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5方面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專家這樣說

如何從5方面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專家這樣說

如何從5方面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專家這樣說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需要在哪幾個方面著力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建設?一起看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主任董奇的解讀文章《健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為督導賦能》↓↓↓

如何從5方面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專家這樣說


健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為督導賦能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這是指引我國教育督導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必將對推進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意見》明確指出,建立教育督導部門統一歸口管理、多方參與的教育評估監測機制,為改善教育管理、優化教育決策、指導教育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這進一步確立了評估監測在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教育督導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也為建立健全教育評估監測體系指明瞭方向。要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必須構建更加完善、更高科學化水平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為教育督導依法獨立行使職能,有效發揮作用提供全面、精準、強大的支持。

從2007年以來,我國圍繞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建設開展了持續不懈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積極進展,連續8年在全國開展了義務教育質量試點監測,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經驗和相關機制。但也存在諸如監測覆蓋面不全、各級監測體系不夠完善、監測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監測結果運用不充分、科研支撐不夠等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建設,推進《意見》的落實:

構建覆蓋基礎教育全學段的質量監測體系。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相關機制和制度。但是,面向學前教育階段、普通高中教育階段的質量監測還尚未在全國正式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範圍仍有待進一步拓寬。《意見》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教育質量監測制度。為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質量監測、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監測的相關基礎研究,組織開展相關監測標準、工具的研發及相關的試點監測,探索建立完善的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制度和機制。

釐清國家、省、市、區縣四級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的功能和定位。國家層面重點監測全國基礎教育質量狀況、區域差異、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實施情況等,為國家教育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引導社會樹立正確教育質量觀。省級層面在配合做好國家監測的同時,一方面可以基於國家監測相關數據和結果開展一些更深入的延伸性監測,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推動相關問題解決;另一方面,有條件的省份可以根據本省教育發展需要開展一些專項監測。市級層面要加強對國家和省級監測結果報告的解讀,重點要對區縣教育質量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開展調研、分析,指導區縣用好監測結果。區縣層面重點則在讀懂、用好各級監測的數據結果,加強對本地基礎教育質量狀況的常態分析和觀察,幫助明確學校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切實促進本地中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改進和提高。

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隊伍專業化水平。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的系統工程,對監測工作人員專業知識、技術和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近幾年來,各級教育行政、督導、教研、評估監測相關人員配合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開展做了大量工作,對教育質量監測的認識和理解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與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建設的更高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各地教育行政、督導、教育、評估監測相關人員的培訓,指導相關人員理解和掌握教育質量監測相關理念、技術以及結果應用的方法,打造一支專業化水平高的教育質量監測隊伍,為各級基礎教育督導體系的完善提供專業人才方面的保障。

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運用。結果運用是決定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作用發揮大小的關鍵環節。《意見》對教育督導問責機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完善報告制度、規範反饋制度、強化整改制度、嚴肅約談制度等。這些要求對於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運用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基於前期探索實踐的經驗,為最大程度發揮監測結果的作用,需要在教育督導問責機制改革過程中,進一步探索建立基於監測結果的反饋、約談、問責與整改機制,尤其是繼續探索開展對省級、市級、區縣級黨委和政府教育質量督導問責工作,對於監測發現的突出問題,要加大問責整改力度,切實推動各級政府完成相關問題整改、有效解決問題。

加強支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方面的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是持續有效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重要支撐條件。《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教育督導研究。不注重相關科學研究,沒有紮實的監測知識和技術儲備,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深入推進以及工作質量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為此,應加大對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相關科學研究的支持,如加強計算機自適應測試相關研究,開展人機交互測試研究,加強大規模測試條件下如何防止作弊方面的研究,探索有效保障監測數據結果客觀性和真實性的機制、策略與方法等,以進一步提高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科學化水平。


來源 | 《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