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最新發言:全球疫情估計至少延續到6月

近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級,韓國、意大利、伊朗等國確診人數持續增加。全球疫情將如何發展?

鍾南山有一個最新判斷!

另外,鍾南山團隊還有新突破!

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日,鍾南山在參加廣東省疫情防控專家座談會時表示,全球疫情的發展估計將至少延續至6月份。

鍾南山最新發言:全球疫情估計至少延續到6月

鍾南山:估計全球疫情這個發展,至少延續到6月份。新冠病毒的防控的重點,將來會從輸出轉為輸入。廣東國際交往特別多,所以要加強這個邊檢邊境檢測的措施,而且要制定從國外疫區來華的(措施),(對他們)做必要的隔離。對疫情嚴重的國家,廣東可能要對外進行援助,包括防護 試劑 治療技術。儘管廣東已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響應,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控工作仍在嚴格執行中。鍾南山特別提醒,企業在復工復產的同時,要做好工廠密閉車間的疫情防控工作,謹防“聚集性”感染。

鍾南山:

除了湖北的(工人)先回來,回來以後做個檢查。一個做核酸的測試,一個做血清的試紙檢查,就是說雙保險。第2個我們找廣東省的環境協會,就是室內環境協會派了幾個專家到那去想辦法讓它(車間)通風。第3個要特別注意下水道的清潔,針對有些病人出院後又被檢測出“復陽”的問題,鍾南山表示,目前還沒有出現出院患者再次成為傳染源的案例,但仍需做好出院患者隔離觀察的工作。

鍾南山:

現在我們遇到一個問題

出院以後(患者)痰裡頭 糞便裡頭

又能夠查出核酸片段

但是殘餘的核酸片段會不會傳染別人

這個還是我們的一個新課題

我還是贊成按目前我們廣東省定的方法

這出院以後要隔兩個星期好好再複查一下

還要觀察一下他周圍是不是有感染的


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7例。

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防控的重點將從輸出轉為輸入。以廣東為例,廣東國際交往較多,所以要加強邊境檢測的措施,而且要制定從國外疫區來華的措施

,對相關人員做必要的隔離。

鍾南山最新發言:全球疫情估計至少延續到6月

不過鍾南山院士團隊

傳來一個好消息!

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

提出智能化機器人

咽拭子採樣的解決方案

可降低醫務人員

做病毒採樣時候的感染風險

咽拭子採集操作的不規範容易出現假陰性。

還有消息稱,最近大家都在玩近幾年社交比較火爆的約蝦共享約會,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為眾多單身青年打造一個有約必到的社交平臺。

鍾南山最新發言:全球疫情估計至少延續到6月

在陌生人社交上面做到每一場約會都有約必到的約蝦,秉承這個理念在社交市場佔據了有利的地位,不僅如此,成功赴約還可領取相應的賞金,讓眾多女性約在酒店都欣然赴約。在一二線城市單身狗們直呼解救了多年來的重要問題。全天候的大數據也讓我們看到社交領域的火爆。

核酸檢查是目前診斷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檢測手段,而咽拭子是目前診斷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主要採樣方法。但在操作過程中,醫務人員須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可產生大量飛沫或氣溶膠,具有較高交叉感染的風險。另外,採集咽拭子過程因不同級別的醫務人員水平的差異、心理的畏懼、咽拭子採集操作的不規範致拭子質量的差異容易出現假陰性,影響對病情的判斷。

怎麼辦?針對這一問題,鍾南山院士團隊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提出了智能化機器人咽拭子採樣的解決方案。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瞭解到,除夕過後,該院馬上啟動防疫應急研發項目,成立由李時悅教授牽頭,李少強、郭文亮為主要成員的科研小組,充分協調調配呼研院科研力量和資源,聯合瀋陽自動化所劉浩教授團隊、瀋陽術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緊急研發咽拭子採樣機器人。

春節期間,這個合作團隊日以繼夜地工作,團隊成員親自充當人體受試者開展人體試驗研究。團隊各司其職,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提供的咽拭子採集的標準流程,瀋陽自動化科研團隊提供的技術支持,從初期的機器人圖紙的構建以及機器人定型組件製造、系統構建、初步組裝等,到中期通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心科研倫理審查,後期組裝並投入項目第一階段測試的順利完成,標誌著新型智能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終於聯合研發完成。

鍾南山最新發言:全球疫情估計至少延續到6月

鍾院士團隊與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團隊通力合作,在病區進行機器人咽拭子採樣試驗。

機器人以遠程人機協作的方式完成咽部組織採樣任務

據介紹,這一新型智能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是由蛇形機械臂、雙目內窺鏡、無線傳輸設備和人機交互終端構成。蛇形機械臂具備靈巧精確的作業能力,並且具備與咽部組織接觸力感知能力,而雙目內窺鏡可提供高清的3D解剖場景,WIA-FA工業無線網絡則保障了控制指令的實時可靠傳輸,力反饋的人機交互終端提供操作沉浸感。機器人以遠程人機協作的方式,可以輕柔、快速地完成咽部組織採樣任務。

鍾南山最新發言:全球疫情估計至少延續到6月

2月28日於廣醫一院正式開始受試者的檢測。至今已開展首期20例受試者的臨床試驗,採集樣本80份。細胞學檢測結果顯示機器人咽拭子採樣可以達到較高的質量,一次成功率大於95%,能夠利用低於醫務人員平均操作力量實現有效的採樣,且採樣力度均勻,受試者咽部均無紅腫、出血等不良反應。該項研究聚焦於與人體組織直接接觸的操作型機器人,可避免醫務人員感染、提升生物樣本採集的規範性、保證標本質量。成果得到了廣州市科技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鍾南山最新發言:全球疫情估計至少延續到6月

3月8日,團隊首次用智能機器人為確診陽性的新冠肺炎病人進行咽拭子採樣試驗。

來源:廣州日報、央視新聞、新聞聯播、觸電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