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仅写一字,暗藏着怎样的心机?

胡玛莉


事情并不是这样,李鸿章并没有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字,事实上他虽然不想去签字,但是他没办法,当时那种情况之下,慈禧太后让他处理,李鸿章也只能是略微降低赔款。他在与列强的谈判中也在不断要求降低赔款,奈何是群狼环伺。最终签订的辛丑条约中,中国赔偿4.5亿两白银给列强,也就是当时每一个中国人赔偿一两银子。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名,其实不是一个字,而是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李鸿章的名字,只不过与平常的写名字不同意,这里是画押。画押在中国自古就有,流传了很多年代,只是到了如今,慢慢不在使用画押。


画押在古代只能在郑重场合使用,这是因为使用画押的严肃性。每个人的画押都是不一样,一般都是自己根据平时写字手法来制定画押,每个人的写字习惯不一样,所以就很难去伪造。李鸿章本人写的画押,旁人是不可能写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来。

日本深受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唐朝对其影响最大,日本国内许多的风俗文化都是从中国学过去。而这里所说的画押,日本人同样在正式场合使用画押,在《辛丑条约》以及《马关条约》上,日本人同样也是使用画押。


传奇历史观


什么玄机也没有,那个字只是李鸿章自己的“画押”罢了。

不只是在《辛丑条约》上,李鸿章写了一个“肃”字。在《马关条约》、《中日修好条规》、《中俄密约》等等条约上,李鸿章也是写了这个字。下面,我来列举几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几个李中堂签的条约。

(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俄密约》)

这个“肃”字,就是李鸿章个人“画押”字。

古代官员在吏部外放之前,都会在吏部留下一个“签名”。这个签名就是以后文件往来辨别真伪的“防伪”!这个字可以使本人名字,也可以自己随便写一个字。哪怕是自己“画个图”也行,只要不嫌麻烦就行。

李中堂在户部留的可能就是这个“肃”字。据说,这个肃字是用“李鸿章”三个字拼出来的。我不动书法,实在不知签名字是怎么“画”出来的。不过,现在很多人的签名都很潦草,跟画符一样。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肃”是源自于李鸿章封爵“肃毅伯”的第一个字。这个解释也可以成立。因为,李鸿章的“肃毅伯”是在 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后。刚好从这一年以后,李鸿章把自己“画押”字改成了“肃”。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题主你想的太多了,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写的不是“肃”字,而是他的花押。不仅在《辛丑条约》上李鸿章签名用的是花押,他在其他条约和日常文件中,也都是签这个花押的。

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的也是这个花押

所谓花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签名方式。在古代签署文件或者书信结尾处,一般都需要签名。这个签名因为经常写,到后来就会很熟练,书写方式接近草书。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所以这个签名又和普通的草书不同,会出现各种变体,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到后来有些人为了追求书写方便和彰显个人特色,会故意把签名写的和普通字不一样,甚至可能和自己的名字也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其实有点类似现在流行的个性签名或者个人标签,这种签名也叫花押。花押早在晋朝就已经出现,后来则日益普及。

花押因为没有一定规律,细节和书写顺序只有本人知道,所以复杂的花押难以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也达成了防伪的目的。当然,也有比较个性的人花押很简单,比如宋徽宗赵佶的花押笔画不多,其看上去有点像“天”字,有点像“下”字。

宋徽宗赵佶的签名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写的就是花押,这个花押看着像一个“肃”字,但是其实并非“肃”,具体含义也只有李鸿章本人知道。实际上在《辛丑条约》不仅李鸿章签的是花押,庆亲王奕劻的签名也是一个花押,仅有一个字。

所以没有必要对李鸿章这个签名做过多的解读,这仅仅是李鸿章的签字而已。

《辛丑条约》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的签名


不沉的经远


首先李鸿章并没有拒绝在这个条约上签字,上面就写了一个“肃”字,但这个不能代表这是他不愿意签字。签字的时候,正值他重病将逝的时候,心情复杂,却未必有什么心机。



首先说这个所谓的“肃”字吧,其实大清的许多官员都曾经签订过不平等条约,他们在签字的时候,都是写了一些难以辨识的字,具体是名字还是别的名号,这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有人说,他死前写下的这个“肃”字,是他“肃毅侯”的肃字,所以写这个就代表了他本人。被封为肃毅侯的人,确实只有一个李鸿章,这个封号是1864年得到的,而他出任外交大臣,和外国列强负责谈判签字,则是从1871年开始的,这个说法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合理的。



受封侯爵是极其荣耀的事情,而在古代,在叫别人的时候,直呼名讳是非常没礼貌的事情,所以即便是村夫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都会起一些名号,比如李自成当年就是继承了一个闯王的名头,虽然土气,但是别人在和他打招呼的时候,就不会为如何称呼他而感到困惑了。对于那些名人就更是如此了,他们不但有诸多名号,还会为自己刻印,平时有什么作品,就会往上面盖章,或者签名也是自己的名号,而不是直接写名字。

而且李鸿章在《越南条约》上,就曾经用自己的名字签过,如下图:



这是在1885年时候签的,名字签得端端正正,可见他如果是要写自己的名字,那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虽说是辱国之条约,但毕竟是正式的东西,写草书不合适。所以他最后写下的肃字,应该就代表着他的侯爵。

李鸿章在签订大部分条约的时候,都用了肃字,但是肃字却是代表他一生荣耀的侯爵,那他把这个字签在条约上,是显示自己的牛逼吗?显然不是,也许真的就是很多人猜测的那样,签订条约是不光彩的事情,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名字,他是不想往上面写的,而只写一个肃字,不写全肃毅侯,这就更加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当然谁都知道这个是他写的,这其实就是在逃避自己的本心,骗自己的把戏而已。



《辛丑条约》一旦签订,后果会有多严重,他作为大清实际的操盘者,是最清楚不过,但是不签就会面临敌国入侵,所以他不得不再次低头,再次签订如此辱国之约。而此时的他,早已患病,多年来一直签订各种条约,这与他当年矢志救亡中国的愿望,简直是背道而驰,所以他的身体状况极差。在签订完条约之后不久,他就大口吐血,肠胃彻底崩坏,可见此事他刺激很大。

所以,在签订这个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已经是一个快死之人,他一生愿望没能实现,到底都要签下如此辱国的东西,要说他此时的心情,有悲愤,有羞愧,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绝望。事实上经过他补救的大清,签订的条约一次比一次严重,就在他死后不久,大清也亡国了,也许他在最后签字的时候,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


小镇月明


李鸿章这个人,我还是很认可的,他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顶了太多的骂名,甚至被戴上了第一卖国贼、第一汉奸的破帽子。从史料上来看,晚清时期签订的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是他出面签订的。

图:1896年6月,李鸿章出访德国,向俾斯麦请教强国之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鸿章的名声越来越坏。

但李鸿章不失为一个中兴名臣,在后世,评价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赫然在列。而他和其他三位名臣不同的是,李鸿章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不是不在乎,是不能在乎,大清王朝都被打成什么样了,打不过人家,就要服软,服软不是一种怂,而是能够的得到一些喘息的空间。

统治时期这一段短暂的喘息时间内,大量的能臣涌现出来,开始进行洋务运动,清朝的国力稍稍恢复了一些,对内平定了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对外建立一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海军舰队,一度让清政府回光返照。

图:左宗棠领兵击溃浩罕汗国,然而,大清好景不长

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三十年,中国土地上种下近代化工业的种子,一直影响到民国时期。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不敌日本,这场失败,让清政府三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也让许多能臣创造出来的兴盛幻想破灭。

这场失败,是多方面原因的,其根本原因,不是战士们无能,不是装备不先进,更不是洋务运动本身错误,而是土壤已经烂了,所以根植于土壤的花草,自然就会枯萎,即使偶然绽放,也经不起一阵狂风。

图:原隶属于北洋舰队、有东亚第一坚舰之称的“镇远号”被日军虏获后,运往大连旅顺整修

这时候的李鸿章已经72岁,都可以退休在家抱孙子,却还要飘洋过海,签订一个让人臭骂的条约。这不是李鸿章想要看到的结果,他只能通过谈判,挽回一些损失和颜面,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有人在看到马关条约的原文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细节,那就是李鸿章的签字,只有一个字,开始有了很多猜想。但这些猜想,其实都没啥用处。

图:1900年9月1日,英国报道标题为《李鸿章最近的肖像》

这一个字,只是一种画押,在古时候用作公文的一种符号,可以代表本人的意愿,也就是说,看到了画押,就意味着本人同意公文的内容,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签字形式,只是一种公式化的法律流程,并没有有太多的其他含义。

何况,在当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一些细节上做手脚,来免除一些骂名,或者在执行条约时,可以扯皮、不认账。

这种小聪明式的把戏,在外交上是一种大忌,尤其是在敌强我弱,没有足够能力战胜对手的时候,这种小聪明,产生的破坏力,将是所有人无法承受的。

图:1900年6月23日,英国关于中国皇室的报道标题为《清朝的危机:光绪,现在清朝皇帝只是个孩子》

所以说,从心里来说,李鸿章绝对是不愿意签订这个合约,如果他有办法(事实上,他也尝试了一些办法,甚至包括苦肉计,但结果只是少赔了一些银子罢了),他一定会尝试做一些有利于中国的一些改变。但他只能尽力,如果实在是无法改变现实,李鸿章所能做的,只有不要这张老脸,顶着骂名,让清王朝再苟延残喘些年罢了。


小小嬴政


李鸿章不可能拒绝在《辛丑条约》签字,而他仅签一“肃”字,是他个人的签名而已,这个“肃”字自他受封肃毅伯的时候就一直延续使用。

李鸿章作为大清的中兴四臣之一,极具政治头脑和政务能力,大清朝能够在末期一直苟延残喘,没有被外国列强所吞并,李鸿章居功至伟!

李鸿章早在剿灭太平天国时期就崭露头角,是曾国藩手下不可多得的良将,他不但军事水平很高,关键是政治能力非常强,以至于到最后,几乎是可以和曾国藩平起平坐的。

剿灭了天平天国后,曾国藩被封为毅勇候,而李鸿章被封为肃毅候,他们与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晴四大名臣。

其实,这晚晴四大名臣都是改革派,其中李鸿章和张之洞最为激进,积极开展洋务运动,派遣清朝学子前往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科技,李鸿章在曾国藩之后深受朝廷重用,平定捻军后,李鸿章入主军机处,执掌大清政务权柄很多年,在这其中他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积极建设中国的基础工业和现代化军事机构。


在李鸿章主导下,大清朝逐渐有了回暖的迹象,但是顶不住世界列强的欺辱,毕竟让一个步入现代社会不到30年的清朝去和已经工业革命200多年的西方对抗,那是不现实的,清朝面临着世界列强的瓜分。

李鸿章作为整个大清朝的掌舵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边发展,一边妥协,此时的大清朝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但是李鸿章还是独撑大局,晚晴与世界列强签订的众多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是李鸿章签字画押,这也为他的名声带来了巨大的污点,以致后世历史教科书上直书其为“卖国贼”。


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时已经70多岁,没过多久,他就死了,但是在那个局势下,也只有李鸿章能够出面斡旋,虽然还是不平等条约,但至少没有让大清迅速的滑向深渊。

李鸿章签的“肃”字,既是他个人的签名,也是那个时代中国屈辱时代的缩影,但公正的评价李鸿章不但不是卖国贼,还应该是个有担当的名臣,不愧他“文忠”的谥号。


沉墨I方之城


谈及李鸿章,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会是,他曾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就包括加深中国民族危机的《马关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辛丑条约》。正是这些条约的签订,让很多人都误解了李鸿章,把他当做一个卖国贼看待。而李鸿章也一直顶着这个骂名直到今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李鸿章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之人,相反他还非常的具有才能。带兵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织新办洋务运动,参与甲午中日战争抗战等无一不展示他对清政府的忠心。



李鸿章对洋务运动兴起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因为如此,他也时常会受到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从而不被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封建势力所看好。再加上李鸿章对处理外交事物颇为擅长,所以时常会和各国打交道。一方面可以代表清政府处理很多重大的交涉事件,增强自己外交才能,可另一方面清政府也同时会派他去和列强签订,逼迫中国出让利益的不平等条约。这样一来,李鸿章就名副其实地背上了卖国的骂名。


纵使自己心里十分不愿,可李鸿章却不能够藐视皇权,不服从命令,一面是朝廷对自己下达的命令,另一面是百姓对自己的埋怨,谩骂。不能改变现实的李鸿章,只能选择顺从。所以说,李鸿章并没有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不过他在条约上签的也并非他的姓名,只是单单的一个"肃"字。很多人都说,这个“肃”其实是李鸿章这三个字纵向拼合而形成的相像的一个字。不管怎样,在签订条约如此郑重的场合,李鸿章没有签自己的名字到底有何用意?


其实,了解过李鸿章的人都应该知道,他曾经被封为爵位一等肃毅伯。而“肃”刚好就是对他名号的称呼,而且这还是清政府赐予他的字,所以,在进行《辛丑条约》签名之时,李鸿章写的是“肃”字,而不是他的名字,这其中当然也蕴含着几分用意。


一,不论是签订《辛丑条约》还是《马关条约》,又或者是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的条约,基本上清廷都会派李鸿章前去协商解决,而这时李鸿章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清政府。那么他选择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名,也是受清政府的命令,这个时候如果签订的是自己的名字,那么它代表的除了清廷就还有他自己。而他自己也是不愿背负这样的骂名,所以就不能在条约上签自己的姓名。刚好“肃”这个字是清政府赐封给他的,把条约上的签名换成这个字就表明他是奉清廷之命所做的如此决定而非自己的本愿。


二,李鸿章每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都会收到大家的谩骂与不理解,虽然他也只是奉命行事但再怎么样他都直接参与了清廷的“卖国”行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家认为他的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百姓本来就对他的所作所为颇有埋怨,如果他签字时再写上自己的名字,那只会更惹得人愤懑,别人也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都是李鸿章的错,因为条约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那时候李鸿章再想反驳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谈判是他,条约上的名字也是他。而他就只能自认倒霉,背下清廷这黑锅。所以他是不会再条约上写自己的姓名的。


不过,不管条约上是不是他的名字,还是会有人借他出气,认为他是卖国贼。其实,李鸿章这个人也挺可怜的,起初并不受朝廷重视,后来情况稍微有点好转却又让他去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而李鸿章除了顺从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唯一的心机也就是不想别人把他卖国贼,叛徒那样看待吧!


小姐姐讲史


李鸿章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写下了一个“肃”字,这个“肃”字是源于李鸿章曾经得到过一等肃毅侯的爵位。

李鸿章是晚清的重臣,他领导了洋务运动,建立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指挥过甲午战争。他的政治生涯是辉煌的,却也是屈辱的。他是列强最喜欢的谈判官员,代表清政府先后签订了11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正是因为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签订了如此多的不平等条约,他才从清朝的功臣变成了“卖国贼”。

李鸿章是汉人,他虽然将官做到了极致,努力挽救积重难返的清王朝,却始终得不到皇室的信任。一直以来,罪过是李鸿章的,功劳是皇帝、太后的。甲午战败,李鸿章的心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败的很难看,皇室贵族们将责任都推到了李鸿章的身上,以往的荣誉和官职全部被剥夺,但是为了能跟日本顺利谈判,朝堂又赶忙将李鸿章召回,“委以重任”。

如果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因为北洋水师负有责任,那么八国联军侵华则和李鸿章没有半点关系,但是两宫西逃,李鸿章又被推上了谈判台,他与庆亲王奕劻一同出席了会议,本应是作为最高权力代表的庆亲王奕劻签订合约,但是李鸿章却阻止了他,将“肃”字签在了屈辱的合约上。这一个“肃”字,是李鸿章向世界表明自己是卖国贼的无声抗议,卖国的是清廷,不是李鸿章。

众人只看到了在《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却没有看到李鸿章在签订条约时候的无奈。民间对于李鸿章的骂声更甚,世人都说“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在签订完《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在一片骂声中与世长辞。


大脚姑娘碎碎念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不过李鸿章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他只写了一个“肃字”,这一个字又暗藏了怎样的心机?

上图就是《辛丑条约》的文件,李鸿章仅写了一个“肃”字。

李鸿章是清末名臣,他是洋务运动的主导者,也是清朝著名的外交大臣。他主张“以夷制夷”,可惜却无法改变清朝腐朽的面貌。

李鸿章一生周旋于世界列强之间,基本上清朝的每一场重大外交事件都有他的身影,而那些列强也十分认可李鸿章,这也导致李鸿章一生代表清朝签订了三十多个不平等条约。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李鸿章才会被派去签订《辛丑条约》,其实不管李鸿章签与不签,其结果都没有什么变化,清朝政府无力和列强抗衡,只能被迫接受。

而且《辛丑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列强们要的是实际的利益,签订条约只是一种形式,他们不会因为条约的限制,而放弃对清朝的掠夺。


李鸿章很明白这些道理,他根本不想去签订这种卖国条约,但他却无法拒绝。

一方面,清朝认为他熟悉洋务,经常处理此类事件。在此之前,李鸿章就已经代表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另一方面,那些列强使者点名让李鸿章前来签约,因为他们很了解李鸿章。在这些列强眼中,李鸿章比清政府的大部分官员聪明的多,聪明人不会因为意气而做蠢事。

如此一来,李鸿章不得不去。但李鸿章也知道,签订这种卖国条约,无疑会让他背上千古骂名。

李鸿章不想签上自己的名字,但他又不得不签,因此他就换了一种写法,他将自己的名字叠加在一起,如此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肃”字。

而且李鸿章被封为“肃毅伯”,或许这也是他仅写一字的原因。

不过这也只是猜想,李鸿章当时暗藏了怎样的心机,估计只有他心中最清楚了。


尽管说李鸿章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名,只是用一个“肃”字代替,但这样的心机却无法改变清朝被列强剥削的命运。

这一切只能说弱国无外交。


东方大史


在传统的看法中,李鸿章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他卖国,和列强们签订了无数的卖国条约。

不过在比较新潮的看法中,人们对李鸿章却有着不同解读,在不少人看来,签订那么多条约的主要责任不在李鸿章,而是在慈禧的身上。

正是因为得到了慈禧的指使,李鸿章才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签订下了那么多屈辱的条约。

从实际上来说,他只是一个帮慈禧背上了黑锅的背锅侠。

个人对李鸿章并无好感

不过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以及他身上有着再如何多的苦衷,仅从一件事情来说,我个人对他就产生不了好感。

在阿古柏侵吞我们边疆省份的时候,大清的朝堂上对此事形成了两股意见完全不同的势力。

其中一股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他觉得以清帝国国力的残破,应该全神贯注地把所有精力投入在海防上,不该继续花费力气在当时一度被人们认为鸟不拉屎的边疆上。

而另一派是以左宗棠为首的边防派,在他看来,海防固然重要,但是边疆之地却也是绝对不能割舍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他觉得,应该出兵阻击阿古柏,收回我们的边疆省份。

最终,左宗棠的坚持收获了结果,朝廷同意了他的想法,然后由胡雪岩为他筹钱,出兵收回了我们的边疆省份。

仅从这一件事情来说,我个人对李鸿章是产生不了好感的,无论当时的历史背景处在何等的境地中,都丝毫改变不了我在这方面的看法。

李鸿章签署的那个字是他自己的花押

而接下来,我们回归正题,讲一下李鸿章在辛丑条约签名时仅写一个字的原因。

真实的历史状况与提问中所说到的事情是有误差的,李鸿章并不是不愿意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他签署了那么多条约,早已经变成了一个熟练的老油条,又怎么可能会为所谓的家国情怀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呢?


实际上他所写的那个字名称叫做花押,意义等同于现如今人们所使用的个性签名,在辛丑条约的签署中,左边的字就是李鸿章的个性签名花押,而右边的字则就是清朝庆亲王的个性签名花押。

这所谓的个性签名并不一定是本人的名字,而是古人们通过自己喜好为自己所设计出来的特殊字型。

花押一般比较龙飞凤舞,其他人很难以模仿,具有高度的自我性,是古人辨别签名是否真假的重要凭证。

普遍认为花押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朝之后的各个年代都均有深远的流传,后来到了元朝时期,花押开始变成了一种现象级的文化,被所有文人都接受使用了起来。

在一般的时候,人们会把自己的花押雕刻在印章中,盖印的时候使用,同时如果有什么重要的签字,人们也会通过毛笔书写的方式写上自己的花押。


花押在古代的普遍性

除了辛丑条约之外,李鸿章在签署朝堂公文以及和外国列强们签署文件时,都是以花押形式来签署的。

而不仅是他,古代许多官员签署公文时都是直接签署自己的花押,而不是签署自己的名字。

除了我们古代,日本因为受到我们文化影响的深重,他们古代也习惯使用花押来签署文件。

在清朝和日本签署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和他的儿子李经方签署文件使用的是花押,日本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以及另一位日本大臣签署文件使用的也是花押,可见,花押在日本也是有着巨大市场的。

所以说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所写的字是他的花押,这个提问是有一定误区的,这个字并没有暗藏什么心机,而是暗藏了一个我们现如今很少了解得到的古代文化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