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之乐”,赏听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破壁之乐”,赏听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曾听过一个圆锥理论:任何一个正圆锥体都是由无数个同心递减半径的圆叠加构成——最底层的圆周最大,而越往上越小…最后会无穷小到一个点。这个现象放到社会学中会变得很有趣,“身处底层才会有行业壁垒;当身处的位置越高,行业间的壁垒就会越少……”

艺术的壁垒在于一个“外”字——弦外声、画外音,都是要你突破形式的束缚,晋升更高层面去领悟打破壁垒后的情感表达。

“破壁之乐”,赏听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前几日,我们介绍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提到了《走出非洲》,为此专门重温了这部长达两小时四十分有余的电影,里面梅姨的那句画外台词是这样说的:“他连狩猎都要带着留声机,三个月的补给,还有莫扎特…”这里并不厚此薄彼,非将“电影”和“音乐”究竟哪个更高级分出个雌雄;这里只想说:它们的伟大都在于超越自深形式所限,让更多的人不自觉地找到了共情。

这篇文字我们再寻找一首眼中有诗,诗总有乐的作品。这一次,诗歌找到的是宋朝萧立之五言律诗《茶陵道中》: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花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破壁之乐”,赏听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音乐史作品是国作曲家本赫特·赫尔曼的《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本赫特·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1911-1975),出生在纽约,是美国土生土长的音乐家、指挥家。严格意义上讲他是电影配乐大师,一生为61部电影配乐,是相当高产的电影音乐创作人。

从小,赫尔曼的父亲便鼓励其接近音乐:带他欣赏歌剧、督促他学习小提琴……十三岁那年,他参加作曲比赛,赢得奖金100美元,此后决定一生从事音乐事业。他进入纽约大学,师从澳大利亚作曲家格兰奇(Percy Grainger,1882~1961)和美国作曲家菲利普·詹姆斯(Philip James,1890~1975)。二十岁毕业后成立自己的乐团:纽约新室内乐团(The New Chamber Orchestra of New York)。1934年,他担任哥伦比亚广播交响乐团(CBS Symphony Orchestra)驻团指挥,九年后成为首席指挥。在CBS担任指挥期间,他向美国听众大量介绍本土以及英国作曲家的新作品。比如首演英国作曲家沃顿(Sir William Turner Walton,1902~1983)的《第一交响曲》。即使后来他从事CBS广播剧和电影音乐创作,依旧坚持拿出一半时间站在指挥台上——他曾担任过纽约爱乐和英国BBC交响乐团客席指挥。

“破壁之乐”,赏听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1934年,赫尔曼遇到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秘书兼剧作家Lucille Fletcher。二人相识相恋五年后,于1939年10月2日喜结连理。爱情长跑五年之久是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得不到女方认同,未婚妻的家庭并不认可女儿跟犹太人交往过甚。婚后,二人合作完成了多部广播剧,直到1948年离婚为止。

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期间,赫尔曼也跟Orson Welles合作制作广播剧,并跟随Welles进入电影行业。1955年,他结识了导演Alfred Hitchcock(1899~1980),随即开启了长达九年的合作。几年内,他为Hitchcock的几部惊悚电影配乐,其中最有名的一部是1960年《Psyho》(惊魂记)。1964年,二人因意见相左而分道扬镳。不久之后赫尔曼移居英国,一边继续从事电影音乐创作,一边开始写其他作品。其中包括一些室内乐,比如此篇中提到的《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1967年)以及《弦乐四重奏“回声”》(1965年)。同时还写过歌剧和芭蕾舞。

“破壁之乐”,赏听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赫尔曼一生结婚三次,其中两个太太的名字都叫Lucille,且是堂姐妹。

关于《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有英国出品的Unicorn-Kanchana厂牌版本(UKCD-2069)。这首单簧管五重奏录制于1974年,由Airel Quartet和 Robert Hill(单簧管)合作完成;另一首《弦乐四重奏“回声”》则由The Amici Quartet录制于1966年。大概原版是黑胶唱片,转录为CD,但音质相当过硬。

“破壁之乐”,赏听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回忆”》

这首单簧管五重奏三个乐章,演奏时长不到30分钟。

第一乐章:“牧歌般的行板-快板”(Andante Pastorale- Allegro),近十二分钟。根据英国诗人豪斯曼(A.E.Housman,1859~1936)的诗集《戌洛浦郡的孩子》里一首诗歌谱写而成,描述古罗马人营地遗址。

第二乐章:“摇篮曲”(Berceuse),描写爱尔兰海岸的群岛风光。

第三乐章:“船歌般宁静的行板”(Andante tranquillo quasi barcarolla),有意大利威尼斯风情,好似英国浪漫主义画家滕纳(J.M.W.Turner,1775~1851)的水彩画。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几乎等时长,都是八分多钟。

虽然三个乐章各有主题,描写不同题材;但整体曲风气氛融洽,没有割裂痕迹。每个乐章都有片段快节奏乐段,但全曲感觉舒缓、柔和、平静,给人夜幕笼罩大地的感觉,眼前一片朦胧。第三乐章的一个主题有些许雍容华贵感,令人联想到好莱坞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亦是一首适合驾车时播放的音乐。试想在深秋蜿蜒的山路上,层林尽染的秋色裹挟着单簧管独有的秋凉,让人不禁联想起纳兰容若的《南乡子·秋莫村居》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聪明人喜爱水,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割裂的一般人,而是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能做到“智”和“仁”合一,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而所谓的君子之乐,此时此刻我想也不外乎就是能在不同的领域、无时无刻体验共情的快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