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暴漲後,見頂下跌還是繼續上漲?

房價暴漲後,見頂下跌還是繼續上漲?


中國經濟這些年來坐上了高鐵,一發不可收拾。中國奇蹟,震驚世界。

其中有一項奇蹟,也令人瞠目結舌,那就是已經翻了好幾番的房價。

即便從2015年算起,房價也強勢上漲了一倍,房子成了這一代中國人的痛。

1、

簡單回顧下這輪房價上漲的始末。

2015-2016年,是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黃金期。一線城市先發制人,深圳打頭陣,隨後北京上海緊隨其後。其間,部分二線城市亦步亦趨,也是蹭蹭往上竄,房價翻倍。

2017-2018年上半年,先是大量二線城市由蠢蠢欲動,變成一飛沖天。後是大量三四線城市,甚至部分縣城,開始了爆炸式增長。

幾乎可以說是:全國人民喜迎房價翻倍。

而本輪房價暴漲的原因,偽磚家之前已有解讀,總結起來就是高層強烈意志,開啟激進式去庫存,拯救地方政府於水火。而去庫存,本質上也是為2008年的放水擦屁股。

為什麼這麼說?

原因很簡單,當年4萬億計劃,國家大搞基建,之後房價大漲,但也遺留下來大量的商品房庫存。於是問題來了,庫存多了,土地就不值錢了,而土地是地方財政的命脈,所以庫存不去,地方政府就沒有餘糧了。

這種情況支撐了幾年之後,全國各地方經濟幾乎是一片狼藉。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上方出臺政策要開始促銷了,號召大家買買買。甚至你沒有錢,我來發。但是直接發錢這種方式不太中國,於是出臺了一個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

通過棚改的方式,拆掉老房子,同時給一大筆錢作為補貼,讓你去買新房,這樣需求不就創造出來了嗎?

縱觀2015年以來這波房價上漲,既把庫存去了,全國住宅狹義庫存接近2012年水平;又讓土地收入起來了,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2.7萬億,同比增長43%。

結果看起來看上去很美。但這不過是外表光鮮、內裡腐爛的鍍金時代罷了。

2 、

房價這波上漲並不健康。只是沙地蓋樓,基礎不牢。

從總量供需上看,一線城市的需求,對接的是整個國家,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二線城市對接了所在省份,以及全國範圍內的部分投資需求;而三四線城市的需求,僅是三四線城市本身。

過去房價上漲都是結構性的,一線猛漲,二線跟隨,三四線穩中微升。但這次不一樣了,這波上漲的主力是三四線城市和部分縣城。

這些地方根本沒有漲價的基礎,而且房屋存量過大,無奈國家就是要去庫存,用“貨幣化安置”抬高了小城市房價,使其成為近兩年樓市增量的主力。要知道,超過六成的貨幣化安置貸款,投向了三四線城市集中的中西部及東北地區。

所以房價這波上漲並沒有反映供需關係變化,只是是貨幣化安置的資金驅動和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驅動雙重作用下的曇花一現。

一旦貨幣注入停掉,那麼上漲的基礎也就消失了。而從今年6月底開始,已經陸續有消息放風,要逐步收緊棚改貨幣化。畢竟使命完成,功成身退也在意料之中。

這意味著,全國樓市暴漲的行情結束。樓市開始轉向,全國房價進入下行週期!

春江水暖鴨先知。9月13日,保利地產改名保利發展。其實,這些年來,地產商們都在悄悄改名。龍湖地產已更名為龍湖集團,恆大、萬達、遠洋都在改頭換面,淡化“地產”二字,轉向複合業務。

因為,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3、

目前看,各地的樓市都已經開始降溫了,土地流拍的消息屢屢傳出。

綜合現在樓市諸多因素,房價會繼續平穩中調整,金九銀十行情很難有了,畢竟如前分析,基礎不牢。

那麼,最重要的問題,現在房子還能買嗎?

這個其實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經濟情況不盡相同,房價漲跌順序也不一樣。但有些規律和方法還是有幫助的。

現在人口流動的趨勢,是向少數大城市集中,幾乎是在複製當年日本的故事。現在,日本的東京、大阪已成為超大城市,而小城市正在萎縮。我們也一樣,5%的城市將會如黑洞般吞噬周圍資源。

而人流決定資金流。結論就是,對5%的人口流入的城市,房價當然更為堅挺。雖然經濟趨冷,內憂外患,今年的經濟數據不知怎樣,明年的日子如何不好判斷,但即使考慮這些變量,一線和強二線還是比較穩的,回撤空間有,但不大。

比如率先完成大漲的北上深、南京、蘇州等熱點城市,房價都有了一定幅度的調整,但也進入了平靜期,供需基本穩定,很難指望還有多大幅度的下跌空間。

但對人口淨流出的三四線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畢竟實在找不到房價上漲的基礎,一旦市場糾錯,那可能就是暴跌。

具體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如何看房價,其實有個好方法,那就是看中介。當年股市大火的時候,遍地都是推薦證券公司開戶的。同樣的邏輯,地產好的城市,中介也會火爆。一旦看到小區旁邊的小中介陸續停業,那麼就得警覺了。

此外,對於三四線城市,走訪中介摸底調查很有必要,因為在小城市都愛買新房,但新樓盤價格虛高,難以反映真實價格,走走中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把近期的成交速度,成交價格,與之前成交情況做一下綜合對比,這樣基本就能夠判斷自己所在城市的市場情況了。

最後有一點需要提醒,那就是現在北京等地已經出臺公積金新政了,以後貸款限制會越來越多。如果是剛需該買就買了。

凱恩斯說過,“長期看我們終將死去。”不要因為短暫生命中趕上了房價上漲,就一等再等,一拖再拖。理性策略是,早買早享受,從全生命週期來看買房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