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思考(二):该给因“疫”殉职的医护评“烈士”称号

这几天笔者留意到一条湖北权威发布的新闻,关于“为加大对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关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进行摸底,其中特别让人注意的是最后一句

“对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发放慰问金3000元。对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发放慰问金5000元。”


疫情下的思考(二):该给因“疫”殉职的医护评“烈士”称号


笔者认为对于这两类情况发放的慰问金太少了,尤其是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发放慰问金5000元。发放这两类慰问金,这个钱显示不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对医务工作者的关爱的诚意,甚至有侮辱人以及职业的意思。


笔者建议:对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发放慰问金30000元,对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对殉职医生直接评定为“烈士”。对殉职的医护工作者评为“烈士”,那待遇就完全不同了。


疫情下的思考(二):该给因“疫”殉职的医护评“烈士”称号


疫情爆发后,由于医疗物资的稀缺,以及病人的增加,很多医护人员在缺少防护用品的情形下,几乎都是“裸奔”在病房内外提供医疗服务,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却承受着被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巨大生命风险,然而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害怕,一直默默地付出。


有很多医护人员在上前线剪短甚至是剃光头发,避免细菌繁殖,防止感染,以便更好的保护自己。看着剃完头发而眼角充满泪水的女孩,为她们心疼不已!看到很多医护人员前赴后继地奔赴前线,所有医护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再次触动了笔者,如果有人问笔者2020年谁才是最可爱的人,我想毫不犹豫的认为,医护工作者才是最可爱的人!


疫情下的思考(二):该给因“疫”殉职的医护评“烈士”称号


保护和善待医护工作者,既是我们社会良知的担当,也是抗击疫情的需要。面对平时紧张的医患关系,笔者认为需要对医护工作者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当然,对待患者以及家属,医护工作者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心。疫情来的凶猛,需要更多的医护工作者在前线,并指导老百姓们在家如何做好防疫抗疫,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的防范。


疫情下的思考(二):该给因“疫”殉职的医护评“烈士”称号


当前,在抗疫前线倒下的有我们熟悉的社会吹哨人李文亮医生,被大家称为“好护士”、

“年资最长”的59岁护士柳帆于2月14日殉职,还有坚守在防控一线因劳累过度而引发心源性猝死的90后医生宋英杰,奋战一线18天的徐辉,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专家林正斌教授等等,虽然他们倒下了,但仍然还有更多的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前线,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流泪。


现在大家觉得对被感染肺炎的医护工作者发放更高金额的慰问金以及对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对殉职医生直接评定为“烈士”,有异议吗?赞同吗?支持吗?


疫情下的思考(二):该给因“疫”殉职的医护评“烈士”称号


另外,在我国对烈士的申报、评定和保障,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法律法规规定,据此,笔者特别查了下《烈士褒扬条例》相关规定,其中第二条:“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评为烈士情形之一的规定“

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评定为烈士后,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


笔者为大家计算一笔账:

1、烈士褒扬金:1270770元,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那褒扬金就是1270770元(42359元×30倍)。

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847180元,2020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42359元×20倍,医护工作者因工殉职属于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相当于烈士本人40个月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工伤死亡补助金本来就有的,烈士还能在加40个月的工资,假设每个月10000元的工资,也有40万。

3、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40万元

4、烈士家属生活困难还有定期的抚恤金,对烈士家属购买经济适用房和承租廉租房还要给与特别的优惠,还有医疗优惠待遇

5、烈士子女读书的优惠是这样的,烈士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优待;在公办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免交保教费。烈士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交学费、杂费,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助学政策。


笔者认为既然要让那些医护工作者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就必须给与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家属物质保障。那些在这场抗疫中不幸离开我们的医护工作者,都配得上烈士的称号,他们应当留在英雄史册上。是他们的坚韧、勇敢和无私付出,给我们战胜病毒的希望和信心,不要让医护工作者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后,家属也失去了依靠和生活保障,寒了大家的心。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武汉加油!愿上帝保守看顾这座英雄的城市!


疫情下的思考(二):该给因“疫”殉职的医护评“烈士”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