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图:网络

全文共2811字,阅读完需约五分钟

一:

读懂一个人到底有多难?奇葩说第六季秦教授说出了自己的心酸。

大学毕业那年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那一年,母亲离世,父亲病重,妹妹刚上高中,而他,大学毕业就待业了。

母亲患癌,父亲抛下事业,走遍全国各地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是没能挽回母亲。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父亲悲伤过度偏瘫了,家庭一度陷入困顿,他不得不白天为父亲和妹妹做饭,晚上上夜班当网管,不料被寒风吹坏了腰躺家休息了两天,却被父亲破口大骂没有责任心不是真男人。

误会在一步步加深,直到后来父亲二次脑出血成了植物人,他也永远失去了跟父亲沟通的机会,

望着躺在床上的父亲,那一刻,他明白了,一切都晚了,一个不想说,一个说不出。

他感叹,如果有了“读心胶囊”,吃了就能读懂人心,人生也不至于如此遗憾。

傅首尔说,

“我们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那么误会?”

“是因为,我看惯了你犀利,就忽略了你的温柔,我看惯了你逞强,就忽略了你的脆弱”

“我们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去真正读懂一个人,哪怕我们心里那么在乎”

是啊,没有办法读懂一个人,酿成了我们人生中许许多多的遗憾。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难道人生注定如此无奈吗?有没有办法去尽可能地了解一个人,减少或者弥补遗憾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世上没有“读心胶囊”,人心虽然变化难测,但是也不是不可捉摸,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只要用心感受,真诚倾听,总会无限接近对方的心。

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艾琳在《Reading People》写道:

“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读人既不是科学,也不算天分,它侧重的是,知道该去看些什么?听些什么?既有好奇心和耐心去收集重要地资讯,并从一个人的外貌,肢体语言,声音和行为上归纳出他地模式。“

也许这才是善于识人的人真正地优势所在。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有关读人识人的方法自古有之,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识人五法”:

“居视其所亲-指一个人平时接触什么人,接触的人是什么层次,她就属于什么层次

富视其所与-一个人富裕时如何支配金钱,可以看出这个人地品行和性格

达视其所举-当一个人有所权力时,如何带领团队,反映出一个人的权力观

穷视其所为-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贫视其所不取-当一个人处于贫困境地时是否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道德。“

类似的这种识人读人方法有很多,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对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从而推测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并且积极预测当事人的未来行动。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三:

看透他人,在于看透他人的潜意识,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提出“冰山理论”,在他看来,人的内心就像是一座海上的巨大锥型冰山,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可以用刀切开,然后装进人们的意识中,而海面下真正的庞然大物用来装下潜意识,而在整个冰山中,潜意识才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能捕捉到潜意识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对于我们读懂别人是非常关键的,在职场中我们可以通过读懂领导或者老板来获得更多机会。

1, 主动去挖掘和了解上司的小心思(读懂老板)

“打工皇帝’唐骏曾在微软任职,公司经常要求员工提供各种产品的技术方案和项目策划方案,而在策划这些方案的时候,唐骏通过对上司的观察,发现对方在开会时习惯追问为什么,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所以,唐骏意识到想要让自己的方案受到认同,不仅仅要提供详细的策划书,还要针对这份策划书提供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正是因为如此,唐骏每次都成为唯一一个提供这种报告的人,自然得到上司的认同,还让领导觉得他很懂自己。

一个出色的员工,根本不用等着上司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该怎么做,不用上司说出来,而是通过观察上司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把握相关的信息,并借机揣度上司的心思,把握上司的想法,

比如通过观察上司的言行举止,了解对方想要让自己帮做什么事情?这对他有什么好处?他可能会提出其他什么要求?如果自己不同意,会遭遇什么惩罚?这些信息都可以在观察中慢慢挖掘。

首先,员工可以了解上司肢体动作上的意思,通过动作来捕捉,

比如上司在与你交谈时目光锐利,表情不变,这很有可能表明上司不太喜欢你的表达,开始展示权力优势,并且示意下属:“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如果上司开始频繁和某个下属接触,并且关心下属生活,或者经常带TA出去应酬,并且接触更高层的社交圈和客户,八成是上司准备提拔下属了。

其次,要抓住上司谈话中的信息,通过谈话内容,语气,方式及时把握上司的想法

如上司会故意提问,这些问题往往暗含者他们的想法,或者意在提供一些特殊暗示

“你想不想休息一段时间“-意味着上司对你不满意

“你觉得一个部门经理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意味着上司可能有意提拔员工担任部门经理

“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明天最早的机票“-意味着上司希望下属帮忙购买机票

除了把握上司的而一些言行举止之外,优秀的员工应该进行换位思考,他们需要通过观察上司的行为或者遭遇的处境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上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比如,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有一次准备招聘一个秘书,在当地报纸刊登招聘信息后,求职信如雪花般飘来,大部分求职者都大谈特谈自己的能力及工作经验,可是他根本没时间和精力来一个个阅读,这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信上写道:

“您的招聘公告可能已经引来众多回信,相信您现在一定非常忙碌,没有时间一一阅读,因此您只需一个电话给我,,,我非常乐意过来帮您整理文件,以节省您宝贵时间。“

这位女士没有罗列自己的优势什么的, 而是巧妙地分析了卡耐基的心理需求和想法,因此受到了卡耐基的认同,“这才是真正读懂了我的公告的人“,卡耐基感叹道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对于任何一个员工来说,想成为优秀的执行者,就要成为一个观察能力出众的人,就要懂得准确把握上司的一言一行,结合上司的处境以及工作环境来分析上司的想法,员工才有机会做得更好,才有机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第三,想办法弄清楚自己在上司眼中的形象

有个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被老板连升两级,成了市场部经理,为此他觉得自己在公司里越来越受重视,老板对自己也一定越来越器重,而这样的心态导致了他自大而张狂

后来,老板来市场部巡查,发现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于是要求市场部经理述职反思,当着整个部门的面作检讨。

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形象的自我设定并不总是你合理,更完整的个人形象往往来源于他人的评价。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那么对于普通职员来说,该如何了解自己在上司眼中的形象呢?看上司平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

如果上司平时对自己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或者常常在公司会议上批评自己办事不力,那么就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暂时无法赢得上司的认可。

相反地,如果一个上司经常向自己请假一些问题,或者经常和自己在一起讨论公司内部的大事,或者带你去见一些重要客户或重要会议,那么通常就证明上司对你非常器重,或者说,上司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读懂上司或者老板,先了解自己在上司或者老板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合理的事情。

《奇葩说》傅首尔“读心论”获高赞,掌握关键洞察力的人有多爽?

世上没有“读心胶囊“,却不妨碍我们去读心识人,做好工作是本分,读懂上司或者老板是加分!

我是职场阿喵,一个爱学习爱分享的职场达人,干货和故事一样精彩,坚持每天与你一起进步一点点!喜欢可以关注我哦❤!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