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的三件事,決定了三國的開始,劉表不死三國不立

東吳孫權復仇的戰爭落在了劉表頭上,當然孫權這是在為吞併荊州找藉口。不過從東吳內部的角度,“為父報仇,殺劉表,奪荊州”這個口號是一個能凝聚人心的正當理由。孫堅的死等於間接幫助了孫權,“奪荊州而上取益州”的戰略。周瑜為孫權制定的戰略規劃由劉表的荊州開始,可惜的是中間多了劉表被嚇死這個變數,加上曹操來得太快,讓周瑜的謀劃多出N多的變數。劉表之死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最重要的開始,也是與劉表相關的三國的第一件事情。

劉表的三件事,決定了三國的開始,劉表不死三國不立

第二件事是收留劉備。劉備從袁紹那裡逃出來後,無家可歸,劉備想到了同為劉姓的劉家兄的劉表。劉表一方面是出於同情,一方面是想借助劉備的力量,防禦曹操熱情地把劉備迎到用州、以兄弟禮相待。劉表接納劉備,對後來劉備借赤壁之戰的勝利,收服荊州,並以此為跳板佔益州、形成三國立的局面,有著直接的影響。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劉備在用州遇到了千古第一名相諸葛亮,成就了三國史上最動情的一幕一一三顧草廬。

劉表的三件事,決定了三國的開始,劉表不死三國不立

第三件事是廢長立庶。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劉表不喜歡大兒子,卻因為次子劉琮“貌類於己”,所以特別寵愛劉蹤。關於劉琮的身世,《後漢書》說劉琮並非劉表的後妻蔡氏所生,而是劉表為劉琮娶了蔡氏的侄女,有了這層關係,蔡氏就視劉琮如親生。

劉表的三件事,決定了三國的開始,劉表不死三國不立

劉表將不受喜歡的劉琦打發到了江夏,接替戰死的黃祖做太守,實際上取消了劉琦“繼任荊州牧”的身份,而是選擇了劉琮。劉表此舉有個非常明顯的後果,就是王粲、蒯越 、這些的清流名上聚集在劉琮帳下、為後來劉琮投降立下了汗馬奇功可以說劉表的天下,正是要敗亡在了這些投降派的手上。

劉表的三件事,決定了三國的開始,劉表不死三國不立

劉表只是一個三國史上的過客。但決不是無能之輩,劉表開拓不足,守取有餘,只是同為一個時代,曹操的亮度太高。劉表在荊州的,哪怕是個四戰之地,在劉表的有生之年,卻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當中原戰亂之時,劉表的荊州相對穩定,但是劉表死後,後事安排的不當,使荊州的大好局面,一夜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