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外國人在八路軍中地位極高,英年早逝,他的傳奇寫進了教科書

是否還記得9.3閱兵方陣中那道靚麗的風景線,“白求恩醫療方隊”的女學員們肩背紅十字醫療箱,昂首挺胸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時至今日,白求恩的高尚人格和無私奉獻精神在中國仍倍受尊崇,被一代代中國醫務工作者賡續弘揚。2020年3月3日,白求恩誕辰130週年,讓我們一起緬懷那年那月奮戰在中國抗日前線的這位國際友人。


這位外國人在八路軍中地位極高,英年早逝,他的傳奇寫進了教科書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白求恩得知後,極力呼籲援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1938年1月,他攜帶大量醫藥器械來到抗日根據地,建立手術室和包紮所13處,在前線救護了大批傷員,挽救數以千計中國平民和軍人的生命,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前線醫院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劃破導致細菌感染,隨後幾天迅速惡化。11月12日凌晨5時20分,因手術感染併發敗血症,白求恩於華北平原唐縣黃石口村去世,享年49歲。


這位外國人在八路軍中地位極高,英年早逝,他的傳奇寫進了教科書


毛澤東寫了一篇《紀念白求恩》的文章,對白求恩做了非常高的評價: “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說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他的名字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他的事蹟也被寫在了小學課本里。一面鮮豔的旗幟,一個閃光的名字,承載著偉大和崇高。漫長的革命歲月中,無數革命前輩用青春與熱血譜寫了一曲麴生命的壯歌,也讓紅色基因在時光流逝中變得愈加光彩奪目。


這位外國人在八路軍中地位極高,英年早逝,他的傳奇寫進了教科書


“紅色火炬”到哪都能紅一片。從1927年南昌城頭的一聲炮響到如今昂首闊步邁入新時代,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正是因為有一群“站著是峰,躺下是山”的鋼鐵英雄和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拼搏、犧牲與奉獻。人民軍隊一路走來,在戰鬥中成長,在繼承中創新,在建設中發展;紅色血脈一路傳承,在實踐中磨礪,在探索中昇華,在前行中豐富。


這位外國人在八路軍中地位極高,英年早逝,他的傳奇寫進了教科書


英雄壯舉永放光芒,精神之火生生不息。82年前,白求恩鐵肩擔道義,忘我援助中國革命事業,在充滿硝煙的戰場上舍生忘死、救死扶傷,用生命踐行了渴望和平正義的錚錚誓言,立起了一座永恆的精神豐碑。長久以來,我國一茬茬醫務工作者賡續英雄血脈,將甘於奉獻、勇於獻身的精神刻在心靈深處、落到工作實處,留下一串串閃光的強國強軍足跡。最美逆行者,是對他們最佳的褒獎。


這位外國人在八路軍中地位極高,英年早逝,他的傳奇寫進了教科書


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會生髮忠誠的力量。正因為有信念,我們的軍隊才能從弱小走向強大;正因為有信念,我們的國家才能從貧窮走向富強;正因為有信念,在江南靜靜的明月裡,在塞北茫茫的風雪裡,在天邊寂寞的哨所裡,在萬家團圓的燈火裡,才會有我們的戰友,革命軍人默默奉獻的身影!


這位外國人在八路軍中地位極高,英年早逝,他的傳奇寫進了教科書


一個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選擇了偉大的事業。他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在風浪中挑戰前行……當歷史的責任落在了我們肩頭,自當責無旁貸、接續努力。致敬!讓我銘記這個閃亮的名字——白求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