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1,使用艾氯胺酮或外消旋氯胺酮辅助治疗成人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非劣效性研究

关键词 :氯胺酮;艾氯胺酮;非劣效性研究;难治性抑郁症;单极抑郁症

背景:近来,氯胺酮及其对映异构体已被推崇为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最有效的治疗选项之一。然而,目前尚未有外消旋氯胺酮和艾氯胺酮的直接对比。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比较艾氯胺酮与氯胺酮在患有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实验包括了63位接受随机分配的被试者(29位接受氯胺酮,34位接受艾氯胺酮)。在给药24小时后,氯胺酮组里24.1%的被试者及艾氯胺酮组里29.4%的被试者症状有所缓解,其差异为5.3%(95%CILB -13.6%),证实了疗效的非劣性。氯胺酮组的蒙哥马利-奥斯伯格抑郁等级量表 (MADRS) 得分从33(标准差SD 9.3)降低到16.2(SD 10.7),而艾氯胺酮组从33(SD 5.3)降低到了17.5(SD 12.2),其相差 -5.27%(95%CILB, -13.6)。两组均表现出相似的轻度副作用。

结论:输注24小时后艾氯胺酮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不次于氯胺酮。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经双盲剂量的艾氯胺酮及氯胺酮治疗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时间变化的蒙哥马利-奥斯伯格抑郁等级量表(MADRS)总分。


参考文献:Correia-Melo, F. S., Leal, G. C., Vieira, F., Jesus-Nunes, A. P., Mello, R. P., Magnavita, G., ... & Cavalcanti, D. E. (202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junctive therapy using esketamine or racemic ketamine for adult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non-inferiority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64, 527-534. doi: 10.1016/j.jad.2019.11.086

2,缓慢释放的硫化氢供体在与慢性骨关节炎疼痛相关的机械异常性疼痛,握力不足和抑郁样行为中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镇痛;焦虑;抑郁;硫化氢供体;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及其相关合并症是重要的临床问题,对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其治疗仍未解决。我们调查了缓释硫化氢(H2S)供体,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和异硫氰酸苯酯(P-ITC)的全身给药是否可缓解慢性骨关节炎疼痛和相关的情绪障碍。在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单钠引起的C57BL / 6雌性骨关节炎疼痛小鼠中,我们评估了重复施用A-ITC和P-ITC对(i)机械性异常性疼痛和握力不足的影响。(ii)情绪行为;(iii)神经胶质的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抗氧化酶(血红素加氧酶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1和alpha 1)在海马中的表达。

A-ITC和P-ITC的使用可抑制机械性异常性疼痛,握力不足和伴随骨关节炎的抑郁样行为。两种治疗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使NOS2和PI3K / p-Akt的上调正常化,并在海马中维持高水平的抗氧化剂/解毒酶。数据表明,低剂量的缓慢释放H2S供体可能是治疗与骨关节炎疼痛相关的伤害感受,功能障碍和情绪障碍的有效策略。

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A-ITC和/或P-ITC处理可维持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1(GSTM1)和/或谷胱甘肽S-转移酶alpha 1(GSTA1)在骨关节炎小鼠的海马中疼痛的过度表达。


参考文献:Batallé, G.; Cabarga, L.; Pol, O.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Slow-Releasing Hydrogen Sulfide Donors in the Mechanical Allodynia, Grip Strength Deficits, an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Osteoarthritis Pain. Antioxidants 2020, 9, 31.

3,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关键词 :嗅球切除术;咖啡因;神经退化;腺苷受体

以往的纵向实验研究表明,咖啡因有可能补偿一些抑郁行为和突触功能障碍。在本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咖啡因在通过双侧嗅球切除术(OB)焦虑性抑郁小鼠模型的行为结果、神经退行性变和突触蛋白改变中的作用。为此,在整个7周研究周期中(术前2周和术后5周),去嗅球化小鼠接受了咖啡因(0.3 g/L和1.0 g/L,饮用水)。咖啡因可以防止诱发性多动症和认知记忆障碍,产生自我照顾和相关动机行为。

在额叶皮层,去嗅球化小鼠的腺苷A1受体(A1R)和GFAP增加,而在海马和纹状体中腺苷A 2A受体(A 2A R)增加,而在额叶皮层和纹状体中SNAP-25减少。咖啡因增加了被切除的老鼠纹状体的A1R,在对照组中咖啡因增加了纹状体的A2AR,减少了额叶皮层的SNAP-25。

在OB小鼠齿状回多形层观察到的星形胶质细胞病以及纹状体和梨状皮质的神经变性被咖啡因所阻止。基于这些行为和神经化学证据,咖啡因证实了其在预防与记忆障碍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变方面的功效,并可能被认为是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的一个有效的治疗工具。


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嗅球切除和咖啡因治疗后观察到的脑区神经变性。分别在服用咖啡因后41天和56天(0.3 g/L,饮用水)以及对照组小鼠的大脑切片。定性分析根据各脑区神经退行性变程度的评分分析如下:0 =无损伤;1 =最小损害(1 - 10%);2 =轻微损坏(11-25%);3 =中度损伤(26-45%),4 =严重损伤(> 45%)(n = 3 - 4只动物/组)。

参考文献:D.G. Machado, et al. Caffeine prevents neurodegeneration and behavioral alterations in a mice model of agitated depression.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98 (2020) 109776.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抗抑郁药表现出相似的功效,但耐受性却不同。预测现实中临床人群的耐受性可能会促进治疗的个性化并最大程度地提高依从性。这项回顾性纵向队列研究使用在电子健康记录中纳入的患者,旨在确定他们对治疗的不配合程度,由此可以改善这类人在按照抗抑郁处方治疗中对没有按照预期的治疗而中断的预测。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08年3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对来自两个大型学术医学中心附属健康网络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的队列总共包括51,683名患者,这些患者要求至少有一个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诊断代码确定为重度抑郁症,或是对未另作说明的抑郁症患者正在进行抗抑郁治疗。在总共70,121例的药物治疗中,有16,665例(23.77%)在服药后未能返回。其中,帕罗西汀的风险最高(27.71%停药),文拉法辛的风险最低(20.78%停药);Mantel–Haenzel χ2(8 df)= 126.44,p = 1.54e–23 <1e–6。将诊断和程序代码以及药物处方合并的模型可将每个药物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改善至平均为0.69 [0.64-0.73](范围从帕罗西汀的0.62到依他普仑的0.80),在第二个方面即健康系统有类似的性能。

机器学习应用编码的电子健康记录有助于识别在接受抗抑郁药治疗中有改变的高危人群。此方法可以帮助临床中的初级保健医生和精神科医生,不仅可以基于效果,而且可以基于耐受性来个性化地进行抗抑郁治疗。

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参考文献:Melanie F. Pradier, et al., Predicting treatment dropout after antidepressant initiation,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0)10:60.

5,英国老年人多感觉通道障碍与其生活质量及抑郁的关系

关键词:多感觉通道障碍;英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抑郁

重要性:个体的感觉灵敏度会随其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当前我们对多感觉通道损伤与晚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所知甚少。

目的:研究多感觉通道同时损伤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即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设计, 设置, 和被试:对英国老人第8次纵向研究中的被试进行了横断面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这是52岁及52岁以上在英国自由生活的老年人的代表性样本。分析始于2018年4月。

主要结果和方法:采用线性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自我报告的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同时性损伤与老年人生活质量(CASP-19项量表中的0-57;控制、自主性,自我实现和快乐)和抑郁症状(8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中的4项)的关系进行了评估。

结果:研究使用了6147人的代表性样本,其中52%(加权)为女性(n=3455;未加权,56%),平均(95%CI)年龄为66.6(66.2-67.0)岁。在调整了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因素、慢性疾病和认知功能因素后,得出的结果为,多感觉通道障碍与老年人较低的生活质量和更大的抑郁症状几率相关。与没有感觉通道障碍的被试相比,患有感觉通道障碍的个体随着感觉通道障碍数量的增加,生活质量呈线性下降趋势,并且报告患有3到4种感觉通道障碍的个体在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最差(-4.68;95%CI,在CASP-19量表上为-6.13到-3.23)。与此类似的是,抑郁症状的几率随着老年人感觉通道损伤数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趋势。患有3到4种感觉通道损伤的个体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多(优势比为3.36;95%置信区间为2.28-4.96)。

结论和相关:在这项横断面研究中,同时出现的感觉通道障碍与较差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风险的增加有关。因此,评估和管理感觉通道障碍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福祉。

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6147名52岁及以上英国成年人感觉障碍与抑郁症状的多变量优势比和95%CI


参考文献:Liljas A E M, Jones A, Cadar D, et al. Association of Multisensory Impairment With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 in English Older Adults[J]. JAMA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 2020.

6,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抑郁症小鼠模型中基于内嗅皮层的代谢分析

关键词 :内嗅皮层;抑郁症;谷氨酸;代谢

尽管数以百万的人们遭受着重度抑郁症的侵扰(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但其发病机理至今还并不明确。

近期有报道称,内嗅皮层(entorhinal cortex, EC)通过调节从内嗅皮层到海马区域的谷氨酸能刺激性信号传入,对调控抑郁症相关症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探索了在慢性束缚性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CRS)情况下,内嗅皮层在代谢层面上的改变。分子层面上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以及RT-qPCR方法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在慢性束缚性应激组的内嗅皮层脑区中,谷氨酸,门冬氨酸,5-羟色氨酸,L-酪氨酸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性上调,同时高香草酸含量显著性下调。而通过关注这些代谢产物有关的信号通路,研究发现在基因层面上,GAD1,GLUL以及SNAT1的转录水平显著性增加。而在蛋白层面上,SERT以及EAAT2表达量显著性上调,但TH, AADC, MAOA, VMAT2, GAD1, GLUL以及 SNAT1的表达量则没有统计学意义上变化。

本研究首次为抑郁症小鼠模型内嗅皮层脑区中具有代谢及分子层面上的改变提供了相应的证据,而这可能暗示了重度抑郁症的其他潜在发病机制。

咖啡因可以抑制焦虑性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神经退化和行为改变

小鼠慢性束缚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中内嗅皮层代谢层面改变通路简图


参考文献:

Chen, X., Lan, T., Wang, Y., He, Y., Wu, Z., Tian, Y., … Xie, P. (2020). Entorhinal cortex-based metabolic profiling of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mice model of depression. Aging, 12(3), 3042–3052. https://doi.org/10.18632/aging.102798

校审/编辑:Simon/小时(brainnews编辑部)

前文阅读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