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他辞官回乡自保,皇帝:爱卿慢走,朕有笔旧账要和你算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为止,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22个皇帝。在这400多人中,最励志的非朱元璋莫属。他是真正的草根出身,给地主家放过牛,在皇觉寺当过和尚,还讨过饭,最终一路逆袭成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帝后,为了防止别人染指自己的江山,对开国功臣痛下杀手,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弟兄们几乎被他杀了个精光,这其中就包括韩国公李善长。

功高震主,他辞官回乡自保,皇帝:爱卿慢走,朕有笔旧账要和你算


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据史书记载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由于智谋出众又有出色的预判能力,因此李善长在当地很有名声。元政府多次要他做官,但李善长都拒绝了,这倒不是因为他故作清高,而是他认为元朝气数已尽,不值得自己为之效力。1355年,朱元璋率部平定滁州的时候,听闻了李善长的名声,就亲自拜访他,请他出来辅佐自己。

功高震主,他辞官回乡自保,皇帝:爱卿慢走,朕有笔旧账要和你算


朱元璋问李善长有什么办法才可以快速平定天下,李善长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朱元璋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把李善长留在了身边给自己出谋划策,筹措军需,此时李善长已经41岁了。

功高震主,他辞官回乡自保,皇帝:爱卿慢走,朕有笔旧账要和你算


除了供应军需外,李善长还为朱元璋选拔了许多人才,并参与了许多重大军机事务的决策,成了朱元璋身边最重要的帮手。在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人的帮助下,朱元璋先后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主要对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称帝后,封了不少功臣,李善长位于百官之首,被授“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而名声极大的刘伯温却仅仅得了个诚意伯的爵位,比李善长低了好几级。此外,朱元璋还赐给了李善长一块免死铁券,可以免除他两次死罪。

功高震主,他辞官回乡自保,皇帝:爱卿慢走,朕有笔旧账要和你算


李善长从未领兵上过前线,竟然受到如此高的殊荣,一些武将对此很不满。但朱元璋却说“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在朱元璋看来,李善长就是自己的萧何,当年萧何就是百官之首,如今李善长也应该享受这种待遇。

功高震主,他辞官回乡自保,皇帝:爱卿慢走,朕有笔旧账要和你算


为了进一步拉近和李善长的关系,朱元璋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李善长的儿子,这样一来,李善长又成了皇亲国戚,风头盖过了满朝文武,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李善长看到了自己的危机。特别是他一手提携的胡惟庸因谋逆罪被诛九族后,他更是深受刺激,知道朱元璋这是要卸磨杀驴了,于是决定告老还乡以求自保。但朱元璋却并不打算放过他,公元1390年,朱元璋以“知逆不举”等罪名将李善长一家70余人处死,此时距胡惟庸案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