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去世时,皇太极逼迫阿巴亥殉葬,多尔衮为何不反抗?

小末末末


小崔说历史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首先来了解一下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究竟是必须的还是被逼的?如果是必须的,那么多尔衮(他们兄弟三个)就必须得老老实实地接受这个结果;如果是被逼的,才有“多尔衮(他们兄弟三个)为何不反抗?”这个话题的成立。

清朝祖制,皇帝驾崩后妃殉葬是可以的,但有过生育的妃子可以排除在外。当时,大妃阿巴亥已经生育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皇子,况且阿巴亥——这位大妃还是努尔哈赤生前十分宠爱的。可见,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不符合祖制,也肯定非努尔哈赤本人和阿巴亥本人的意思。所以,这只能是皇太极(他们几个)出于政治和权力的需要,设计逼死了阿巴亥。

那么,多尔衮他们兄弟三个为什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被皇太极他们逼死而不反抗呢?这要根据当时诸多的客观因素来分析。首先是多尔衮他们几个没有皇太极年龄大。皇太极即位时已经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当时阿济格才二十二岁,多尔衮十五岁,多铎才十三岁。几个刚成年或刚成家的年轻人,拿什么来和皇太极那么强势的人来比划?

其次是多尔衮兄弟几个没有皇太极他们几个军功多。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一成年就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攻无不克;抚顺之战的胜利,对后金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皇太极的献计献策及亲临战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萨尔浒之战等等。皇太极经历的恶战硬仗不计其数且均有赫赫战功。而这时的多尔衮兄弟几个还在襁褓之中或是还没有出生。

再就是多尔衮兄弟几个没有皇太极他们势力强。努尔哈赤死后,拥立皇太极即位或没有明确反对意见的人有:大贝勒代善极其父子三个,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尔古泰等一众朝中显赫人物(当然他们中有的人后来也被皇太极逼死或整倒了)。而反观多尔衮他们仅仅只有兄弟三个,唯一可算作后援的大妃——阿巴亥——自个的母亲都被人设计殉葬了,要反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最后是多尔兄弟几个没有皇太极他们兵力众。大贝勒代善极其父子三个,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尔古泰,还有皇太极本人,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兵权,每人手里至少都有一旗人马。反观多尔衮兄弟几个,本来按阿济格的年龄和地位是应该掌握一旗人马的,却因为他“无脑”,所以并没有获得旗主的权位。同时,多尔衮、多铎又因为年幼,也只拥有十五个牛录的人马。总之,兵权小,没有本钱去和皇太极对抗。

以上四点基本就是皇太极逼迫阿巴亥殉葬,多尔衮为不反抗的原因。其实,与其说是多尔衮不敢反抗皇太极,还不如说是多尔衮不愿去反抗皇太极。看似一字之差,结果却是迥异。如果当时多尔衮不自量力硬要去反抗皇太极,那不是一个反抗不过的小问题,而是一个连性命都难保的大问题。多尔衮理智地选择了不反抗,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在顺治一朝确立了自己一言九鼎的地位。历史证明多尔衮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


努尔哈赤一共有16个儿子,他的大妃便是阿巴亥,在清朝大妃就相当于皇后的意思,阿巴亥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继承人是皇太极,皇太极是他的第八子母亲为赫纳拉氏,在皇太极的安排之下,他要求阿巴亥殉葬而死,根据很多野史的说法和推测,其实阿巴亥是被皇太极逼死的,或许努尔哈赤并没有要她殉葬。


清朝虽然也有殉葬的传统,但殉葬的都是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

阿巴亥生了三个儿子,而且又是大妃,从来没有让皇后殉葬的道理,所以面对此情此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为什么不阻止皇太极,反对母亲为父亲殉葬呢?

年岁上小

努尔哈赤去世时,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就算多尔衮和多铎比较小,但阿济格已经22岁了,完全可以反抗啊,其实在古代一般男子15岁就成亲了,女子12岁就嫁人了,所以这三个儿子都不算小了,为什么他们都不为母亲争取活下去的权力呢?



没有兵权 无法叫板

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这三兄弟都没有权力,当时后金的八旗中,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都有兵权,而且还是旗主,手中没了兵权,自然说话不硬气,也就敢跟皇太极把事情闹僵。

先皇指定殉葬也有可能

甚至他们三兄弟认为,父亲努尔哈赤真的让母亲殉葬,因为母亲曾经跟代善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很可能两人有染,父亲要母亲殉葬也不是不可能。



阿巴亥作为多尔衮等人的母亲,或许她自愿赴死,她不愿让三个儿子跟皇太极翻脸,而且很可能她以自身的殉葬跟皇太极达成交易,让多尔衮和多铎担任正白旗、镶白旗的旗主,后来两人果然通过努力,慢慢掌握了权力,尤其是多尔衮后来在顺治期间独掌大权,从这个角度来说,阿巴亥的殉葬也是很值得的了。

历史我们也只能猜测分析,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历史早知道


前言:阿巴亥死时,多尔衮年仅14周岁,身边没有忠诚的追随者,手中又无兵权;在皇太极已经联合了诸王贝勒、实力强大、掌控了后金形势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多尔衮又能作出什么样的反抗呢!

(多尔衮画像)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一生中的最爱。

努尔哈赤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尽头,紧急召见远在沈阳的阿巴亥,对她作了最后的政治交待。

皇太极本来就对阿巴亥深以为恨,因为阿巴亥当初夺走了父汗努尔哈赤对他的母亲叶赫那拉氏的宠爱;现在努尔哈赤在临死前又紧急招来阿巴亥,密谈了很长时间;皇太极和其他诸王贝勒都担心努尔哈赤给阿巴亥留下了对他们不利的政治遗嘱。于是,皇太极等人就联起手来,假传汗命,逼迫阿巴亥立刻为努尔哈赤殉葬。

(皇太极画像)

努尔哈赤对阿巴亥情有独钟,不但对她极为宠爱,而且对他的三个儿子也特别的厚爱。小小年纪,就让他们跻身于后金九大贵族之列,地位特别显赫。

对此,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都是内心极不平衡。因为他们都多年追随努尔哈赤舍生忘死、浴血搏杀,才打下了后金的江山社稷。而阿巴亥的儿子们,除了阿济格长大后立下了些许战功,多尔衮、多铎年纪幼小,寸功未立,竟然都得到了如此尊贵的身份地位,这实在是让人心中愤愤不平。

努尔哈赤临终前约见阿巴亥密谈,更使皇太极等人惊恐异常。一旦努尔哈赤遗命阿巴亥的儿子为政治继承人,那么,他们的利益势必要受到严重的侵犯。因此,在一代枭雄皇太极的阴谋操纵下,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立即合起伙儿来,在努尔哈赤死后仅仅十来个小时,他们就发动袭击,假传努尔哈赤的汗命,逼迫阿巴亥自杀殉葬。

(阿巴亥画像)

阿巴亥丝毫没有政治警惕性,在皇太极等手握重兵的贝勒们的威逼之下,毫无还击之力。最后,阿巴亥无奈之余,只得哀求皇太极:“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

在得到了皇太极恩待多尔衮、多铎的誓言之后,阿巴亥极不情愿地自杀了。

结语:当年的多尔衮年纪幼小,懵懂无知,不但没有站出来反抗,反而还和多铎一起催促母亲,要求母亲赶快遵从父汗努尔哈赤的遗命:自杀殉葬。多尔衮和多铎的无知行为,令阿巴亥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直到多年以后,满清已经入关,多尔衮独掌了清廷的朝政大权。他曾经恨恨地说过一句话:“太宗之位,本系夺立。”这句话,真是意味深长啊......


品茗读史


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被袁崇焕统帅的明朝军队的大炮击中,不治身亡。努尔哈赤的死十分突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当时陪在努尔哈赤身边的只有阿巴亥,所以阿巴亥在当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如果她说努尔哈赤在临死之前指定了某个人接班就任新的大汗,那其他几个争夺汗位的人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这个阿巴亥对于争取汗位资格的人来说具有巨大的威胁,所以谁当上新的大汗都会及早处死这个人。

阿巴亥12岁嫁给努尔哈赤,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多尔衮才14岁,还是个小屁孩,怎么能和能征惯战的四大贝勒竞争。

所以当时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四大贝勒,就按照努尔哈赤定下的众人推举的原则,确定了新的大汗就是皇太极。皇太极一当上后金的大汗,就感觉到了阿巴亥的威胁,这个人是努尔哈赤死前唯一陪伴在其身边的人。

所以她说出的任何关于谁继承汗位的话,都是对皇太极的致命打击,所以皇太极必须迅速除掉这个人。

怎么除掉呢?皇太极等人想了一个办法,让这个阿巴亥殉葬,也就是自杀之后陪葬努尔哈赤,但是后金的殉葬制度是有一些明文规定的,比如说正妻殉葬的话要求自愿,不能强迫。

这个皇太极强迫阿巴亥殉葬就严重违反了后金的殉葬制度,而且还有规定,如果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的不殉葬。当时的多尔衮才14岁,他的弟弟多铎更小,所以是不应该殉葬的。

但是为了皇权还顾及什么殉葬制度不制度,所以皇太极成为新的后金大汗之后,立即采取措施逼迫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当时是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被皇太极的猝不及防的一击命中了要害,已经无力回天了,她的大儿子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在如同虎穴狼窝的后金朝廷里,是没有发言权的,另外两个儿子还小,所以阿巴亥只能自杀,死前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皇太极把自己的两个儿子照顾好。

阿巴亥一死,皇太极的位子就稳了,任何人都不能挑战他的地位了。多尔衮虽然掌握着正白旗,但是他本身年纪太小,根本就不是那些掌握大权的人的对手,他敢造反立马会被皇太极杀掉。

皇太极敢逼死阿巴亥说明他是有恃无恐的,肯定对阿巴亥的利害关系人采取了控制措施,比如说严密监视,特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以及他们掌握的军队,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动,肯定会毫不留情的予以消灭,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会进一步的逼迫阿巴亥自杀。

否则一旦阿巴亥被自己的儿子保护起来,以努尔哈赤遗嘱的名义推一个儿子继承汗位,那皇太极就不好办了,所以,逼死阿巴亥只是整个计划的最后一步,其他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才会采取这个措施。否则,一旦打草惊蛇,出现变局,皇太极很可能失败。


小小嬴政


翻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来到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二日上午7:00——9:00。

这个时间段是大妃阿巴亥(相当于皇后)最难过、最绝望的时刻。37岁的阿巴亥正在屋子里坐着,皇太极等众王突然冲入她的屋子,向她传达努尔哈赤的遗言:“俟吾终,必令之殉。”努尔哈赤刚刚死亡,这是众王在令她殉葬啊!



阿巴亥一张绝美的脸上写满惊诧、难过、哀怨,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正在支支吾吾地犹豫着,诸王接着说:“先帝下了命令,不从不行。”然后命人给她换上礼服,衣服上挂满珠宝。

无奈、绝望的阿巴亥只好对诸王说,“我12岁就嫁给先帝,享尽荣华,先帝走了,我不能离开他,愿在地下陪他,我的两个小儿子多尔衮、多铎,请帮我抚养。”

说完这些,她怀着对尘世的留恋和爱子的牵挂自尽身亡(一说被用弓弦勒死)。——《太祖武皇帝实录》

当时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大儿子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二儿子多尔衮15岁;小儿子多铎13岁。当皇太极逼迫阿巴亥殉葬时,不但多尔衮没有反抗,阿巴亥的其他两个儿子也没有反抗,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惨死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阿巴亥和代善的要命绯闻,让多尔衮和自己兄弟相信赐死母亲是父亲的遗言。

阿巴亥30岁时被人恶告,说她和努尔哈赤的长子、准太子代善有不同寻常的关系,说她“深夜幽会”、“眉来眼去”。努尔哈赤气的差点背过气去,他一怒找了个私藏金银的罪名将阿巴亥娘仨关进了小木屋。有了这么一件不光彩的事,多尔衮三兄弟(多尔衮和多泽年幼,阿济格缺少智慧,没脑子,性格粗暴)也相信父亲的遗言是真的。阿巴亥丰姿绰约,善妒,常惹努尔哈赤生气。再加上她很不安分,努尔哈赤担心留下她会危害国家,因此努尔哈赤就对诸位王公贝勒留下遗嘱:“我死后,一定要让她殉葬。 ”

《太祖武皇帝实录》: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二、多尔衮和兄弟无法和皇太极的团队抗衡

逼死阿巴亥的代善集团、阿敏、老五莽古尔泰、老八皇太极已经组团,政权在握,兵强马壮。因阿巴亥性格太强势又爱妒忌,肯定得罪人众多,遭到大家记恨,这次他们抓住机会,不弄死阿巴亥绝不罢休。而此时的阿巴亥和她的儿子们权利弱小,如果和这些人斗就是鸡蛋碰石头,自身难保。35岁的皇太极既然敢带领一班人闯入后宫,说明早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多尔衮和他的兄弟根本无法摆平他们。



三、阿巴该护犊情深,为了保全儿子选择了殉葬,不让儿子反抗

阿巴亥不仅“丰姿貌美”而且“机变”,她深知,如果反抗必死无疑,不但自己会死,自己的三个儿子、包括所有的亲人、心腹都会受到牵连甚至一同死亡。她为了保全儿子,尤其是保全幼子:多尔衮和多铎,她说:“我的两个小儿子多尔衮、多铎,请帮我抚养”,阿巴亥对皇太极一等人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自己可以体面地去殉葬,但是你们一定要保全我的儿子。皇太极诸王泣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

“要我殉葬就要保全我的儿子”,可见这就是阿巴亥和皇太极等人的一个交易,交易达成。多尔衮和他的兄弟如果反抗阿巴亥自然会阻止的。


就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阿巴亥挣扎无效香消玉损,但她保全了她的儿子,后来多尔衮担任正白旗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成为摄政王辅佐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掌控着整个大清。

多泽担任镶白旗的旗主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小姐姐讲史


一代枭雄奴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

一众王爷来到努尔哈赤37岁的大妃阿巴亥面前,向她宣布老汗王的遗言旨:“俟吾终,必令之殉。”

我们都知道多尔衮在清朝权倾天下,他为什么不保护母亲呢?

原因有三。

第一,有努尔哈赤的遗旨,多尔衮兄弟不能违抗。

《太祖武皇帝实录》: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是老汗王要求阿巴亥死,阿巴亥不能不死,而她的三个儿子也不能反抗。

阿巴亥说:“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幼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

阿巴亥的请求得到了在场王爷的同意,他们答应阿巴亥照顾多尔衮和多铎。

于是阿巴亥盛装而死。

古代人有浓厚的忠君思想,因此即使在后来,多尔衮成为皇太极倚重的贝勒,他也没有因为母亲殉葬而怨恨皇太极。多尔衮对皇太极比较忠诚。

第二,阿巴亥的儿子年幼,没有实权。

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但是多尔衮只有15岁,多铎只有13岁。虽然三兄弟都是贝勒,但是他们对部队的控制权不强。不足以和四大贝勒抗衡,一旦起冲突,多尔衮三兄弟必死无疑。

阿济格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他有勇无谋,想不到母亲殉葬也许是哥哥们假传圣旨。根本没想过反抗。

三,如果三兄弟造反,那么阿巴亥就白死了。

阿巴亥毅然赴死,就是为了保全两个年幼的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如果多尔衮三兄弟和皇太极对抗,那么阿巴亥就白牺牲自己了。


润杨阆苑


阿巴亥的历史结局:殉葬。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毒疮突然发作在叆福陵隆恩门鸡堡病逝,他的大福晋阿巴亥很难过,可是最绝望的是没过多久,皇太极等众王突然冲入她的屋子,向她传达努尔哈赤要她殉葬的遗言。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很多人都说殉葬的遗言是假的,这个时候的阿巴亥37岁,正值盛年,可是她无法反抗皇太极势力,不管遗言真假被逼无奈的她都只有殉葬了。她的儿子多尔衮骁勇善战为何不反抗了?阿巴亥当时有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多尔衮只有15岁、多铎13岁。这个时候的多尔衮还太小了无法对抗皇太极集团,阿巴亥死前还提出了要照顾她两个儿子多尔衮和多铎的请求了。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

阿巴亥是乌拉部主满泰的女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出生于乌拉部都城,可是没过多久她的父亲在频繁的战事中被杀了,阿巴亥被叔父布占泰收养。1601年,强悍的努尔哈赤灭了哈达部,布占泰为保住乌拉部不被建州女真所灭,就把刚刚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努尔哈赤,属于典型的政治婚姻。

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已经有了七个妻妾,还大阿巴亥31岁,但是聪慧的阿巴亥却被册封为大福晋。努尔哈赤还是很宠爱阿巴亥的,后来小福晋德因泽给努尔哈赤告发说大福晋阿巴亥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和代善有私情,努尔哈赤一怒之下废黜了她,但是一年之后,努尔哈赤又重新册封她为大妃,由此可见,努尔哈赤还是很宠爱阿巴亥的。

阿巴亥有三个儿子: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这几个孩子都没能救她的命,无法救。

多尔衮为何不反抗?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等众王要阿巴亥殉葬,阿巴亥当然不愿意,可是她却无力反抗,开篇就说了,多尔衮还年幼才15岁了,更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

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

阿巴亥说自己12岁就侍奉努尔哈赤,如今愿意殉葬,但是希望善待她两个幼子多尔衮和多铎。这个时候的阿巴亥无力反抗,多尔衮兄弟几个也不是皇太极等人的对手。这个时候的皇太极已经被推举为汗,而且在处死阿巴亥这件事情上,久经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四大贝勒是一致同意的,大部分的八旗兵也都拥护皇太极,多尔衮兄弟几个也是无力反抗,只得看着母亲殉葬。

阿巴亥被追夺一切尊号。

阿巴亥的儿子多尔衮不仅在生前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母亲,在去世后也还是连累了自己的母亲。战功赫赫的多尔衮后来成了清朝顺治皇帝的摄政王,但是和顺治皇帝的矛盾也很深。

多尔衮去世后没多久,顺治皇帝就剥夺了他的封号,还下令开馆鞭尸。顺治皇帝还不满意了,于是又追夺了多尔衮母亲的一切尊号,更是将阿巴亥逐出了祖父努尔哈赤的太庙。


湘西小木鱼


阿巴亥,乌拉那拉氏,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是多尔衮的生母,史书记载,阿巴亥丰姿貌美,富有机变,颇得努尔哈赤的欢心。

但是后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年轻的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死后不久便为其殉葬而死。

时至今日,阿巴亥殉葬的原因一直都是史学界的一个谜,虽然那个时候女真人有“殉葬”的旧俗,但与汉人之前的传统殉葬相同的是,为君主殉葬者几乎都是地位低下且没有留下子嗣的庶妃,例如与阿巴亥一同殉葬的德因泽与阿济根便是如此。而阿巴亥生前就已经是努尔哈赤的正妻,位居大妃,地位等同于皇后,且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也都非常的优秀,尤其是多尔衮,曾一度成为大清王朝的摄政王,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

既然如此,当初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了阿巴亥的死,而多尔衮面对母亲的死又为何没有作出任何的反抗呢?

关于阿巴亥的死,《太祖武皇帝实录》里明确记载道: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这里面将阿巴亥的死归结为她嫉妒心重,努尔哈赤怕自己死后阿巴亥乱国,这才留下遗言令其殉葬。

但是笔者认为,这个理由看似合理,其实经不住推敲。

首先,如果努尔哈赤担心阿巴亥在自己死后乱国,那为何没有生前处死她以绝后患,而非要等到死后令其殉葬呢(此处可以参考汉武帝诛杀钩弋夫人)?

其次,阿巴亥此前曾因被传与大贝勒代善有染而被努尔哈赤放逐,但是仅过了一年多,阿巴亥便又被努尔哈赤召回,地位一如之前,除此之外,努尔哈赤重伤之际也是连夜召阿巴亥前来,但至于两人谈了什么便不得而知了。但从中也能看出,努尔哈赤生前如此宠爱阿巴亥又怎会忍心令她殉葬?

最后就是,努尔哈赤生前已经让阿巴亥的三个儿子掌管两旗军政,要知道,身为一个女人,阿巴亥若真有乱国的想法,那她的三个儿子将会是她最大的靠山,既然如此,努尔哈赤又何苦这么安排来壮大阿巴亥的实力,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所以,阿巴亥的死绝对不是努尔哈赤的决定,而是皇太极等人的阴谋,那么皇太极为何要逼死阿巴亥?这就牵涉到一个早期满洲女真人的旧俗,即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续娶继母。

阿巴亥与努尔哈赤相差三十多岁,努尔哈赤死时,阿巴亥只有三十六岁,对于自己死后阿巴亥的归宿,努尔哈赤早就做过安排,他也曾说过要让代善续娶阿巴亥并教导她的三个儿子。虽然后期曾出现了阿巴亥与代善私通一事,但笔者并不相信秉性纯良的代善会做出这种事,要知道当时揭发此事的是德因泽,德因泽是努尔哈赤的庶妃且无儿无女,阿巴亥与代善的失势对她来讲没有任何利益可图,她甚至都不能因此而免除殉葬这一悲惨下场,所以笔者认为德因泽诋毁阿巴亥与代善极有可能是借刀杀人,而借她这把刀的人便是皇太极。

当初努尔哈赤曾定下后金实行八贝勒议政制度,这里有一个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元旦由八贝勒在八角殿向努尔哈赤叩拜的记载,出自《满文老档》:

辰时出御八角殿,大贝勒先叩头,其次恩德格尔额驸率众蒙古贝勒叩头,第三阿敏贝勒,第四莽古尔泰贝勒,第五四贝勒,第六阿济格阿哥,第七多铎阿哥,第八阿巴泰阿哥、杜度阿哥,第九岳托阿哥、硕托阿哥。第十抚顺额驸、西乌里额驸率朝鲜官员、汉官员叩头,第十一乌纳格巴克什率八旗众蒙古叩头

以上这些人都是当时后金最核心的几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后金的几大重量级贝勒都出场了,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铎,阿巴泰与杜度,岳托,硕托。

这其中岳托和硕托是代善的儿子,假如代善续娶了阿巴亥,那么阿济格与多铎自然而然也会成为代善一党,如此一来代善将得到八旗中至少四旗的支持,这种情况下,在努尔哈赤死后,便无人能够与代善争夺汗位,而这也是皇太极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为了削弱代善的力量,他谋划了阿巴亥之死。

那么当皇太极等人逼迫阿巴亥殉葬时,多尔衮为何没有出面阻止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当时多尔衮只有15岁难与皇太极抗衡,而且通过上面这份名单也能看出,多尔衮还不是一旗之主,论实力更是不及皇太极,在那种情况下,多尔衮能保住性命已然不错了,他又有什么能力去挽救自己的母亲呢?


咸鱼闲聊


在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为了能够继承大汗之位,逼迫阿巴亥殉葬,之后又打压代善,扫清了所有的政敌。


此时的多尔衮说话没有份量

阿巴亥此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阿济格有二十二岁,刚刚被封为贝勒,二儿子多尔衮有十五岁,三儿子多铎有十三岁。

但不论是阿济格,还是多尔衮,这时候都没有足够的力量与皇太极抗衡,他们在此之前刚刚执掌两黄旗,但却没有实际的掌控权,兵权还是在努尔哈赤手中。

没有兵权导致他们说话没有份量,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他们甚至自己的性命都无法自保,这样又如何能够反抗。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拿出了努尔哈赤的遗诏,以阿巴亥曾和代善私通为由,逼迫她殉葬,顺便也打击了代善。


阿巴亥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多尔衮和多铎的安全

此时的皇太极已经初步掌控了局面,阿巴亥深知此事已经无力回天,因此她提出了一个请求,要求照顾好她的儿子,这是她用自己的生命做出的交换。

“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

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那些亲王贝勒已经达成了共识,阿巴亥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得到其他掌权者的支持,她只能接受殉葬。

而且此时的多尔衮根本无力反抗,甚至连参与议事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被迫的接受现实。


之后多尔衮受封贝勒,并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可以说极受重用,这其中也有阿巴亥的功劳。


东方大史


不是多尔衮不想反抗,而是他没有能力反抗!他当时才十四岁,虽然有努尔哈赤留给他和多铎得两白旗,但奈何实力不济,自身威望也不够!又没人帮他!

其实多尔衮挺悲惨的!母亲被杀!自己喜欢的女人被抢!努尔哈赤传给他的皇位也被他四哥皇太极夺走了!而这一切都只能怪他当时太小!怪努尔哈赤就不能安排好了再去!怪他母亲没有什么势力,不懂得权谋!而皇太极又太老谋深算了!联合诸位贝勒一起夺他的位!致使本来应该属于他的东西被夺走了!他的母亲阿巴亥也就只是传达了努尔哈赤的遗旨!结果却被说成是假传旨意!最后被弓弦勒死给努尔哈赤陪葬了!

当时多尔衮面对着这一切,不知承受着怎样的打击!不能找皇太极报仇,不能显示出对皇太极得不满!不能露出心中的悲伤!他难受的都想去死!但他还是挺过来了!经受了这样的打击让他一下子就他长大了!他开始逐步的进行复仇!

首先自己开始收拾曾经帮助过皇太极的几位贝勒!把他们都给整个不轻,逐步的退出了权利的核心!同时自己南征北战,立下了大量的功劳!在朝廷中培植了许多自己的势力!

在准备的差不多时,皇太极突然死了!他就起来争夺曾经属于他的皇位!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与他进行争夺!双方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最后为了清朝的基业,他们选择了各退一步!从皇太极的小儿子们挑选两个开竞争皇位!最后多尔衮支持曾经自己喜欢的女人庄妃的儿子福临继位!这就是顺治皇帝!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在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后不久,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大明灭亡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多尔衮就率领所有的军队南下,在山海关与李自成大打了一架!最后李自成被击退!就退到了山西!

多尔衮抓住机会入关迁都北京,收编明军,组建绿营对李自成和大明的残余势力作战!进过数年征战终于打垮了他们!

多尔衮在担任摄政王期间不断的想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皇位!但都没成功!

在多尔衮死后,被清朝定义为佞臣!他的家人也被放逐,下场都十分凄凉!虽然他尊贵至极,但却十分的不幸!不得不说他的命运还真是悲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