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人贵在“静”和“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人贵在“静”和“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意就是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每当读到这经典之句,都会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在疫情非常时期,在家自我隔离20多天了,这既是自我隔离,也是在修身养性,闲着无事,我拿着书本再读了诸葛亮《诫子书》,此时再读,仍然是受益不浅。人是高级动物,有思维,有思想,人也是聚集动物,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热闹,喜欢要“面子”,正是这个特点,使不少静不下心来,害怕孤独,守不住寂寞,喜欢往热闹的地方跑;人还有一个大的弱点,人有一张嘴,喜欢吃喝,喜乐玩乐,喜欢豪华奢侈,喜欢享受,正是这些特点,人就需要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不克制自己的行为,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这是可怕的事情。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人贵在“静”和“俭”


人要克制贪欲,克服私欲,需要安静,需要节俭,人不静就会浮躁,人不静就会华而不实;人不节俭就会奢侈浪费,人不节俭就会乐于享受。在疫情这个非常时期,人们都能呆在家中自我隔离,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可是就有少数人静下下心来,不能呆在家中自我隔离,度日如年,有的人索性出门在外聚餐,有的人出门打麻将;还有的人不戴口罩,不听执法人员的劝说,有的还殴打执法人员,当然如此静不住的都受到处罚。

可见,做人需要静,静是做人的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想一想,从2003年的非典,到今年的疫情都是吃“野味”若的祸,有的人为什么要吃野味呢?原因就是不能够静,不能节俭,乐于大吃大喝,这就是一种奢侈。有的人一旦手中有钱了,就不能克制自己了,就会放纵自己的情欲,人放纵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放纵了贪欲,放纵了私欲,这就是祸端,这是因为无什么事都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善恶有报,做人善良才能有福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人贵在“静”和“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人需要静和俭。静就是克制,就是修身,就是养性。俭就是节欲,俭就是清贫,就是平淡,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到“静”,能够做到“俭”就能够守住寂寞,就不会被物欲所诱惑,做最好的自己,人生中能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如此就是淡泊之人,快乐之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