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000年,一个斜杠过头的皇帝:王莽

公元23年8月20号,王莽末日那年,王莽带着文武百官来到长安城外的南郊去祭天。皇上一个人站那儿,与老天爷对话。已经70岁的一个老头,老泪纵横,这可能是他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对老天爷有点不满。


他说,我当皇帝的过程,不都是你老天爷让我干的吗?如果我干得好,你满意。可是现在全天下尽是盗贼,你为什么不帮我,把这些盗贼歼灭呢?如果我干得不好,你打个雷把我劈死,不要让我在这儿活受罪。

《汉书·王莽传》:莽自知败,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曰:"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灭众贼?即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因搏心大哭,气尽,伏而叩头。



到10月3号,起义军攻陷长安。乱剑砍死王莽,迅速就有人把他的头给割下来。一个花白胡须的头颅,挂在长安城门上。


仅仅15年的新朝结束。


历史上,对王莽其人其事争议颇多。东汉迄今,焦点完全在"篡位"一说,而不提其他。


2000年来,古代史学家一提王莽就破口大骂,"乱臣贼子"等不绝于耳。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认为,王莽是习惯于耍弄阴谋的野心家,他的改革是倒行逆施。


王莽的历史演变过程是:出身外戚,靠家族血缘上位。然后篡位当皇帝,新政搞得民不聊生,天下盗贼蜂起,新朝亡。


历史资料当然不能乱改,但是,可以改变的是观察它的视角,很多现代历史学家在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王莽。四大史学家之一吕思勉说:汉朝对王莽的所作所为,"悉以一'伪'字抹杀之",缺乏客观态度。


胡适也撰文称,王莽是1900年前的一位"社会主义者",应该替他申冤。


作家柏杨说:王莽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其他只想当皇帝的人不同,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获取权力是为了实践儒家学说,缔造一个理想世界。


面对众说纷纭,结论却反差极大,现代历史学家到底怎样评价王莽呢?这要回到西汉汉元帝初开始,从三点开始分析王莽的起伏跌宕的更替逻辑。



一:出身清苦的富二代:却是孝文化的顶级代表

1:出生清苦,勤身博学

在一个显贵的外戚家族。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皇后,但不受宠。元帝去世后,王政君的儿子刘奭成为汉成帝。王家开始显赫。王莽的五个叔叔同日封侯(仅次于王的贵族爵位),打破了历朝的纪录。然后就是"五侯之家"权倾朝野,位极人臣,腐败丛生。

《资治通鉴》:"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


但是,王莽例外,父亲王曼很早就去世。他们孤儿寡母,却并没有受到封侯。母亲就把王莽送到学者陈参门下学习,每次去见老师,他都郑重其事地沐浴更衣,带上礼品。路上碰到对面来的人,他也常常躬身礼让。


所以,老师和同学们也一致认为,王莽是"克己复礼"的模范人物。王莽精通儒家典籍,学问渊博,对人谦恭有礼,对自己廉洁自律,这与其他的表兄弟们相比较,于是王莽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备受瞩目。

《汉书·王莽传》: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


2:坚持孝道,勤俭节约

到了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年),大司马王凤病重,王莽的表兄弟们不得不来探望,但往往站一站,只是应付一下就走了。其实,就我们现在这种去探望病人的心态其实也有,当时这就弄得王凤心里发凉。


但是,王莽居然还代替仆人,亲自端屎端尿,替王凤尝药,王凤见状,大为感动和愧疚。王政君和成帝也早就风闻王莽卓尔不群,不久升他为射声校尉(相当于首都警卫部队特警支队领导人。射声表示闻声而射则命中),此时王莽23岁,也就开始了他日后辉煌腾达的第一步。

《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在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大司马王根退休,于是37岁的王莽顶替叔叔王根,成为大司马。汉成帝末年,大司马的地位超过丞相,成为皇帝之下第一人。


史书上说,王莽担任大司马之后,更加节俭。有一次,他的母亲病了,达官贵人前去看望。但是出来接待的是一个女子穿着粗布衣服,贵客们开始都以为这是王家的佣人。介绍之后,才知道竞然是王莽夫人,一时间引起巨大轰动。于是王家的简朴作风立即传遍长安,那些穷奢极欲的贵族人家于是不得不收敛了一些。

《汉书·王莽传》: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3:儿子打死奴隶,王莽令偿命

其实,上面这些还不足以说明王莽的儒家道德品格多高尚,再后来,王莽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还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冲击。他的二儿子王获因事一怒之下,打死了一个奴隶。本来在贵族家,就是平常事情,但是王莽却不这样看,他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经过痛苦思考,王莽命令王获自杀以赎罪,但是王获是贵为皇帝外戚,怎能为一个奴隶偿命呢? 因为按照汉朝法律,王获只要交上一笔钱,就可免罪。但王莽对此反应激烈,王获无奈,只得自杀。

《汉书·王莽传》;"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


对于王莽这种"大义灭亲"之举,后来白居易有一首诗里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简单说就是,周公也曾经被怀疑要篡位,王莽也曾经被认为很谦恭,要是当时这人就死了,哪会想到后来剧情的大反转呢?按照白居易的理解,王莽原来的各种完美人格,其实都是虚伪的表演。要不怎么解释,王莽先靠品行赢得支持,后又大逆不道,这不前后矛盾吗?



二:顺应民意的民选皇帝

王莽最后能当上皇帝,是王莽的作为和臣民期盼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普遍社会观念和一些人野心合流的结果。

当汉朝逐渐衰落,到末期,地震、洪水,蝗虫灾疫频发。有一年大年初一还出了个最高级别的灾疫:日食。预兆不换思想就换人,老天爷要换皇帝了。


于是,到了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25岁的哀帝突然去世。王政君又成为最高权威,她立即恢复王莽的大司马职务。


于是,王莽复职后,汉平帝上台,但是王莽一律不许平帝的亲属进入京城,杜绝外戚之患。这得到全民拥护,臣民们觉得汉朝振兴有望,王莽于是升为安汉公,开始总理国政,大刀阔斧进行社会改革,大司马开始新政:

《汉书·王莽传》;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

1:捐款赈灾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发生旱灾蝗灾。王莽带头捐款100万钱,捐地30顷,救助穷人。230个贵族也跟进,捐出大批粮食、土地。

民众捕蝗虫,按多少给钱。全国无灾地区凡是财产不满2万钱、受灾地区财产不满1万钱的贫民,免交租税。一家死6人以上给葬钱5000,4人以上给3000,两人以上给2000。


2:建廉租房,搞民生建设

王莽又下令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5个里共200个廉租房小区,供贫民居住。权势开始向民生倾斜。


3:扩大招生,解决教育难题

这期间,王莽还努力解决教育难题,扩大太学招生,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1万人。他还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增长知识,王莽在京城九为学者盖了1万间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

《汉书·王莽传》: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



4:狠抓意识形态教育

凡是对古典文献有学问所长的,都要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

《汉书·王莽传》: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廖,一异说云。


5:女儿当皇后,却不收皇礼

王莽的又一儒家典范高潮到来,是在汉平帝12岁时,要讨论结婚了,于是成千上万的士人百姓涌向政府大门,不肯离去,要求平帝必须娶王莽的女儿,以王莽之女为国母,在这种形势下,当然其他女子就会完全丧失竞争力。


当王莽的女儿最终被选为皇后,汉平帝要赐给王莽的2.56万顷土地,但是王莽都退回了。聘皇后的礼金2亿钱,王莽只接受4000万,其中3300万救济陪嫁的十一户人家,剩下的钱大部分孝敬王政君使用。

《汉书·王莽传》:莽深辞让,受四千万,而以其三千三百万予十一媵家。


对于女儿结婚,王莽不收皇礼,不接受封的事情,消息传出,朝廷收到很多人地上书,写信,恳请王莽接受封地,要加九锡,就是当时国家对一个人的最高封赏。有人统计,当时全国的人口也不过是5000万左右,可是绝大多数是文盲;能够识字,能够写字的人不过200万左右(北京大学研究成果)。


但是,在长安城周边,能够把表彰再递到长安城里面的人,有48万多人,而且当时的王公、诸侯、大臣,上表的有902人,也几乎就是全部。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也就是没有民间民主选举,如果民主选举当皇帝,王莽早就高票当选了。

《汉书·王莽传》:于是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张纯等九百二人皆曰:"圣帝明王招贤劝能,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赏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



6: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通过民选成为皇帝

王莽的极具声望不单是在老百姓当中,而且在朝廷中一样存在,一个道德的楷模的标准是贯穿于他平时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拥立他当皇帝的,还有《山海经》的作者刘歆,刘歆还是刘邦四弟刘交的后裔,他都替王莽写继位诏书,有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辞赋家杨雄,这些都是儒生当中的精英,全部都支持王莽。


而且,他上台以后,地球气候也在帮助王莽,灾异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祥瑞","神迹"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


在元始元年,有南越人进贡了"白雉"。儒生们一查《尚书》,上面有记载,在周朝时候,越裳氏曾向周成王进贡送礼,叫"白雉"。这时"白雉"又来了,显然是"周成王白雉之瑞。"

《汉书·王莽传》:始,风益州令塞处蛮夷献白雉,元始元年正月,莽白太后下诏,以白雉荐宗庙。


在公元5年12月,14岁的汉平帝又去世了。同时,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政君于是马上就下诏让王莽摄政,朝臣称之为摄皇帝(摄就是代理之意,摄皇帝为代理国政)。


在摄政元年,三月,王政君宣布,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而王莽当了摄皇帝之后,一个最基层的官员,是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他就向朝廷报告说,梦见"天公"告诉他,"摄皇帝当为真"。为了表示灵验,"天公"还说,早晨醒来,就会看见亭中有一口新井。亭长早晨起来跑到亭中一看,原来的平地上果然出现了一口新的深井。

《汉书·王莽传》:宗室广饶侯刘京上书言:"天公使我告亭长曰:"摄皇帝当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新井。'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入地且百尺。"

历史上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记载: 王莽前往未央宫观看各地送来的奇石时,突然天风大作,烟雾弥漫雾,散之后,石头前面出现了帛图"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到这时候,王莽才废掉刘婴的皇太子名号,封他为定安公,赐给他一块方圆百里的地方,把汉朝的宗庙放在那里。


王莽改国号为"新",西汉214年历史就此画上句号。


王莽当皇帝之后,当时的学界领袖杨雄写了一篇《剧秦美新》献给王莽,说王莽"配五帝、冠三王","奉若天命"。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祥瑞"不过是暴露出王莽的"篡位"野心,其实,就当时形势来看,更大的可能是各地臣民主动所为。


这里既有拍马屁成分,又有进献者获益的盘算,也有真心的期盼。不如说,王莽正是利用了弥漫全社会的真心期盼。这种期盼是哪里来的呢? 是长期以来王莽的所作所为激发的社会心理愿望。



三:改革步伐超前,破坏了自然次序

在历史上,其中一些改革者,有一个伟岸的人格,其他的人都被他们的人格所折服,但是常常又会忽略他们的弱点--太过激进。

王莽学习周礼,造福苍生,发布限田令,解放奴隶,但是

突然破坏了老百姓的"生态"自然次序,而最终导致灭亡。


1:不现实的"井田制"

王莽的改革理由很充分:豪强侵占土地租给农民种,却要收百分之五十的租。太不像话,一纸令下,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土地。


王莽的智囊班,儒学专家,他们从各种古代典籍里找出路,觉得"井田制"最理想。


就是:古代八家同作一井田,耕作时同住一个棚子,一夫一妇分田一百亩,按十分之一交租税,就能够让国家丰裕,老百姓富足了。这些办法其实是来源于《周礼》所说的井田制。

《汉书·王莽传》: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


还有,如果一家男子不满8人, 田超过900亩, 就应把多余的田分给本族或者邻居的无田人。原来没有田的人, 按男口每人给田100亩。这个措施,恐怕就是胡适说的王莽搞"社会主义"的主要依据之一。


胡适在给廖仲恺的一封信中也说:"井田的均产制,乃是战国时代的乌托邦。"

柏杨说,王莽准确地诊断出社会疾病,但是他的方法有问题,脚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后看,一定要跌倒,这是王莽改革的要害。


2:激进的废奴制度

当年,从王莽强令儿子自杀,以抵偿被杀死的奴隶性命来看,王莽的确想尽最大努力改善奴隶的悲惨状况。王莽下令民间奴婢改称为"私属"(区别于官奴)就是说,每一个奴婢在主人家中,占着一个成员的地位,并禁止奴隶买卖。

《汉书·王莽传》: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

王莽用意是起码要冻结奴隶制度,使其不再打大,最后自然消灭。这些进步的措施,自然也遭到奴隶主的抵制。

3:频繁改动的金融政策

王莽短时间内改革币制5次,造28种货币,称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连乌龟壳、贝壳和布也都成了货币,混乱至极。


老百姓必须按照王莽命令一次又一次兑换新钱币,使用旧钱就治罪,这样的话,老百姓吃的和用的所有的货品全部都没有了着落,导致民不聊生,那不造反何待呢?


《汉书·王莽传》:复下书:"诸挟五铢钱,言大钱当罢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


吕思勉说:王莽为人迂阔不切实际,随意乱改币制不合经济规律,"致祸速亡,莫甚于此。"


4:登基诏书简印证了王莽失败

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一座6米深的枯井里,曾经发掘出书简500枚,其中有六枚王莽登基诏书的残简。 内容如下:"……世上最善良的是父母,定号为新,普天之下,皆是新地,四海之内,皆是新臣。天地之间人为贵,时刻要以人为本......" 。


残简中最令专家感到震惊的是王莽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臣"改为"莫非新土、新臣",并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思想超前近2000年。


王莽登基诏书简的发现,一方面印证了《汉书·王莽传》记载的王莽登基诏书准确可信;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王莽失败的原因,已证明以儒家经典进行的改革是不能解决西汉末年困境的。然而王莽身为一个大儒,他对汉末困境采取的措施肯定逃不了儒家模式,结局必然是失败的。

结语

改革规模过与密集激进,急风暴雨,齐头并进,是很难奏效的,当时土地私有化还是大趋势,国有化还是行不通,禁止买卖奴隶的政策只实行了3年,就不得不恢复原来的制度,事实亦是如此,称帝后他以儒家经典《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结果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王莽的悲剧的实质,就是破坏了自然秩序的一个大悲剧。整个新朝十五年像一朵烟花一样在夜空中绽放,然后又归于寂灭。历史的规律,成一件事,坏一件事,最根本的力量,是社会共识,是时代普遍观念。


放到我们对个人成长的警示,就是让自己和这个社会相匹配,做一个斜杠青年,不要太过激进,也不要萎靡不振,不认死理,保持一颗向上的心,足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