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殘疾人有了“普通話” 視力殘疾人有了“規範字”

聽力殘疾人有了“普通話” 視力殘疾人有了“規範字”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王曉慧 劉詩萌 北京報道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聽力殘疾人代表們站在莊嚴的大會堂內,神情肅穆的用手語“唱”完了國歌。

就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前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正式發佈。一個背景是,今年7月1日起,《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正式實施。

在此之前,我國地域遼闊、方言眾多,聽力殘疾人難以說普通話,視力殘疾人難以寫規範漢字,手語和盲文是他們使用的特殊語言和文字,各地聽力殘疾人使用的手語存在差異,現行盲文標調的不規範也給視力殘疾人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不便。

不過,一切都已經改變。

“聾人有了‘普通話’,盲人有了‘規範字’。”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對此評價。

這幾個字的評價,讓中國聾人協會副主席邱麗君激動不已。

“我在遼寧省殘聯專職理事的崗位上退休,現在還擔任中國聾協副主席和手語委的主任。從我的工作經歷上來說,從基層聾協做起來,一直到區域聾協主席、省聾協主席,現在到中國聾協主席,做了30年的聾協工作,像我們這樣的代表大會,從二屆代表大會開始,一直到第七屆都參與了,應該說我的成長經歷也是深切體會和見證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和殘疾人的生活逐步提高的這樣一個過程。”小組討論上,邱麗君神采飛揚。

事實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到對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要格外關心、格外重視;從開幕式上,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代表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的致辭上,也多次提到了對殘疾人工作的重視和支持,並堅定了未來5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方向;張海迪的報告,則讓過去和未來殘疾人工作的細節成就和脈絡徐徐展現。

“我們非常感動,非常受鼓舞。我現在在做手語,海迪主席的工作報告中提到一句,聾人有了普通話,盲人有了規範字,這兩句話裡邊,我從親身參與聾人普通話的過程中,體會到非常的不容易,這一次我們聾人普通話的研究,國家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提供了好幾百萬資金,為我們聾人普通話工作開展提供了條件。聾人普通話推工作前後做了七年,頭五年採集詞彙,後兩年試點,並對這些試點,對這些試點提供修定和意見。”邱麗君介紹。

據瞭解,在此之前,聽力殘疾人手語規則大多是健全人指定的,每次研究,聽力殘疾人都是代表2到3個人,其餘都是學校老師或者是殘聯幹部來做,不過,情況已經發生改變。手語詞彙組的研究,聽力殘疾人代表就有16個,是從全國各地,蒐集手語、漢語都特別強的,來參加這個制定,老師只有四位是學校的老師,他們提供一些詞彙,提醒一些需要關注的地方。

據邱麗君介紹,此次正式使用的手語國歌,前後用一年的時間,把國歌以前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定,現在正在試用期。修訂時候,中國殘聯有關領導以及教育部、中央電視臺的翻譯,齊聚一堂,共同把脈國歌新脈絡,

手語委課題組在會上把國歌為什麼要這麼做,從語言學的角度做了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說明。程凱聽了說明以後,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這個水平,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做演講也夠了。這是對手語委驗證水平的大力肯定。社會上許多機構也邀請聾協去做報告,讓聾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儘量參與社會,希望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我們的努力,總體上來說,還顯得微不足道,我建議中殘聯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從頂層設計上給我們一個支持,就是行業認證這方面,讓我們自己的語言自己做主,來決定這個語言的水平和等級,這樣能提高聾協的威望,提高聾協的話語權。”邱麗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