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自由精神的盛宴,理性时代的号角

导语:学术界与历史界定义启蒙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广义、最宽泛的概念即是十七至十八世纪之间一场以哲学、理智与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运动。启蒙运动强调理智、逻辑与辩证性的、存在自由空间的思维方式,而非盲目的迷信与刻板的教条主义。

事实上,"逻辑"这一概念的产生并非启蒙运动时代的新创造,而是在古希腊时期便已经被广泛应用了;但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们却赋予了"逻辑"新的内涵和视角:通过"逻辑",人们可以对世界进行实践性的观察与理性的思考,进而获得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和宇宙的真知灼见。

本文将从与启蒙运动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谈起,进而以英国社会政治家约翰·洛克和法国作家雅克·卢梭的教育思想为例,对启蒙运动的进行剖析,使读者能够对这场精神盛宴有更进一步、更加全面的理解。

启蒙运动的确切时间究竟是什么时期?

提及启蒙运动,大多数人会想到十七至十八世纪,而这场运动最关键也是最鼎盛的时期则是十七世纪后半叶与几乎全部的十八世纪。若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划分标准,1644年前后的英国内战和革命(English Civil wars and revolutions)常常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开始阶段。英国内战对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开始感到落后的社会制度导致了这场血腥的战争,并且希冀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基于理性科学思索的社会体系。

启蒙运动:自由精神的盛宴,理性时代的号角

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

而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作家伏尔泰(Voltaire)的逝世或法国大革命(the French Revolution)的开始则一般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结束。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标志着这一辉煌时代的落幕,重建欧洲为一个理性、平等之地的尝试开始坍塌,守旧势力对思想领袖们开始了无情的迫害。

启蒙运动:自由精神的盛宴,理性时代的号角

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

时至今日,启蒙运动对人类的发展仍然有着无比深刻的影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仍然使世世代代受益无穷。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或许,也处在一个"后启蒙运动时代"(post-Enlightenment age)。

约翰·洛克的教育思想:塑造灵魂的伟大工程

在宗教改革时期的英国,富有的地主、政治家爱德华•克拉克(Edward Clarke)担心自己的孩子们不能接受正确的教育,从而沾染上当时社会道德放纵的不良风气,因而,他求助自己的好友约翰·洛克 (John Locke),希望他能够给予自己一些教育上的宝贵建议。

启蒙运动:自由精神的盛宴,理性时代的号角

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因此事而写的一系列信件里,集中阐释了他的教育思想,这些信件于1693年正式出版,名为《人类理解论》。尽管今天看来,约翰·洛克更以其社会和政治哲学思想而闻名,他的教育思想在那个时代同样举足轻重,影响了诸多其他启蒙思想家,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雅克·卢梭以及不计其数的老师们和父母们。

约翰·洛克的著名论断之一就是将孩童时期的懵懂无知成为"空白状态",他坚信如果父母和老师没有错误地灌输给孩子们迷信的思想,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就会仍然保持着理性思考的能力与精神。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游走的;他们向往变化无常,具备天然的好奇心,也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

《人类理解论》同样还是一部基于认识论理论的、关于探索人类学习动机与人类本质的论述著作。在当时看来,这部著作中的思想多较为偏激,然而却准确地预见了现代人类社会在教育方面仍然会面临的众多核心问题,至今仍有讨论与研究的价值。

约翰·洛克对教育激励的方式提出的建议也是非常先进的——他指出教育应该与源于学生内心的自我动机和鼓励紧紧相依。教育者们应当重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与天赋,不要使用任何体罚的形式,而是应该将理性的引导与温柔的提点相结合。

约翰·洛克还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坚定支持者,他对上层社会风靡盛行的打猎与射箭等教学感到怀疑,认为孩子们不应该被灌输这样的念头:入侵者和进攻者是英雄,或者屠杀是值得赞赏的。

除了抽象的理论概念,《人类理解论》也为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例如,在对话中学习拉丁语,将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学习,避免长时间单学科的学习,劳逸结合增加娱乐休闲……这些教育思想不论于昔还是于今,都是值得教育界认真思考的问题和中肯的建议。

雅克·卢梭:先进性与局限性并存

启蒙运动:自由精神的盛宴,理性时代的号角

法国启蒙思想家雅克·卢梭

从今天的视角看来,卢梭的教育思想既有其先进性,亦有在性别平等问题上的局限性。

雅克·卢梭的代表性教育思想之一即为其对人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的强调,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就一个人由内而外的和谐统一、自然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状态则是需要通过顺应个人个性的教育方式达到的。

此外,卢梭还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孩子能够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强烈反对当时一度流行的、将孩子视为成人的"微缩版"的教育观点;他认为高压式的学校制度是不可取的——在这种制度下,学校的老师能教育出来的或许是"普通的人"和"公民",却永远不会是一个保留着自然本性的人。

在教育方法上,雅克·卢梭提倡简约的、直接的教育方式,他曾经这样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永远让感觉成为孩子们的老师,没有什么教科书比世界本身更能包罗万象,也没有什么机构比事实本身更具说服力"。因而,设身处地的感知与实践为卢梭所提倡,而这一点的重要性也逐渐为现代教育所承认。

卢梭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性别方面,他认为教育的另一标准是性别。不同的性别有着完全不同的本质,因此注定人们接受不同的教育:他声称学校和老师应当致力培养男孩成为有着世界情怀的、负责任的人,而女孩的目标则是塑造成为合格的贤妻良母。

结束语:启蒙运动时期既是一曲反封建、反陈腐势力的高歌,又是一幅描绘理想社会、弘扬理性主义精神的蓝图。本文以启蒙运动中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与雅克·卢梭为例,细致分析了他们教育思想的精华与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希冀以此为依托,使读者对启蒙运动能够有更加客观全面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