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同事辭職,老闆把工作都給我,我幾乎每天都要加班,提出加班費卻被罵了,是否要辭?

牛奶教主


我們先試著從老闆角度,分析一下這件事。

單純說無良、資本家只會剝削等等,是過於情緒化的說法,完全於事無補。一個職場人,首先應該戒掉的就是無用的情緒。

題主說到每天幾乎都要加班,但沒有特別明確的程度描述,從字面意思,我們姑且這樣理解:

1.“幾乎每天”的意思是:一週大部分時間要加班,也偶爾可以不加班。

2.加班是加到什麼時候?正常如果六點下班,到七點是加班,到十點是加班,到十二點也是加班。但如果是後兩者,從人性宣洩的角度,為了強調惡劣性,題主一定會把這個程度加上去。比如,每天加班到十一二點,徹夜加班等。

沒加,說明還沒那麼嚴重。

我說這個,並沒有為題主老闆開脫的意思,只是請大家理性思考:原本三個人的活,現在只用一個人,通過似乎程度不是很嚴重的加班就能搞定,這說明什麼?

在老闆心裡,這隻說明了以前工作的安排真的很不飽滿。

潛臺詞即是:以前給他們開的工資,高了,我虧了。現在我要止損,糾正這個錯誤。

這種情況下,他當然不會加薪或者給加班費,頂多你不爽辭職,他重新招一個人就是了。

弄清楚了老闆的想法,對題主的現狀有什麼意義?個人覺得,有兩點幫助。

一、有助於評估自己當前到底“虧不虧”。

我不知道題主身處什麼行業,如果身處的是互聯網/IT行業,加班本來就是個常態,你換到哪裡都一樣。如果你的公司之前不加,那其實是老闆還沒有跟上節奏而已。

我們這裡並不去討論加班是否違背勞動法、道不道德或該不該的問題,畢竟如果大環境如此,討論毫無意義。

所以此時要看什麼?

看的是你現在到手的待遇,橫向對比行業內平均水準和工作強度,是低了,持平,還是高了。

如果是持平甚至還偏高,老實講,是你以前佔了便宜。

但人在江湖,該還的,總是要還,對吧。

錨定效應有時會讓一個人產生錯覺,你以為自己值這麼多錢,但殘酷的事實是,很多時候,你的價碼並不由自己來決定。

而如果確實比行業水準低,付出與收益不成比例,別猶豫,這老闆真不值得跟,該跳跳吧。

二、有助於平衡你自己的心理。

老闆和員工,某種程度就像婆媳關係一樣,因為立場不同,天然存在著不可調和。

嘗試去了解老闆的想法,不是讓你去跪舔、去諂媚,而是這可以讓你相對更客觀冷靜的面對自己當前的現狀。

你要明白,即便換個環境,別的老闆也是這樣思考的。

有一天你自己當了老闆,你照樣會這樣思考。

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而已,無關個人恩怨。

最後,補充一點個人小想法。

即便按照我先前分析,題主的老闆是因為覺得自己之前工資給多了,想要糾正,但在我看來,他是真的不懂管理,也不會做人。

想想看,原本開三份工資,現在走了倆,哪怕只給題主只加50%,題主也絕對不會來抱怨,一定熱火朝天干勁十足吧。

而這種情況下,老闆仍可以省下一個半人的開支,還加強了題主的忠誠度,這是絕對划算的買賣。

所以,長久來看,這不是個值得跟的老闆。若有更好去處,題主還是早做打算吧。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