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妻子進宮一月後,諸葛亮為何要下令處死將軍?

祥子談歷史


這個將軍叫劉琰,他之所以被處死,是因為他懷疑自己的老婆跟蜀後主劉禪私通,疑心自己戴了綠帽子,派人打了自己的老婆胡氏,還把胡氏休了送回孃家,被胡氏告發。



這個劉琰,是個周瑜式的人物,風流倜儻,通曉音律,文采斐然,但是他只喜歡高談闊論,沒什麼真才實學,跟著劉備諸葛亮混日子而已。劉琰跟周瑜比,風流或許比得上,武略就差太多了。

我們都知道,蜀先主劉備有一個外號,叫劉豫州,當初十八路諸侯反董卓,分崩離析以後,劉備也帶著關羽張飛,拉起了自己的武裝。曹操為了報徐州牧陶謙的殺父之仇,帶兵攻打徐州,北海相孔融說服劉備去救徐州,後來劉備帶兵就駐紮在小沛,於是陶謙為了感謝劉備,就向朝廷舉薦劉備為豫州牧。

豫州大體就是現在的河南,古代的中原就是這個地方。但是東漢朝廷沒搭理陶謙,或許他們覺得劉備是個無名之輩,豫州這麼大一塊地方,怎麼能給他?再說,當時東漢朝廷也名存實亡了。

結果陶謙死後,徐州反而成了劉備的,劉備實力大增,不再是無名之輩。然而呂布這廝也來到徐州,霸佔了徐州,劉備就準備去投降曹操一起打呂布,曹操自然得給劉備點好處,曹操也上表東漢朝廷,封劉備為豫州牧,由於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際上東漢朝廷裡他說了算,於是劉備就成了豫州牧。



劉備當了豫州牧以後,就是在豫州,這個劉琰被劉備徵召。劉琰是魯人,也就是山東曲阜這一塊的,喜歡高談闊論,特別會忽悠,人也長得風流倜儻,劉備一見就很喜歡,再加上劉琰跟劉備同姓,劉備對待他特別親厚。

不管到哪打仗,劉備都要帶著劉琰,聽劉琰跟他高談闊論,其實,換個說法,劉備這是帶了個郭德綱或者單田芳,在軍旅之中,帶個段子手,給自己說說段子,放鬆放鬆心情。

等到劉備拿下益州,三分天下,也沒虧待劉琰這個段子手,封了他一個固陵太守,轄境相當今重慶奉節、巫溪、雲陽、開縣及萬州區。就這樣,劉琰也成了地方大員了。

劉琰本來沒啥真才實學,當了太守也不大管事,反而車馬衣飾居住食飲都非常奢侈,還養了侍婢歌姬幾十人,教她們唱跳彈拉,這些人就都能吹拉彈唱了,劉琰又教他們熟誦讀《魯靈光殿賦》。劉琰還沒事去成都,找劉備和諸葛亮吹吹牛,說說段子,反正小日子過得不要太滋潤!


劉備死後,劉禪也沒忘記劉琰,給他加官進爵,任衛尉中軍師後將軍,升車騎將軍。竟然排在大臣李嚴後面。當然,諸葛亮知道他沒啥真才實學,只是給他一千兵馬讓他統領,朝廷的大事,不讓他參與。

我們都知道,人的嘴,一旦說話不把門,就容易得罪人,這不,劉琰一不小心得罪了蜀漢的軍師魏延,正史上的魏延,跟《三國演義》裡不一樣,正史上的魏延,是軍師型的人物,諸葛亮也很倚重他的,而劉琰跟魏延有矛盾,說了一大堆人家的壞話,有的沒的,都賴在魏延身上。

蜀漢丞相諸葛亮自然站在魏延那一邊,畢竟你劉琰屁用沒有,平時就是吃喝玩樂,高談闊論,連紙上談兵的本事都沒有,人家魏延是真的出謀劃策,幹實事的。


於是諸葛亮就怪罪劉琰,劉琰一看,諸葛亮是蜀漢第一有權勢的人,可不能得罪,趕緊給諸葛丞相寫信認錯。當然,劉琰嘴厲害,寫的信也是聲情並茂,讓人讀了聲淚俱下,諸葛亮就饒了劉琰,讓他繼續回去做官了。

從這件事以後,劉琰似乎受到了刺激,可能是怕死,也可能是覺得諸葛亮跟他鬧掰了,變得神情恍恍惚惚,整天神志不清似的。

劉禪繼位以後的第十二個年頭,建興十二年,可能是劉禪老媽吳太后過生日,劉琰作為朝廷大員,他的老婆胡氏按照慣例進宮給吳太后慶賀,誰知道吳太后把胡氏留在了宮裡,一個月以後才讓胡氏回家了。這時候劉琰就不淡定了,他懷疑後主劉禪跟胡氏私通,給自己戴了綠帽子。

劉琰的老婆胡氏,人長的頗有姿色,算個美女,你想啊,劉琰風流倜儻,找的老婆自然也不會差。於是神志不清的劉琰才懷疑這一個月裡,劉禪跟胡氏有一腿。


胡氏回家以後,劉琰就讓自己手下的士兵抓住胡氏一頓暴打,拷問胡氏有沒有給自己戴綠帽子,甚至還用軍靴打胡氏的臉,最後把胡氏休了,送回了孃家。

胡氏或許真的有冤情,她那一個月裡,說不定真的天天跟吳太后在一起,她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於是跑到蜀國皇宮,找到吳太后,投訴自己的冤情,吳太后一聽,這還得了,劉禪一聽,這還得了?

於是,朝廷把劉琰抓到該管衙門裡,判了死刑,當時衙門裡還說,朝廷給你一千士兵,是讓你帶領他們保家衛國的,不是讓你打老婆的,你還讓他們用軍靴打女人的臉。

從這以後,蜀漢就不準大臣的老婆進皇宮了。


西堤君


蜀漢國都鄉侯劉琰的妻子胡氏長得十分漂亮,胡氏進宮去給太后祝賀新春,太后特意將胡氏留在宮中一個月之久。劉琰認為後主阿斗好色,一定是阿斗佔有了胡氏,於是在胡氏回家後對胡氏動用私刑。劉琰讓吏卒責打胡氏,又用鞋子打胡氏的臉,羞辱一翻後將胡氏休了趕走。

胡氏心中十分委屈,就去延尉府狀告劉琰,告他虐待有身份的貴婦。延尉府經過仔細的調查,最終得出結論:吏卒不是責打妻子的人,臉也不是承受鞋子的地方,判劉琰棄市之刑。所謂棄市,就是將犯人押到鬧市之中,一刀兩斷後再暴屍示眾!

以現在法律來看,丈夫家暴妻子後,法律最多以故意傷害罪治理丈夫,而不會判丈夫死刑。放在三國時代來看,女子的社會地位較低,丈夫打罵妻子是不會受到法律的懲處,丈夫休妻法律更不會管。何況劉琰是蜀漢國的高級官員,社會地位高,對國家的貢獻也大,打罵妻子再休妻根本就不是一件事。

從蜀漢國延尉府的判詞來看,胡氏應該得到了皇帝阿斗的寵幸。“吏卒不是責打妻子的人”,說明胡氏得到了皇帝的寵幸,身為皇妃的胡氏不應受到低級官吏的責打。“臉也不是承受鞋子的地方”,說明打胡氏的臉就是在打皇帝的臉。都鄉侯劉琰就算羞辱了胡氏,如果胡氏跟皇帝無染,那麼延尉府也不會判劉琰棄市酷刑!

都鄉侯劉琰跟丞相諸葛亮的關係較好,經常跟諸葛亮討論天下大事,議論行軍大仗的事。劉琰雖官居高位,但並不參與蜀漢的國政事務,只是象徵性地率領千餘士兵,跟隨蜀漢丞相諸葛亮提些批評建議而已。因此都鄉侯劉琰算不上是諸葛帝的政敵,在彈劾李嚴時劉琰在彈劾書上簽名了,以示支持諸葛亮。

諸葛亮日理萬機,一心想著北伐的大事,他不會有時間來管劉琰夫妻之間的瑣事。因此筆者認為下令判劉琰棄市之刑的人是皇帝阿斗。諸葛亮知道這事後,認為劉琰無關重要,皇帝要殺一個情敵,就由著他吧,於是默認了這事。不過諸葛亮同時下令,以後不允許官員女眷進宮拜壽賀春,以免再發現類似事件。


大秦鐵鷹劍士


這個涉及一件後宮桃色案,主人公是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

在蜀漢,有大臣妻子或者母親進宮入朝太后的習慣。

這一年正月,劉琰的妻子胡氏進宮,向太后祝賀新春佳節,太后一高興,把就胡氏留了下來,一個月之後,胡氏才出宮回家。

太后挺開心,劉琰卻不樂意了。

劉琰是個老資格,在劉備當豫州牧時,跟隨的劉備。雖然沒有大才,沒有大功,但因為是劉姓,跟隨的年頭長,和深受劉備的信任,才在蜀漢建立後,成為排在諸葛亮之後的第二號人物。劉琰為人高調,生活奢華。光家中歌伎就多達幾十位。

胡氏,作為劉琰的妻子,自然美麗非凡。

胡氏在後宮呆一個月,劉琰懷疑她和劉禪有問題。等胡氏回家,讓官卒對她一通打,還拿鞋打胡氏的臉,最後休掉了胡氏。

作為車騎將軍的妻子,胡氏並不是一般家庭人員。

在史書上並未講胡氏是何方出身,但在魏晉這個講門第的時期,胡氏肯定是世族之女,這個毫無疑問。

劉琰雖然高居車騎將軍,但只是一個名譽職位,手中並無實權。

他對胡氏的懷疑,並無證據,對胡氏的侮辱,在講門戶的時代,就不光是對個人的侮辱,還帶有對家族的侮辱。

這種情況下,胡氏及其背後的家族展開反擊。

胡氏的反擊點有兩點:一,大臣的妻子如果有過錯,應該由誰來處罰,絕對不能是官卒;二,胡氏的臉能不能用鞋子打。

而這兩處,都是有問題的。

而這兩處,都是劉琰刻意羞辱胡氏的。

當然,背後的最大問題,誰也沒提。這就是胡氏和劉禪到底有沒有問題。

沒有任何證據,當然是沒有問題。

而沒有問題,你劉琰搞這些事,就不是打胡氏的臉,不是打胡家的臉,而是打劉禪的臉。

而打劉禪的臉,就是打蜀漢的臉。

蜀漢的臉,能打嗎?

肯定不能打。

現在劉琰打了,所以劉琰必須死。

這件事情,劉禪自然不能出面處理。

諸葛亮處理時,同樣控制在一個家庭糾紛的範圍之內。

但對劉琰的處罰,卻遠遠超出家庭糾紛——劉琰被處在鬧市中處死。

在鬧市中處死,帶有強烈的殺一儆百的意圖。

這是說,國家臉面,誰也不要挑戰,挑戰者,必死!


蕭十三郎說三國


這事在正史上並未記載,而是野史筆記記錄的一個關於蜀漢後主劉禪的桃色緋聞。大約相當於今天公司領導和部下妻子搞婚外戀那種破事。

題目中的將軍,即蜀漢的車騎將軍劉琰,他妻子胡氏入宮拜年時,被劉禪看中了,兩個人在宮中廝混了一個月。諸葛亮知道這事,懷疑劉琰是故意派胡氏進宮和劉禪搞權色交易的,就下令處死劉琰。

當時蜀漢朝廷有規定,春節期間,所有朝臣的妻子都必須進宮向皇太后拜年問好,當時車騎將軍劉琰的老婆胡氏也進宮拜年了,但是別人的大臣妻子當天去、當天就回家了,而胡氏一去就是一個多月,滯留宮中。

為啥呢,胡氏長得非常漂亮,因為劉禪看中了胡氏,就留胡氏在宮中侍寢,也一留就是一個多月,給劉琰帶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

胡氏後來回家後,和劉琰發生了爭執。因為劉琰懷疑胡氏有一腿,但是胡氏堅決否認。兩個人因為這事鬧得不可開交,而車騎將軍作為蜀漢的高級軍職,他的家事很快被丞相諸葛亮知道了。

諸葛亮獲悉此事後,馬上下令剁了劉琰,諸葛亮為何不調查就處死了劉琰呢?

因為諸葛亮嚴重懷疑劉琰是故意派胡氏進宮和劉禪搞權色交易的,但他也沒有真憑實據,總不能問劉禪“請問陛下為何要搞大臣的妻子???”

這事也不好查清楚,為了儘快平息事端,唯一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殺了劉琰一了百了。但諸葛亮並沒有殺胡氏,而是把她留給了劉禪,所以劉禪還是很感激諸葛亮的。

為了防止蜀漢再發生類似的事情,諸葛亮下令取消了大臣妻子過春節為皇太后拜年的規定。


袁衛宇


這件事發生在蜀漢建興十二年正月,故事的主角為當時的車騎將軍劉琰。當時劉琰的妻子胡氏,按照大臣的妻子母親正月朝慶的禮儀,進宮去朝賀太后。太后特意下令留下胡氏陪伴自己,過了一個月才出宮。這讓劉琰產生了疑心。

因為胡氏這個人長得很美,劉琰懷疑他和後主劉禪有私情,所以叫了五百個部下士卒來毆打胡氏。最狠的是用鞋子扇胡氏的臉,毆打後,劉琰把胡氏給休棄了,送回了孃家。

胡氏因此寫了狀子控告了劉琰,劉琰被抓下獄。最後司法機關宣判說,“士卒不是應當毆打妻子的人,而臉不是應當用謝打的地方。”最後判了劉琰棄市,殺了劉琰。從此以後,大臣的妻子母親朝慶的禮儀也廢棄了。

從這整件事看來,發生和結果都十分荒誕。這本來是一件家暴的事情,即便是劉琰處置失當,也不至於將一個地位這麼高的將軍給處死。那麼,我們看看,劉琰的死背後又有著什麼東西?

我們先看看劉琰這個人是何許人也?此人是山東人,早早就跟從了劉備。劉備因為他是劉氏宗親,風流倜儻,善於言辭,所以很親近厚待他,讓他作為賓客跟隨自己。如果用後來的話說就是“清客”一流的人物。

在劉備在世的時候,劉琰還當過益州的固陵太守,可是等到後主劉禪繼位之後,劉琰被封為都鄉侯,在朝廷的班位上低於李嚴,做了衛尉中軍師後將軍,後來又升遷為車騎將軍。雖然猛一看似乎地位很高,是朝廷的三把手,可是卻只是個虛名,連一點實權都沒有。

史書上記載他說,他只是領著一千多人馬,跟隨著諸葛亮評議一下朝政而已。這個人沒有什麼治國的真才實學,平時講究養生之道,生活十分奢侈。家中的侍女女婢都有幾十個,還都會聲樂,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劉琰是一個追求生活情趣的人,追求享樂的人。

但是,劉琰在和諸葛亮一起的時候,卻辦了一件錯事,在建興十年,他和魏延鬧翻了。而且,歷史上記載是因為他言語荒誕而鬧翻了。這使得諸葛亮對他加以責備批評,劉琰也給諸葛亮寫信謝罪。經過這一件事後,諸葛亮也就不讓他留在身邊,讓他回成都賦閒,官位也和原來一樣。

誰知道劉琰回成都後,由於事業上的挫折,精神上受到打擊。他神志恍惚,開始疑神疑鬼。最後做出了毆打胡氏的這樣更加荒誕的事,使他惹上了殺身之禍。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件事是否和諸葛亮有關。

劉琰的死,在表面上看,似乎和諸葛亮無關。因為從時間上來看,胡氏是建興十二年正月入的宮,過了一個月,出宮就到了二月了。而劉琰再和胡氏鬧家暴,胡氏再告狀以及有司審判,這也就在二月之後了。

我們再看看這個時候諸葛亮在做些什麼?諸葛亮在調動所有的軍隊,在發動他一生最後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北伐。諸葛亮是建興十二年二月出發北伐的,劉琰事件發生的時候,他正在指揮千軍萬馬通過斜谷,奔赴前線。他哪有時間精力去理會一個賦閒在家的將軍的家事。所以,從這個方面看,諸葛亮應該和劉琰之死沒有關係。

但是,劉琰的死真的和諸葛亮無關嗎?我看不見得。就我個人的看法,劉琰的死和諸葛亮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係,諸葛亮無法推卸責任。

處決劉琰的判決肯定是諸葛亮首肯批准的。我們知道,諸葛亮在漢中開幕府,即便是在軍中,他依然是“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象要處死劉琰這樣重大的事項,不可能不向他回報,而且他不同意也不可能執行。因此,處死劉琰一定是諸葛亮首肯的。

在次,有司判劉琰棄市,這根本就是一件違法的事情。平常的老百姓家暴,也沒有聽說有殺頭的罪名。更何況是一位朝班排名靠前的大臣。這種荒誕的判決,沒有諸葛亮的首肯指示,是不可能做出的。

第三、劉琰傳在《三國志蜀書十》之中,在這個傳記中的人,大多都是被諸葛亮殺的,多少有點冤情的。這也給了我們一些暗示。所以說,劉琰之死,諸葛亮脫不了干係。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殺劉琰呢?表面看,是這件事劉琰做的太過火了。劉琰對胡氏的家暴,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劉禪。他把對劉禪和胡氏的私情懷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且,家暴胡氏之後,把胡氏休棄趕回家,也表明了自己對劉禪不可調和的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首先要站在劉禪的方面考慮問題。在君權社會,君主的尊嚴至高無上。劉琰的行為直接觸犯了劉禪的君權,必須要予以嚴懲。因此,諸葛亮借殺劉琰來整頓朝綱,樹立劉禪的威信,是迫不得已的。

而與此同時,諸葛亮也相應的對劉禪進行了勸誡。他廢除了大臣妻子和母親朝賀的禮儀,就是為了懲前毖後,給予劉禪一定的教育。因此,劉琰之死雖然有冤屈,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諸葛亮這樣做也是最好的處理了。

最後,我們在看看劉琰。他為什麼會死呢?其實,我們如果從他的歷史記載來看,他的死與他自己的行為做事有著直接關係的。

劉琰這個人雖然才能不出眾,但是,我們從劉備對他的態度來看,還是很欣賞他的。而且,在劉備的時候,他做過太守,也沒有出過差錯。可是,到了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把他留在身邊,卻沒有正確的使用他。

他和魏延的衝突中,我們可以看到,劉琰平時就喝酒後言語荒誕,是諸葛亮多次容忍才保留到今。魏延其人有他的性格缺陷,和諸葛亮身邊的人都搞不好團結。對於劉琰這樣的人當然也不會有好臉色。所以,雙方的衝突在所難免。

至於說劉琰對魏延言語荒誕,我個人認為,很可能劉琰說的話根本就不荒誕,而是他說出了諸葛亮不想讓說的話,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才使得諸葛亮責備批評他,讓他回成都賦閒。

劉琰一片忠心,落得如此下場,當然心中苦悶。至於胡氏和劉禪的私情,也不會是空穴來風。劉琰離家那麼多年,胡氏就算是和劉禪有私情,也沒有見他有什麼反應。可見他並不以此為意。因此,他的過激反應並不是因為胡氏。

那是因為,北伐的大軍即將出發,自己和諸葛亮屢次北伐,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而奮戰。在最後的關頭,自己卻被排除在外。而劉禪不以國事為意,還在沾花惹草,這一切怎麼能不讓劉琰怒火中燒。

這一切堆積在一起,這才釀成了最後的大禍。諸葛亮不得不處死劉琰,以肅綱紀。而劉琰以死警告了劉禪,也算當得起劉備的知遇之恩,死得其所了。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首先強調一下,這是正史記載之事,並非野史!這個將軍是指劉琰!

關於此事,《三國志·蜀書·劉琰傳》這樣記載:

“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經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與後主有私,呼卒五百撾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後棄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獄。有司議曰:‘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棄市。自是大臣妻母朝慶遂絕。”



這段內容意思如下: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劉琰的妻子胡氏進宮拜見皇太后,被皇太后留在宮裡一個月之久,才回到家裡!而胡氏長的非常漂亮,劉琰便懷疑胡氏是在宮中與後主劉禪私通,才滯留了那麼久!懷疑被戴綠帽的劉琰很是憤怒,不聽胡氏辯解,命士兵嚴刑拷打,還用鞋猛抽胡氏的臉,最後將胡氏休掉攆回孃家!

胡氏都被打臉了,這怎麼能忍,一氣之下直接進宮告了御狀!後主劉禪與胡氏是否有染,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之後劉琰就被下獄處死,拋屍街頭!理由是:士兵不是用來打老婆的,臉不是用鞋來踐踏的!

隨後,大臣的妻子、母親入宮拜見皇太后的儀式被取消,以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那麼,劉琰是個毫不起眼的人嗎?就因為這樣一件事被打殺處死?

劉琰不僅不是毫不起眼的人,還是開國元老!劉備在豫州的時候,劉琰就跟隨在劉備身邊,還由於同姓,劉備對劉琰很是親近!在劉禪即位後,劉琰被封為都鄉候,任衛尉中軍師後將軍,升車騎將軍。

劉琰並沒有太大能力,其也有自知之明,平時並不參與國家政事,只是喜歡吃喝玩樂,高談闊論,尤其樂於與諸葛亮談心!

但有一點,劉琰是個小肚雞湯的人,好斤斤計較,曾與魏延不和,受到了諸葛亮的嚴厲責罵,把他趕回成都。自此後,劉琰先是向諸葛亮認真檢討,後閉門思過,每天悶悶不樂!接下來便發生了打老婆一事!



劉禪真的與胡氏有染嗎?

筆者認為,此事完全沒有可能!

後主劉禪的名聲雖差,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其它不良記錄,正史野史都未有過其好人妻的記載!

再則,胡氏進宮拜見的是太后,太后不會為後主劉禪牽線搭橋!同時,被諸葛亮嚴格管束的劉禪,雖說做皇帝不太靈光,但其它方面被贊為天資仁敏,是萬萬做不出有違人道的事情!



劉琰是諸葛亮下令處死的嗎?

史書上並未記載!

劉琰的死源於秦漢時期的法律制度!漢朝時,法律明文規定:丈夫毆打妻子致殘,要受到法律的懲處。作為“漢室傳承”的蜀國自然也有這類法律,所以劉琰毆打妻子,罪有應得!最重要的是,劉琰汙衊了當朝天子,如若不快刀斬亂麻,勢必風言風語四起,所以劉琰的死是必然的!


瀚海說史


蜀漢的將軍妻子進宮一個月後,為什麼諸葛亮會下令將這個將軍處死?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將軍的多疑。

歷史上,這個將軍有名有姓,他叫劉琰,妻子姓胡,兩個人也算是恩愛夫妻,但是一切都在公元234年戛然而止。

在三國時期,蜀漢有個規矩,就是官員的妻子在過年時候都要進宮給太后問安,也就是現在的給長輩拜年,本來這事也沒什麼,可是到了胡氏這裡就出了問題。別人家的妻子都是進宮後很快就回來了,但是胡氏卻進宮一個月了才回來,這下子可把劉琰急壞了。

劉琰為什麼著急?還不是因為害怕妻子在皇宮搞事情嘛。這個胡氏長得是花容月貌,哪個男人見了都心動,劉琰又是一個小心眼的男人,所以妻子在皇宮一個月,他就認為妻子與劉禪好上了,因為在皇宮只有劉禪有這個能力。

當胡氏回到家,劉琰就氣急敗壞的詢問,胡氏當然不承認,給的理由是太后喜歡她,讓她住在後宮裡。可是,劉琰不相信,還動手打了胡氏,更為可恨的是,居然用鞋子打胡氏的臉。這放到現在,就是點典型的家暴,胡氏也不是忍氣吞聲的人,直接就進宮告御狀。

胡氏一進宮,劉禪有點頭疼了,自己是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左右為難。但是諸葛亮知道以後,直接下令把劉琰殺了。為什麼諸葛亮做事這麼果斷?

很簡單,因為劉琰觸碰到了皇家威嚴。先不說胡氏是否真的和劉禪有事,這個劉琰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懷疑妻子與皇帝有染,這本身就是在找死,關鍵是他還把這事鬧的沸沸揚揚,妻子都告御狀去了,這就是在找死。要知道,古代的皇權不容弄侵犯,一個將軍就敢懷疑皇帝,甚至還做的這麼明目張膽,諸葛亮為了皇室的面子,自然不會放過劉琰。


歷史還有哪些事


這是一個關於後主劉禪“婚外情”桃色緋聞。也可以說是一個領導和屬下妻子“權色交易”的醜聞。

當事人有三個:後主劉禪(劉備之子),小名阿斗;劉禪的手下、車騎將軍劉琰;緋聞女主角是劉琰的老婆胡氏。



這件事發生在建興十二年(234年)正月期間,也就是劉禪當蜀國皇帝第十二個年頭髮生的一件事。

當時蜀國朝廷有個規定,那就是春節期間大臣的妻子都必須進宮向皇太后問候“過年好”。也就是相當於民間的拜年。

話說車騎將軍劉琰的老婆胡氏也像別的大臣妻子那樣進宮拜年,別人家的妻子當天去、當天就回家了,而胡氏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史書記載胡氏長得很美,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據說和貂蟬長得差不多。(如圖)



劉琰在家犯嘀咕了:“奶奶的,別人老婆都回來了,我老婆卻留在宮裡,這不是讓我獨守空房嗎?”

劉琰不管不顧進宮把老婆強行拉回了家。

到了家裡劉琰開始動用私刑毆打老婆,逼問她是不是和皇上鬼混了,胡氏堅決不承認。

其實擱在哪個男人頭上也多心,因為胡氏很漂亮,劉禪又很好色。

胡氏聲稱一直住在太后宮裡,還說太后很喜歡她,希望她多住些時日。劉琰才不相信妻子說的這些呢!

劉琰心想:“肯定是老婆貪圖劉禪的錢財,和劉禪鬼混在一起,要不一個月也不回來”。哪個女人能經得住權力的誘惑呢?

劉琰越想越氣,下手越來越狠,胡氏只是哭著求饒。



這就是典型的家暴,劉琰有懷疑的理由,但沒有真憑實據證明妻子出軌了。劉琰又不敢進宮問劉禪是不是睡了自己老婆。

常言道:“抓賊抓贓,抓姦抓雙”,沒有證據就沒有權力處罰妻子。

劉琰平時就是一個小肚雞腸之人。醋意大發之下竟用鞋底抽胡氏的臉部,然後把老婆趕出了家門。

常言道:“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胡氏一氣之下進宮告御狀。劉禪覺得臉上無光,有心為胡氏出氣,又怕別人議論二人果然有一腿;不管吧,胡氏捱打氣不出肯定四處告狀,怎麼辦呢?劉禪左右為難。

這時丞相諸葛亮知道了這事,二話不說果斷砍了劉琰,丞相為何不調查就處死了劉琰呢?



原來丞相知道這事沒法查清,劉禪和胡氏之間有沒有私情只有雙方當事人知道,雙方不承認誰也沒辦法。查來查去只能鬧的滿天下人知道劉禪的醜事,為了迅速平息這件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殺了劉琰一了百了。

這就是丞相聰明的地方,以後劉禪和胡氏整天鬼混在一起也沒人管了。劉禪從心裡感激相父。

胡氏攀上了金主,後半生吃穿不愁,這是一個雙贏的結局。只是苦了劉琰,誰讓他吃皇上的醋呢!

最後諸葛亮為了防止類似事情的發生,取消了大臣妻子過春節為皇太后拜年的規定。


秉燭讀春秋


這裡的“將軍”指的是三國蜀漢的一名大官員——車騎將軍劉琰。他自己風流成性還散佈妻子和後主劉禪關係不正常的謠言,最終作死。

關於他為何被諸葛亮下令處死,事情得從頭說起。

劉琰是豫州魯國(治今山東省曲阜市)人,起初跟隨劉備闖江湖,他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幫助劉備擊敗劉璋取得益州。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託孤大臣諸葛亮掌權,李嚴在諸葛亮之下,劉琰作為劉備的鐵桿跟班,在仕途上也平步青雲,先後任都鄉侯,兼任衛尉、中軍師、後將軍,車騎將軍。

(劉琰像)

劉琰雖官居高位,但是整日裡非常清閒。什麼國政事務他一概不操心,最多就是裝裝樣子領著千八個小兵,在諸葛亮屁股後面叨叨幾句,說些馬屁話或者提點建議之類的。

劉琰的一切用度規格很高,他的車馬儀仗隊奢侈豪華,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劉琰光侍婢就有幾十個,而且都是高標準,她們熟練舞蹈歌曲和各種樂器,劉琰不幹正事閒來無聊還親自培訓她們朗誦東漢詞賦家王延壽的名作《魯靈光殿賦》。劉琰在其它方面的奢侈程度那就更別提了,朝廷內外都對其議論紛紛,他仍不悔改。而諸葛亮在外面拼死拼活地打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吃穿用度極其簡樸,包括後主劉禪也沒有他這麼奢侈。

就這樣的一個貨色還作死地去挑戰前軍師魏延。沒辦法,他這人就喜歡偏執好鬥。公元232年(建興十年),劉琰又與魏延大吵起來,他不知羞恥賣老資格,炫耀他和先昭烈皇帝劉備的關係鐵,他說的話狂妄荒誕,不能入耳,氣得魏延要弄死他。諸葛亮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對他怒斥一頓。劉琰一看惹到丞相諸葛亮,擔心飯碗不保,趕緊寫了致歉信並檢討自己。

信中說自己因空虛無聊多喝了酒,口誤,求諒解。感謝諸葛亮的寬容仁慈雲雲。他決定改正錯誤以死報國,還向神靈發誓,痛改前非……,就這樣看似一封低三下四的信使他保住了官位,實際上諸葛亮也是看在他是劉備的故舊、當朝的老臣,所以給他留了活路。但是他不知珍惜,兩年後又大作了一場。

劉琰作死地去造謠皇帝和自己的老婆有染

劉琰有個美麗的妻子胡氏,就在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正月,她進宮向太后祝賀新春,許多大臣的妻子母親也到宮中朝賀。太后很喜歡聰明伶俐能說會道的胡氏,就留下胡氏一人陪她聊天。就這樣胡氏在皇宮中待了一個多月才回家。

劉琰這一個多月來疑神疑鬼,看到回家的妻子,二話不說就以“通姦罪”對胡氏施行家暴,動用私刑。而姦夫竟被他嚷嚷為皇帝劉禪。

劉琰像個瘋子似的令吏卒拿鞋底抽打胡氏的臉,並一封休書把胡氏趕出家門,一時間這件事鬧的沸沸揚揚。

受到天大冤屈的胡氏為了洗涮清白一怒把劉琰告向朝廷,當然最後的處決權是諸葛亮。羽毛扇先生看事通透,他認為讓一個小小的吏卒打胡氏的臉本身就已犯死罪,這臉打的可不僅僅是胡氏而是太后和劉禪!劉琰還瘋癲到無憑無據誣陷後主劉禪,鬧的天下皆知,有損劉禪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形象,這分明是損害蜀漢顏面,藐視皇權,罪不可恕。


為了穩定國家政局,堵住悠悠之口,劉琰不死不行。諸葛亮最終判劉琰死罪在鬧市執行。


小姐姐講史


這事比較另類,將軍吃皇帝的醋,文采本事不怎麼樣,醋罈子倒是挺厲害的。諸葛亮乾脆送了刀去,好生上路去吧,下次做人醒目點!

蜀漢建興十二年正月,大臣妻子按照朝儀進宮陪太后聊天湊樂,以彰顯君臣一家親的美德,其中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深得太后的歡心,便留在宮中一月有餘方才出宮。

劉琰的妻子胡氏,是個絕色美人,花容月貌,腰似擺柳,說話乖巧,所以劉琰防賊一樣防著胡氏,深怕這老婆跟人跑了。

胡氏呆在宮中一月,劉琰是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整天提心吊膽,疑神疑鬼,當胡氏一回家,劉琰便開始了審訊。

劉琰先是和顏悅色套話,結果得到的答案都是陪太后聊天散步之類的蒜皮小事,這顯然不能滿足劉琰的野心。

劉琰想的什麼呢?

劉琰其實也矛盾,既想得到胡氏與劉禪有染的事實,卻又怕兩人真到了相擁而睡的地步。

得到兩人有染的事實,劉琰就想與劉禪談判,撈點好處,皇帝睡了臣的老婆,升個官給個賞銀不算過吧?

怕兩人真有了私情是因為嫉妒心理,自己的老婆給皇帝睡了,就象被人搶走了心愛的玩具,心不甘情不願。

劉琰見逼問不出結果,便動用大招了。

叫五百個部下動手,掌推好力度,一頓不輕不重的揍,不能殘肢斷腳,也不能打得生活不能治理,萬一兩人真有私情,自己還不得玩完啊!

可這麼一頓揍下去,胡氏也是個烈性女子,人雖漂亮,也有原則和底線,決不肯屈打成招弄出點什麼風流韻事來,冤枉劉禪,自毀己身清白。

劉琰這時已經失心瘋,覺得胡氏為維護劉禪寧死不招,是對自己徹底他背叛,怒火中燒之下想了個法子懲治胡氏,既然維護劉禪的顏面,那麼我就讓你見不得人!

劉琰脫下鞋子對著胡氏的一張如花似玉的臉就是一陣亂打,最後腫成了個豬頭才肯罷休,還寫了份休書,派人用馬車把胡氏一起送回了孃家。

胡氏不服,寫狀上告,審官一問原委,不敢做主,錄了口供上報,這牽涉到劉禪不管是不是事實,誰也不敢做主。

諸葛亮看到案件,當時就大怒了,天下還有如此不通情理的混賬東西。

劉琰是劉氏宗親劉備也不生分他,還讓他做過固陵太守。到了劉禪,做到車騎將軍,還是因為宗親關係給的虛職。

建興十年一次朝議時,劉琰不懂裝懂指手劃腳把魏延惹毛了,諸葛亮一陣狠批後讓他回家賦閒,官職俸祿都不變,當個安樂將軍。

如今又鬧出這事兒,完全是在發洩對劉禪的不滿,陷劉禪於不義;打胡氏的臉,就是在打蜀漢政權的顏面。

無證無據毆打胡氏是為不仁,構陷劉禪罪名是為不義,使蜀漢政權蒙羞是為不忠,忠於儒家思想的諸葛亮怎麼容得下這個逆臣,即使不用親自下令,也會同意殺掉這個草包將軍。


諸葛亮用一生打造了蜀漢政權,一直在強調君主至上,維護皇家的尊嚴。出於對劉禪地位的保障,對劉禪威信的樹立,都不得不處置劉琰,嚴整朝綱,肅清北伐失利下陰影籠罩著的君臣離心背德的氛圍。

雖然沒有諸葛亮下令殺劉琰的直接記載,但一個宗室皇親的家暴也不至於獲殺頭之罪,那麼批准實施嚴刑必然是有因的,那就是諸葛亮為了維護劉禪的威信,朝廷的威嚴,殺雞駭猴,肅清朝中漸起的紛爭,令君臣一心,為北伐恢復一個堅定有力的後方。

劉琰不過是撞在槍口上的一個蠢人,臣與君爭,不管結果輸贏最後都是輸家,不遵守君為臣綱,遲早都會禍事臨事,所以說劉琰完全是笨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