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介休市张兰镇板峪村三庙共建一戏台,构思精巧,一举三得

距离介休市城东36公里处有个张兰镇板峪村,东临平遥,南接沁源,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张兰镇板峪村为丘陵山地,在村中西沟边有一长条状较平缓地面,这里遗存有一片明清古建筑,在这块长条平地上,北建

关帝庙,南建水神庙,东面丘陵上建噤师庙三庙间共建一戏台,可分别用木隔扇封闭两面为关帝庙、水神庙和噤师庙开台酬神唱戏。

戏台建在砖砌台基上,南北有砖券门洞可通,上筑单檐歇山顶戏台,构思精巧,一举三得,史所罕见。

山西介休市张兰镇板峪村三庙共建一戏台,构思精巧,一举三得

古建筑群远观

这是一处寺院性质的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二层狭长形古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有山门、水神庙(二层)、三开台乐楼(二层)、关帝庙(二层)等,每院都筑有东西配殿。

山西介休市张兰镇板峪村三庙共建一戏台,构思精巧,一举三得

旧照片上的当年景象

水神庙创建年代不详,一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砖拱圈窑洞,前后两面都筑有屋顶歇厦。水神庙内供奉有晋永安元年(304)介休县令贾浑及其夫人宗氏夫妇塑像。他们夫妇为保卫介休人民而英勇献身,介休人民世世代代在纪念他们。每年过节祈雨庆丰年都要在此唱戏酬神。又一进院的建筑为一造型别致,功能多用十分奇特的建筑,叫三开台乐楼

山西介休市张兰镇板峪村三庙共建一戏台,构思精巧,一举三得

板峪村三面开戏台

因为空间有限,三处庙共用一处戏台看戏。板峪村三面开戏台极为罕见。利用东、南、北 空间场地,最大限度地容纳观众。乐楼向北开台,面向关帝庙大殿,第三进院落可为戏场容纳观众。水神庙东配殿窑背顶设有砖砌台阶及护栏供人上下,这里也是一处很好的看台。向东开台面向东坡高处的噤师庙,大道和东坡地上可容纳大量观众。三面开台酬神唱戏,实为一举数得。

山西介休市张兰镇板峪村三庙共建一戏台,构思精巧,一举三得

三开台乐楼,一层是台基础,为面阔、进深均三间的砖砌拱圈窑洞,在台前面东南角砌筑有台阶可以上下,中洞为通道。台上整个乐楼由4根金柱、12根檐柱支撑,面阔8.7米、进深7.5米,均为三间,为灰瓦卷棚歇山屋顶,斗拱单翘、单昂,台口四面装设有可开启的木隔扇。

山西介休市张兰镇板峪村三庙共建一戏台,构思精巧,一举三得

整个建筑设计精巧,人性化构思,施工缜密,在行有度。2009年板峪村委筹措资金,在历史文化名村进行规划建设中,全面系统地对遗存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性的修复。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寺庙建筑,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