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应该选择5000块的国企,还是选择8000的私企?

用户133749265


我10年毕业后进入了国企,综合我的工作经验

,我觉得应届毕业生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可以学习和提升自己生存能力的工作,工资多少都是次要的!我建议去国企锻炼。主要从如下几点考虑:

1、国企的规模一般较大,有很大的自我提升空间

一般国企的规模都会优于私企,当然除了那些顶尖行业的私企。如果国企规模大于私企,我建议去国企锻炼。现在只要有一定规模的国企不比以前,规章制度非常全,而且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每一个国企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好多为人处事的方式都跟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极其相似,会对后续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国企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工作,会有定向一帮一的师徒协议,会有很多免费的培训和资料,这些都是国企的优势。

如果私企规模超过国企,那么这个私企业内应该是顶尖的,可以考虑。

2、国企的福利制度完善

国企的工资结构、福利待遇及五险二金都比较健全,工资都会根据行业标准进行修正,公积金、社保都是全额按上限进行缴纳。国家的法定节日都有过节费用,每年的休假会逼着你去休,包括探亲假、年休假等等,企业工会的各种福利也会有很多,企业幸福感比较强。

最重要一点:如果是刚毕业进国企的,你会是国企的自有员工,这相当于“铁饭碗\

小粉小嫩的爸爸


来自一个毕业多年的大姐姐的建议:国企。

1、国企5000,私企8000,虽然私企工资看起来高,但是你还需要比较其他福利的,比如五险一金、节日福利以及年终奖等。说实话,一般国企的福利待遇优于私企,有些私企还没有年终奖,大的私企是有的。

2、国企比较稳定,私企受社会影响较大。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我的一个好友就在国企上班,截止3月初,她们还没有复工,但是工资照样发,而网上报的那么多私企早就开始研究复工,有甚者,开始研究裁员和降薪了。

3、私企工资是高,同时你的工作量也很大,工作时间必须严谨,有个小事需要出去处理一下还得请假,请假还得扣钱。但是国企可能就没这么严格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行走的娃哈哈


要我选的话选国企,刚开始挣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掌握的资源不一样,国企相对要规范,私企相对要灵活,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来说首先要把基础打牢,包括职业习惯,职业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通过在国企两到三年的学习以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职业技能,那时候再考虑是继续在国企干或者去民企干。


地产老兵徐鹏


如果家庭情况比较好,且个人追求收入稳定,建议选择国企。相对而言压力小,且工作待遇稳定。

如果家庭情况一般,且个人有很高的追求,希望赚更多的钱,提升自己的生活层次,建议去私企拼搏。私企比较锻炼人,且凭本事吃饭,有能力的人会收入很高。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应届毕业生进国企相对容易,如果以后再想进国企就难了。所以风险与机遇并存,自己要思考好。

如果家庭状况还可以,建议选择国企稳定,不用承受太大的压力,就像这次疫情,国企的收入仍然是有保障的。


刘耀东


如果中间只有3000元的差距,我建议你选择国企。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企相对于私企稳定,一般来说国企实力雄厚,不会因为一些波折就有大的变故,比如这次的疫情,国企轻易不会因为停工几个月就破产关门,但私企就不一定了。2、国企相对比较规范,对员工的福利、保险等都比较齐全,但私企为了节约成本,一些不是国家强制的福利是不会给员工的。3、国企内部管理相对规范,尤其是大的企业,制度相对成熟,目前对个人成长越来越宽广。4、国企工作压力现在也与以往相比较大了,但私企迫于压力会更大一点,这要看一个人的承压能力。综合以上几点,如果是为了3000元的差距,建议还是选择囯企吧。


燕山刀郎


应届毕业生第一次就业选择还是应该比较慎重的。

有选择的机会证明你的能力和运气还是不错的,如果家里条件比较好,不需要你创造财富,根据自己的性格,如果追求稳定建议选择国企,如果喜欢奋斗,不安于现状,建议你去私企。如果家里条件一般,需要毕业后自己奋斗的,可以选择去私企,私企锻炼人,会学到很多东西,眼界也会宽阔,挣钱也比较快,缺点是不稳定,竞争压力大。

前几天,看过一个32岁华为员工,考到大学当老师了。所以,后期不想在私企,35岁之前还可以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还可以再次回到体质内。

同时,应该也听听家里的建议和意见,毕竟父母的人生阅历还是多,不要一意孤行,因为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

青春是用来奋斗,不是贪图安逸享受的。不管在国企还是私企,都有一群真正干事业的人,愿你若干年后回头看自己,不后悔。


小妤妈妈


万众一心,防疫抗疫!

大家好!我是杨柳依依7485

应届毕业生应该选择5000块的国企,还是选择8000块的私企?我的回答是应届毕业生应该 选择5000块的国企。

选择国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届毕业生刚毕业,刚踏入社会,资历,经验都不足,国企门槛低 ,要求不高,进了国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一视同仁。

2,国企工作稳定,只要你不犯法,不管你迟到,旷工,早退,上班不认真,工作完不成等情况,都不会随便开除人。薪水是固定的,要涨工资大家一起涨,完成了任务得的奖金都有份。所以说是“铁饭碗”。

3,应届毕业生,进入国企,压力会比较底。国企是统筹统购統销,不会给工人很大压力,职工的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没有压抑感,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休息,即使加班,也是大家一起加。

4,应届毕业生,进了国企,不会因为刚来或年轻而待遇不同,社会福利人人有份。逢年过节都有职工福利,暑期还有防暑降温费发,一应俱全的劳保用品,月月都有,还有很多……国企福利就是好。

5,应届毕业生进了国企,社保、医保都有保障,五险一金,缴到退休。生病了只要出个挂号费,其他一律报销。退休了,有稳步上升的退休金养老。连职工的家属都有很多福利可享。

6,国企不管病假、产假,事假工资照发,但奖金没有,因公受伤或殉职,国企都有照顾,享受终身。国企有荣誉感,只要你做出了什么贡献 得到国家认可,你的荣誉一直伴随你,可享受很多特殊待遇。

7,国企工作环境自由,如果不想上班,还可申请停薪留职。上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想换换环境,还可出去尝试新的工作,国企还照样帮你交五险一金。

8,国企有解决住房问题,

交极少的租金,就可住到老。应届毕业生没有钱买房,进入国企,房子解决了,减轻了负担,一生轻松。

综上所述,国企工资虽然没有私企高,但它安逸、平稳,没什么风险,可以保一生温饱。我认为应届毕业生应该选择进国企。大家认为呢?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杨柳依依7485


个人还是比较偏好余私企有几个原因:

1.可能国企比较有保障福利好又稳定但是对于一个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你需要的是有成长的空间和视野,还要有那股子冲劲,我觉得私企能更好的展示个人这方面的才华

2.私企不同于国企他会遇到的问题都要一一解决,这一点会让你学习和解决问题,也会给你以后的人生增加经验

3.私企在对人沟通交流积累人脉竞争力方面都会帮到你,毕竟有人脉才能有机会,有竞争才能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4.私企是个高压环境不错,但是更能展示你的能力,用能力换成好的生活

5.私企的上升空间也比较大如果有能力可以自己独挡一面甚至可以利用自己人脉自己当掌门人

不喜勿喷个人观点,望与采纳



米果巴巴


应届毕业生刚出来就有工作,而且还有可以选择的两个好工作,说明你本人是非常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在刚刚步入社会需要更加谨慎一些,这会影响我们今后的人生走向问题。

选择也就是你走在一个路口,需要你做决定的时候了,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从目前的薪资来看私企有些更好待遇条件,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我家的国情,一个富强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私企薪资高,可是他的其他待遇是否一样呢,而且私企的工作稳定性存在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是如果你想怎么样去工作,去提升自我,需要你考虑。再看看国企,表面上薪资待遇更低,可是国营企业毕竟有更稳定,同时你的父母也可能更喜欢,后期的保障也很有价值。但是从个人发展当面需要更大的努力,和多方面的帮助了。怎么选择请多多考虑,征询多方面意见!望对你有帮助!




填补残魂


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想要得到什么呢?

这些都会影响你的选择。

我们来看下国企和私企的基本区别:

1.稳定性

大家都知道国企比较稳定,一旦你入职,基本是没法辞退你的,即便是辞退,也会按照法律法规给与补偿金,还可以领失业金。

而在私企上班,可能面对的压力会相对大很多,加班加班也是常态。如果你融入不到这个集体中,还会面临对孤立的境地,最后可能就要自己辞职了。

记住一般私企不会主动辞退员工,而是会采取明升暗降、调岗等多种手段逼迫人离职。

2.工资待遇

首先,要先确定私企的类型、规模及规范化程度。

国企都是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的,享受五险二金、节日福利、双休等各种待遇,可别小看了这二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这可关系到你买房以及将来的退休金,这就是和普通私企员工的巨大差别所在啊。

私企方面,则有好有坏,但只有极小部分有五险二金,五险一金也较少,五险还算多,可没有社保的也不在少数哦。至于双休,问问那些企业主吧,有多少是有正常双休的,别说996,8107都有哦。

可见你看到的私企8000,大概就是实的8000,除去社保,拿到手的可能看着也挺多。

国企看似只有5000,但这背后是隐形的待遇,是你当前所想不到的,是你将来住房和退休的保障。

3.平台

其实大部分国企平台都较大吧,因为都是国家的单位,不同单位的调动也很正常。可私企不一样啊,你在这家单位就是这家单位,你若离开,便是你离职之时了。

不过好的私企潜力也是很大的,你看看格力、海尔等大企业也就知道了。

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简单讲讲吧,希望对你有用。

谢谢!

关注@EE笔记流,我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