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麼都“隨便”,巧用“改宗效應”,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些人:

  • 你問他吃什麼,他說:“隨便!”
  • 你問他買什麼,他說:“隨便!”
  • 你問他玩什麼,他說:“隨便!”

總之,生活中的大小事件,各種決定,都可以用兩個字“隨便”來解決。這樣的現象如今在部分孩子身上有所體現,讓家長覺得孩子省心的同時,又對孩子沒有主見的行為有些隱隱的擔憂。

小邏最近發現女兒做什麼事都愛用“隨便”兩字來回答,總是是一副不大在意的樣子。

比如她領著女兒逛商場的時候,到了吃飯的點,她問女兒想吃什麼,女兒說:“隨便,媽媽你吃什麼我吃什麼。”

天氣炎熱,她問女兒想和綠豆湯還是冰水,女兒說:“隨便,都行。”

晚上寫完作業,時間尚早,她問女兒要不要去看最新上映的電影,

女兒說:“好啊,隨便。”

女兒的表現讓她很不解,從前女兒不是這個樣子,問她什麼問題,她的答案會很明確,而不是現在這樣看似隨和實際卻漫不經心樣子。

和女兒深入交談了一次,小邏才發現了原因。原來女兒曾經幾次表示中午想吃炸雞的時候,她以不健康的理由拒絕,並強行換上了女兒不喜歡吃的素菜,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女兒覺得溝通沒用,自己的意見反正也會被否定,乾脆不不說,媽媽說什麼是什麼,一切交給媽媽決定,這樣自己還比較省力。

小邏發現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導致了自己的女兒失去了主見,愛說“隨便”。

孩子做什麼都“隨便”,巧用“改宗效應”,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

生活中,愛說“隨便”的孩子很多,造成這種現象的,不外乎外內部原因和內部原因

★外部原因:

1:缺乏尊敬,“為你好”體現家長權威,讓孩子按照自己想法走

如同上文小羅的女兒一樣,不是孩子沒有主見,而是家長用自己的權威給孩子做了選擇,孩子的訴求得不到發洩和實現,久而久之,就將自己的想法壓抑起來,不去表達。

家長喜歡用經驗來說話,總覺得自己生活閱歷多,說話辦事的經驗優於小孩子,孩子的想法與自己有分歧的時候,一句“為你好”甩過去,既體現了家長的權威,又將自己的想法強行過渡給孩子,表明自己正確的立場。

孩子感覺不被尊敬,卻也無可奈何。

時間久了,孩子失去表達欲,索性家長說什麼就做什麼,交給家長選擇,總是沒錯的。

2:無微不至,孩子失去思考慾望,進入“羊群效應”

心理學中,有一則羊群效應理論,大意是:

羊群平常都比較散亂,毫無紀律性。但是一旦有一隻頭羊發現前方有更美的草地去吃草,其他羊也會不假思索地跟著一哄而上,不考慮草地是否危險或者前面是否有更好的草地。

通俗地來說,就是“從眾心理”。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小,思考能力弱,對於是非曲直的判斷不夠全面,行為處事聽從自己的安排就好,孩子的生活被家長安排得事無鉅細。久而久之,家長的行為干涉了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孩子也沒有了獨立的思想和獨立做事的習慣。

孩子做事開始依賴他人,失去思考的慾望,不管是否還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從眾的“隨便”二字總能解決問題。

★內部原因:

自我不認可,害怕承擔責任,“隨便”成了逃避的理由

生活中,我們也曾因為一些事情堅持己見,最後導致了一定的損失,這些損失讓我們有切膚之痛,導致我們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自己做決定,對於自我產生了懷疑。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導致孩子產生自我懷疑的事情可能很小,但是因為孩子心智發育不全,會將其後果或者責任無限放大,讓孩子生出“害怕”的情緒。

孩子會擔心自己想法做出的決定自己難以承受,害怕承擔導致猶豫不決,費心費力,而“隨便”不用思考太多,其責任也清晰可見,就成了很好的逃避理由。

孩子做什麼都“隨便”,巧用“改宗效應”,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

孩子經常說“隨便”,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1:陷入糾結,容易後悔,優柔寡斷

俗話說“一千個群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

如果孩子沒有主見,就很容易受他人觀點影響,做事猶豫,陷入“糾結”中,最後期待他人給自己做決定。

如果他人的決定帶來了不好的結果,孩子又會後悔,等到下次做決定的時候,再次陷入選擇糾結,漸漸形成“優柔寡斷”的性格。

2:迷失自我,沒有深入思考,機械模仿

經常說“隨便”的孩子,對於他人的觀點和看法,喜歡盲目順從,很少深入思考其中原因。應對事情,也是機械地模仿他人的辦法,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少,想得少,做得多,漸漸一切從眾,迷失自我。

3:依賴他人,“群體生活”,獨立性差

“隨便”一般代表怎樣都行,前提是在眾人都能接受的情況下。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隨便”就失去了效用。

孩子經常說“隨便”,其獨立性比較差,如果讓其單獨去處理一件事,他就會覺得困難。他喜歡“群體”活動,這樣如果出了什麼問題,群體容易遮蓋住自己的不足,更方便逃避責任。

想讓孩子甩掉“隨便”,成為有主見的人,讀懂“改宗效應”很關鍵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研究發現,當一個問題對於某個人來說特別重要時,有人對此提出反對,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上能說服這個“反對者”,讓其意見與自己保持一致,那麼這個人更傾向喜歡那個“反對者”,而不是那個沒有提出意見的“支持者”。這一發現被稱為“改宗效應”。

“好好先生”在很多人眼中,不過代表著順從以及美意自己的思想,他們不會深入思考問題,只是看到問題的表面,相反,“反對者”會讓一個問題或者想法進入討論環節,使得問題得到昇華,相對而言,“反對者”會更讓人歡迎。

也就是說,人們對於自己的意見,喜歡不同的言論,然後享受將這些“不同的言論”一一說服的過程。這樣,自己的意見可以研究得更加深入,在過程中也更加加持了自己的意見。

愛說“隨便”的孩子事事徵求別人的意見,恰恰缺少的就是“反對者”,或者“提出者”的精神。

孩子做什麼都“隨便”,巧用“改宗效應”,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

人有主見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家長該如何利用“改宗效應”,讓孩子變得有主見呢?

▶▶多問孩子“怎麼辦”,打破“無事可做,無事可想”的環境

有的孩子沒有主見,是因為家長在生活中大包大攬,把所有的事情都給孩子做了,造成孩子“無事可做,無事可想”環境。想要孩子改變,就要先打破這種環境,讓孩子自己行動起來。

家長可以在遇事的時候問問孩子:

  • “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呢?”
  • “如果你來安排這場宴會,你打算怎麼做?”
  • “這道題還有一種解法,你試試看。”......

總之,家長們別有心理負擔,將事情大膽地交給孩子去做,去安排,看到錯誤可以去提點,但不要插手,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

從“隨便”變成“我要怎麼做”,最終樹立自己的觀點。

▶▶告訴孩子敢於堅持自己的想法,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鬣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恰普曼

每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對於一件事情,詢問下孩子的看法,如果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有質疑,家長要讓他們堅定自己的想法,即便結果是錯的,失敗了,也無所謂。失敗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縱然痛苦,也能從眾汲取寶貴經驗,鍛鍊自己的意志力。

▶▶少用命令式的口氣溝通

有些家長比較嚴格,對於孩子說話的方式經常是:

  • 你必須去......
  • 你應該去......
  • 你要去......

這樣的語氣帶著命令式的口吻,讓孩子被動地接受家長的信息,內心牴觸,如果孩子這時提出的意見被家長駁回,那麼下一次,他就很難開口再說自己的意見。漸漸地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習慣,習慣於家長說什麼就做什麼。所以和孩子的溝通中,家長應該少用命令式的口吻,多用詢問式的口吻,讓孩子自己想怎麼辦。

▶▶舉行家庭“辯論賽”,讓孩子體驗“有主見”的快感

家長可以經常在家中舉行一些小型“辯論賽”,三人之間,其中一個家長和孩子是一方,另一位家長為另一方。兩方提出不同的觀點,積極讓孩子發言,引導孩子想辦法說服自己,最終“假裝”認輸,讓孩子體驗到“有主見”的快感,這樣,孩子對於一個問題的看法就會深入,對於面對的事情,很難再說“隨便”了。

對於孩子是否有主見的問題,家長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