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CN95车规级病毒防护、N95级病毒防护,这样的宣传,只不过是车企蹭了疫情的大热点。

只不过前者是吉利花了几亿绕了一个大圈子,后者是没花钱蹭的流量。


一个行业大牛捅出的篓子

疫情开始后,个别车企说自己的空调滤芯过滤能力达到了N95级别的防护,能保障车内安全。甚至有些机构,自诩第三方检测机构,能提供对标口罩过滤标准的汽车滤清器认证。

有一家企业做了个老实人,客户宣传我不敢管,但测试机构这样瞎搞行业标准可不行啊。

随手通过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理有据反驳了某第三方机构对车用滤清器关于对标N95口罩过滤能力的认证。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这家叫科德宝的家族企业,是一家专业做过滤起家的德国企业,人家给自己企业的定义就是提供各种过滤方案的专家,包括气体、液体,所以车载滤清器也算是它的一个小业务。

抖音教会我们,别拿你的兴趣去挑战别人的专业,这还碰上个家族企业,特别轴。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这年头,说真话说假话都会被404。

这文章冲着这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去,以正视听,但随后不久就消失了。

当所有官方运营的微信公众号都在歌舞升平,搞插画、H5互动,这样一篇贴着数据和理论支持的文章被404时,属实有点可惜。

当然,发文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但它毕竟存在过,到底是死于造谣还是谏言,车企究竟有没有虚假营销。

这个坟我们挖定了。

科德宝是谁,怼了什么,怼了谁,又为什么敢怼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公开信”中,科德宝怼了一家第三方机构:华诚

老外毕竟不懂事,看到“中”“华”打头的企业,先一律按国企对待。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更何况这个华诚的全名里,俩字全带了,正儿八经的中字头。如果去官网查询公开信息,可以看到整个组织架构是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而另一个机构,科德宝提交投诉的对象,则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看名字就知道是一个行业协会,在简介里明确了团体属性为一个“自律性”“非营利性”组织。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组织架构图来自于官网,这也是一般非营利性协会的普遍机构,理事会会长单位和会长由协会会员企业中选出。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记住这些最主要的成员名单里的品牌,因为后文我们还会再见到。

科德宝为什么那么自信,敢做个刺头。因为至少在无纺布和过滤技术领域,科德宝是行业大牛,科德宝集团是无纺布的发明者,也是世界上无纺布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也可能没有之一)。

而以目前的工艺来说,不论是汽车滤清器还是口罩,都是无纺布为主的过滤装置,这完完全全是科德宝的绝对领域,能力和经验有多强,大家可以发挥想象感受一下。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在科德宝的全球业务单元里,车载滤清器自然也是拿手绝活之一,品牌名称为micronAir,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索。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科德宝把自己的空滤品牌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OEM空气滤清器供应商,在行业混了30年。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这个信息在公开信中我们也能看到, 科德宝自诩是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我特地去查了一下: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该标准由4家单位共同起草,而其中2家是科德宝分公司。

所以,我说科德宝是中国空气滤清器行业标准的半壁江山,在座各位应该没什么意见吧。

这样一位行业顶尖专家,通过官方渠道,对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发起猛烈的质疑,如果不是握有十足的把握,那就是运营小哥不想干了。

但很明显,公开信中的内容,直指要害,像一把尖刀。

CN95能否对标N95过滤能力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我们看到科德宝已经在公开信中给出了N95的定义,这里再简单展开一下。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N95实际上是美国NIOSH的过滤性能指标,N代表的是非油性悬浮颗粒。为什么要区分油性非油性呢,主要是区分使用场合,因为针对不同性质的颗粒,口罩的制作工艺稍有区别。

那科德宝投诉的CN95标准又是什么?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上图是原有滤清器标准中对过滤效率的细则,对于0.3微米的颗粒,最高级别的过滤效率是≥75%,也就是所谓的“N75”

CN95标准级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3微米的颗粒(试验用的A2灰)的指标要求是≥95%,照此计算,比现行标准提升1/4。

看似没有问题,那么科德宝是怎么打出王炸的。

如果是新标准,那就别贴靠疫情,如果是贴靠口罩防护,那么请按标准做到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两者的测试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CN95的是用矿物粉尘进行模拟过滤实验的,而口罩国标(这里很严谨,用了国标而非美标)使用的是氯化钠(也就是盐水)颗粒。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原因是由于矿物质粉尘测试过程中自带电荷,非常容易因为静电吸附而造成过滤效率奇高,但氯化钠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平时嘴里喷出的飞沫颗粒,性状是和氯化钠类似,除非你嘴里能高速喷出石子儿。

两者能相差30%的过滤效率!

从各种细节指标推敲,CN95依然还是一条针对空气污染、雾霾、尾气等废气的指标,你要说能防新冠,擦边球贴靠疫情,从技术上出发不可信,从情感上出发也不应该。

结合公开信,就是一个观点:你要贴靠疫情和N95的热点,你就按照标准执行和认证;如果你是一个新的标准,那么请你不要和疫情和稀泥放在一起,认证给车企,车企去忽悠老百姓,老板姓为你们这一套骚操作买单。


删文前后,发生了些什么

首段我们说过华诚是一家背景了不得的检测公司,所以这一段,我们不做过多解读,仅仅是陈列一些时间线上发生的事:

2月12日,华诚检测公众号公布CN95标准,并表示疫情期间可以免费提供认证。

2月13日,科德宝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公开信》,公开表示CN95既不是行业标准,也和口罩过滤效率性能毫无关系,全文没有一处错误,有理有据。

2月20日,中央电视台对CN95标准进行相关报道。

2月21日,华诚认证公布了第一批获得CN95证书的企业: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除了比亚迪,其余全部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理事会的会长、副会长单位。

其中动作最大的企业无疑是吉利,2月4日吉利公开表示投资3.7亿元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2月24日,吉利Icon上市,宣传重点里就有“健康车”,而配备的最强武器,就是这个饱受争议的CN95标准空滤。当然有其他空气净化装置,但都是老菜新吃,也没有提到“产品点”的高度,而CN95标准可是在海报的C位出现的。

那么事情的脉络就逐渐清晰了,谁是最大受益方,谁就有最大嫌疑和动机。

在商言商,除了宣传误导,其实还算不错

大家可能都看过朱一旦,口罩转一圈回到手上的视频,CN95恐怕也差不多。

科德宝不是英雄,这个时代没有唐吉坷德,身处利益之中,一拳一脚都是成本。但是科德宝不小心揭开了一个口子,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协会-车企-第三方检测这个生态的运作方式。

最大的可能性,是吉利通过沃尔沃的技术渠道,包装了一个原本就有的技术,之后联合检测机构设置了CN95的认证。再通过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拉拢希望从CN95概念收益的车企。

这大概就是3.7亿的出处了,当然我们没有实锤,只能通过一些佐证来看看。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在吉利早先发布的浙吉研字〔2020〕1号文件里写到: VOLVO汽车国际化技术团队支持、…并将联合全球知名科技研发机构、国家中汽研CATARC、专业医学健康机构、行业领军专家,共同完成“全方位健康汽车”科研攻关…该项目主要从整车隔离、整车过滤和整车净化三重智能防护系统,构建吉利独有的“G-CLEAN吉利智能生态健康圈”技术体系,涉及抗防病毒技术、表面接触材料自清洁、表面接触材料防过敏、全生命周期无害化等方面的研究。

这份红头文件里,中汽研CATARC、沃尔沃等已然在列,发布日期为2月10日。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在公开信中,科德宝提出现有产品早已达到了“所谓”的N95,N90标准,那么Volvo团队是否掌握过滤效率达到CN95级别的滤清器产品呢。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Volvo不出意外也是第一批通过CN95认证的车企,在其公众号上,可以看出沃尔沃团队为此次疫情期间能推出满足N95口罩防护标注的空调过滤系统,已经忙碌了两年。

哦不,应该是沃尔沃一直在为洁净空气而努力…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EN标准的2012版本里,针对0.4微米的颗粒,早就有95%以上过滤效率的标准,所以大家猜测一下,沃尔沃主打环境友好和车内空气质量的北欧品牌,是否在就掌握了这个级别过滤能力的技术?

吉利是不是通过原有的技术,通过一顿操作变成了CN95车规级防护标准认证。

这本身没问题,但问题在于,为什么要误导大家,CN95和N95的过滤性能在不同的介质测试下可要相差30%。


CN95是资本运作包装的产物,那N95级就是纯忽悠了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可以看出,配合Icon等车上市,吉利在CN95概念上是铺设了很多重量级的渠道的。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第一批获得认证的品牌,相信在后续新车的发布中,也一定会重点提到CN95车规级防护的概念。

这批算是有证宣传,最多涉及误导。


吉利是世界上最会花钱的车企,没有之一

另外还有一些车企,赫然拿出了“N99级”的概念,定义标准为1小时内通过过滤和杀菌装置,灭菌率>99%。

这可真是自定义到家了。

这些不用CN95级字眼的,只能生硬套用N95概念,毕竟没给认证过。

回到问题本身,有认证的能不能澄清一下自己和N95防护级别的区别,没认证的能不能不要再瞎贴靠热点。

营销可以有,有良心提高过滤效率更可以有,但是营销能不能简单一点,咱们无冤无仇,绕一大圈讲故事,为什么把大家当傻子?

大家也要抓住重点:目前没有任何汽车防护概念,可以等效于N95口罩的过滤效率,其他背后的故事,只是不眠的资本运作。

保持聪明,保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