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三阳”意外怀孕咋办?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杨富恒


上一篇科普主要讲述了“大、小三阳” 何时应该启动治疗以及可以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而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药物治疗中意外怀孕的疑惑、乙肝妈妈产后用药怎么抉择以及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的知识。

“大、小三阳”意外怀孕咋办?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指出,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干扰素α治疗:建议终止妊娠。因为干扰素对胚胎发育有不良影响,所以建议必须停药、而且要等到停药6个月以上再怀孕。


应用口服核苷(酸)药物:



1)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酯,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继续治疗;


2)若应用的是妊娠C级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需换用妊娠B级药物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


都说“药不能停”,什么情况才能停药?能哺乳?

“大、小三阳”意外怀孕咋办?


很多乙肝准妈妈心存疑虑。听说抗病毒药物一旦开始服药,是不能停的,如果停药会让肝炎复发,是很危险的。


此外,因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并不建议哺乳,产后的乙肝妈妈对于抗病毒药物停药也是存在这样的疑虑。


想要正确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服用抗病毒药物的目的。


抗病毒药物用药方案,通常有两种情况,总结如下表3:


表3抗病毒用药方案对比

“大、小三阳”意外怀孕咋办?


乙肝妈妈会把乙肝传染给宝宝吗?

“大、小三阳”意外怀孕咋办?

图2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乙肝传播途径可看图2,虽然乙肝能通过母婴传播,但随着医学的进步,

只要在孕前、孕中和孕后采取适宜的针对病毒传播的预防措施,如新生儿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预防和母亲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即便是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女性,也可以生下未受感染的健康宝宝


乙肝母婴传播是重在预防,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市预防“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全市范围内的项目管理与技术指导。目前正积极筹备启动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为实现没有乙肝的未来而努力。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分娩后新生儿的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即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

乙肝疫苗的阻断方案,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70%-90%。下面介绍下分娩后新生儿的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


分娩后新生儿的被动-主动乙肝病毒免疫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100IU),间隔两周再注射一支,


新生儿还应24小时内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即“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出生后6个月”进行接种


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乙肝免疫是否成功。


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父亲,因与新生儿有亲密接触,为降低新生儿感染概率,也建议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大、小三阳”意外怀孕咋办?


小 结

· 药物治疗中意外怀孕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建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目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发生率较高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防治措施达成共识是:


1、每个HBs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


2、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HBeAg)双阳性或乙肝病毒DNA高载量(≥2×106IU/ml)的孕妇可在妊娠末3个月(24-28周)时接受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以提高阻断率。


· 产后用药需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区分预防和治疗用药,遵医嘱用药和停药。


医患需共同努力


为没有乙肝的未来而奋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作者,有关涉及厂家的品种仅供学习理解使用,不代表推荐立场!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王丽/李振东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