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也能抗日?13軍死守南口一月,與日軍拼得血流成河

1937年7月底,湯恩伯被任命為第7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率領該集團軍所部第13軍堅守南口、張家口一線陣地。給湯恩伯以及第13軍的任務是無論付出多大的犧牲,都必須死守上述陣地至少8天時間,再等候部隊換防。

湯恩伯也能抗日?13軍死守南口一月,與日軍拼得血流成河

[上將湯恩伯]

湯恩伯隨即命令所部第83師,全速前進,務必在最短的時間裡趕到南口建立陣地,阻擋日軍第5師團的進攻。經過急行軍的第83師於8月3日進入陣地馬上構築工事,嚴陣以待。僅僅過去一天,日軍第5師團的先頭部隊開始向南口發動進攻。此時,湯恩伯一面嚴令第83師必須牢牢地守住陣地,同時,要求第13軍各部迅速向南口、張家口一線陣地集結,全力以赴阻擋日軍的進攻。

向南口、張家口一線進攻的日軍第5師團先頭部隊,在第83師的有力阻擊中無法取得突破。日軍華北派遣軍迅速改變作戰計劃,又增派4個旅團總共4萬餘人的部隊,向南口、張家口展開全線猛攻。

在日軍部隊向南口、張家口集結時,湯恩伯率領的第13軍所屬各部幾乎同時進入陣地,中日雙方兩支精銳部隊在這個區域進行奮力搏殺。

驕狂的日軍以為憑藉自己有飛機、重炮、坦克的助戰,制定了3天必須突破中國軍隊陣地的計劃,以便快速染指山西。湯恩伯雖然無法得知日軍詳細的作戰計劃,他號召官兵們無論如何也要堅守住陣地,決不能讓日軍從上述陣地取得突破。

湯恩伯也能抗日?13軍死守南口一月,與日軍拼得血流成河

堅守南口火車站的官兵們,在日軍飛機、重炮和坦克輪番轟炸和進攻之下,陣地被摧毀,就進入民房繼續戰鬥,民房被日軍炸塌了,依靠斷牆殘垣和日軍進行激烈的巷戰,直到這部官兵全部犧牲在陣地上。

湯恩伯原來接到的命令是防守南口、張家口陣地的時間為8天,不知不覺間,他率領的第13軍已經堅守了16天,部隊傷亡越來越大,湯恩伯不得不收縮陣地,把部隊向最為險要的居庸關、黃樓院、鎮邊城,形成三個重點防守區,繼續堅守,苦苦支撐。

在半個多月的苦戰裡,湯恩伯作為第7集團軍南口戰役的最高指揮官,每天在指揮所裡和衣而臥不到幾個小時,稍有響動馬上進入狀態,詳細詢問前方戰況及時作出部署。

特別是當他得知援軍由於受到洪水影響和日軍阻擊,不能及時趕來換防,沒有露出焦躁不安,大發脾氣,而是對屬下們說,作為軍人就要以戰死沙場為榮,誰敢輕言撤退,就地槍決,包括我自己,你們同樣可以監督,如有這樣的想法和你們一樣軍法追究。

湯恩伯以自己的行動,感染了第13軍每一個官兵,第13軍官兵,看到湯恩伯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在退守的這幾個陣地依然和日軍奮力廝殺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超出原先規定的堅守上述陣地的數倍,雖然以傷亡近27000人的代價,消滅了日軍15000千人,這一不俗的戰績,特別是堅守時間之長,為第二戰區部署山西境內的抗戰,贏得了一定的時間。

湯恩伯也能抗日?13軍死守南口一月,與日軍拼得血流成河

[奔向戰場的官兵]

1937年11月,由於太原淪陷,山西戰場的中國軍隊已經無法抵擋住日軍洶湧的進攻,隸屬於第二戰區長官部第6、第7集團軍主力已經被日軍擊潰,第二戰區長官部不得不向中條山方向轉移,山西境內,已經沒有正規部隊同日軍正面作戰。

在日軍瘋狂的進攻面前,第二戰區長官部在向中條山轉移撤退過程中,始終沒有擺脫日軍的追擊,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日軍的兇焰,第二戰區長官部將無法在中條山立足。不僅意味著山西全境完全淪陷於日軍之手,很快的陝西、寧夏、甘肅都將成為日軍侵佔的目標。在此嚴峻形勢之下,湯恩伯臨危受命擔任了剛剛組建完成,尚未全員歸建的第20軍團奉命馳援山西。

湯恩伯知道山西面臨的艱難時刻,連夜帶領屬下第89師出發,

在他率部向前挺進的同時,與之相反的卻是沿途退下來的各個番號的散兵遊勇和逃避戰亂的難民。

目睹著一切,讓湯恩伯心裡沉甸甸的,他催促部隊加快行軍速度,儘快接敵,不能讓悲觀的氣氛影響部隊戰鬥的意志,在湯恩伯不斷嚴令下,部隊的行軍速度越來越快。

湯恩伯也能抗日?13軍死守南口一月,與日軍拼得血流成河

[向日軍射擊的重機槍陣地]

可是就是在這時,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所部先頭部隊的一個營在和日軍交戰中未能抵擋住日軍的進攻,敗下陣來。這讓湯恩伯極為震怒,出師不利,那仗還怎麼打,為了穩定軍心,激發官兵殺敵的鬥志,他馬上把負責指揮這次戰鬥的指揮官抓起來,立即槍決。讓官兵們看到面臨日軍只有死戰,才能求生,貪生怕死之輩沒有好下場。

官兵們被湯恩伯的這一舉動震懾了,士氣得到很大提高。湯恩伯感到日軍一路勢如破竹,必然放鬆對沿線的警惕。他迅速查看地圖,果斷選擇在日軍必經之地的子洪口設伏。

前來追擊第二戰區長官部的日軍,根本沒有想到這時候竟然還有中國軍隊在這裡設防,毫無防備的進入了湯恩伯設好的伏擊圈。當這部日軍進入伏擊圈後,湯恩伯率領的部隊,所有的輕重火力全部傾瀉在這股盲目冒進的日軍身上。毫無防備的日軍在猛烈的打擊下,一時慌了手腳,暫時退卻,擔心被全殲。

湯恩伯料定日軍很快會組織大規模反攻,他一面命令所部停止前進,就地構築工事,同時,命令第20軍團各部火速向子洪口靠攏,把子洪口作為阻擊日軍部隊進入晉南的主戰場。

日軍果然像湯恩伯預計的那樣,糾集了大批人馬向子洪口蜂擁而來。面臨日軍飛機轟炸,大炮轟擊和坦克輪番衝鋒面前,湯恩伯當然知道這時候是沒有一支部隊可以趕來支援的,他抱定著在這裡和陣地共存亡的信念,冒著日軍的炮火,親臨前線指揮,死死的把日軍阻擊在子洪口一線動彈不得。

日軍雖然連續發動進攻,由於始終未能突破子洪口陣地,無奈之下放慢了進攻的節奏。第20軍團在湯恩伯的指揮下,與日軍在子洪口呈現膠著狀態。

第20軍團在子洪口一線和日軍僵持不下,無疑為一路潰敗的第2戰區各部隊的收攏,歸建,從容佈防,特別是整頓低迷的士氣爭取了寶貴時間,湯恩伯無疑為穩定晉南局勢作出了重大貢獻。

如果湯恩伯沒有率領第20軍團及時趕赴子洪口布防,山西不用說很快就會全境陷落,穩定的戰略大後方的西北地區,也將蕩然無存,那中華危矣,絕不只是紙上的唏噓,而是現實的存在了。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