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祕密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創建於 2019年08月29日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本人認為,美國經濟以下面臨的將至少是70、80年代級別的中型調整,而且有超過99%的可能這個中型調整將是一個20、30年代級別大型調整的前奏,這個大型調整的巨大殺傷力將在2019年達到高峰。

到了2019年,1929年的悲慘時刻將在美國重演,這個事件剛好是90年,而這90年的一半1974年,其附近產生了所謂石油危機的中型調整,而其3/4位置出現的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纏中說禪

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此刻,經濟危機似乎仍像天邊的一朵烏雲,隱約,但依然遙不可及,美股在跌跌撞撞中還創出了新高。

這一次,我們能夠逃脫宿命嗎?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人類歷史上的多次經濟危機裡面,總是有著一些耐人尋味的規律。

回顧人類自誕生資本主義這種生產方式以來的數百年曆次大殺傷性危機,我們或許能夠在未來一窺端倪。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一、購買力不足

所有的經濟危機,都要從資本主義出現從那一天起就存在一個根本的問題說起了。

這個問題叫:購買力不足。

按照一個經濟學等式:利潤=商品售價-工資-其他成本,

倒推回來,那就是:商品售價=利潤+工資+其他成本。

這個等式對任何企業都適用。

實際上,“其他成本”一項就是其他企業製造的商品。所以把所有企業放到一起討論的時候,有商品售價=利潤+工資。這說明,如果所有的生產都放在資本主義化的企業裡進行,必然存在一個問題:工資買不光所有商品,必須利潤也加入購買,產銷才能平衡。

這會帶來第二個推論:消費傾向遞減原理。

雖然說賺錢多的人花錢也多,但從比例來看,月薪2000塊的人必然花光收入,6000塊的人最多攢一兩千元,月薪十萬的時候,可以每月攢幾萬存款。等到月入百萬,雖然奢侈品消費已經不少,但佔總收入的比例可能也就是兩三成。

收入更高的人,往往消費就要停滯了。在物質享受上,比爾蓋茨未必和一個國內大房地產商拉開明顯差距。

這咋一看是好事,有錢人不消費,多好啊,為社會節約資源。

但是,這和第一點放在一起看,問題就出來了。利潤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工資分配在大多數人手裡。

工資基本都花掉了,但利潤大部分沒有被花出去,勢必造成這樣的局面:商品售價>老闆的消費+工人的消費。商品不可能在這個體系內都賣出去。

賣不出去怎麼辦?老闆的第一反應是減產避免虧損。

可減產不僅少造東西,而且少開了工資。工人沒了工資自然就不買東西。結果,從全社會來看,購買力減少的比例比商品減少的比例還高。各行業的老闆只能下意識地再裁員,再限產。

這樣的惡性轉下去,經濟就崩潰了。

1929年的經濟危機就是這個原理。只要任何人立足於體系內解決問題,問題就繞不開。

二、黃金與東方救世界

當然了,這個問題在工業化之前並不嚴重。沒有工業化的年月,個人生產率很低,個人消費卻有下限,總不能讓人餓死。所以,剩餘產品再多也不是大事,在本土挖點金礦、打幾仗就足夠提供需求了。

19世紀初,工業革命完成,而且立刻和資本主義結合。從此工人可以造出遠超過自己基本需求的物資,人類開始不停的操心生產過剩——雖然很蛋疼。

1825年左右,英國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因為工廠紛紛減產關門,機器設備的價格跌到和廢鐵差不多。

不過這個時候英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工業國,競爭起來,其他歐洲國家不是對手,所以英國可以努力地對外擴展市場,通過對外傾銷來解決問題。所以危機一兩年就過去,接下來又是十來年的繁榮。

等到1837年危機,事情就不一樣了,不光英國學會了用機器生產,德國法國美國也照貓畫虎地開始搞工業。英國沒法在老朋友身上找市場了,所以這次危機時間很長,持續了6年,各國的工業規模都縮減了一半以上。經濟縮減的趨勢直到1843年才勉強恢復過來。危機後面的繁榮年代僅僅持續了4年,1847年又爆發了一次危機。

1847年的危機非同一般,首先一個特徵就是危機持續的時間已經比繁榮年代長了,這在社會心理上是個極大的打擊——普通人覺得沒盼頭。

其次這次危機沒有放過任何國家,只要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的國家統統大崩盤大失業,機械、鋼鐵等新興產業的規模壓縮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最後是什麼原因緩解了這場危機?

說起來,危機緩解的第一個原因其實很搞笑,那就是金礦。

1848年,舊金山發現金礦,1851年,墨爾本也發現金礦。這兩個地方當時都是山高皇帝遠的無政府狀態,而且金礦埋深不算太大,不用太大投資就能直接挖礦石。甚至不打洞都能在河床裡面淘金。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於是全世界的窮漢子蜂擁而入,希望能一夜翻身。前者因此被中國人稱為“舊金山”,後者則是“新金山”。

美洲牛仔們有刀有槍,澳洲歷來就是囚犯流放之地,居民兇悍無比,這樣的地方,不管是先佔礦脈的地主還是後來的財團,都沒法把金礦變成少數人的財源,只能眼睜睜看著近百萬好漢滿地發財。

許多海船到了美洲和澳洲,夜裡一半低薪水手逃下船去淘金,船長一覺醒來連船都開不走。

這種淘金潮對世界有什麼好處?沒啥好處,黃金不能吃不能穿,從整個世界的角度來說,糧食沒多一粒,棉紗沒多一根,倒是少了成千上萬的精壯人口搞生產。有害無益。

但是對淘金潮對資本主義的世界有啥好處?救命之恩。

資本主義缺的就是需求,而需求的來源就是消費者手裡得有足夠的貨幣。

在金本位時代,黃金就是購買力!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當然,根據前面說的消費遞減原理,這些黃金要是集中在幾個大礦主手裡,那只是給富人的城堡裡增加了金磚收藏,也增加不了多少購買力。

但偏偏,澳洲和美洲的金礦都在蠻荒之地,分散到了無數淘金者的身上,他們拿出來的黃金就是響噹噹的購買力。

這就好比上帝僱傭了這些人口,給整個資本主義注入硬通貨,於是購銷兩旺,經濟危機一下子就緩解了。

以天賜黃金的方式來緩解危機,聽起來很美好,實際上是個很扯蛋的事情。理由還是上面說的。黃金不能吃不能穿,反而要消耗勞動力,居然能緩解危機,促進繁榮。

這說明經濟危機的問題根本不是物質,而是人類自己給自己找彆扭。黃金救世界,反映的是資本主義的荒謬性。

金礦救得了一時,救不得一世。慢慢地,淺層黃金開始減少,礦區也漸漸建立“秩序”,淘金變成了少數人發財,多數人賣苦力的採金。這樣的金礦即便還繼續出產黃金,也不像當年那麼有效了。可工業能力翻了幾番的資本主義還是需要外來的購買力,咋辦?

其實世界上還有一個更大的金礦:東方。

大航海時代之後,歐洲人發現了美洲,那邊文明程度低,採礦能力差,好多在歐亞大陸已經早就開盡的礦產還完全沒動。所以歐洲從美洲弄到了鉅額黃金——用來買更多的中國貨。

到19世紀初工業革命爆發的時候,基本上歐洲從美洲弄到的以萬噸計算的金銀,大多數又流到了東方。這些金銀最終流入了中國,讓中國同樣資本主義化的工商業如虎添翼,繼續在中國的手工業和商業裡流通。

這就是列強發動戰爭的本質,因為要打開中國的進口市場,把這些錢賺出來,中國掏出來的每一兩銀子都是給西方工業資本主義救命的購買力。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巨大的市場給西方世界又續了一百多年的命,把東方這兩個大國的購買力續完之後,1929年也快了。

三、“不得不”的投資

當然,從資本主義的角度說,資本家的利潤不加入購買就不能平衡購買力。資本家靠奢侈消費肯定是消費不了那麼多的利潤,但是資本家還可以投資。

所謂投資,就是資本家把積存的利潤拿出來僱人、買東西,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生產質量。如果資本家樂意不存錢一心投資,那麼經濟危機也是可以緩解的。

但是,投資的目標不是投資,造更多的商品也不是目標,最終的目標是要牟利賺錢,也就是把商品賣出去。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市場稍微萎縮一點,投資的傾向就會減弱。

投資減少了,工人的工資也會減少。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過程。如果讓經濟部門自行決策的話,脆弱的平衡很容易瞬間轉為雪崩。

事實上,從長期來看,投資是給資本家創造更強大的生產力,勢必要造成更嚴重的過剩。

所以說,光是鼓勵資本家投資還不能解決問題,必須有一個“不得不投資”的條件,投資才能成為緩解經濟危機的因素。

科技進步就是這麼一個合適的條件。一旦社會上出現了促進生產的新技術,所有資本家都擔心別人先採用,自己被淘汰。所以,不管有沒有預期市場,都必須投資。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投資信心,或者說投資壓力就這麼被維持住了,不會輕易地落入循環下降的陷阱。直到技術進步普及到整個社會。這其實也是個奇怪的現象,技術進步不是通過促進生產來給社會帶來好處,而是通過“不得不”投資的壓力來保證社會不崩潰。這個繞出去的大彎子就是資本主義的問題所在。

工業革命不僅改造了生產,還給科研帶來了標準化的實驗條件。所以19世紀是一個科技大進步的時代。投入不大,進展明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幾十年,以內燃機和電力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就開始萌芽了。科技進步這根鞭子總是抽著資本家投資,所以供需總是平衡。危機持續個一兩年,新科技就能出來救駕。

可以隨便淘金的金礦、工業化軍隊帶來的新增富庶殖民地,連續科技進步帶來的投資熱潮。

這三個因素放在一起,就是資本主義從1848混到1914的原因。1848年的危機因此拖了大半個世紀也沒爆發。

四、“三因素”作用弱化

但是資本主義的健康膚色下也有隱患——三個避免危機的因素都開始弱化。

首先說金礦,淺層金礦越採越少是必然的。這也是新大陸才有這麼多金礦的原因——舊大陸的已經採光了。但是新大陸的淺層金礦也越來越少,帝國勢力越來越強大,結果就是新發現的金礦大多被少數人霸住。

比如英國人為了南非金礦打布爾戰爭,出動了40萬軍隊。辛辛苦苦搶來的金礦怎能容你窮人亂挖?結果必然是權貴跑馬圈地,大資本投入昂貴的機器開採。這樣出來的黃金不像1848年淘金潮那樣促進購買力,只能加劇社會的收入分化。金礦這一條不好用了。

殖民地增長也同樣出了問題。地球就那麼大,不能隔幾年就發現一個新大陸,更不能指望隔幾年就征服一箇中國這種4億人口的市場。但工業化和剩餘產品隔上幾十年就翻一番,等到殖民地已經沒有任何產業,等到過去幾百年東方國家賺到的金銀榨乾。到哪去給資本主義找外部市場?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到了19世紀末,像樣的殖民地都開發完了。只有非洲內地還算空白。但是非洲人口已經被黑奴貿易掠奪了不少,剩下的人口窮困分散,也沒啥像樣的購買力。所以非洲是南極之外最後一塊沒瓜分的土地。

這樣的土地,1870年後也被飢不擇食的列強一舉瓜分。因為分的太快,所以好多籤協議的人根本沒時間去現場考察,也不知道要劃分的地方是山是川,只能在地圖上橫平豎直的劃線。現在看世界地圖,非洲的國界大多還是一條條的直線段相連,這就是那個時代的遺蹟。

甚至原有的殖民地也撐不住了。本來清政府、奧斯曼土耳其政府、波斯、墨西哥這些國家的政府已經習慣了當買辦,當殖民列強代理人的職務,從殖民侵略之初的動盪中開始穩定下來。

結果到了1910年前後,挨個革命,中國辛亥革命趕走皇上,土耳其把蘇丹扔到籠子裡當傀儡,波斯議會趕走了國王,墨西哥人推出革命制度黨上臺,就連一向乖巧的印度都出現全國罷工遊行。革命扎堆說明列強們已經榨乾了殖民地,下一步咋辦?

當然,還有技術進步帶來的投資。但科技增長也不再靠得住。前面說科技促進投資,這話有個隱含前提——科技本身不是投資。否則市場稍微波動一下,投資意願就下降,科技進步也放緩,自然就沒法逼著資本持續把利潤拿出來花,購買力缺口就回來了。

19世紀的科技門檻低,搞科技開發不咋費錢,幾個愛好者直接攢個小作坊就能開工。製造第一輛汽車的卡爾-本茨用媳婦的嫁妝和首飾就填上了開發汽車的成本;愛迪生當報務員,省吃儉用就能開發出第一項專利。

哪個時代都不缺技術宅男省吃儉用玩機器,既然開發工業技術花不了幾個錢,宅男們玩的就上層次,19世紀的科技自然出現突破,逼著所有資本家努力投資,客觀上補了購買力的缺口。

1900年前後,情況出現了變化。已有的科技門類越來越多,科技開發成本打著滾地往上漲。萊特兄弟雖然也是技術宅男,但人家也同時是自行車製造商,是非常有錢的工廠主,自己修了風洞來測試各種機翼,這才在1903年試飛了飛機。

馬可尼雖然是自費開發無線電,但他母親是英國貴族,老爸是超級大地產主。他家有錢到什麼程度?馬可尼實驗無線電,通訊距離好幾公里,發報機和收報機還都在自家鄉間別墅的地界上。這樣的富豪才玩得起科研。說明科研離個人越來越遠了。

愛迪生年輕的時候單打獨鬥,發了財之後反而必須掛靠大財團,才能建立幾百工程師協作的實驗室,號稱學霸。他在門羅公園的實驗室,一次火災就損失4百萬美元,摺合現在6億美元。

這樣的科研活動本身就是企業的超級投資行為。個人的興趣、技術不再起主導作用,企業的意願才是科研突破的發動機。

20世紀後,科研也成了投資,企業投資之前就必須考慮能不能賺錢——要是沒市場的話,高科技也一樣賠錢。所以,19世紀是科研突破推動投資,20世紀初的科研本身就是投資,自然也受市場需求壓制。

科研,尤其是距離產品較遠的基礎科研也被卡死在市場不足的怪圈裡。一旦市場波動,也會和投資互相拖累著減速。最後問題還是回到了消費不足,市場不足的死結上。

19世紀後期的資本主義三條腿走路,欣欣向榮,結果到20世紀,三條腿都殘廢了,經濟危機還會遠嗎?

五、戰爭

在經濟危機徹底爆發之前,大家都拖著殘廢的腿,想去別的強國手裡搶根柺棍——新增殖民地,好增加外部購買力,多混幾年。更直接一點的想法就是或者乾脆滅了別的資本主義強國,以減少別人供給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市場。這兩個想法哪一條都意味著戰爭。兩條一起實施?1914年,世界大戰開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不多說,只說結果。從增加殖民地的角度來說,戰敗的德國交出了在非洲太平洋的一些窮鄉僻壤。從消滅工業的角度來說,法國北部和比利時被打成了廢墟。

本來戰勝國還想拆了德國的工業,又怕德國因此革命,加入蘇聯,因此沒拆。

結果,世界上工業國一個都沒少,市場還是那麼多。等到資本主義列強把大戰損失的那點機器補回來,經濟危機還是跑不了。

所以,1929年,世界大戰結束才10年,真正的經濟危機如約而至。破壞力強悍到世界大戰都只是預演。

美國的工業水平幾個月就倒退到19世紀,銀行業破產,410億存款去擠兌60億現金,總統開支票都兌不到紙幣。德國失業人口加半失業人口占了總數的2/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咬牙頂住了金本位,等到大蕭條來也得廢除。從1929年到1933年,全世界都以為資本主義要結束了。

課本上會告訴你,是羅斯福新政把美國拉出了經濟危機的泥潭。你信嗎?我反正是不信的。

1929年經濟危機真正的解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逃不開的魔咒—經濟危機中的秘密


戰爭,對於交戰一方是殘酷的,但是對於觀戰方卻是幸福的。

經濟危機歸根到底是“供給和需求”的嚴重失衡,而戰爭是解決供需失衡的有效辦法,戰爭產生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車輛、藥品等裝備、人力、資金需求,更因為交戰摧毀了供給能力,進一步放大。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開始,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打響,歐洲、亞洲、非洲幾乎所有國家全部捲入戰爭,僅有孤懸南美的美國得以遠離戰爭。

戰爭導致工業製成品需求快速增長,美國過剩的生產能力迅速被消化,甚至供不應求,出口不斷增加,就業持續回升,經濟重回快速增長渠道,美國進入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其中41年到43年GDP平均增速連續三年達到讓人瞠目結舌的17%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龐大的破壞力幾乎摧毀了整個歐洲和亞洲,1945年戰爭結束,海外需求迅速下降,美國經濟應聲而落重回負增長,為了避免出現新的經濟危機,美國從1948年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國家戰後重建,而馬歇爾計劃提供的援助中的很大一部分,正是被歐洲人用來進口來自美國的工業品和原料的。

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贏家,美國不但最後打贏了戰爭,而且在經濟上美國發了戰爭財,據統計數據顯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美國擁有的黃金佔當時世界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75%以上,幾乎全世界的黃金都通過戰爭這個機制流到了美國。而美國的崛起,是站在被戰爭摧毀的歐洲和亞洲的肩膀上,美國走出大蕭條的真正動力也源於此。

儘管我們都覺得現在全世界的央行已經從1929年的經濟危機中學到了足夠多的東西,但是,引發那次危機的核心變量,現在變了嗎?

六、細思極恐

美國的通脹為什麼在2008年的若干輪QE之後一直起不來,不正是因為錢都被集中到富人手裡,富人更富,窮人更窮,所謂的中產不斷墮落成窮人,所以,購買力才一直起不來。購買力起不來通脹就一直在低位徘徊。

同時,主導第三次科技的很多定律,像半導體行業的摩爾定律,也正在逐步逼近自己的極限,除了少數領域,我們已經幾十年沒有產生過像相對論、量子力學那樣的革命性理論。

相反,各種旁氏騙局和債務危機都開始有蔓延的跡象,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

也許人類有足夠的能力去減緩經濟的週期,但是要來的東西,逃不掉的總歸是逃不掉的。


——讀後感

買入=賣出

儲蓄+工資=消費(買入)

消費=企業收入(賣出)=利潤+工資

儲蓄+工資=消費=利潤+工資=資本+工資

合併式:儲蓄=資本,錢會從大眾的儲蓄賬號流失,進入少數人的賬號。

因此,儲蓄不足一直是困擾人類發展的頑疾。

更直接說,貨幣不足一直是困擾人類發展的頑疾。

很多人會感到詫異:當前明明是貨幣氾濫,怎麼說貨幣不足呢?

答案實際很簡單:貨幣是債務伴生的產物,貨幣不足,才要舉債,舉債伴生出的貨幣,依然不足以償還新債務。

這就陷入了越缺錢,越借債,越借債,越缺錢的惡性循環之中。

在過去,只有發現大量的白銀和黃金,才能走出這一惡性循環。

在現在,只有將舉債成本清零,才能把生產能力轉化為提貨權,通過工資和獎金直接進入員工與勞動者賬號,才能使儲蓄變得真正充盈。

儲蓄真正充盈,才能使經濟循環獲得重新開啟。

如何使舉債成本清零?

答案是通過全民控股的公共網絡發行提貨權。

自己的提貨權是自己的產品欠條,是債務。

別人的提貨權是別人的產品欠條,是資產。

把所有自己的提貨權存入別人的賬號,每個自己賬號獲得的都是資產。

通過提貨權兌換衍生出的資產,實際與發現超級金礦無差別。

都可以解決儲蓄不足的頑疾。

因為公共網絡邊際成本為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