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是怎么样一种心理?但是又希望别人来找我,这是什么心态?

唐云春


心理彦究员认为: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又希望别人来找我,这是恐惧的心理在做怪,同时也是一个人自我价值感低的心理表现。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全面解析这种心理。

揭开自我价值感低的面纱

很巧的是,不久前我刚刚接手一位这样的来访者。 我们暂称她为信芳(化名)。信芳自述,她从来不主动与人联系,哪怕自己遇到了困难也不会找人帮助。因为她觉得,就算找别人,别人也帮不了什么,最后还是得自己抗。其实她内心渴望与人连接,但就是不敢主动,她担心自己这样的社交模式会影响人际关系,故前来咨询。

信芳看起来很温和,第一眼见到她就能感觉到她有很强的亲和力,声音也柔柔的,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没想到,这样一个有亲和力的人现在却为人际关系而苦恼。其实只要了解了她的成长史,谜底也就揭开了。

原来,信芳的童年离幸福两个字有点远。父母性格强势,对她要求也很严,从来没有表扬或鼓励过她。她说她是在父母的批评责骂声中长大的,她小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整天不被骂。

在父母不断地心理暗示下,她就象被施了魔法,父母常骂的“笨、蠢”等字眼深深地镌刻在她的脑袋里。就算是她长大成人,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家庭,工作事业也很不错,她依然逃不出“蠢笨”的魔咒。她说:象我这么笨的人,别人怎么会喜欢我呢?我如果主动联系别人,别人要是不理我怎么办?我要是主动寻求帮助,别人笑话我怎么办?

“我很笨,别人不可能喜欢我”,这就是信芳的心理现实。而实际的客观现实却是:很多人第一眼就会喜欢信芳,愿意靠近信芳。而且就算她不主动联系别人,也还是会有一些同事、同学和朋友主动联系她,跟她保持着较长久的友谊。只是她并不知道:

我们每一个人口中描述的那个事实,都不是客观事实,那只是他的心理现实,是站在他的角度、用他的感受、用他的经验去看到的那个事实的一个侧面而已,不是客观事实的全部。人格发展得越不好,他的心理现实离客观现实的差距就越大。

信芳对主动社交的恐惧,并不是当下的某个人和事让她恐惧,而是她内心深处的恐惧在作怪。她需要做的就是,把内心深处的恐惧打败,当她不再害怕了,那当下的人和事她就能轻松搞定。

而她内心深处的恐惧就是来源于她童年时父母对她的评价,她害怕自己的蠢和笨讨人厌,她害怕自己的蠢和笨让人笑话,她不敢面对来自别人的嘲笑和辱骂。与其主动联系别人自讨没趣,还不如被动等待。于是她就从人际交往中退缩下来,变成了一只翘首期盼的带着重重盔甲的乌龟。

她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呐喊:连我的父母都不喜欢我,别人怎么可能会喜欢我?我不好,所以父母不爱我,所以我不值得被别人爱。

可是,童年中爱的缺失,又让信芳对爱充满了渴望。她一边渴望着一边恐惧着,一边期待着一边退缩着。这样的心理冲突让信芳充满了焦虑。

跳出心理现实,疗愈心理创伤,提升自我价值感

既然已经找到了“病根”,那“治病”就简单了。

第一步,了解客观现实,揭开她人际关系的真相。

通过她的核实与检验,她欣喜的发现,原来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她想的那样。她自以为自己笨,自以为自己讨人厌,可是在别人眼里却是认真、实干、有责任心、值得依赖,她从来没有在同一天听到这么多赞美她的词汇,而且每一个赞美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事件,让她不得不相信。这样的实践给了信芳极大的鼓舞,也为接下来的创伤疗愈提供了有力的心理能量。

第二步,重新认识童年的父母,疗愈创伤,跟童年的父母和解。

我们重新回顾童年,看到那个小小的充满委屈和恐惧的小信芳,也看到了脸色凝重的严厉苛责她的父母。我给她5分钟时间让她沉浸在当初的感受中,然后再以成年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她童年时的父母。

她忽然发现:父母当年的严厉、当年的高要求、当年的批评指责,背后却是对她的爱和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不再受他们受过的苦,他们担心自己对女儿的一丁点儿放松,都可能会影响女儿的学业和前途。

同时,她也发现,父母当年对她的模式,今天她百分百复制到了自己与儿子的关系上。她如此地爱着自己的儿子,她望子成龙,她希望儿子的性格跟自己不同,她希望儿子将来比她有出息,她希望儿子将来能过得比自己好。这样一对比,自己跟当年的父母又有什么不同呢?

原来当年的父母也是如此地爱着自己的啊,只是父母的爱用错了方式,让信芳怕了父母这么多年,也恨了父母这么多年。

咨询做到这里,信芳突然失声痛哭,这是压抑已久的委屈和愤怒的情绪的渲泻, 也是得到父母爱的确认后的欣喜,同时也是对儿子的愧疚和自责。哭完后,信芳说,她现在感觉好轻松。

第三步,重建信念系统,突破自己,积极行动

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感受下,我带着信芳重新梳理自己,把从小到大自己做过的成功的事、曾经听到过的好的评价、自己的优良品质等一一写下来。信芳看着这张写满字的纸,非常激动。

她用我教给她的句式不停地自言自语:我才不笨呢,我曾经考上了……大学,我曾经做过……事情,我曾经得到过……评价,所以,我一点都不笨。我不光不笨,我还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认真的、负责的、上进的、可信赖的人。在单位我是一个好员工、好领导、好下属,在家里我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女儿。我是一个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都很有价值的人。

我让她把这段话背熟,并张贴在家里的墙上,让这种崭新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替代旧有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进行不断的催眠和强化,让积极自我深深地植入她的内心。

接下来的动作就相当迅捷了,信芳选择了三位很久没联系的相识的人,并当着我的面,向他们主动地抛出了橄榄枝。她的脸上一扫往日的恐惧、犹豫和被动,眼神中满是灿烂的星星,脱口而出的声音就象是清脆悦耳的铃铛,让整间屋子都跟着轻盈灵动起来。

更让我感动的是,信芳第一次在微信中诚恳地向儿子道歉,并郑重承诺今后不再跟儿子发脾气,愿意跟儿子做朋友,有事情会好好的沟通。她还跟儿子进行了协商,如果以后自己万一没控制住脾气,儿子会用一个暂停地手势及时地提醒妈妈,帮助妈妈改正错误。

看到面前这个脱掉厚重盔甲的自由的勇敢的信芳,我非常幸福,我帮助信芳重拾价值,信芳也帮助了我,让我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咨询已经结束了,心理彦究员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咨询案例,呈现了一个有社交焦虑的人的心理冲突,以及帮助她探究心理冲突的内在根源、处理心理创伤和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的全过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区别就在于每个人内在的心理现实不同。

当我们遇到了人际交往中的困境,不防探索一下是什么样的心理现实在制约着我们,同时也积极地去外部世界中求证真正的客观现实是什么样的。如果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差距很大,我们就有必要回到童年去找到内心深处的恐惧,去跟这个恐惧对话,最终用有力的事实和深度的觉察打败恐惧,不再害怕,勇敢地建设一个积极的、主动的、乐观的自我,去面对当下的人和事。

我是心理彦究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心理彦究员


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你并不是不喜欢聊天,只是不喜欢主动找别人聊天。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首先,心态方面的问题。

1、自认为经济条件好、身份社会地位高,有一种上位者高高在上的俯视感和优越感,感觉高人一等,不屑于别人为伍,如果主动找别人聊天就要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而别人主动来聊天,就有一种被捧着的满足感,很享受这种感觉。这种强大的外表下面,其实是一颗被世俗扭曲的可怜的虚荣和自尊,正如某位大咖说的,越炫耀什么说明他越缺什么。真正的上位者更具有博大的胸怀知性随性和超强的亲和力。而不是装出来的高端大气。

2、自认为无钱无权也没有好工作,综合各方面条件不高,自卑感太强,不自信,怕被拒绝受冷落,面子上过不去,就放不开而不主动聊天,别人主动就欣然接受。其实大可不必,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又不求你,只是聊天而已,交流一下思想抒发一下情感,活跃一下氛围,要不,大家都不主动,谁也不理谁,多尴尬,没有必要患得患失。

其次,性格方面的问题。

大家平时是不是都说某某某是外向型性格,某某某是内向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内外兼具的,总体上某一种占的比例会大一些,在不同的环境、氛围、时间节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我单位有一位仁兄,平时在单位,寡言少语,惜字如金,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主儿,有一天我却看到他跟他一群哥们面前,眉飞色舞,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和平时我们眼里的他判若两人😄。

我们毕竟都是活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交流沟通,表达诉求,宣泄情绪,耳聊天正是主要渠道之一,。不管地位高低,性格如何,都应该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和活力,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做不了浩瀚宽广的大海,就做清澈欢快的小溪,千万不要做一潭死水。

我说的可能不全面和有失偏颇,但愿能够帮到你。


宠辱不惊M


让我来说出真相吧,因为你希望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子,怎样子呢?你希望别人以为你就是一个认生的人,不敢找人聊天的人,从而让对方觉得你是个害羞而可爱、乖巧而有内涵或者说是个稳重的人,这也许是许多人都会常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与心态。但这只是前戏,请继续往下看。


从问题里不知道题主的性别,但我猜你是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继续往下看就知道我的答案。先打个比喻吧,你和一位不是很熟的女性同处一个空间里面,假设当时是一个朋友的聚会,你俩都有共同的好友,都在这个空间里面,但是你俩还不算很熟,你俩坐的地方距离也不远,当时你和那位女性都在玩手机,或者你们各自都在跟自己的好友说话聊天,但你知道你对对方挺在意的,有时还会偷瞄对方一眼,其实你想认识对方,和对方搭话聊天顺便加个微信,但你就是不打算迈出心里想的那一步,就是想默默的等待时机,那个时机可能是你的朋友间互相的撮合,或者是等女方过来跟你打招呼。


其实题主这个问题,更深的说明了你是在选人来展现你这个表现与心态,怎么个选人来表现呢?说白了,你只是在在意或者即使不在意也同样状态的女性面前才会有这种表现,因为你不想让女性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并且不想在她们面前显露出任何的失态行为,也就是说,你对在女性面前展露失态或出糗感到畏惧,这才是你真正的内在心理,但是在同性别的男性面前,你却不会有这样的心理,因为你觉得同性之间怎样也无所谓,当然了,你也不会在乎男性是否会主动来找你聊天,你只会对你在意的人或者说对方纯粹是女性,才会有这样的心态,但女生在大部分情况下一般是不太会主动找男性搭话的,女生都较为矜持嘛,所以在提问当中不会特意的说出“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这种话,因为是既定的事实,所以这也是我觉得你是男性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就是,说白了,我有时也会在心仪的人面前,表现出这样的心理状态,我是男性。


说到这里,或许你的心会被我说的话戳了一下,又或许你会反击,你说你只是个比较硬派的人,你并没有下意识的去选择人或者对方是否女性,才做出这样的表现,你只是不想让对方对你产生你有什么企图或者什么的误解,只是在女性面前会更体现出这种心态而已。但不好意思啊。。兄弟,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逃脱不了两个结论,一,你是个特别好色并闷骚的人,二,你是个对不同人存在个别对待的人,两者必居其一。


不过你也放心,哪个男人不好色呢?我也好色啊,是就承认嘛,这有什么。另外其实我比较好奇的是,你觉得有这样心理的自己是讨厌呢,还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对这样的自己反倒感觉挺好的呢?如果是讨厌的话,说明你有自卑的心理,但我觉得你并没有这种心理,其实你的答案应该是无伤大雅,说不上讨厌,也说不上喜欢,但还是想让自己能主动的去找对方聊天,这样会比较好,所以再综合回你提的问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其实这种心理能表现出你是个本来就有魅力的人,说明你自己认可从而保留下来的行为模式,你就是不想主动找人搭讪或聊天,也可以看出另外一点就是平常常在你身边的人,大多数是比较主动与话比较多的人吧?所以你也会更下意识的把自己塑造成与他们相反的更为稳重一点的人,加上你觉得自己本来就有魅力,所以就不会主动去找别人聊天了。


不知道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觉得自己有魅力的男性,有没有这样的心理呢?有没有戳中你们的心思呢?对了,其实女生都很喜欢被男(shuai)性(ge)搭讪的对吗?看到的女生和觉得自己有魅力的女生,也可以谈谈你们的感想呀!



故事里的三文雨


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但希望别人来找自己,如果这种状态是一向如此的话,则是性格内向使然,性格内向通常在与人交往时缺乏主动性,但内心渴望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也不乏热情和活力。但性格内向不能与性格孤僻等同起来,性格孤僻则一贯独往独来、离群索居,似乎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封闭的样子,有时甚至会对他人怀有戒备心理,即使在与人交往时也缺少应有的热情和活力,常给人一种不合群的感觉。

性格内向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质,性格孤僻则应该引起重视,并需要通过逐渐融入到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的互动中慢慢加以调整。


禄福子


用九型人格的观点来讲,三号七号八号在人际交往中主动性是最强的,四号五号六号在交往中主动性不会特别强,另外,从副型的观点来讲,所有的社交型的主动性相对比较强,而自保型和一对一型,他们的主动性相对偏弱;你不主动找别人聊天而又希望别人主动找自己,可能你就是九型人格当中所讲的自保型,如果是自保型当中的二号和四号,自己不主动可是又需要别人来关注自己这种需求就会比较明显。后者也反映了人性当中普遍的需要被关注被关怀的这一种心理需求,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当中,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社交的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所以需要别人主动找自己,可能也是为了满足这些部分的需求。


原动力明明德


简单地分析你的话,明明希望别人找你,却不主动找别人。

造就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的大环境中很多人把“体面”“排面”看的太重!

友谊是双向培养的!只有一方呵护,另一方想表现地地位高点不主动、不付出、爱答不理,那主动的一方不就成“舔狗”了么!没有人愿意没好处做这种人。

总之,你这样下去可能不会收获诚挚的友谊。做出改变,就要对你的朋友付出精力。不要说“我不想”,只是你得到友谊的欲望还不够强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叫我LlAnE


这是你人格特征的表现,从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来讲,这种表现偏向于抑郁质。

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说明你爱独处,不爱交往,“被动、退缩、回避”是典型的行为特征。

又希望别人来找我,则源于人们普遍的社会性需求,这种需求是人类的共性。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希望别人来找我,是对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只不过这种类型的人在社会性活动里面表现得消极和被动,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为了能够增加我们的满足感和积极的体验,尽量还是要形成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


大小豆谈心说理


从需求上来说,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很难脱离他人或独立存在,获取信息,受到关注都可能你希望别人来找你的聊天的动因。从性格上来说,有些人外向主动,有些人内向被动。你的状态并不是个案,相当部分人都存在类似问题。通常当你意识到问题也是问题解决这现状的一个开始。改变现状需要一定的胆量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以前你可能习惯了被动聊天的一个状态,尝试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主动的去和其他人沟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行合一将会为你打开心的局面。其次注重观察和积累,被动聊天的人有时候觉得不知道自己说什么,不善于寻找话题,关注别人的生活,注重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积累,加以时日从被带节奏沟通,到参与话题,到表达观点,再开启话。聊天也是学习的过程,当自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自然你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你聊天,你也会更愿意与和有故事,有知识的人沟通。


荀荀劝学


不主动找人聊天,是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怕人家爱理不理,落个尴尬的局面。希望别人找你聊天,是友情饥渴心态,人其实是很奇怪的动物,不仅仅是在物质、精神和爱情上得到满足,还需要在亲情和友情上有交往与和谐发展。否则,自己将活得无精打采之下场。比如说,你很有钱,自己去高档酒店消费,一个人怎么吃、怎么喝、怎么玩都搞不出乐趣与旋律来……


真功夫yujunle


这是你人格特征的表现,这种表现偏向于抑郁质。

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说明你爱独处,不爱交往,“被动、退缩、回避”是典型的行为特征。

又希望别人来找我,则源于人们普遍的社会性需求,这种需求是人类的共性。

只不过这种类型的人在社会性活动里面表现得消极和被动,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为了能够增加我们的满足感和积极的体验,尽量还是要形成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