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命运之神总是垂青善于学习和认真总结的人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DHL货运标志

2003年11月22日,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原萨达姆国际机场),一架隶属于欧洲航空运输公司(这家比利时的货运航空公司是DHL的空运代操作厂商)的空中客车A300B4-203F型货机(注册编号OO-DLL,1980年作为客机出厂,1998年被改装成货机,至事发时机龄23年,属于一架老机,但作为货机并不算老)正在等待起飞许可。该机刚刚将一批送给驻伊美军的邮件卸载后又装上了一批新的邮件返回巴林国际机场,航班代号1800。飞机上一共有3名机组成员。分别是机长——时年38岁的(快乐单身汉)比利时人艾瑞克·甘诺特;副驾驶——时年29岁(新婚3个月)的比利时人史提夫·密歇森和飞航工程师——时年54岁的苏格兰人马利欧·罗菲尔。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艾瑞克·甘诺特机长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史提夫·密歇森副驾驶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马利欧·罗菲尔飞航工程师

史提夫·密歇森副驾驶(以下简称“副驾驶”):“巴格达,这里是OODLL空客1800货机,请求起飞。”

巴格达塔台:“OODLL1800,可以起飞。”

艾瑞克·甘诺特机长(简称“机长”):“检查仪表,启动引擎。”

副驾驶:“引擎启动!”

机长:“转速245。”

马利欧·罗菲尔飞航工程师(以下简称“工程师”):“可以了。”

机长:“一号引擎达到转速。”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OO-DLL号A300B4-203F货机,当时飞机不是这个涂装

……

巴格达塔台:“OODLL1800,准许起飞。”

机长:“起飞推力,我们走。”

在得到起飞许可后,OODLL1800航班开始在巴格达国际机场跑道上加速滑跑,此时由艾瑞克·甘诺特操纵飞机,史提夫·密歇森负责监视仪表和对地联络,马利欧·罗菲尔飞航工程师负责控制油门。

机长:“100节!”

副驾驶:“V1,收副翼。”

机长:“副翼收起。”

副驾驶:“VR!”

机长:“抬轮。”

副驾驶:“正爬升率。”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巴格达国际机场俯瞰

巴格达塔台:“OODLL1800,请爬升至10000英尺保持。”

副驾驶:“爬升至10000英尺保持,OODLL1800收到。”

机长:“收起落架。”

副驾驶:“起落架收起。”

一切显得十分正常,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埋伏在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的一群伊拉克民兵(头目叫阿布·阿达拉)向货机发射了一枚俄制9K34“箭-3”便携肩扛式地对空导弹(北约称之为SA-14“小精灵”)。他们趁着萨达姆政权被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推翻后的无主混乱时期从几处原伊拉克政府军军火库获得了一批俄制便携肩扛式地对空导弹,并且已经使用这批导弹给多国联军的战机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这次他们对来采访他们的法国周刊“巴黎竞赛”的记者帕里拉说:待会就会让他们(帕里拉和她的摄影师)看一些比较特殊的事件。所谓特殊的事件就是用防空导弹伏击从巴格达国际机场起飞的飞机。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SA-14便携式防空导弹

在经过短暂的高速飞行后,红外寻的制导的SA-14导弹一下子击中了OODLL1800航班的左侧机翼外侧下部,将翼身结构撕裂了约5米的长度,除了造成左翼油槽漏油失火之外,也连带破坏了机翼内全部共三条的液压管线。造成的震动几乎将驾驶舱内的3名机组成员震离座位(幸亏系着安全带和肩带)。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被地面拍摄到的被导弹命中,左翼拖着火焰的DHL货机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空中浩劫画面:DHL货机被导弹命中后的连续镜头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空中浩劫画面:导弹命中左翼后受创示意图

机长:“见鬼!这是怎么回事?”

副驾驶:“不知道!不知道!”

工程师:“是一号引擎出问题了吗?”

机长:“执行紧急状况检查单!”

还没等机组开始执行检查单,飞机开始失去了平衡姿态,开始向左倾斜。

“注意,倾角过大!注意,倾角过大!”飞行姿态仪捕捉到了这一异常状态,随即响起了警告提示。

工程师:“液压系统失灵了!黄色和绿色的液压失灵(黄色和绿色和蓝色代表控制襟翼区域的三套液压管线,现在三套液压管线中的两套已经失灵)!”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本厂长绘制的OO-DLL号A300货机二视图

机长:“黄色和绿色?”

副驾驶:“我们怎么办?”

机长:“返航!返航巴格达!马上!”

工程师:“蓝色液压也快不行了!”

副驾驶:“一定出了大问题!”

工程师:“蓝色液压系统彻底完蛋了!我们失去了全部液压系统!”

机长:“他妈的,这下完了!”

巴格达国际机场塔台内的多国联军空管人员通过望远镜看到一架着火的飞机正在返航,塔台立刻通知消防队和医护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巴格达机场塔台的空管“大姐姐”通知救援力量紧急就位

“刚才的那架货机出事了!飞机起火了,它正在调头返回,让消防车和救护车做好应急准备!”

巴格达塔台:“OODLL1800,你们的左翼起火了!拖着一条浓烟!”

机组试图驾驶飞机返航,但失去控制的飞机根本不把他们当盘菜,而是自顾自的爬升到了12000英尺高度,随后开始自行向下俯冲,俯冲一阵后又自动爬升。进入危险的起伏运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飞机的机首会因为空气阻力的关系自然地开始上扬导致飞机爬升,直到角度过大之后因为推力不足速度逐渐降低,最后导致机翼升力不足接近失速,机首突然剧烈地向下开始俯冲,并在俯冲的过程中增加空速;直到速度增加到一个程度机翼能够产生足够的上浮力之后,才有办法将下坠的飞机拉回,并开始进入下一次的上扬爬升阶段,重复循环。

副驾驶:“该死,无法操控了!拉回来!拉回来!”

幸运的是,艾瑞克·甘诺特机长想起了几个月前他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的一场航空安全研讨会,会上原美联航UA232航班的机长艾尔·海恩斯介绍了UA232航班机组在遇到飞机液压系统失效险情时应如何正确处置的经验(详情请看本厂长 一文),想到可以效法UA232航班机组利用节流阀调整控制引擎的推力输出的方式将飞机改出不稳定的飞行姿态。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本厂长绘制的OO-DLL号A300货机细节1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本厂长绘制的OO-DLL号A300货机细节2

他的尝试成功了,他恢复了部分对飞机的控制权。

机长:“部分控制恢复了!”

副驾驶:“要推油门吗?”

机长:“这是唯一能做的了!现在我们得让飞机调头!”

副驾驶:“用引擎?”

机长:“对,利用引擎推力!”

在此之前,曾经有两架飞机尝试用调节左右引擎推力的方式返航机场,第一个尝试这么做的机组是日本航空JAL123航班机组,虽然他们成功的用这方式将飞机转向,但最终因气力不支最终导致飞机坠毁在群马县高天原山区,机上3名机组成员、12名乘务组成员和509名乘客总共524人中仅有4人生还,酿成民航史上最惨重的单机空难事故(详情请看本厂长 一文);第二个尝试的就是美联航UA232航班机组,他们几乎成功了,但最终还是坠毁在跑道上,机上的3名机组成员,8名乘务组成员和285名乘客总共296人中有110名乘客(包括11名儿童)和1名空乘遇难、175名乘客和10名机组/乘务组成员幸存。但从没有一架飞机完整的用这种方式成功降落过。

货机在空中艰难的、歪歪扭扭的完成了向左转弯的调头(因为左翼受损,向左调头反而更加方便)后朝巴格达国际机场方向飞去。期间有三四次飞机几乎失去控制造成失速,但每次都由艺高人胆大的机组化险为夷。接下来机组担心的是在向巴格达机场进近的过程中会再遭到第二次防空导弹的攻击,要是再来这么一下,纵有天大的能耐也无力回天了。

他们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法国周刊“巴黎竞赛”的记者帕里拉证实:阿布·阿达拉的民兵在DHL货机返回机场途中,曾发射过第二枚便携式地对空导弹想要击落该机,但这次可能因为准头不精而没有成功(在发射完所携带的全部两枚防空导弹后,阿布·阿达拉的民兵迅速撤离该区域,以免遭受多国联军的围剿)。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目击伊拉克民兵用导弹攻击货机全过程的法国周刊“巴黎竞赛”的记者帕里拉

事后帕里拉回忆道:“这次他们没能得逞,然后他们叫大家撤离,我们也跟着离开……回去的路上,看到飞机左翼起火燃烧,就像这样在空中转圈,仿佛是电影中的场景,只有电影中才能看到空中燃烧的飞机。当时认为那是架客机,我们吓坏了,我想那架飞机要坠毁了。我一下子明白了恐怖分子(指阿布·阿达拉的伊拉克民兵)接受采访的目的,因为我是法国媒体记者,很明显,我们被他们利用了,当我们发现这一点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事情发展的太快了。”

随后,一架在巴格达国际机场空域做例行巡逻飞行的美军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机组发现了受伤的OO-DLL货机,随后将情况报告给巴格达机场塔台。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巴格达塔台:“报告情况。”

阿帕奇机组:“已发现该机(指OO-DLL货机),飞机的一侧引擎好像起火了。刚才有一枚导弹射向它,但射偏了。”

巴格达塔台:“好的明白了。”

副驾驶:“OODLL1800呼叫巴格达。”

巴格达塔台:“收到,请讲。”

工程师:“无法操控飞机!请确定飞机是否仍在燃烧或者冒烟?”

阿帕奇机组:“目测,左翼翼尖有火苗和烟。”

工程师:“好的,左翼翼尖在燃烧冒烟是吗?”

阿帕奇机组:“是的。”

工程师:“好的,谢谢。”

机长:“放下起落架。”

副驾驶:“要我接手驾驶吗?”

机长:“不,我来驾驶,放起落架!”

由于液压系统已经无法使用,飞航工程师马利欧·罗菲尔冒险松开了安全带离开座位,打开人力手柄面板费力的转动手柄试图用人力放下起落架,当起落架艰难的放下后,改变了飞机的平衡重心,差点导致飞机失速坠毁。旁边伴飞的阿帕奇机组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有了接下来这么一段对话。

“它要坠毁了吗?”

“不,我正看着,它还在坚持。”

“真惨,看来他们尽力了。他会坠毁在跑道上或者沙漠中。”

“他们想飞回跑道,现在正在拉升中。”

“他们的机翼仍在燃烧中。”

但当机组人员挣扎地及时收油将飞机的动态拉回之后,却意外发现起落架已放下的A300货机,其实比起落架放下之前还好操控,飞机的飞行姿态变得相对稳定了不少。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本厂长绘制的OO-DLL号A300货机细节3

机长:“看来我们命不该绝,准备迫降!”

工程师:“OODLL1800呼叫巴格达。”

巴格达塔台:“收到,OODLL1800,允许进近,全跑道为你开放。”

工程师:“请清空33L跑道。”

巴格达塔台:“收到,OODLL1800,允许迫降33L跑道。”

工程师:“好的,也请清空相邻跑道,完毕。”结束和地面通话后,马利欧·罗菲尔工程师告诉甘诺特机长一个坏消息:“伙计,一号油箱快要见底了(位于左翼的一号油箱因为被导弹攻击产生的碎片击穿而漏油,此时已经快要漏光了)。”

副驾驶:“拉正角度。”

机长:“现在可以了!左翼,给点力啊!”

副驾驶:“哪条跑道?”

机长:“33L。”

工程师:“OODLL1800呼叫巴格达。”

巴格达塔台:“收到,请讲。”

工程师:“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请消防车待命,机轮可能无法受力。”

巴格达塔台:“地面救援已全部到位。”

工程师:“好的,非常感谢,完毕。”

阿帕奇机组:“哦——上帝,这个机长简直逆天了!”

机组原本打算将货机降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的33L跑道,但却因为绕行的圈子太小没能争取到足够的下降距离而被迫放弃,重新绕圈。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本厂长绘制的OO-DLL号A300货机细节4

机长:“太近了,进近距离不够。”

副驾驶:“我们得复飞。”

机组将货机掉头飞离机场37公里,再转回来以加长进场距离,使飞机进入正常的降落程序并再次锁定33L跑道,在这段期间美国陆军出动了多架直升机帮忙护航与观察情况,但受损班机的控制还是只能由机上的3名组员自力完成。

副驾驶:“保持速度!”

机长:“我尽力在做!”

副驾驶:“进近距离20英里。”

机长:“好的。”

阿帕奇机组对话:

“飞行高度还是偏大。”

“他们还得再飞远一些。”

“他们试图把进场距离拉大。”

“我不认为他们办得到。”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本厂长绘制的OO-DLL号A300货机细节5

……

副驾驶:“进近距离15.2英里!16英里!接近折返点。”

机长:“现在右转。”

副驾驶:“再等等,17英里!”

机长:“现在右转!”

副驾驶:“机场跑道方向,右340,目前320。”

机长:“速度多少?”

副驾驶:“还差10节,稳定加速。”

机长:“好的。”

副驾驶:“高度1000(英尺)——500——200——准备接地!”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空中浩劫画面:正在向巴格达机场33L跑道进近的DHL货机

当飞机在降低到400英尺不到的高度时,遭遇到沙漠地区常见的激烈地面风吹袭而导致偏航,再加上为了保持机首足够的仰角不致于失速坠毁,机长被迫以比标准降落速度高出许多的300节空速进场。

机长:“气流不稳。”

副驾驶:“继续加速,我们要左转。”

机长:“好,已经加速了!”

巴格达塔台:“OODLL1800,你们的速度太快了!会冲出跑道的!”

副驾驶:“速度过快的话可能要冲出跑道。”

阿帕奇机组:“看来他们还是偏离了。”

副驾驶:“稳住!稳住!”

机长:“收油门。拉回来!”

副驾驶:“冲出跑道啦!”

OO-DLL号货机在接触到跑道地面之后刹停不及,过高的降落速度造成起落架过度的负荷而在滑行中途断裂,货机也偏离跑道中线滑至跑道外的沙地中直到静止。

阿帕奇机组:

“噢!天呐——起落架全毁了。”

“它冲进沙地了!”

“冲出跑道,停在那里了。”

……

副驾驶:“完美着陆!”

工程师:“巴格达塔台,请求疏散。”

机长:“疏散,疏散!”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迫降后的OO-DLL号货机

三名机组人员在飞机停住后成功逃出,但却被赶来救援的机场消防人员告知,飞机停止的沙地区域有大量的地雷和未爆弹(其中有的是萨达姆的军队布下的,有的是美军布下的,是当年伊拉克战争中两军争夺巴格达国际机场拉锯战的“杰作”),消防车在费了一番功夫之后趟出一条安全通道,随后机组战战兢兢的沿着刚才消防车碾过的车轴印才安全离开了危险地区。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航空史上的首次无液压成功迫降的壮举,记DHL货机中弹迫降巴格达

巴格达机场的美军人员在查看OO-DLL号机的受损情况

OO-DLL号机的机组创造了历史,航空史上从没有在类似的境遇中成功脱难。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安全降落、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的无液压降落事件。

1989年美国太空总署研发出预防液压系统失效后,保障飞机飞行姿态的设备,让失控飞机仅靠油门杆进行降落,工程师和机械师研发出软件来应付液压系统全面失效的问题,被称之为推进控制飞机简称“PCA”。

“PCA”系统很简单,就是由飞行员向飞航管理电脑下达指令,执行转弯、爬升或者下降的动作。但指令不是通过液压线传送到控制翼面,而是电脑直接传达给发动机完成相应动作。如果飞机加装了这套系统,绝对能够降低类似的危险系数。

美联邦航空总署曾对PCA进行研究,但随后舍弃了这一系统,他们解释说由于液压全面失效的概率太低,因此无需强制安装PCA。

安全的美国大陆完全没有考虑到战乱地区地对空武器的威力。DHL货机遇袭事件的另一个客观条件是原伊拉克守军的据点,好几个月内没有人看管,让数以百万计的军火落入了恐怖分子的手中。

美国土安全部投入1亿美元研究经费,针对民航机研发反导弹技术。新加坡航空和澳洲航空公司,都准备为旗下的机队装备这些可能预防被导弹袭击的设备,但是经济效益还是打败了很多航空公司进行这一计划。最终在2014年7月17日23时,马来西亚航空MH17航班成为了防空导弹的又一牺牲品(详情请看本厂长 一文),再接下来就是2020年1月8日乌克兰国际航空752航班成为防空导弹的最新的牺牲品(请看本厂长 一文)。

OO-DLL号机性能数据

机型:A300B4-203F

设计商:空中客车飞机公司

乘员:机组3人

长度:54.08米

翼展:44.84米

高度:16.82米

空重:910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71700千克

发动机:两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4158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258千牛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890千米每小时

最大载重航程:4908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