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标后一定要核算工程量?这几点要高度注意

田伟

30年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经验、大型项目总经济师、建筑经济管理高工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包含了从项目立项至项目决算的全程。在施工初期,不懂造价经营全过程管理,项目盈利就无从谈起。中标后的工程量核算是商务策划开源节流的基础,利用商务知识把合同内的风险降为零则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为你介绍施工总承包工程的造价员怎样做好前期工作,避免后续造成漏洞与损失。


典型案例:施工方多做了图纸中没有的工程量,还有救吗?


我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某装饰装修工程,项目快要完工了,商务人员在组织结算资料时才发现,装修刮腻子刷涂料多做了图纸上没有明确做法的工程量,致使20000平米刮腻子刷涂料结算无依据,预计损失三十万。然而设计在图纸中未明确做法,翻遍图集也找不到要回这笔钱的依据。图纸中明示天棚做法参照图集,但是图集中仅说明表面喷刷涂料另选。

商务策划的基础是具备准确的施工图纸清单工程量和组价。这个项目的硬伤在于:施工项目一线施工管理和商务管理工作割裂,前期没有做到施工风险防范,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没有核算清单,直到结算时才被发现工程量清单和组价不完整的问题。因前期的做法不详细,缺乏设计交底而使商务策划缺失,只能需要花费更多成本来挽回局面。

此案例有救吗?有!文章末尾将给出回答。


一、知己知彼,初期做好招标清单核算,商务策划将成功大半


1、投标报价不是用来备案的,而是用来做分析的

在项目实施阶段前期,很多单位的投标和施工是脱节的。招标清单和施工图纸有可能不一致,造价员应在项目实施前对施工图纸进行核算

,核对中标清单与核算清单的差异,便于后续商务策划。然而很多商务人员在项目进场前拿到中标价时仅简单备案,然后就把投标价放在一边就不管了。


正确打开方式:

拉出清单: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投标报价、项目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招标图纸及施工图纸。


为什么中标后一定要核算工程量?这几点要高度注意


2、招标清单核算前要做投标交底


弄清楚投标清单是怎么来的,计算工程量并与图纸核对,虽然此项工作在投标前期已经做过,但大多数单位都是由单独的团队来操作,投标交底并重新核算清单绝对是重中之重。


3、招标图纸核算主要是为了筛查差异


领会招标文件报价要求和招标思路,核查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投标图纸的差异,查出哪些清单属于建设单位虚列的暂定清单项。

此项工作稍晚,但尚可亡羊补牢。


二、施工图纸核算是初期成本目标测算和计量支付回款的前提


1、施工图核算的主要功能:优化资金使用计划


进度及质量的前提:资金运用合理安排,很多项目由于资金运用不当造成进度计划失败,现场质量与口碑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而施工图工程量核算准确性是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投入计划、材料设备采购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的前提。


2、施工图核算的准确性:利于成本管控


施工图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决定项目实施的成本管理目标是否到位。成本目标及过程管控需要准确的测算,不松不紧,不高不低,才便于后续所有工作的展开。成本管控、节流效果好,策划开源就会事倍功半。


为什么中标后一定要核算工程量?这几点要高度注意


三、施工图纸核算是商务策划的前提,重视“清单工程量不必复核”的项目


施工图纸的核算是对招标清单核算成果与作用的检验。核对投标清单与招标清单两版工程量,综合对比分析工程量清单下的差异,清单外的增补项目要及时上报审核。尤其对于招标文件中有明示“施工单位对招标人已列项的工程量清单不必复核”的项目,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中标进场后,对此类在投标文件中明示“不必复核”的如不核算,容易造成后续项目管理目标模糊,清单减项致使工程造价损失,因此必须重点关注。


四、基准价的“三算”是三位一体


第一算:中标价水平测算寻找风险点


中标价是根据控制价并结合公司成本情况综合调整后报出,用此版文件的数据测算投标文件水平至关重要。因为这是最终结算的基础,只有把投标文件吃透,知道报价中的成功与失误,摸透风险点与盈利点,才能在过程中及时扭转失误,发挥优势。


方法:根据招标文件、招标清单、图纸调整投标组价,作出正常的基准价。


对比:投标价和基准价的水平


为什么中标后一定要核算工程量?这几点要高度注意


第二算:结算水平测算纠偏盈亏点(图纸部分)


初期图纸核算后,以图纸工程量套用投标单价,就是项目图纸的预计结算价。


测算结算价与基准价的水平。


方法:结合此价和第一算中标价水平测算单价入价后的对比结果就是该项目的投标盈亏点。即: 结算价水平-基准价水平


结果为负数的范围,就是后续需要重点策划把控与纠偏的。


对比:基准价、图纸预估测算结算价水平。


目的:以报价进行修正后,此数据即为商务策划的基础数据。


举例对比表如下(暂示意工、料、机对比)


某项目名称:施工图纸结算水平测算盈亏点

为什么中标后一定要核算工程量?这几点要高度注意


由此表看出本项目工、料、机的外价盈亏点,具体深入到清单项再进行逐项分析。


对于工、料、机的盈亏水平、工程量清单项的赢亏在此阶段就要做到明确把握。


第三算:控制价水平测算二次预算保目标


结合招标清单与施工图清单测算控制价水平,综合测算工程直接成本与管理费成本。


方法:目标成本的编制根据市场价、本单位正常施工能力进行测算,出具符合过程管控可执行的二次预算。


为什么中标后一定要核算工程量?这几点要高度注意


五、项目经营与商务策划靠的是经营团队,各个环节统一缺一不可

鉴于当前各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很多施工单位因为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毫无意识可言,经营管理者不懂商务管理,将经营命脉完全交给了成本管控者,甚至结算人员只作结算不管过程,这样就无从谈经营,项目核算工作就更加不能放松。


把商务策划的全程管理生生割裂开来,全过程管理拆分,对投标、结算、成本控制、材料采购等整体工作分部门管理的弊端已见,由于各系统各自为政,责、权、利不对等,造成最终成本管控失败,开源的路完全被管控的路堵住:

1、经营管理者不懂商务管理,将经营命脉完全交给了成本管控和材料采购部门,两个部门不参与项目管理,但却负责成本拨、付款;

2、投标部门只负责投标,因部门无经营职能,不关注投标组价细节和后续经营;

3、结算部门不管过程,不见资料不结算,这样也无从谈经营;

4、项目部、项目经理是经营第一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却无法开展经营,只管施工,没有采购和拨、付款权,承担全部管控风险却无法调动现场人力、材力,没有积极性放弃经营。


基于此,若对工程量核算与各阶段的造价测算再不加以重视,最终结果就是活儿干了,但是结不回来。就像开篇我们碰到的案例一样,虽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毕竟付出的成本要大得多,何不从一开始就把基础工作做好呢。


为什么中标后一定要核算工程量?这几点要高度注意


回到开篇的问题,你现在知道如何解决了吗?


根据问题中的描述,施工方多做了图纸中没有的工程量,从结算与签证角度来看,有救,可从下面几部分进行追加:


1、图纸设计不明确,主要工程量做法缺少设计确认


图纸中未明确天棚的喷刷涂料做法,仅仅明确参照天棚参照图集,图集是针对共性的,要有针对性的细分具体做法,此文中天棚表面喷刷涂料品牌及做法并未根据图集要求进行指定和明确。


解法:经分析设计并未明确喷刷涂料及做法,联系设计沟通设计交底单,并补充洽商面单。


2、工程量核算及图纸交底流程欠缺


此项工作的疏漏,在于前期没有进行施工图纸的核算,对于合同范围内与合同外的差异之处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对图纸进行交底,造成了后续施工时发生了,但是没有依据进行结算。


解法:联系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量核算,对此部分合同报价外增补项做增补清单,并报建设单位对主要材料价格和单价进行审核。


3、实际施工的工程量未及时确认


装修刮腻子刷涂料多做了图纸上没有的工程量,找遍了图纸,翻遍了图集,都找不到依据来要回这笔钱。恰好证明了,做此项工作时有可能是根据现场口头指令做的,这属于管理问题,这项工作经验收合格,有过程检检记录,具体做法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唯一一个不足是,没有及时确认。


解法:针对实际完成情况与建设单位和监理进行充分沟通,出具实际完成量确认单及品牌使用的全过程检验资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涂料品牌和做法的验收前和验收后的支持性资料)进行后续确认。


总 结

不断整合各种信息持续输出并解决问题是工程造价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各位造价员可以对照上面的几点,自行评判一下自己到底做到了多少。


前期核算“三算”水平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后续商务策划的成功与失败,重视前期测算才是保证最终结算成果的必然手段。


#看完本文,有什么问题要向田伟老师问题的吗?#


广联达造价圈签约作者刘辉宁审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