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與其他兩位藩王“立場”的差異性

前言:

眾所周知,關於史乘上所記載的“三藩之亂”指的是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平南王尚可喜三位藩王聯合發起的一場持續時間長達八年之久的反清叛亂。仔細鉤沉這段歷史的原委,我們就會發現關於“三藩之亂”在命名上存在著諸多不夠嚴謹的地方。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參與“三藩之亂”的人員實際上並沒有平南王尚可喜,熟知清史的讀者朋友們應該清楚,尚可喜本人在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舉兵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是處於按兵不動的狀態,即他與吳三桂和耿精忠的立場是存在本質上的不同的。基於如此,在本篇文章當中,筆者就圍繞這條主線,同時結合部分史料的相關記載以及配合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對“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的立場以及“三藩之亂”的現實意義及歷史缺憾做一個進一步的探索。

談談“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與其他兩位藩王“立場”的差異性

本文的研究內容:

01、忠於清王朝的尚可喜

和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一樣,尚可喜也是清朝初期位高權重的一大藩王。然而,與其餘兩位藩王不同的是,儘管尚可喜在駐鎮廣東的過程中嗜財暴斂,但其在政治上實際上卻並無異志。這一點在很多方面也可以體現得出來,如:吳三桂正式反叛之後,曾潛使送信企圖引誘尚可喜與其聯合舉兵反清,但尚可喜對於吳三桂的所作所為並不以為然,甚至從根本上不屑於與其為伍,以至於將吳三桂的引誘之計如實上奏朝廷。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孫延齡和耿精忠響應吳三桂倡亂於廣西、福建,由於其偽檄中將平南王尚可喜與其餘兩位藩王的立場捆綁在一起,宣稱“三藩並變”,這讓自身清白的尚可喜甚是委屈,於是再次上書朝廷澄清自己,以示對大清王朝的忠誠。與此同時,為了能夠進一步表明自己的忠心,尚可喜主動下令率軍參與到平叛當中。其奏疏具體記載如下:

孫延齡偽檄有“三藩並變

”之語,閩省又倏告變。臣與耿精忠本系姻婭,不能不踧踖於中。竊臣叨王爵,年已七十有餘,雖至愚極陋,豈肯向逆賊求功名富貴乎?惟知捐軀矢志,竭力保固嶺南,以表臣始終之誠。

談談“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與其他兩位藩王“立場”的差異性

尚可喜

對於尚可喜的奏疏,康熙帝也欣慰地給予了回覆,其具體記載如下:

王累朝勳舊,惟篤忠貞,朕心久已洞悉。近復屢攄猷略,保固疆,厥功甚茂。覽奏,披歷悃忱,深為可嘉,著益殫心料理,相機剿御,以副朕倚任之意。

說白了,尚可喜此舉的意思無非就是兩點:第一,向朝廷證明自己的清白,將自己與其餘兩位藩王的關係劃清界限;第二,在國家利益面前,願捨棄個人親情,大義滅親。由上述事實可見,尚可喜對清王朝的忠誠從表面上看確實是日月可鑑的,對於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們暫且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證明自始至終他沒有想要舉兵叛亂的想法。

談談“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與其他兩位藩王“立場”的差異性

吳三桂

02、尚之信挾父叛清,進一步體現了尚可喜在內“三藩之亂“中的立場

那麼,既然尚可喜本人沒有想要舉兵叛亂的意思,為何在後來其駐鎮於廣東的軍事力量卻仍然投入到吳三桂反清的隊伍中去了呢?史料中是這麼記載的:康熙十二年,朝廷令尚之孝(尚可喜次子)襲平南王之封,並命尚之信(尚可喜長子)為平南大將軍,之信為討寇將軍。作為長子,尚之信未能得到朝廷的襲封命令,自然是怒不可遏,實際上,這也是尚可喜的一手安排。因為早在尚可喜申請歸根於遼東之前,尚之信在廣東的為人和殘暴的品行可謂是人人皆知,也是人人懼而遠之,因此為了防止其長子日後給自身帶來禍患,尚可喜不得上書朝廷請歸遼東,而對於留下來的平南王這個位子勢必也是不會輪到尚之信頭上。如此一來,作為長子的尚之信對於父親的不合理安排自然不會無動於衷,為此,他努力掙脫尚可喜的控制,自己建設黨羽,尋求機會,奪回屬於自己的位子。

談談“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與其他兩位藩王“立場”的差異性

尚之信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一月,尚可喜病重,尚之孝迎戰叛軍失利,退駐惠州,不得已之下令尚之信代理藩務。尚可喜此舉瞬間讓尚之信看到了曙光,同時再加上吳三桂的多番引誘,最終於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挾父叛清。至此,“三藩之亂”形成規模。

那麼,尚之信率其父尚可喜的兵力加入了叛亂之中能算是“一藩之亂”嗎?在筆者看來,儘管尚可喜駐鎮於廣東的兵力在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倒戈於吳三桂,但就本質上而言,平南王一藩是沒有參與“三藩之亂”的。而作為尚可喜的長子尚之信,儘管是挑起最後一藩叛亂的主要角色,但他並沒有朝廷冊封的平南王之爵位,且尚可喜的立場自始至終都是與朝廷站在一起的,即尚之信平南王的位子是名不順,言不正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三藩之亂”在命名上存在著這一不夠嚴謹的地方,如果改為“二藩之戰”或“二藩之亂”的話其實更為實至名歸。這一點既是對平南王尚可喜至死不渝的尊重,亦是對清王朝胸懷寬廣的體現。但令人遺憾的是,歷史的執筆者並沒有這麼做。

談談“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與其他兩位藩王“立場”的差異性

荷蘭人筆下的耿繼茂(耿精忠之子)

03、進一步探析尚可喜在“三藩之亂”中與其餘兩位藩王的不同之處

眾所周知,尚可喜上書朝廷請歸遼東是“三藩之亂”爆發的序幕。而在文章前面筆者也曾說過,尚可喜之所以要請歸遼東其真實目的無非是為了保存其自身的名譽,以防被長子尚之信日後挑出禍端從而連累到自己。隨後,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也效仿尚可喜相繼上書朝廷請求撤藩,而這兩位藩王的目的則與尚可喜有著根本上的差別。即尚可喜上書的目的是為了保存名譽,防止被尚之信拖累,而吳三桂和耿精忠上書朝廷的真實意圖則是為了打消朝廷的疑慮,從而使其更安心地做他們的“藩王之夢”。只可惜,年輕的康熙皇帝將計就計,索性批准了此二人的請求,此舉令吳三桂和耿精忠頓時不知所措,以至於最終鋌而走險走上叛變的道路。因此,嚴格意義上講尚可喜與吳三桂、耿精忠之間從這一點上來看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談談“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與其他兩位藩王“立場”的差異性

荷蘭人筆下的尚可喜

參考文獻:

《清聖祖實錄》

勒德洪:《平定三逆方略》

王戎苼:《清代簡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