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提起諸葛亮的《出師表》大家都很熟悉,它還入選了中學語文教科書,是諸葛亮在北伐之前給後主劉禪上表的文書。因其言詞懇切,並不借用華麗辭藻,也不引用名著典故,卻將諸葛亮的一片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其赤誠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南宋詩人陸游在《書憤》中評:“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可謂是給了《出師表》極高的評價。

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又在白帝城被託孤繼續輔佐後主劉禪。劉禪一直稱孔明為“相父”,他們之間既有君臣之義,又有父子之情。因此,《出師表》可以看作是臣子上表給君主的奏章,也可以看作長輩對晚輩的諄諄教導,文中每句話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

劉禪,小名阿斗。後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扶不起來的人。可見,劉禪並沒有如諸葛亮期待的那樣成為一代明主賢君,反而常被後人詬病其庸碌無能,不能振興蜀漢。

因此,在文學上,《出師表》的確是千百年來難得的好文章。但若把它放在現代作為一個長者教育晚輩的方式,卻是一大敗筆。諸葛亮對劉禪授“為君之道”的方法,確實欠妥,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看出如今家庭教育常見的大忌。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01.對孩子空講道理,不談感受,婆婆媽媽,引人反感

文章前半部分分析天下大勢,反覆強調讓後主劉禪繼承先帝劉備遺志,並闡述了很多應對天下政治形勢的做法,講了不少大道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這些道理都很正確,也很有依據,是應對當下局勢蜀國的統治者應該要做的。但是,我們總說“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這道理都是他人總結的,並非自己頓悟的。

所有人生大道、治國大道,若缺乏了感悟、理解、內化的過程,再高明的道理也只是幾個字、幾句話,對人並不能真正起到指導作用。

對大人講道理尚且有行不通的時候,更何況劉禪於諸葛亮而言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呢?

劉禪在諸葛亮面前一直尊稱他為“相父”,但諸葛亮的教導他未必真的就放在了心上。他們二人的相處,更多的是孔明是苦口婆心、婆婆媽媽地勸說,而劉禪是表面“嗯嗯”,轉過頭卻開始跟太監鬥蛐蛐。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這像不像日常生活中父母或長輩對小孩的教育呢?

我們總喜歡給孩子講很多大道理,恨不得將自己經歷的所有人生智慧都一股腦兒倒給他們。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聽話,能夠少走彎路,能夠一帆風順。可我們卻忽略了,孩子對於所謂“道理”的領悟能力非常之有限。

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缺乏人生的經驗,理解能力也有待開發,所有的道理於他們而言就只是高聳入雲的空中樓閣罷了,沒有了“感受”這一地基,道理都是無用。

當我們發現自己說過的話孩子聽不進去時,我們不會反思自己教育的方式,反而會覺得是自己的道理說得太少了。為了讓孩子能夠“聽到”,我們會繼續不遺餘力反覆地說,哪怕是苦口婆心,卻發現孩子竟開始嫌棄自己的嘮叨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定律。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他很感動,就決定聽完以後捐款,並掏出自己所有的錢。

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馬克·吐溫有點不耐煩了,就決定只捐一些零錢。

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馬克·吐溫很不滿意,馬上決定一分錢也不捐。

到了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的演講而募捐開始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沒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兩元錢拿走了。

馬克·吐溫看起來像個小人的行為,其實只是想表達對牧師講道囉裡囉嗦、耽誤他時間的憤慨。

很明顯,想要讓一個人聽進去自己的話,靠不斷地重複,不斷地強調不僅不會起到較好的效果,反而會遭致他人的反感。

作為家庭中的教育者,我們更應該要從中吸取教訓,尊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在感受的過程中領悟到人生的道理,而不是靠自己苦口婆心的勸說。

愛爾蘭散文家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我們不需要將自己所學所知的道理毫無保留地倒給孩子,而是應該點燃他們內心的感知、感悟,由他們自己在感受中體會人生的大道。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02.以長者自居,高姿態進行教育,缺乏平等的交流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用了兩“宜”三“不宜”來教導劉禪: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宜”就是“應該”的意思。諸葛亮告訴劉禪:你應該廣開言路,應該內外同法,應該賞罰分明,不應該妄自菲薄、不應該有失偏頗……

“應該”一詞總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壓迫感,讓人想要反駁卻無法反駁。這分明就是一種長者的高姿態教育方式,完全沒有尊重過受教育者,缺乏平等的交流。

而這兩“宜”三“不宜”更是會讓受教育者產生一種自我懷疑:難道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所以你才會如此鄭重其事地教我如何做嗎?

對孩子只有要求卻沒有鼓勵與讚賞,孩子原本的激情與動力也會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地完成任務。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與其用高姿態教育的口氣與孩子進行交流,講述“應該”或“不應該”的大道理,讓人感受到壓迫和不被肯定,還不如俯下身去,以平等的姿態多給孩子一些欣賞和鼓勵。當他們內心最大的需求被看見,被滿足,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鼓舞,鼓舞他們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做更好的自己。

著名教育學者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要把他當作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的確,我們成年人總覺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卻不知在這種帶有徵服意味的教育過程中,缺乏了平等的交流和溝通,孩子只是一具聽話的提線木偶,毫無靈動生機可言。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03.過於強調他人的意志,而忽略了受教育者才是主體

在諸葛亮與劉禪的交流中,他時時刻刻把“你爸”“你爸”掛在嘴上,導致劉禪毫無存在感。可其實劉禪才是教育的主體,他爸劉備不應該喧賓奪主。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共13次提到“先帝”劉備:如今忠志之士勤勞辦公,將士捨身忘死,皆因先帝之恩;現在教你廣開言路,聽取臣下的意見,也是為了發揚先帝遺留的美德;如今用人,都是先帝選拔過的,先帝說他們非常給力;“親賢臣,遠小人”這些大道理也都是先帝在世時時常跟我提起的……

通篇讀下來,文章中“先帝”無處不在,諸葛亮教劉禪所有的道理和做法都是基於先帝劉備遺留下來的一切。在這個過程中,劉禪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絲毫體現,他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沒有絲毫提及。或許劉禪跟先帝劉備的志向及治國方針就有不一樣呢?諸葛亮過於強調先帝的想法和意志,卻忽略了當今時代,劉禪才是國君。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家庭教育亦然。

教育中,每個受教育者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立的靈魂。家長們總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強加給孩子,將自己曾經未來得及完成的夢想託付給孩子完成,卻忽略了孩子也有其自己的夢想。若孩子就是為完成上一代的夢想,他自己的理想無法達成,就只能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自己的下一代。如此代代相傳,何時了?

2018年熱播的都市家庭教育劇《小歡喜》曾一度引起熱議。高三學生小英子成績優異,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好孩子。報考志願時,愛好天文的英子想報考南京大學,因為南京大學的天文系特別強。而英子強勢的媽媽想留女兒在身邊,要求女兒報考北大或清華。在母親強大意願的驅使下,英子只能選擇妥協。但隨即而來的是英子的抑鬱症。幸而媽媽被女兒抑鬱症點醒,幡然醒悟後終於允許女兒做自己。

我們所謂的為孩子好,其背後的本質是一種操控,目的是想讓孩子聽我們的話。

我們害怕不可控的生活,害怕未知的世界,那脫離自己掌控的、活生生的人都會令自己感到擔憂。

哲學家佛洛姆說:“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孩子因我們而來到世上,但他不應該為我們而活。我們應該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聲音,特別是跟我們不同的聲音。看清楚了操作背後的心理,我們更應該要學會放手,要學著相信孩子爆發出的自然生長的力量。只有脫離了教育者操控的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人的孩子才能活出旺盛的生命力。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04.自己做完一切,不讓孩子實踐,沒有鍛鍊的機會

諸葛亮是一位治國之才,他的理念總不辭辛勞地交給劉禪,卻從不給劉禪獨自鍛鍊的機會。

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形容諸葛亮輔佐蜀國兩代君主的付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他的辛勞、敬業、勤勉、謹慎人盡皆知。到了劉禪繼位,諸葛亮開府治事以來,蜀漢的行政事務均交由諸葛亮處理,劉禪只負責禮儀性的事務,是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政則葛氏,祭由寡人”這話無論是劉禪用來自嘲還是他真心佩服諸葛亮的治國之才,這都說明了劉禪並沒有獲得治國的實踐的機會。

《三國志·諸葛亮傳》裡也說“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細心、謹慎的個性讓諸葛亮事必躬親,無論是下屬還是後主劉禪都不得干預,以至於最後油盡燈枯而亡。

家庭教育中,有不少父母也如諸葛亮一般,無論大小,事必躬親,而不給孩子留一點自己探索、實踐的機會。他們永遠都不辭辛勞、大包大攬。生活中,他們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上,書本的整理、每日家庭作業的督促及檢查都會親自上陣。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而造成父母如此大包大攬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兩個:

①不能接受錯誤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第一次,而第一次就會難免容易出錯。是以父母總是害怕孩子做不好而不給他們犯錯的機會。

家務活動,可能害怕孩子洗碗打碎碗,拖地不乾淨,索性自己動手;學習上,擔心孩子上課需要的學習用品準備不齊,索性自己來幫孩子整理;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每天總會按時按點督促,害怕漏掉作業第二天老師批評……

可是,不經歷錯誤的孩子是沒有獲取正確方法的機會的,他們永遠都要活在父母的安排中,離不開父母,也無法長大,更無力承受社會上的挫折。

所以,與其被害怕和擔心裹挾,不如放手讓孩子嘗試。錯誤和失敗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父母內心的恐懼和擔憂。

②對孩子的溺愛

孩子永遠是父母掌心的寶貝,更有人對孩子是“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而父母對孩子的愛超過了一定的界限,不再理智的時候,就會變成了溺愛。而這溺愛的背後,是父母害怕孩子吃苦受累,以此斷絕了他們實踐的機會。

一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講述其她經歷的一件事。校長在校門口執勤時,發現一位爺爺帶著孫子來上學,孫子的書包在爺爺手中。校長走過去問孩子:“寶貝,你的書包怎麼讓爺爺拿呢?”講到這裡,校長停了下來,轉過頭去問家長:“你們猜猜,這個孩子是怎麼回答的?”家長們回答了一圈,無非是“因為我還小”、“爺爺不讓我背”之類,可這些回答都沒有猜中。最後校長揭曉答案,那位孩子說:“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

孩子的回答說明瞭什麼?說明在孩子的眼裡,背書包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爺爺、是爸爸媽媽的事情。如此發展下去,這位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將會視他人的付出為理所應當,極有可能成長為一名全能自戀者,認為世上的人都應該要以他為中心,受他的掌控,為他付出。而他自己也難以對他人的感受進行共情,難以成為一個具有悲憫心和同理心的人。

而想要破解這個局,只有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為自己負責。如此,他才有可能在實踐和經歷中感受他人、理解他人。


《出師表》:成功的文學作品,失敗的教育典範



總結:

不可否認,《出師表》是一篇千古佳作,文學上鮮有人及。但文字裡所折射出的教育形式、教育態度、教育方法卻是不可取的。相反,我們的家庭教育應該要以此為戒,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允許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和聲音,更要讓他們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思考,最終獲得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