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指揮陳賡,同一地點兩次痛擊日軍,筱冢義男在山西遇到勁敵

七亙村伏擊戰是抗戰時期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為伏擊日軍發起的一場戰役,此戰之經典就在於它的重疊性。這次戰役打出了一二九師的威名,指揮這次戰役的八路軍將領劉伯承,威名也因此響徹大地。

1937年9月,日軍為了進佔山西,發起了忻口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為有力阻擊日軍,便邀請八路軍各主力部隊一起參戰。因為八路軍和國民黨軍提前做好了戰鬥準備,所以在忻口戰役中日軍未佔上風。

劉伯承指揮陳賡,同一地點兩次痛擊日軍,筱冢義男在山西遇到勁敵

日軍在忻口和平型關等地遭遇中國軍隊的阻擊後,便打算改變策略,由正太路西進破擊山西門戶娘子關。在這種情況下,八路軍總部要求一二九師在娘子關以南側擊敵軍。為了阻止日軍西進,延緩國民黨方面的壓力,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打算調用386旅在七亙村一線阻擊日軍,於是聞名太行山區的七亙村伏擊戰就此爆發。

伏擊開始前,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陳賡就已經做好了準備,為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陳賡緊急調集三八六旅主力771團在七亙村一帶設伏,可是當771團到達七亙村位置後,卻被日軍軍機發覺。10月中旬,日軍第20師團的一個聯隊向七亙村的八路軍771團陣地發起了進攻。對於敵人的這次進攻,771團毫無準備,最終全團傷亡慘重。

劉伯承指揮陳賡,同一地點兩次痛擊日軍,筱冢義男在山西遇到勁敵

首戰七亙村雖然以八路軍的失利而告終,但這並不影響一二九師的部署,劉伯承針對日軍輜重部隊行動不便的特點,決定再次在七亙村設伏。日軍怎麼也沒有想到,八路軍還會在七亙村設伏。為了更好的殲滅敵人,以配合友軍作戰,劉伯承決定親自去七亙村伏擊陣地視察。他帶領著警衛班戰士和參謀人員一起到七亙村附近勘察地形,仔細環繞了一陣後,他覺得七亙村很適合打伏擊戰。

劉伯承利用望遠鏡勘察了七亙村兩邊的山巒,又帶領參謀來到公路兩旁丈量公路尺度,他發現七亙村的山腳公路,明顯要比其它地方狹窄,而七亙村南北兩面都是重疊起伏的土坎,山頂山腳也都是雜草叢生,很有利於我軍設伏。他認為771團在七亙村遇挫,很可能是因為工事不整,於是他強烈要求386旅再做一次調整。

為了打好這一仗,386旅旅長陳賡也是絞盡腦汁,他根據劉伯承的指示,親自到七亙村附近勘察,確定了伏擊地點後,陳賡便立刻組織民兵和772團戰士搶修戰壕。

劉伯承指揮陳賡,同一地點兩次痛擊日軍,筱冢義男在山西遇到勁敵

經過連續幾天的挖掘,772團3營和特務連的戰士終於完成了工事,在陳賡的指示下,772團3營的全體官兵就地隱蔽在戰壕之中休整。連續兩天的搶修,已經讓戰士們非常疲憊,完成了戰壕搶修工作後,他們倒頭就睡。

10月26日,日軍終於從測魚鎮出發了,而這一切早已經在劉伯承和陳賡的預料之中。日軍要想打破山西僵局,攻佔娘子關,就必然要出動輜重部隊幫助前線部隊,因為輜重部隊行動緩慢,所以他們很快就成為了772團戰士的靶子。

因為有了上一次在七亙村的小勝,所以這一次日軍非常驕狂,他們大搖大擺地進入了386旅設伏地點,772團3營遵照陳賡的指示,先將日軍的前頭部隊放進伏擊圈,然後再將日軍攔腰斬斷。隨著陳賡在電話裡的一聲“打!”,三營官兵一齊開火,日軍對於我軍的伏擊根本沒有防備,日軍傷亡慘重。為了挽回敗局,日軍一箇中隊長在隊伍中瘋狂叫囂,他不斷指揮日軍發起反擊,可是當他剛剛用日文說完了一句“衝”,就被三營士兵一槍撂倒。

劉伯承指揮陳賡,同一地點兩次痛擊日軍,筱冢義男在山西遇到勁敵

七亙村伏擊戰,日軍輜重部隊傷亡慘重,日軍大隊長見一時難以取勝,便率軍狼狽退回了測魚鎮。此役,我772團3營官兵共擊斃日軍300多人,日軍所運載的大量軍用物資也落入我軍之手。

七亙村伏擊戰,沉重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它也使得日軍第二十師團重新的認識了八路軍。首次七亙村伏擊戰之後,日軍暫時沒有了西進的想法,不過這時娘子關方面的戰場卻出現了危機。由於國民黨軍隊抵抗不力,第二戰區司令部打算放棄娘子關,轉而將戰場轉移至陽泉。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收到了國民黨第13軍軍長湯恩伯的電話後,決定再次對打日軍一個伏擊。

國民黨大規模敗退,這必然會助長日軍的驕橫之氣。為了阻止日軍下一步的追擊行動,劉伯承決定重新在七亙村伏擊日軍。一個地點,兩次伏擊,這在軍事史上恐怕都是一個奇蹟。不過,劉伯承正是要利用日軍的這種驕縱之氣,狠狠地教訓一下侵華日軍。

接到劉伯承的命令後,陳賡旅長當即命令772團3營重新進入伏擊地點。同樣的套路,同樣的戰術,772團的戰士們又在當初修築的戰壕中伏擊敵人。10月28日,日軍的輜重部隊果然如期而至,而這一次,日軍大概出動了五百多人。772團3營遵照總部的意見,先將日軍的騎兵部隊誘入到山溝,然後又以斬尾的方式截斷日軍。在陳賡旅長的指揮下,772團3營官兵向敵人發起了猛烈攻擊。這一次日軍被我軍殲滅多達四百多人,除少數人逃脫外,其餘全部為我軍擊斃。

劉伯承指揮陳賡,同一地點兩次痛擊日軍,筱冢義男在山西遇到勁敵

兩次七亙村伏擊戰,一二九師官兵傷亡不足五十人,因為此戰劉伯承元帥名揚太行山。七亙村伏擊戰之前,日軍華北派遣軍以為八路軍一二九師只是國民政府領導下的雜牌部隊,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可是當他們在七亙村兩次遭遇慘敗後,才逐漸認識到了八路軍的軍力。負責指揮七亙村伏擊戰的386旅旅長陳賡,也因為此戰而名揚四海,陳賡甚至到了晚年,還將七亙村伏擊戰和神頭嶺伏擊戰列為自己在抗戰時期的成名之戰。

七亙村伏擊戰之後,日軍為了報復,曾六路乃至九路圍攻八路軍,不過,這兩次戰役都被劉伯承領導的一二九師給粉碎了。通過這幾次戰役,日軍認識到了劉伯承的指揮才能。後來,他們將一二九師作為主要“消滅”的對象,就連日軍第一軍軍長筱冢義男也將劉伯承視為了最強勁的對手。

劉伯承指揮陳賡,同一地點兩次痛擊日軍,筱冢義男在山西遇到勁敵

在第二次七亙村伏擊戰中,其實還有一些意外收穫,成功幫助舊關被困的國民黨曾萬鍾部解了圍。國民黨敗退時,曾萬鍾部因為沒有及時撤退,遭到了日軍的包圍。當時,從測魚鎮出動的兩批日軍就是為了給包圍曾萬鍾部的日軍部隊運送物資,結果劉伯承指揮部隊成功在七亙村阻擊了日軍。因為一二九師成功牽制住了敵人,這給了曾萬鍾部突圍的機會。七亙村之戰後,曾萬鍾也曾親赴一二九師師部向劉伯承表示感謝,當然這是後話。七亙村伏擊戰打出了八路軍一二九師的威名,為一二九師後來立足於晉東南打下了基礎。劉伯承,我軍這位著名的軍事家,也被日軍列為了教科書級別的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