给我提出宝贵意见!


云朵在乡村


对于广大的农民朋友来说,玉米的种植在农作物当中是再常见不过了,想必大多数农民朋友在管理上也都有丰富的经验,但也免不了部分农民兄弟在田间管理上某个环节容易犯错,比如浇水就是其中的一项。

玉米整个的生肓期各阶段需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想要达到高产稳产,该浇水的时候必须浇水,不该浇水的时候乱浇水也未必起到好的效果,甚至不如不浇。

玉米播种后至3~5叶之前,如果土壤不是特别干旱,最好不浇水,因为在这个阶段,正是玉米的生根和申根期,如果浇水或浇水过勤,尤其是浇透水,会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和地温降低,影响根系生长和下扎的深度,造成根系不发达,对以后的吸淝和抗倒伏能力比较差,影响植株的健壮生长。尤其是春玉米,播种后气温和地温都不很高,幼苗期如果土壤不是特别干旱的话更不要浇水或浇透水,经过多年来的种植经验告诉我们,”冬春季作物旱老、秋作物旱小”比较好就是这个意思。

玉米到了拔节期之后,对肥水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这个时期如果土壤水分小,天气干旱无雨,应适当的极时浇水,尽量避免大水漫灌,以足进植株健壮的生长。到了抽雄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能缺水缺肥,如果天气干旱无雨也应勤浇水,浇大水也没问题,直到成熟期之前,成熟期停止浇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最终达到棒大粒饱丰收高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