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而不闭的四川盆地,何以成为“天府之国”和“战略大后方”?

一千三百年前,诗仙李白言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外界总认为四川盆地交通闭塞、文化滞后。其实不管是出川还是入蜀,四川盆地虽然地形相对封闭,但并不闭塞。司马迁曾说,川陕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这些延伸在山峦间的栈道连通着四川盆地与外界,知名的金牛道、阴平道、荔枝道等古道在秦汉时期便通蜀中。在这片易守难攻的形胜之地,孕育了发达的农耕,丰富的井盐,以及川人独特的巴蜀文化。

封而不闭的四川盆地,何以成为“天府之国”和“战略大后方”?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丘陵性盆地,周围群山环抱

纵观四川盆地的地理,可以发现,从西北的邛崃山、岷山,到北面是龙门山、米仓山至东北的大巴山脉、巫山,向南是武陵山,西部为夹金山、大小相岭、大凉山,东南为大娄山、云贵高原,海拔均为1000米至3000米,而盆地底部为海拔200—750米的丘陵与平原,使这一片地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丘陵性盆地。同时四川盆地水系由长江干流及其5条南北向支流,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组成。其中,岷江、沱江这两条河的流域是蜀人的天下,而嘉陵江、渠江流域是巴人的势力范围。

封而不闭的四川盆地,何以成为“天府之国”和“战略大后方”?

巴蜀地缘关系图:巴与蜀都封闭在一个大盆地内,衍生的文化共性十分明显

蜀地以成都为中心,形成了通向盆地四周边缘的密集陆路交通网络。在龙门山、龙泉山之间,岷江、沱江合力形成了肥沃的冲积扇平原。成都平原上,农田与村庄、树林交错分布,形成了典型的林盘式聚落。空中鸟瞰,只见阡陌纵横、水网密布,林盘状的村舍若点点繁星,织就了锦绣般的画卷。而巴地则以重庆为中心,坐落于四川盆地的东南边缘,处于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的过渡地带,即由云雾山、缙云山、中梁山、龙王洞山帚状平行岭以及铜锣山、南温泉山、明月山等组成的川东平行岭谷中,山岭海拔多数在1000米以下,长度上几十到上百公里不等,其间的谷地宽度在10-30公里之间,属于典型的“城在山中,山在城里” 的布局。

封而不闭的四川盆地,何以成为“天府之国”和“战略大后方”?

夔门一直是四川盆地的“南大门”,经长江三峡直达湖北宜昌。

所以四川盆地虽然四周大山环抱,但因有了延伸出界的栈道和水道,所以也不会格外封闭四塞。在历史上,入蜀出川主要有南北两条线路,即“剑门天下险”和“夔门天下雄”,夔门、剑门便是四川盆地的南北两大进出门户。北线剑门蜀道是过剑门关、棋盘关后,穿行在米仓山、秦岭这些大山中往汉中去的山路;南线则是出夔门巴水经长江三峡直达湖北宜昌。

封而不闭的四川盆地,何以成为“天府之国”和“战略大后方”?

合川钓鱼城被誉为『东方麦加城』,七百多年前,仅凭一己之力,独自抵挡蒙古铁骑数十载,一度拯救南宋政权

这种封闭但不闭塞的地形结构,使得四川盆地易守难攻,自古便是躲避战火殃及的“大后方”。比较知名的就是发生在公元1259年(宋开庆元年)夏的钓鱼城防御战。作为大蒙古帝国第四位大汗的蒙哥汗和以骁勇善战著称的蒙军大将汪德臣,均在四川盆地的钓鱼城下负重伤,相继殒命于嘉陵江温汤峡,直接左右了战争的局势,延长南宋的统治寿命。毕竟蒙古帝国仅用了十六七年,便占中亚、越高加索、跨克里米亚半岛,横扫欧亚大陆,21年后灭西夏;28年后灭金朝,未尝一败。偏偏对积弱的南宋不仅久攻不下,还使得可汗大将丧命。这其中四川盆地的地形优势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封而不闭的四川盆地,何以成为“天府之国”和“战略大后方”?

四川盆地井盐代表产地自贡,自新中国起累计超过产盐3450万吨,占到了全国井矿盐产量的三分之一多

此外四川盆地除了在防御上的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盆地内部适合发展农耕的优越条件,这是与伊朗高原这类封闭不闭塞地理结构的巨大区别。而且四川盆地还拥有随处可以利用的井盐资源,作为支撑生命的基本物质,吃盐才可以长力气,所以在古代,盐是生活必需品,这也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资源。当然四川盆地之所以拥有如此众多的盐矿,主要是远在三叠纪时期(恐龙时代之一),四川盆地还是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且气候干旱,出现规模较大的咸化海域,称为上扬子蒸发海,膏盐沉积增多,其规模达50万平方公里。后来到了三叠纪末,海侵历史结束,四川盆地东部转为内陆湖盆后逐渐干涸,出现含盐沉积,积聚于侏罗纪岩层中,也就是今雅安—峨眉山一带。

封而不闭的四川盆地,何以成为“天府之国”和“战略大后方”?

肥沃、富庶的成都平原,农田与村庄、树林交错分布仿佛一副多彩油画

于是既有陡峭的崇山峻岭护佑,也有江南水乡般烟柳葱茏滋养的四川盆地,在成为天富庶之地的路上有了充足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刚健与柔媚、激昂与含蓄环境下熏陶出来的川人,不惧时艰,开放自省,便有了“齐鲁多鸿儒,燕赵多壮士,江南多佳人,巴蜀多高士”之说。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国”美称,从鳖灵决玉垒山到李冰修都江堰的事迹里传出,随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延伸,声名远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