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千年古城和近现代城市文明,给丽水留下了彰显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历史建筑,它们是这座城市发展刻下的历史烙印和符号,见证了丽水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保护这些彰显城市个性、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资源, 留住“老丽水”的城市建筑文化,加以再利用,以实现了老建筑、新功能的价值转化,是我们今天文化保护者和城市规划师需要关注的话题。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今天我们选取了丽水市区10个历史建筑

(部分为文保单位)

处州中学三好楼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建于1953年,初建时为旧处州中学教学楼。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77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外墙青砖砌筑,飞檐式屋顶。三好楼是建国后丽水建造的第一个中学基建工程,也是旧处州中学的重要历史见证物。旧处州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名崇正学堂,系莲城书院改设,后历称省立第十一中学、处州中学、丽水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

洞天楼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在瓯江小水门旁万象山,《大明一统志》载:“洞天楼,在府城南,因括苍洞天而名。”由石砌拱门和门楼组成。石拱门工石砌筑,矢高5米,宽4.2米,纵深9.3米。门洞上额镌刻“洞天古迹”四字。门楼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修建,占地面积186平方米,立面西洋风格装饰。洞天楼是古时通往万象山的主入口,登楼可览瓯江景色。

崇德小学旧址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基督教会所建,初为女子师范学校,后改为崇德学堂,1912年改称崇德小学。抗战时期,日机轰炸和日寇侵占丽水城期间,基督教会在此设立难民收容避难所。解放初期,该楼房曾先后为中共丽水地委、丽水县委机关所在地。建筑西洋风格,二层楼土木结构,夯土墙体,百页木窗,四坡屋顶。建筑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具有多重文物保护价值和意义。

城关丽阳学校旧址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位于白云山脚,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坐北朝南,由前后两幢砖混二层教学楼及阶梯连廊组成,平面格局规正,有教室12间,占地面积约840平方米。面墙采用青石、红砖混合砌筑,间以三合土装饰,大门正额墨书“城关丽阳学校”。建筑别具特色,时代特征显著,为丽水城内重要历史建筑。

浙江油泵油嘴厂旧址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位于括苍路万象山下,是当年丽水市规模最大的国营工业企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工业文明的见证。现存初建车间十座、管理用房三座、职工宿舍三座、职工托儿所一座及其他相关建筑物。整个厂区依山而建,厂房以砖混框架结构及砖混瓦房为主,红砖砌墙,风格统一,时代特征显著,是丽水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和工业遗产。

齐村粮仓群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齐村圆形粮仓建于1960年代。粮仓并列三座,圆柱形夯土墙仓体,砖拱穹庐屋顶,青瓦合铺屋面。粮仓之间设台阶平台,用于存取粮食。建造考虑了防水、防潮、通风等谷物储存功能。建国后,丽水一带圆形粮仓较为普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产业的变化,已然退出历史舞台,大多被废弃拆除。齐村粮仓现仍保存完好,构造别具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典型实物标本。

五宅底丽水地委专员公署旧址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位于白云山下五宅底,是1963年恢复建制中共丽水地委、丽水专区后的地委机关和专员公署驻地,时任地委书记张敬堂、专员亓汉三在此办公。1968年成立丽水地区革命委员会后,迁至丽水城内灯塔街。旧址包括行政楼和后勤楼,砖混结构,青石墙基,红砖墙体,青瓦坡屋顶。行政楼占地面积约580平方米,为单体二层楼房。后勤楼占地面积约1022平方米,为合院式平房。该组楼房是丽水城内重要历史建筑,见证了丽水地委、专员公署的发展与变迁,具有双重文物保护价值。

六也亭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六也亭,民国十七年(1928)建中山公园所造,占地面积约29平方米,砖混结构西洋风格建筑,亭身六角形,盔形穹顶,饰宝瓶子。亭名取自《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凉塘村粮仓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位于城东凉塘村,建于1960年代,古时在好溪堰灌区。粮仓并列二座,圆柱形夯土墙仓体,砖拱穹庐屋顶,青瓦合铺屋面。建造考虑了防水、防潮、通风等谷物储存功能。建国后,丽水一带圆形粮仓较为普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产业的变化,已然退出历史舞台,大多被废弃拆除。凉塘粮仓现仍保存完好,构造别具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典型实物标本。

丽水桃山火电厂旧址


丽水十大历史建筑,隐于市,却已等你许久

位于瓯江岸边桃山下,是1964年建造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75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两台,共1500千瓦。在尚无水利发电的年代,桃山火电厂是丽水城区和城郊的唯一输电来源。旧址由厂房及办公楼、宿舍楼等附属建筑物组成,结构和风貌保存基本完整。旧址系二十世纪60年代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具有一定保护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