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另一端的教育方式一一德国教育28德国教育的标志“残酷教育”


地球另一端的教育方式一一德国教育28德国教育的标志“残酷教育”


德国妈妈通常会送孩子去磨难营受训3天,让孩子接受社会的磨难更多,这样教孩子坚强。在德国妈妈的思想里,让孩子参加磨难营,是希望他们在集体中学会友爱,在艰苦中学会坚强,在坚持中品尝成功,在失去中感受拥有,在得到中学会惜福。

我们知道孩子早晚都会离开我们,独自去闯荡生活的。而身边的很多父母却始终不放心孩子,甚至连他结婚后的事情都要参与。


地球另一端的教育方式一一德国教育28德国教育的标志“残酷教育”


德国残酷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德国的孩子一般在6、7岁时就进入了幼儿园的“残酷教育”,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外面还下着雪,孩子们在外面游戏也不会穿太多的衣服。幼儿园老师会告诉您“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些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得几乎可以用来‘发电。穿得过于臃肿,妨碍他们活动,影响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他们不会过早开发孩子智力或记忆力,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以玩和体验为主,有必要让他们承担一些错误的行为导致的后果,用这种“结果型”教育引导孩子进行正向思考。比如,吃饭时间不吃饭那就得挨饿,天气预报有雨结果忘记带伞父母也不会去送伞,……

孩子在幼儿园跌跌撞撞中成长,偶尔还会搞得鼻青脸肿,但是他们内心是开心。


地球另一端的教育方式一一德国教育28德国教育的标志“残酷教育”


富二代换位体验

有个综艺节目是让富二代、星二代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来体验底层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接受挑战时个个都精神饱满,并且说“只要够坚强,任何逆境我都能翻盘,我相信自己一定行!”

挑战开始,他们随机被挑选成各种角色,其中有一位成为了清洁工。每一天他都需要完成10个垃圾桶的垃圾清理与转运等工作,而当他第一天下来仅仅完成了4桶。他开始给自己打气,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完成这项挑战不过就是两周的时间,只要足够坚强,就会迎来曙光。

他每天深夜回来浑身疲惫,挤在一个仅有10平米的三个人的三层床铺的屋子里,收入也刚好能解决温饱问题,他想去街边吃点可口的饭菜,可是兜里的钱只够买菜单里价格最低的珍珠奶茶。每天只有低头干活,没有时间思考人生、没有时间规划未来。仅存的意志力慢慢被磨灭,想想以前挥金如土,而现在却连1块钱都要算计着花。

在他放弃挑战之后,他对人生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规划。


地球另一端的教育方式一一德国教育28德国教育的标志“残酷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生就是这样,未必含着金钥匙出生就一定比我们优秀。如果不想吃苦一辈子,那就吃苦一阵子;越早吃苦,幸福也来得越早。正如中国的俗话所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在生活中磨砺出来的坚强的品质。吃苦即是“吃福”。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就请关注“心蕊爸比育儿经”。

您对残酷教育还有哪些理解,欢迎评论分享您的宝贵经验!

感谢您的阅读! ,与您探索地球另一端的优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